為什麼蒙古作為我國最近的鄰國沒有新冠肺炎感染報道呢?

豆豆274019265


中國陸上鄰國14個,隔海相望的鄰國5、6個,地理位置、氣候原因、人員交流密度——包括旅遊在內的各種出入境決定了相關鄰國新冠肺炎感染的幾率,真實情況確實如此。

由於我國出境遊的主力是周邊遊,鄰國中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接待中國遊客最多,受感染幾率相對也高。截至目前,上述國家均出現新冠肺炎發病確診病例。

相對而言,中國北部鄰國朝鮮、蒙古、俄羅斯,西部鄰國吉爾吉斯、塔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西南和南部鄰國印度(已有3例)、尼泊爾、不丹、緬甸(已有個位數的發病)、老撾因為地理因素和人員往來不頻繁,基本沒有疫情報告。

蒙古位於中國北部,地廣人稀,地形地貌以草原戈壁為主,全國人口300萬出頭,自身人員往來交流就不頻繁,加之每年12月—次年3月是蒙古的冬季,天氣寒冷,風雪交加天氣時有發生,根本不適合旅遊和探親。

1、每年1、2月基本是蒙古人“宅家”季節,鄰里間交流就很少,異國交往更是罕見。

2、可以查詢蒙古每年12月、次年1、2月的均溫,應該都在零下10度-20度之間,新型冠狀病毒在如此低溫下根本無法存活。

總之,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決定了蒙古具有抵禦“新冠病毒”的天然屏障,該國衛生條件和經濟水平不高,卻能不受疫情威脅。


ruixuezhaofeng


蒙古國現在是冬季,氣候寒冷,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很少在這個時候去蒙古,只聽說有從蒙古國回來過年的人。既然去的人少,那麼就容易對來華人士進行追蹤,從而進行隔離觀察,排除疫情擴散的可能。


蒙古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的一朵“奇葩”,經濟發展落後、軍事力量薄弱,在世界上根本沒有存在感。國際社會基本上不關注蒙古國,除了去年美國和俄羅斯相繼派人訪問蒙古國時有了一些熱門新聞,平時根本看不到蒙古國的消息。對於與我們來說,對蒙古國的瞭解也很少,或許聽的最多的還是“蒙古國海軍上將”這個梗。


蒙古國不只是與其他國家交流甚少,本國國民也是不怎麼來往,因為蒙古國的面積太大了,交通我不便利。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疫情在蒙古得到了有效控制,因為蒙古人平時就是“自我隔離”的生活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封閉的環境也抵禦了病毒的侵入。



就算蒙古國出現了確診病人,那麼也能夠很快的控制疫情,因為患者接觸的人群不多,便於追蹤。蒙古國人生性剽悍,有生活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身體素質是比較過硬的,自身身體素質,也是抵禦病毒的“利器”。

現在國內疫情得到了遏制,向蒙古國蔓延的可能性更小。只要蒙古國做好疾病預防工作,應該能夠避免病毒的侵害。


國際視角淺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通報,截至目前,蒙古國的“新冠狀肺炎”確診病例依然為零。

蒙古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家,其國土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哈薩克斯坦。顧名思義,既然是內陸國家,也就意味著沒有出海口。

實際上,蒙古國只有兩個鄰國,即中俄兩國。雖然在地圖上“感覺”哈薩克斯坦似乎和蒙古國也有“接壤”,但那卻是“假性”的。因為,蒙古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還有一點“小距離”,這段小距離大概有38公里左右。而在蒙古國與兩個鄰國的邊境接壤地帶,要麼是崇山峻嶺,要麼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可以說的“人跡罕至”。


直白的說,沒有出海口也就意味著沒有自己的“國際領空”。所以,“出進蒙古”的飛機都需要向中俄兩個鄰國“報備”。“調侃”的說,如果蒙古想在空中“來去自由”的話,除非蒙古發達到“飛行器”可以直接到達“外太空”的程度。

從“海,陸,空”這三個因素來說,也就註定了蒙古的交通不發達,不順暢。而從基本層面來說,在蒙古國156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僅有330萬人口。且人口又分佈在三個區域,即城市,牧區,以及城市和牧區的結合部。而這個“結合部”卻與城市和牧區都有著很大的距離。試想,這樣“分散”過後,人口密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去過牧區的人都有體會,即便是從一個蒙古包到另一個蒙古包,無異於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想見個人都很難,傳染的可能性也可以說是“更難”了!

從經濟來說,蒙古的經貿關係非常單一,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也不強。所以,與外界的交往極少。因此,曾有網友問過“為什麼極少看到蒙古國的新聞”這樣的問題。由此可見一斑。平時都很少人員出入過境,何況是在“疫情”爆發之時呢?俗話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對於“病毒”來說,沒有“接觸”又哪來的“傳播”呢?


蒙古國人的性格很直率,它們也不“拐彎抹角”。在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各國注意“防控”疫情之時,蒙古就毫不猶豫的關閉了“邊境線”。沒有出海口,自然是沒有水上通道。空中航班在其他國家起飛時已經被“層層檢查”。唯一需要控制的其實只有幾個邊境檢查站。所以說,蒙古國對“疫情”的防控非常簡單。但也是“非常堅決”的。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蒙古國還很貧窮,尤其是醫療資源非常貧乏。一旦疫情爆發,哪怕是不多的病例,估計蒙古就會“手忙腳亂”。所以,他們採取的措施也就更加果斷了!

其實,從這次疫情的“防控”來看,越是醫療水平不高的國家,其態度越堅決,措施越果斷,效果也越好。相反,有些“藝高人膽大”的國家,其疫情控制的反而不理想。比如新加坡和日本這兩個發達國家。新加坡現在每天仍然有確診病例在增長,儘管幅度不大。但相較於蒙古國的零,印度的僅3例且多日未增長來看,新加坡做的顯然不能說“成功”。而日本就更加不理想了。

誰也沒有想到,日本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疫情國”。不僅在“鑽石公主號”遊輪疫情的應對上有瑕疵,導致蔓延嚴重。即便是日本本土,現在也有了蔓延之勢。而對於日本這個人口密度大,交通發達,人流量大的國家,一旦疫情蔓延,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從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的表態來看,日本政府現在不僅憂慮,而且還流露出了“後悔”之意。所以說,面對疫情,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能掉以輕心。所以說,蒙古國所採取的措施無可厚非。而對於蒙古國為什麼沒有確診病例的問題,應該說是諸多因素的“疊加”原因。


卞競婉


這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我們近鄰沒有感染的並非蒙古一國,還有老撾,緬甸、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鮮,甚至阿富汗也是零感染。

縱觀這些沒有感染的國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邊檢口岸管控及時,年底前與我國人員往來極少。其中人員交往、流動少,是其未被感染的主因素。

作為我們的北方近鄰,蒙古國有4600多公里的邊境線與我國接壤,但我們卻很少看到有關蒙古國的新聞。對我們來說,近在咫尺的蒙古國既遙遠又陌生。

蒙古國處於中俄兩國的包圍之中,面積有15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僅次於哈薩克斯坦。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有兩人,可謂地廣人稀。

蒙古國的大部分人口聚集在烏蘭巴托一帶,第二大城市額爾登特僅有九萬人。蒙古國的工業基礎極其薄弱,以農牧民為主,這也決定了人口流動量不大。

中蒙間的人員流動主要集中在邊貿、留學和旅遊上,蒙古國商人大多在我國的連浩特進行貿易,很少深入內地。十多個通商口岸商品,基本上應有盡有。

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二連浩特並沒有出現新冠病例。中蒙文化交流的人員每年有一百多萬,但都集中在夏季。兩國旅遊也是如此,冬季很少有遊客往來。

這些因素都決定,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中蒙間的人員往來是極少的。即便有往來,也是在邊境口岸活動。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蒙古族白月節。

蒙古族的白月節相當於我們的春節,是蒙古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無獨有偶,今年蒙古國的白月節慶典與春節日期完全吻合,蒙古國人在節日前不出門。

在寒假期間,外出的蒙古國人早已會國準備過節,國內的民眾早已在二連浩特完成了一站式購物。我國的春節和蒙古國的白月節,減少了年前人員流動。

冬季的蒙古國非常寒冷,我國遊客都選擇更為暖和的地區,很少有人前往蒙古國。這種旅遊淡季,也減少了我國遊客向蒙古國流動,客觀上阻止了疫情。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蒙古國對邊境口岸的及時管控。自我國疫情暴發以來,蒙古國對邊境口岸進行了陸續關閉。目前,中蒙間所有客運通道都已關閉。

春節三天中(1月25日起),中蒙邊境口岸關閉。自1月28日起,蒙古國實行限制出入境措施。中國和其它國家公民,只能從特定口岸入境,其餘則禁止。

從2月1日到3月2日,五個公路口岸首批關閉。中國公民和經中國赴蒙古國的其它國家公民,所有口岸禁止通行。自2月11日以後,再關閉四個公路口岸。

從2月14日始,所有口岸的客運通道關閉,航空、鐵路全部停運。蒙古國的這些管控措施,從根本上限制了輸入性病例的傳播通道,使疫情難以擴散開。

與此同時,蒙古國在2月15日派出三輛大巴從二連浩特接回104名蒙古國公民。其中有一人有疑似感染傳染病的體徵,蒙古決定對其餘旅客採取觀察措施。

據蒙古國衛生部門消息稱,截止目前,蒙古國尚未發現一例新冠病例。從蒙古國撤僑情況來看,其公民主要集中在各大口岸,湖北疫區沒有蒙古國公民。

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沒有與疫區的直接接觸,是蒙古國未被感染的另一原因。撤回的一百多人被感染的風險極低,到2月底他們隔離期便會解除。

蒙古國地廣人稀,居住比較分散,不利於病毒的傳播。針對輸入性病例,蒙古國只要控制好傳播途徑,隔離好歸國人員,新冠疫情便很難侵入到蒙古國。

蒙古國在防範疫情的同時,也積極向我國伸出援手。蒙古國留華學生會,為我國募集到2200萬格里克(合人民幣5.5萬元)。數額雖少,但情誼卻很重。

還有,蒙古國的一家礦業公司,也為阿爾山市捐贈了4000只口罩。蒙古國工商會,也為我國疫情捐款30多萬元。同時,蒙佛教協會也向疫區捐款並祈福。

當前,蒙古國沒有新冠疫情感染的報道,這是一件好事。而蒙古國的積極援助,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感謝像蒙古國一樣伸出援手的其它各個國家。


野史也是史


筆者先說兩件與當下無關的事:

歐洲爆發於14世紀中葉的黑死病,在短短几年時間,2500萬人死於這場瘟疫,幾乎是當時歐洲一半的人口。整個歐洲哀鴻遍野,但亞洲和非洲卻沒有遭到太大的侵害。因為黑死病肆虐的14世紀,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元朝,蒙古人與歐洲人有著本能的對抗意識,絲綢之路經濟帶也被強制收縮,減少了與西方商人的往來,歪打正著的切斷了黑死病的傳播途徑。而亞洲其他國家的文明程度並不高,與歐洲的交往也並不密切,自然不會將黑死病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黑死病沒有蔓延至非洲,是因為歐洲開始侵略非洲是在100後的15世紀中葉。在此之前,歐洲與非洲之間也沒有什麼交集,自然也就杜絕了傳播的可能。


19世紀初爆發於西班牙的兩次流感,死了2500到4000。學屆認為,第一波流感源於中國南部,由1917年中國支援協約國的勞工傳至歐洲(此一說並不確定)。隨著一戰的爆發,第二波,第三波流感肆虐全球。英國,美國,俄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幾乎都有程度不同的疫情發生。不用說,戰爭期間的人口往來是引發疫情大範圍傳播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叫“輸出型病毒”?也就是說,人口交流是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傳人”)。如果沒有人口之間的傳播,一條大河或者一座大山甚至一次氣候變化就可以阻斷病毒大軍的入侵。而當下的一場病毒之所以上具有波及全球的危險,就是全球交流的特定現象和高度便利的交通方式。

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國土總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僅為300多萬。雖然地處中亞的腹地,但鄰國卻只有中俄(西邊的哈薩克斯坦可以忽略不計)。蒙古國與俄羅斯交界處橫亙著高峻的薩彥嶺,而與蒙古國接壤的俄羅斯,地處中西伯利亞,除了地圖上一些行政意義的地名,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人。儘管往南與中國北方有著綿長的接壤帶,但中國北方也屬於地廣人稀的地區。除了少量民間往來,幾乎沒有太多接觸,病毒自然沒有進入的途徑。

儘管蒙古民族早已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存方式,但地廣人稀的地理特徵所造就的分散居住卻延續到了今天。蒙古國幾乎有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其餘的大都分佈在額爾登特和達爾汗等一些大城市,而大部分城市,牧區和礦區又極其分散。當我們已經進入產業升級的轉型階段,蒙古國甚至還不能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沒有大量人口的密集,自然減少了疾病傳染的可能。尤其是牧區,由於工農業都不發達,暫時也做不到中國的“退牧還草”,畜牧業仍然是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撐。儘管已經不“遊牧”了,但草場的劃分決定了牧民必須分散居住。有人想去朋友的蒙古包喝個酒,光騎馬就得幾個小時甚至一天。離得遠,交往就少,交往少,即使有病毒也不會被傳染。也就是說,蒙古國的“隔離區”是與生俱來的。

人口往來的密切程度,取決於經濟發展的高度。目前人口交流最多的國家,無非是經濟高度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之間。而蒙古這個國家幾十年來在亞洲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儘管蒙古國對外貿易高度依賴中國,但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中,與蒙古國的貿易往來比例卻非常小。因此,雖然是鄰居,但中蒙之間的交流卻很少,因此我們很少聽到來自蒙古國的消息,在中國也很少看到蒙古國民眾。這樣的現象不僅存在於中蒙之間,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如此。而且自從15世紀到現在,我們就再也沒有看到蒙古戰車跨越洲際強行“探索世界”的恢宏景觀。



如果現代經濟不發達,旅遊業也是增進人口交流的重要通道,就像菲律賓,新馬泰等國。而我們發現,前往蒙古國的遊客卻少之又少。並不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美景沒有吸引力,而是大多數普通旅遊者的興趣熱點都趨向於現代化高級文明,古文化遺址,包羅萬象的自然景觀,以及溫潤的南方。而蒙古國除了大草原,上述元素基本上乏善可陳,更有讓人望而生畏的苦寒與乾燥。還有一個奇葩的觀點認為,蒙古“美女”並不具備普世審美標準,不能滿足廣大旅遊者“獵豔”的心理需求,還有體驗者認為,中國境內的蒙古人熱情好客心胸寬廣,但同一的外蒙人卻並不友善,甚至有些排外。不管怎麼說,去往蒙古的旅遊人口也少之又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通報,截止目前,蒙古國仍然沒有發現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除了“自然條件”,蒙古政府對此次疫情的反應還是相當快,中國在2月1號宣佈進入緊急防禦的第二天,蒙古就果斷的關閉了邊境和航線。與此同時也選擇性的暫時中斷了與外界的一部分貿易往來,幾個通商口岸也暫時關停(其實即使不關停,現在的人們也去不了,或者不願去)。這對於蒙古國來說,幾乎沒有什麼成本。儘管所造成的的經濟損失將難以估量,但也不至於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因為蒙古國本身對世界經濟的參與度就不高,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跟蒙古國的幸運相對應的就是日本,蒙古國之所以“倖免於難”,可以說佔盡了“天時地利人不和”的天然優勢。但對於日本來說,高度的文明決定了高密集的人口往來,病毒迅速蔓延就成了必然的結果。然而,高度發達的醫療科技水平只能一定程度上治癒常規疾病,對新型病毒其實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這也決定了日本的病毒感染很可能還有擴大的可能。

此次突如其來的病毒蔓延中,相對落後的蒙古國與印度一樣,似乎都逃過了一劫,而文明程度相對較高的日本和韓國卻首當其衝。我們不得不把這種奇特的現象解釋為:文明的代價,落後的優勢!



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因為僥倖的優勢而選擇“落後”。而是在文明進程中盡最大可能規避災害,在開發自然的同時,也要學會敬畏,這才是文明該有的形態。反之,我們可能會遭到天地的懲罰,自然的報復。


冷兵器TILLLINDEMANN


蒙古國是草原,沒有新冠狀病毒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沒有山洞給蝙蝠棲身,所以蒙古沒有蝙蝠。

第二、蒙古一下雨,把地下螞蟻全淹死了,穿山甲沒有食物,無法在蒙古國生存,所以蒙古國沒有穿山甲。如果偶爾發現一兩隻,實屬偶然,但數量少且不打洞,不具備病毒生存條件。

第三、遠古時候,蒙古國曾引進穿山甲一百隻飼養,但最終因技術原因無一成活,所留餘毒因年代久遠而灰飛煙滅於自然。

根據今年科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證明,蒙古國是不可能出現該病毒的,所以大家在疫情過後,可以放心移民蒙古國。


山根50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是啊,我國的鄰國差不多都有新冠肺炎了,唯獨北邊的蒙古沒有!是不是不科學呢?


老金認為,未必,因為蒙古有幾個特點讓他們沒有新冠肺炎感染的報道;


首先,蒙古國目前氣候寒冷,經常是零下20度左右,比如目前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今天最低氣溫零下17度;

在這種寒冷的氣候下,新冠肺炎病毒不容易存活,相互感染。


其次,蒙古人口少,來我國的更少;

蒙古2018年人口僅僅317萬,要知道,他們的國土面積有156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19!是典型的地廣人稀;


蒙古國主要靠礦業,畜牧業,來我國的人員不是太多,而且主要去和他們有親戚關係的我國內蒙古,離新冠肺炎發源地武漢比較遠;

而且蒙古國人員最扎堆去的是我國內蒙古二連浩特,這裡是蒙古國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之地,做生意方便嘛;

蒙古國常駐內蒙古二連浩特的人員有近2000人,而且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內蒙古二連浩特沒有確診患者!


所以蒙古國很自然也就沒有新冠肺炎感染者啦。你對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和討論。



老金看世界


因為傳染條件有限,瘟疫想要傳播,流動的傳播媒介是關鍵,這裡主要指的便是人口流動,但在人口流動這點,恰恰是此時此刻的蒙古,最不需要擔心的事情。


恰逢旅遊淡季,外來人口極為有限

蒙古的主要旅遊資源便是廣袤的草原,一年中真正的旅遊旺季其實只有幾個月而已,大致是每年的7月到9月末。過了這個時候,便進入了草原的旅遊淡季,而且是很淡很淡的那種淡季。

尤其是當下這個時候,正是西伯利亞冷空氣肆虐,暴雪覆蓋的時候,草原什麼的早就被埋了,自然也就沒啥景色可以去看了。按照草原人的習俗,這個時候需要做的就是在家宅著,老實待著,看緊牲口別四處亂跑,無意間,竟然十分符合當下中國普遍實行的防疫措施。

地廣人稀,天然不具備疾病傳播條件

蒙古北靠俄羅斯,南依中國內蒙古,是一個典型的內陸國家,其國土總面積達到了156.65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卻只有320萬人(根據2019年1月的數據),折算下來,在蒙古國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約只有不到兩個人。

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不妨拿當初病情最嚴重的武漢市做下對比,武漢面積約為8494.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08.35萬人,加上外來人口,這個數字百分百突破一千萬,也就是相當於每平方公里擁有人口1250人,是蒙古國的625倍。(1000萬人/0.8萬平方公里=1250人)

做個更形象的描述,在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擁有2個人蒙古國,大概就是如果兩個人想說說話,就算是把嗓子喊啞了,也很難聽清楚對方想要說什麼,而武漢的話,可以輕鬆湊出300多桌麻將!

這種情況下,病毒就是想在蒙古傳染都很難,加上蒙古西伯利亞寒流帶來的霸道酸爽感,蒙古真的天然不具備疾病傳染條件。 但風險無處不在蒙古國也不應該因為自身特點的原因,而對防疫工作掉以輕心,畢竟誰也保不準哪個環節的疏漏導致下一次“雪崩”的來臨。


船伕聊歷史


一言概之,蒙古國“一刀切”的防控措施、特定的人口地理情況決定了蒙古國沒有新冠病例。

1月25日至1月27日,因為中國春節因素,中蒙邊境的口岸處於關閉狀態,此時國內的疫情已經開始爆發。

1月28日起,蒙古國宣佈對邊境口岸和機場進行限制出入境措施,原則上只允許貨運車輛出入。

2月1日開始,蒙古國強化了出入境管制,並關閉了5個陸上口岸,中國公民以及來自中國境內的外國公民也不得經由機場入境。

2月上旬,隨著內蒙古地區也出現了新冠病例後,蒙古國於2月11日再次關閉4個口岸,到2月14日,又關閉了2個口岸,至此,中蒙兩國間的空中和陸上交通全部停運。

蒙古國這種“一刀切”的預防措施,在物理上就隔絕了新冠病毒的輸入,目前蒙古國關閉的時間一直持續到3月2日。

在地理上,蒙古國一半是山地,四分之一是戈壁沙漠,300萬人口,一半在烏蘭巴托,剩下一半,在156萬平方公里的高原上,幾乎一平方公里一個人,其中一半多處於遊牧和半遊牧狀態,從烏蘭巴托到中蒙邊境,直線距離有好幾百公里,這其中大多為人跡罕至的荒漠區,跑一天都看不到幾個人,這人傳人的疫情,想要在蒙古國擴散開來,難於上青天。至於烏蘭巴托,只要守好機場這個渠道,疫情就進不來。

同理,俄羅斯和我們接壤的國境線也有幾千公里,但除了發現的2例中國公民的確診病例,俄羅斯目前也沒出現其他的新冠病例。

當然,雖然蒙古關閉了大門,但展現出來的情誼也是比較足的,2月10日,蒙古國的工商業組織向我們捐款了1.4億圖格里克,約合35萬元人民幣,2月13日,蒙古國向呼倫貝爾紅十字會捐贈了1500個口罩、100瓶洗手液,2月18日,蒙古國發佈公告:發起“暖心援助永久的鄰居”募捐活動,號召蒙古國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向中國捐款。

以上是目前網上能找到的捐助項目,雖然數量不多,但愛心滿滿,心意滿滿,對此,還是要深表謝意,每一份關心和幫助,不論多少,都是情義。

不考慮歷史政治、國際外交,在具體的國際性疫情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每個國家的表態、言行,都是反襯給我們的一面鏡子,無關於友誼,也無關於博弈,2020年初的這一場“大考”,也是檢驗我們幾十年經濟建設成效的一面鏡子、一把尺子,發生的很多事情都值得我們深思,而定格在國際場合上的,則是清晰的國際“朋友圈”的現實。

目前,國內的疫情正在朝向好的一面發展,我們的抗疫行動也得到了世衛組織、多國的認可和讚譽,多國對我國實行的出入境限制政策預計也會陸續解除,2020年的春天,相信也會變得更好,那些幫助過我們的國家,我們也會在適時的時候回報的更多。


雲中史記


蒙古國目前的確還沒有出現疫情相關的消息,不過,如果連蒙古國這樣的國家也出現疫情的話,想必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劫難逃了。

蒙古國雖然是我國的鄰國,但蒙古國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煙非常稀少。諾大的蒙古國,其幅員多達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只有300萬左右的人口。也就是說,在蒙古國,平均在每1平方公里的區域裡,差不多隻有2個人。以這種情況來講,蒙古國沒有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便發生疫情,也很難大規模擴展。


其次,蒙古國是一個近工業化國家,其內部各地間的聯繫並不密切,而對外國的聯繫更是缺乏,這其實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疫情的傳播。並且,蒙古國各個城市也並不集中,城鎮規模也不算大,不容易出現大規模疫情,而出現了疫情也非常容易應對。

再則,蒙古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醫療水平等相對較低。以蒙古國的現狀來看,即便有少量人受到疫情感染,也不一定能夠被發現。當然,綜合前兩點因素來看,即便有人已經感染而沒有被發現,也不大可能在蒙古國大範圍擴展。因此,整個蒙古國沒有曝出感染情況,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再則,作為一個坐在馬背上的國家,再加上覆雜的國土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蒙古國人的體魄。而體魄越強,個人抗擊疫情的能力也就越強。從這一方面來講,蒙古國人感染疫情的機率,其實也要低於東亞其他國家。

因此,蒙古國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出現疫情感染的情況。且未來出現疫情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便出現疫情,也不可能很嚴重。當然,以蒙古國的實力和人口規模來看,其實也難以承受一場疫情。不過,以蒙古國這種情況來看,如果蒙古國都不能避免,那麼其他國家,甚至是歐美等地,都將是非常嚴峻的局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