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到现在美国后悔吗?

野望史今


退出协议是特朗普的深思熟的结果,又不是一时冲动,不可能后悔。伊核协议是一份多边协议,显示的是世界主要大国的意志。而特朗普需要和伊朗签署一份双边协定,体现出美国的强大国力。

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是美俄德法英中六国集体与伊朗签订的,从伊朗的角度而言,是在世界主要大国的重压下,签署的一份多边协定,显示的是国际主流国家的意志。协定的签订与执行,是六个国家集体参与的。



这就意味着在伊核协定上,美国和其他主要大国是平起平坐的,难以显示出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试想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美国几乎是想打谁就打谁,可以不顾盟友及国际社会的反对,伊核协议的签署显示出美国地位的下降。

而2016年特朗普以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登上总统位置,其执政路线也必须按照竞选方针执行。但是2016年至今,在世界的重要战略区内,美国缺乏一个可以显示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对手,也就是没有软柿子可捏:

一、在俄罗斯问题上,随着普京对乌克兰局势的强力干涉,夺回了克里米亚地区,意味着北约东扩以压榨俄罗斯战略空间已经走到尽头。特朗普也无法再走老路对俄强硬以显示美国的地位,故采取了对俄缓和态度,不过遭遇到通俄门的干扰。



二、在主要潜在竞争对手地区,历史的经验显示,在亚洲东部进行区域军事冲突,美国并没有获胜的希望。而且随着东南亚地区整体步入和平阶段,美国已经失去了挑事的跳板。加上双方经济层面的有较强的互补性,热对抗对美国也有不利因素,故特朗普选择在贸易方面进行发难。

三、在欧洲方面,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行,会使欧洲国家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以削弱美国的霸权基础。但是由于欧洲或者占多数的北约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军事手段,特朗普在内外压力下不能退出北约。故采取了分化欧洲的策略,鼓动英国脱欧,到现在是煽动英国无协议脱欧。



四、在中东及伊斯兰世界,萨达姆已死,伊拉克已经纳入美国的控制下。卡扎菲死于非命,恶心美国的利比亚也不足为虑。巴沙尔在俄罗斯的支援下,政权已经很稳定,美国失去了颠覆的机会,阿富汗已经在美军的占领下度过十几年。

所以,特朗普上任后,能够选择的突破点,以彰显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区域,就只剩下伊朗这一个点。而且对于特朗普而言,选择对波斯人动手,对其个人政治威望的提前有几个方面的帮助:

一、自从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美国和伊朗就进入了关系紧张期,至今已经40年。期间美国多任总统对伊朗进行了制裁活动,甚至爆发了小规模军事冲突,但是伊朗始终未曾屈服。特朗普任内若能逼迫伊朗签订城下之盟,是做到了过去四十年历任总统未完成的事。



二、伊核协议本质上是民主党奥巴马政府的遗产,这对于试图在政治上有番大动作的特朗普,前任遗留的东西是必须要丢弃的,这也包括奥巴马医改。只有在清算奥巴马的政治遗留后,才能顺利的推动特朗普的执政路线。

所以,退出伊核协议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特朗普也做推出伊核协议做出了足够的布局,并不会后悔。特朗普在2018年5月8日,正式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中东紧张局势也就再度出现。


L夕惕若看世界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年多了,特朗普的目的差不多快要达到了,所以美国没有必要“后悔”,当然也不会“后悔”。报道说,伊朗石油出口已从每天250万桶降到每天30万桶,严重打击了伊朗的经济,虽然离特朗普的“零出口”还有一段距离,但希望就在前头,哪里有心生“悔意”的道理?

特朗普还在竞选之时,就批评奥巴马竭力主导的“伊核协议”,认为它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所以必须撕毁它,特朗普一上台,就兑现了心里的想法——单方面撕毁。特朗普的想法简单明了,那就是和伊朗重新“签署协议”,而且是按照特朗普的意愿来签署。故此,特朗普实施经济制裁,动用军事行动施压,都是为了逼迫伊朗坐到谈判桌上来,这个谈判桌是美国安置的,内容是特朗普拟定的,程序是美国规划的,几天前,特朗普的特使安倍晋三到访伊朗,捎话给伊朗,也把伊朗的回话向特朗普做了电话汇报,让特朗普在G20峰会上有思想准备。

纵观特朗普的两年的执政轨迹,你会发现——1.凡是奥巴马的政治遗产,特朗普都要推翻、取消、退出,哪怕是一个不留,也在所不惜。2.凡是特朗普认为对“美国优先”的有利的决策,那是必须完成,即使困难重重,也必须奋斗到底。3.对美国关系不大(短期),但有战略影响的的事或者国家,先用“极限施压”的方法对其“泰山盖顶”,经过几番较量之后,对方仍然不妥协,特朗普就转移兴趣,把当初兴奋的激情慢慢冷却,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让其自由发展。

因此,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能完成就完成,重新签署一个新协议,那当然是大功一件,还可能让特朗普彪炳史册,经济绞杀,军事恫吓(不能打仗),伊朗依然针锋相对,特朗普不退缩,走到哪一步就算那一步,万一没完成,也无所谓。但按照当前的局势判断,特朗普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绝不后悔——气可鼓不可泄。

只不过,特朗普比较悲哀的是,他的信用已经破产,伊朗不相信他的任何承诺。


见肿消世界


美退出核协议,特朗普希望能在美操控下起一份新协议,但事与愿违,末能达到预期效果。伊朗不吃这一套,至于封锁,制裁已成常态,在其它协议和条款也循退出来另外要价,中导,巴黎协定。特朗普的重新铺排,来推翻前总统的作为,显示自我的独为和优先,也从无后悔之为!


周敏康801


后悔到不至于!但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初衷并没有实现。伊朗没有压垮,仍然拒绝和美国谈判。中东整个局势也在向美国希望的反面发展,特朗普也肯定会很闹心的。


迈克大山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没什么可后悔的,相反美国签署伊核协议就是为了日后的退出,说的再明白点就是时机成熟无论谁任美国总统都会退出。

相比当初退出伊核协议时,今天美国颠覆伊朗的心情更迫切了,为什么如此说呢?

1.伊朗的优柔寡断给了美国极限施压的底气。



自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至始至终都在进行口头上的抗议,没有胆量退出伊核协议或进行与核相关的活动,正是因为看透了伊朗对伊核协议想退又不舍得退,不退又纠结的心态,在今年开始了极限施压制裁,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及宣布革命卫队为恐怖组织等等制裁行为。

2.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欧盟配合美国试探出了伊朗是否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心。




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欧盟对美国进行了谴责,并向伊朗保证欧盟继续遵守伊核协议相关内容,同时答应伊朗另外推出避开美元的货币结算系统。

在欧盟的保证下,伊朗当时宣布将继续遵守伊核协议,而后续事态的发展完全是伊朗的一厢情愿,欧盟对伊朗的投资逐步开始撤离,所谓绕开美元的结算系统到今天仍然停留在口头上。

伊朗对伊核协议是不舍得抛弃的,对欧盟则抱有很大的期望,认为欧盟会帮助它,所以伊朗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没有胆量和美国撕破脸,口头上的强硬和心中的软弱造成了伊朗的犹豫不决。

造成伊朗今天这种困境,欧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欧盟对伊朗的所谓支持也迷惑了国内不少人。

3.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部门负责人叛逃一事,更加确定美国不但不后悔,而且更有信心对付伊朗了。



伊朗情报部门负责人叛逃成功,我们不去探讨是否是美国早有的计划,而是此人带出去的“情报资料”,将被美国充分利用起来。

这名负责人带出的资料等情报信息,必将包括伊朗高层官员的“黑资料”,而这些官员为了自身的安全是否会在伊朗内部形成一个反现政权的势力呢?周边支持伊朗的国家和组织是否也有把柄被美国抓住呢?

这次叛逃事件对伊朗伤害极大,一旦伊朗应对失误,各种不稳定因素将会爆发,伊朗承担的战略风险必然是巨大的。

所以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因为伊朗的妥协,美国不但没后悔,而且坚定了压服伊朗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