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理財應該買什麼產品?

潘潘9987


長期理財,不是說應該買什麼產品,而是什麼產品更加適合自己。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合理,也就是適合自己的產品。如果進行了不適合自己的投資,最後不但沒有獲得相應的理財收益,甚至還會對本金造成損失。

長期理財可以做一些搭配式的組合產品投資,也就是將不同風險等級、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組合在一起,然後搭配理財。這樣的做法能有效提高資金靈活性以及穩定性、收益性。銀行將理財產品劃分為五個等級: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其中,低風險、中低風險的風險係數低,沒有什麼本金損失的風險,但是年化收益率較低;中等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對應的風險高,有本金損失的風險性,但潛在收益率高。每一個等級的理財產品,各有利弊。

可以將60%的資金做低風險等級的銀行三年定期存款,或者是“大額存單”。風險係數低,沒有本金風險性,並且年化收益率能達到中低風險等級的水平,因為期限足夠長,年化收益率約在3.2%-5%之間。

再將20%-25%的資金投資不同期限中低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並沒有損失本金的風險,並且年化收益率要高於同期定期存款,市面上多以1個月-2年的產品,現在的門檻資金降低至1萬元,能更合理的配置,年化收益率約在3.5%-6%區間。

再將5%-10%的資金投資高風險市場的股市或者基金。很多讀者認為投資股市或者基金的資金,承受的風險性太高,可能出現大比例虧損。確實如此,所以佔比總自己的規模一定要小,並且以價值投資為主。這部分不是用來穩定收益的,而是期望能擴大收益率。就算是出現風險,5%-10%的資金佔比,也是可控範圍以內。

剩下的資金可以放入貨幣基金中,作為日常使用、應急資金。貨幣基金的優勢在於靈活性強,甚至達到靈存靈取的效果,並且年化收益率比活期儲蓄要高出很多,在2%-3%之間。

長期理財,更重要的是合理性,只要合理以及適合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成功完成長期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