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到現在美國後悔嗎?

野望史今


退出協議是特朗普的深思熟的結果,又不是一時衝動,不可能後悔。伊核協議是一份多邊協議,顯示的是世界主要大國的意志。而特朗普需要和伊朗簽署一份雙邊協定,體現出美國的強大國力。

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是美俄德法英中六國集體與伊朗簽訂的,從伊朗的角度而言,是在世界主要大國的重壓下,簽署的一份多邊協定,顯示的是國際主流國家的意志。協定的簽訂與執行,是六個國家集體參與的。



這就意味著在伊核協定上,美國和其他主要大國是平起平坐的,難以顯示出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試想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美國幾乎是想打誰就打誰,可以不顧盟友及國際社會的反對,伊核協議的簽署顯示出美國地位的下降。

而2016年特朗普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登上總統位置,其執政路線也必須按照競選方針執行。但是2016年至今,在世界的重要戰略區內,美國缺乏一個可以顯示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對手,也就是沒有軟柿子可捏:

一、在俄羅斯問題上,隨著普京對烏克蘭局勢的強力干涉,奪回了克里米亞地區,意味著北約東擴以壓榨俄羅斯戰略空間已經走到盡頭。特朗普也無法再走老路對俄強硬以顯示美國的地位,故採取了對俄緩和態度,不過遭遇到通俄門的干擾。



二、在主要潛在競爭對手地區,歷史的經驗顯示,在亞洲東部進行區域軍事衝突,美國並沒有獲勝的希望。而且隨著東南亞地區整體步入和平階段,美國已經失去了挑事的跳板。加上雙方經濟層面的有較強的互補性,熱對抗對美國也有不利因素,故特朗普選擇在貿易方面進行發難。

三、在歐洲方面,歐盟一體化進程的推行,會使歐洲國家逐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以削弱美國的霸權基礎。但是由於歐洲或者佔多數的北約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政治軍事手段,特朗普在內外壓力下不能退出北約。故採取了分化歐洲的策略,鼓動英國脫歐,到現在是煽動英國無協議脫歐。



四、在中東及伊斯蘭世界,薩達姆已死,伊拉克已經納入美國的控制下。卡扎菲死於非命,噁心美國的利比亞也不足為慮。巴沙爾在俄羅斯的支援下,政權已經很穩定,美國失去了顛覆的機會,阿富汗已經在美軍的佔領下度過十幾年。

所以,特朗普上任後,能夠選擇的突破點,以彰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區域,就只剩下伊朗這一個點。而且對於特朗普而言,選擇對波斯人動手,對其個人政治威望的提前有幾個方面的幫助:

一、自從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美國和伊朗就進入了關係緊張期,至今已經40年。期間美國多任總統對伊朗進行了制裁活動,甚至爆發了小規模軍事衝突,但是伊朗始終未曾屈服。特朗普任內若能逼迫伊朗簽訂城下之盟,是做到了過去四十年曆任總統未完成的事。



二、伊核協議本質上是民主黨奧巴馬政府的遺產,這對於試圖在政治上有番大動作的特朗普,前任遺留的東西是必須要丟棄的,這也包括奧巴馬醫改。只有在清算奧巴馬的政治遺留後,才能順利的推動特朗普的執政路線。

所以,退出伊核協議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特朗普也做推出伊核協議做出了足夠的佈局,並不會後悔。特朗普在2018年5月8日,正式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中東緊張局勢也就再度出現。


L夕惕若看世界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一年多了,特朗普的目的差不多快要達到了,所以美國沒有必要“後悔”,當然也不會“後悔”。報道說,伊朗石油出口已從每天250萬桶降到每天30萬桶,嚴重打擊了伊朗的經濟,雖然離特朗普的“零出口”還有一段距離,但希望就在前頭,哪裡有心生“悔意”的道理?

特朗普還在競選之時,就批評奧巴馬竭力主導的“伊核協議”,認為它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所以必須撕毀它,特朗普一上臺,就兌現了心裡的想法——單方面撕毀。特朗普的想法簡單明瞭,那就是和伊朗重新“簽署協議”,而且是按照特朗普的意願來簽署。故此,特朗普實施經濟制裁,動用軍事行動施壓,都是為了逼迫伊朗坐到談判桌上來,這個談判桌是美國安置的,內容是特朗普擬定的,程序是美國規劃的,幾天前,特朗普的特使安倍晉三到訪伊朗,捎話給伊朗,也把伊朗的回話向特朗普做了電話彙報,讓特朗普在G20峰會上有思想準備。

縱觀特朗普的兩年的執政軌跡,你會發現——1.凡是奧巴馬的政治遺產,特朗普都要推翻、取消、退出,哪怕是一個不留,也在所不惜。2.凡是特朗普認為對“美國優先”的有利的決策,那是必須完成,即使困難重重,也必須奮鬥到底。3.對美國關係不大(短期),但有戰略影響的的事或者國家,先用“極限施壓”的方法對其“泰山蓋頂”,經過幾番較量之後,對方仍然不妥協,特朗普就轉移興趣,把當初興奮的激情慢慢冷卻,最後也就不了了之,讓其自由發展。

因此,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能完成就完成,重新簽署一個新協議,那當然是大功一件,還可能讓特朗普彪炳史冊,經濟絞殺,軍事恫嚇(不能打仗),伊朗依然針鋒相對,特朗普不退縮,走到哪一步就算那一步,萬一沒完成,也無所謂。但按照當前的局勢判斷,特朗普是離目標越來越近,絕不後悔——氣可鼓不可洩。

只不過,特朗普比較悲哀的是,他的信用已經破產,伊朗不相信他的任何承諾。


見腫消世界


美退出核協議,特朗普希望能在美操控下起一份新協議,但事與願違,末能達到預期效果。伊朗不吃這一套,至於封鎖,制裁已成常態,在其它協議和條款也循退出來另外要價,中導,巴黎協定。特朗普的重新鋪排,來推翻前總統的作為,顯示自我的獨為和優先,也從無後悔之為!


周敏康801


後悔到不至於!但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的初衷並沒有實現。伊朗沒有壓垮,仍然拒絕和美國談判。中東整個局勢也在向美國希望的反面發展,特朗普也肯定會很鬧心的。


邁克大山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沒什麼可後悔的,相反美國簽署伊核協議就是為了日後的退出,說的再明白點就是時機成熟無論誰任美國總統都會退出。

相比當初退出伊核協議時,今天美國顛覆伊朗的心情更迫切了,為什麼如此說呢?

1.伊朗的優柔寡斷給了美國極限施壓的底氣。



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至始至終都在進行口頭上的抗議,沒有膽量退出伊核協議或進行與核相關的活動,正是因為看透了伊朗對伊核協議想退又不捨得退,不退又糾結的心態,在今年開始了極限施壓制裁,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及宣佈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等等制裁行為。

2.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歐盟配合美國試探出了伊朗是否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心。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歐盟對美國進行了譴責,並向伊朗保證歐盟繼續遵守伊核協議相關內容,同時答應伊朗另外推出避開美元的貨幣結算系統。

在歐盟的保證下,伊朗當時宣佈將繼續遵守伊核協議,而後續事態的發展完全是伊朗的一廂情願,歐盟對伊朗的投資逐步開始撤離,所謂繞開美元的結算系統到今天仍然停留在口頭上。

伊朗對伊核協議是不捨得拋棄的,對歐盟則抱有很大的期望,認為歐盟會幫助它,所以伊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沒有膽量和美國撕破臉,口頭上的強硬和心中的軟弱造成了伊朗的猶豫不決。

造成伊朗今天這種困境,歐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歐盟對伊朗的所謂支持也迷惑了國內不少人。

3.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情報部門負責人叛逃一事,更加確定美國不但不後悔,而且更有信心對付伊朗了。



伊朗情報部門負責人叛逃成功,我們不去探討是否是美國早有的計劃,而是此人帶出去的“情報資料”,將被美國充分利用起來。

這名負責人帶出的資料等情報信息,必將包括伊朗高層官員的“黑資料”,而這些官員為了自身的安全是否會在伊朗內部形成一個反現政權的勢力呢?周邊支持伊朗的國家和組織是否也有把柄被美國抓住呢?

這次叛逃事件對伊朗傷害極大,一旦伊朗應對失誤,各種不穩定因素將會爆發,伊朗承擔的戰略風險必然是巨大的。

所以說,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因為伊朗的妥協,美國不但沒後悔,而且堅定了壓服伊朗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