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窮小子到超級富豪:髮妻助他掙下百億,後娶小姨子,晚年成痴呆

從窮小子到超級富豪:髮妻助他掙下百億,後娶小姨子,晚年成痴呆

民間有句俗語: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是說種子好的話,會有五成的豐收把握,妻子賢德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福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可謂成也妻子,敗也妻子

他曾經在妻子幫助下掙下百億家財,也因為妻子弄到七子一女為財爭搶,落得個晚年淒涼,孤獨離世。他就是香港大亨邱德根

邱德根1924年出生在上海弄堂裡一戶普通家庭,父母都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每天的收入也就能混個溫飽,為貼補家用,15歲的邱德根輟學在大光明電影廠當學徒工,主要負責放映電影,收入也很微薄

但是邱德根人勤快,腦子也靈活,肯吃苦,善於結交朋友。很快獲得了電影廠底下一個戲院老闆的賞識,把手底下一個效益不太好的戲院租給邱德根,讓他自己運營。

從窮小子到超級富豪:髮妻助他掙下百億,後娶小姨子,晚年成痴呆

為了報答老闆的賞識,邱德根下了大力氣經營戲院,不久戲院收益就翻了一番,大賺了一筆,也因此得到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入場券。在一次常規舞會上,邱德根遇見了他生命的貴人,他的髮妻——裘錦秋,裘父是糧商,曾做過上海糧會會長。兩個年輕人相互吸引,很快墜入愛河,蜜裡調油。

1949年,交往了一年的邱德根和裘錦秋在上海舉行了婚禮。但是由於裘父曾做過汪偽政府的糧會會長,在建國後遭到了清算,不得已,在1950年,邱德根帶著身懷六甲的妻子和幾百塊錢逃到陌生的香港謀生。也開啟了他更傳奇的一段人生。

初到香港舉目無親,原先在上海掙下的財富和人脈都失去了作用,眼下只有即將臨盆的妻子、一件破舊的出租屋和手中的幾百塊錢。邱德根無奈只能重操舊業,給電影廠放電影謀生。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所有的電影院都在城裡,廣大的農村根本沒人去,但是農村地區的電影需求也是很大的,而且租一天老碟片只有一港幣,再加上機器的租金一天也就十幾港幣。

從窮小子到超級富豪:髮妻助他掙下百億,後娶小姨子,晚年成痴呆

說幹就幹,邱德根租了機器和碟片一頭扎進了農村,果然大獲成功,邱德根的財富又像滾雪球一樣擴大,邱德根在外拓展業務,妻子在內照顧孩子,負責農村影院運營,夫妻二人,珠聯璧合經營著初具雛形的“商業帝國”。

時間到了1960年,邱德根已經擁有14家影院,獲封“新界電影大王”

,邱德根就想重回市區,擴大他的電影產業,但是裘錦秋勸他,市區的電影業已經被各大電影廠分割殆盡了,你回去也是無濟於事,還不如繼續深耕農村。

聽了妻子的勸告,邱德根放棄了重回市區的打算,回頭繼續開發農村市場。邱德根憑藉其精準的商業眼光看到農村需要錢,但是沒有可靠的銀行,雖然農村人錢不多,但勝在人數夠多,只要做好了這塊,他邱德根一樣可以有和香港渣打掰一掰腕子的實力。

1959年遠東錢莊(遠東銀行的前身)開業,專門面向農村進行借貸服務。就在生意即將騰飛的節骨眼上,悲劇發生了,有一次知名製片人陸運濤邀請邱德根參加電影節,但是邱德根臨時有事,就讓妻子代為出席,沒想到出了空難,裘錦秋在這次空難中不幸身亡。

從窮小子到超級富豪:髮妻助他掙下百億,後娶小姨子,晚年成痴呆

妻子的死對邱德根的打擊是巨大的,裘錦秋不僅是自己情感上的伴侶更是事業上的好夥伴,可以說,沒有妻子對他的勸導,邱德根可能又會淪為赤貧。處於巨大悲痛中的邱德根根本無心公司,只有一心的自責和悔恨。經常在房間裡看這妻子照片一看看一天。

在邱德根陷入巨大悲痛的同時,妻子的妹妹,裘錦蘭進入了他的生活,慢慢撫平了邱德根內心的巨大悲痛,邱德根也就接受了來自小姨子的愛情,不久二人就舉行了典禮,正式結為了夫妻。

在後方穩定之後,邱德根的事業也迎來了騰飛的階段,藉著香港經濟騰飛的東風,邱德根的商業帝國全面鋪開,遠東銀行,遠東酒店,遠東投資全面發展,在金融和酒店業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邱德根還收購了亞洲電視,進行機構改組,推出了多個大火的電視劇,諸如《陳真》、《霍元甲》等。

1979年,藉著香港股市大漲的機會,邱德根將手下三大支柱:

遠東酒店、遠東投資、遠東發展全部上市,由此邱氏帝國構建完成,金融、地產、娛樂三大產業組成了邱德根的商業帝國。他也因此躋身香港十大富豪之列。

就在邱德根商場得意的時候,原先以為安穩的後院起火了。

從窮小子到超級富豪:髮妻助他掙下百億,後娶小姨子,晚年成痴呆

邱德根和原配裘錦秋生了

四子一女,和續絃生了三個兒子,都說父母偏愛小兒子,再加上邱德根認為是裘錦蘭給他的商業帶來了幸運,在公司職位分配上更加偏向更小的三個兒子,當然這之中有沒有裘錦蘭的運作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引發了原配生子女的不滿,這種不滿從對自身職位的不滿,發展到對弟弟們的不滿,對不知道叫小姨還是小媽的繼母,再到對父親偏心的不滿,引發了集團內部的分歧對峙,整個遠東集團面臨分裂的風險。

為了平息家庭矛盾,也是為了彌補對亡妻的愧疚,邱德根用了也許最愚蠢的方法,他把裘錦秋的子女提升了職位、增加了股份。原意是平息矛盾,可是卻引來了更大的矛盾。

原來原配子女們在公司內權力不大,就算不滿也先不起風浪來,但是一旦掌握的權力膨脹,就可以掀起更大的風浪;同時小兒子們心裡會覺得父親幫了哥哥姐姐沒幫自己,就會更加不滿,日思夜想的要奪回權力,家庭矛盾加劇了。

面對日益對立的家人,邱德根心力交瘁,不久患上了老年痴呆,這一下,原先的調和劑沒了,子女間的戰爭更加表面化,也更加激烈。有時候打起來,完全無暇照顧年邁的老父親。在權力和財富面前,親情被隨便地扔到了地上,還踩了好幾腳。

少年的邱德根是意氣風發的,中年的邱德根是奮鬥不止的,而老年的邱德根是孤獨淒涼的,沒有人在乎他的死活,沒有人在乎他的境況,他的兒女,他的妻子在乎的只有他積攢下的財富。

邱德根一生大起大落,在香港龍潭虎穴中闖出一片廣闊天地,最終孤獨的死在公寓中。葬禮上人們最掛心的是財產的分割,而不是老人的晚景是否幸福,走的是否安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