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鋁線編手工藝口養家餬口,走遍全國各地,買過的人都喜愛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高偉,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人,已過不惑之年。多年來,漂泊在外,走遍了全國多個省市,主要用染過色的鋁線編織手工藝品銷售賺錢養家餬口。經過幾年的摸索,我現在能嫻熟地編織上百種動物、人物、自行車、雨傘等工藝品。

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是我做工藝編織生意最好的季節,春風和煦,遊人如織。我會奔走於上海、無錫、杭州、南京、蘇州等長三角多地,城市的公園景點吸引了各行各業精明的商販雲集,我的銷售工藝品的攤位前擠滿了遊客,不少遊客對攤位前編織的精巧的工藝品讚不絕口。

攤位前擺放著鳳凰、雞、自行車等五顏六色各種造型的工藝品,大的龍、麒麟等動物有七、八十釐米長,小的葫蘆、吊墜只有拇指大小。我一邊不停地將一根根線在手中自如編織,一邊向遊客介紹。這些東西都是用染色鋁線編織而成的,較大的工藝品需要耗時一兩天,小的只需十幾分鍾便可編織而成。


最吸引遊客和顧客的是我攤位前擺放著的一塊寫有“每週與父母通話三次者,可領精美禮品一份”的牌子。不少人對此都捉摸不透並感到好奇,不知道什麼緣故要豎這樣一塊牌子,其實這是奔波在外這麼多年的我的一個小小的心願,自己常年在外奔波,照顧不到年邁的父母,我就想激勵那些漂泊在外的遊子們,無論人在哪裡,都不要忘了經常給遠方的父母打個電話,盡一份孝心。

說到我與鋁線工藝品結緣,是2010年在上海市一家單位務工時,一次經過閔行區七寶老街,看到一男子用棕櫚葉編織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賣出的價錢也不錯。我當時靈光一閃,小時候在鄲城農村老家自己最喜愛的不就是用柳條、竹枝編織各種籮筐、籃子和小玩意兒嗎?

回到家,我找來了銅絲在家摸索,沒過幾天,便編織出了鑰匙環、自行車等簡單的工藝品,親戚朋友看後讚不絕口。但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用銅絲編織的工藝品長出了一層銅綠,還有一股銅臭味。

當年春節回河南老家時,看到集市上有人銷售初加工的鋁線,我瞭解後發現,鋁線具有色澤均勻、顏色不易脫落、韌性較好、可重複彎折等優點,是製作手工藝品非常好的原材料。

我隨即就買了一些帶回上海,休息之餘,我把用鋁線編織的小工藝品拿到上海七寶老街、城隍廟等旅遊景點,居然能賣出不少,但也有遊客覺得花樣太少,可選擇的餘地比較小。回到家後,我和愛人商量,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機,自己喜歡工藝品編織又酷愛旅遊,可以嘗試將二者有機融合。

2011年春,我辭去了工作,專門做起了鋁線編織,潛心研究編織各種造型的工藝品,經過這幾年的摸索,既可以編織造型複雜的麒麟、龍、鳳凰等動物,也有信手拈來的葫蘆、鑰匙環、自行車等小簡單卻不失精緻的小工藝品。


除了鋁線外,家中使用的剪刀、鉗子、鑷子,勾毛線衣的針、小小的鋼管,甚至筆芯、工具把手,都成了我編織使用的輔助材料。從事鋁線編織6年多來,我走南闖北到過全國不少旅遊景點,北至遼寧、黑龍江,南方的廣東、廣西都留下了我的足跡。在編織的同時,也可以飽覽各地風景,雖然平時也比較辛苦,但自己比較喜愛,就不覺得苦了。

問我怎麼會想到獎勵那些每週與父母通話三次以上的人小禮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流行,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成了手機控,聊微信、發語音、上網看各種新聞,但卻疏忽了與父母的溝通聯繫,不少在外工作、上學的年輕人,十天半月也難得給父母打一次電話。

我一年中絕大多數時間在各地奔波,家中的父母都是兩個妹妹照顧,但幾乎每天我都要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問家裡的情況、父母的身體狀況,父母安好,自己在外也安心。

另外我之所以這麼做,很大程度上受到女排奧運冠軍朱婷的影響,我老家所在的鄲城縣朱渠鄉高大莊自然村離朱婷家的朱大樓行政村相距不到一公里。而且朱婷的父親朱安亮還是我的遠房表叔,朱婷獲得一些榮譽和成績後,盡最大努力回報家鄉,很是讓人感動。

我深受啟發,於是想出了“每週給父母通話三次者,獎勵精美小禮品一件”這個點子,而且我這麼做並非是促銷噱頭,而是真正希望更多的年輕人抽空常與父母聯繫。

去年在江蘇省宜興市一景點時,一天為此送去了60多份,要是按零售的話,也值300多元呢,我不僅不後悔,反而非常高興。我做的這些這些小禮品不怕多送,就怕送不出。經常有些人因為看到我攤位上的小廣告,爭相拿出手機給我看與父母的通話記錄,領走小禮品,我心裡也是特別高興。

無論人在哪裡,心應該永遠牽掛千里之外異鄉的父母,古語常說:“父母在,不遠遊”。為了養家餬口,賺錢謀生,不得已要外出打拼,但盡孝卻是每一個身在異鄉的遊子不應該忘記的。【歡迎添加微信號13962610164提供您身邊的感人自拍故事線索,用心講述好故事,傳播中國正能量好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