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你不知道的山東其中之三

什麼是195?

195是指前三批《禁止出境(國)展覽文物》。

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64件(組)珍貴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2012年6月26日,中國國家文物局網站上發佈《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共37件(組)一級文物。

2013年8月19號國家文物局發佈《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共有94件(組)一級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含青銅器、陶瓷、玉器、雜項等四類。

合計:195件(組)文物。


八角星紋彩陶豆


195,你不知道的山東其中之三

現藏於山東博物博物館,6號廳

這件器物與魯省博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壺同廳陳設,卻少有人駐足觀賞拍照留念。但就是這樣一件器物在2013年8月19號國家文物局發佈《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共94件(組)一級文物中佔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其獨特的紋飾,所蘊含的中華民族世界觀的實物體現。

195,你不知道的山東其中之三

推測是古人對“天圓地方”理解的表現。

以下引自網站某百科

《尚書·虞書·堯典》一開頭就講堯待天下太平後: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隨後命羲和、羲仲、和仲、和叔分赴四方,具體實施文明推廣的工作(即明教的內容),這就是最早的天圓地方的理論和實踐。其中可以從河圖洛書中得以佐證,天圓故然沒有今天的精確認識,但已經蘊育了樸素的宇宙觀,地方則是指地平座標系,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即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東方,並用十二個地支,十個天干,四個卦象表示二十四個方向並構在整個周天(360度圓),這才是天圓地方的真相。

簡單的說:“天圓”,用來描述時間的特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變化。“地方”指四面八方。用來描述空間的特點。

“天圓地方”就是講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講宇宙的真實面目!

八角星紋彩陶豆,1974年出土於大汶口遺址,距6300-4600年。這裡要科普一下。博物館命名時,“彩陶”和“彩繪陶”是不一樣的。

“彩陶”是指成坯後或燒製成陶後在其上用彩色顏料進行繪畫,再入窯燒製。特點是彩色不易脫落。

“彩繪陶”是指燒製成陶後在其上用彩色顏料進行繪畫。特點是彩色易脫落。

八角星紋彩陶豆,器形定名為“豆”。盛放東西未知,可以肯定不是實用器物。器口處彩繪條形與對三角形紋飾,腹部是條形和八角星紋,底足是貝殼紋。器物口徑26釐米,足徑14.5釐米,通高28.4釐米,這個大小在同類器中也屬於較大器形。



鏤雕旋紋象牙梳

鏤雕旋紋象牙梳,1959年出土于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新石器時代,距今6200~4500年,屬於大汶口文化。進入2013年8月19號國家文物局發佈《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共有94件(組)一級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雜項類。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於負一層,“古代中國”展廳。

山東博物館,二樓6號展廳,山東歷史文化展,有複製品也可以供大家觀賞。

195,你不知道的山東其中之三

中國國家博物館 大汶口文化 鏤雕旋紋象牙梳(原件)

以下引自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這件象牙梳略呈長方形,上端鑽3個圓孔,邊緣還刻有溝槽,似為鑲嵌之用。主體部分鏤雕出由3行條孔組成的旋紋圖案,並內填“T”形花紋。下端共有17個細密的梳齒。象牙梳造型美觀,工藝精緻,是迄今為止遠古時期保存最為完好的梳子。此象牙梳是用象牙製成,背厚齒薄,共有17個細密的梳齒,梳身採用鏤雕技術,雕出由3行條孔組成的“8”字形圖案,是迄今為止原始社會保存最為完好的梳子。

上述內容足以說明梳子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用想像力來想像一下。這個由3行條孔構成的“8”字紋,與傳說中伏羲的八卦是不是有一種聯繫呢。這只是發散想像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只是給各位一個方向。

195,你不知道的山東其中之三


齊王墓青銅方鏡

入選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64件(組)一級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淄博博物館,在布展西漢齊王墓時特別用心,以情景再現的形式帶我們參觀了發掘現場。

當時為了配合膠濟鐵路東風站的擴建,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由淄博市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對西漢齊王墓的5個陪葬坑進行了勘探考古挖掘。主墓並沒有進行發掘就已經出土1.2萬餘件器物,其中在第五號坑展示了齊王墓青銅方鏡。

195,你不知道的山東其中之三

圖片引用自網絡,原件現藏淄博博物館

這件器物特點就是,在歷代銅鏡多數以圓形較多。尺寸如此之大更是絕無僅有,海昏候墓出土過類似的器物。同樣難得的器物紋飾,五個銅鈕連接處裝飾柿蒂紋。龍紋捲曲,張嘴吐舌栩栩如生,最外圈是半圓形邊紋。

195,你不知道的山東其中之三

江西省博物館 海昏候墓 西漢矩形青銅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