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正能量的文學作品,寫出來就是浪費讀者的時間",你認為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孤山杜康酒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辨析一下什麼叫“正能量”?作為個人情緒和社會中的一種:一般觀感,理性反應,以及對事物的評價,這一方面,或許存在正能量,以及它的反面“負能量”的這種對比。

比如說,對環境遭到汙染的厭惡。對,一些不文明現象的反感,對一些社會狀態的批評等等。個人情緒方面的反應,或許是“負能量”吧!抑或,對一些積極事務的嚮往,對美麗風景的陶醉,對高大正直人品的欣賞等等,個人的一種情緒上,積極觀感 ,舒適陽光。你可以說是“正能量”,這是一種社會學的概念,或者說是個人情緒的一種反應。

然而,在文學中,恰恰看似“負能量”的內容,凝聚了強大的內涵衝擊力與表現力。所謂,悲劇故事,在“觀感”與“情景”上,都是“負能量”的表述。而悲劇作品,也恰恰是文學類型中,社會輻射力最強烈的一種。

路遙的《人生》血淚斑斑的一段中華民族特定歷史的描繪,折射了中國民族的奮發精神,和堅韌性格。如果說它是“負能量”的話,恰恰是這種“能量”,激發了一種民族文化的外溢,引發讀者對我們民族性格的一種反思。達到文學作品的情感渲染與內涵衝擊。

當然了,這樣的作品太多太多了,昨天晚上翻看了古華的《芙蓉鎮》觸目驚心!通篇充滿了打引號的負能量情緒。從秦書田、胡玉英的悲痛經歷中,我們真的體會到了荒唐社會荒唐歷史,所揭示的荒唐人格,和荒唐文化積澱。如果說這是負能量的話,那麼恰恰是這種負能量,才凝聚了這部小說——強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所以說文學作品的負能量,絕對不能跟社會觀感的,不能講個人情緒,相提並論。不能做這樣類比。

那麼,另一個角度看,“負能量”的文學作品,(抑或說悲劇類型作品)是文小說中不可或缺,重要的組成部分。

若要說”浪費讀者時間”,則是那些:無病呻吟,蒼白無力的內容,以及脫離文學真實的“負面”內容。





我致說自話


從醫30多年,

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負能量,

痛苦的病人和愁苦面容的病人家屬。

有的可以治癒;

有的只是好轉;

還有的根本就是無效。

我們不是也在浪費病人和浪費自己的時間麼?

人總是要死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可我們偏偏要違背它,

一位老者說過:

“醫學原本就是反科學的!”

是不是我們這個職業根本就不應該存在?!



心理醫生張彥平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有深度,交流一二。


文學作品的作用是什麼?——文以載道!

文以載道,是說文字、文學作品的社會作用,是用來承載文化、傳遞文化,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裡就指出“道”,就是“明德”。

先秦諸子中的荀子(韓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弟子),當年提出”文以明道“的思想觀點。這個“明道”,也就是大學裡所說的“明德”,意思一樣。

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哲學著作——《通書》,解釋前人觀點,並提出“文以載道”的理念。理旬系統、完善的闡述、解釋了前人的理論觀點。


  • 文人的使命,就是繼承中國前輩傳遞下來的智慧,學習、吸收、力行、化為己用,並且利益社會、他人,將這種智慧繼續往後世傳遞。

  • 如果寫出沒有正能量的作品,不但是浪費讀者的時間,也是浪費自己有限的生命。


魯迅先生說過“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是謀財害命”。


  • 可見得有見地的文人,即不會寫出沒正能量的文學作品,更不會去浪費時間去閱讀。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書香居


沒有正能量的文學作品 寫出來浪費讀者的時間,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或者說是有道理的。閱讀沒有正能量的作品,不僅浪費了讀音的寶貴時間,有時甚至是反面的。

一部正能量的文學作品,一篇正能量的文章或詩詞歌賦,都能給人帶來一種最美好的精神享受,而且還陶冶人們的精神情操。給人們帶來了健康向上的樂觀情感與動力。給人們以催人奮進,積極進取的正能量。

正能量是一個物理學科的專用名詞。是針對負能量而言的。而延伸至眾所周知的文學作品中,正能量的作品被比喻為一種能對人的心裡活動,思想或思維能力產生作用的能量場,通過激發人們的內在潛能量,而能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能量,從而更加積極向上,選定目標,積極進取,努力攀登,百折不撓奮勇向前,為實現人生價值與夢想,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那麼負能量的作用恰恰是反作用的。

所以我們說,沒有正能量的文學作品,寫出來說浪費了讀者的時間,這句話是對的。而沒有正能量的作品,產生的負能量對社會是無益,或者是反向。



春風千里有知音8


雖然說得有道理,但不對。

文學作品的題材有很多,類別也很多。文學作品也不可能都是正能量。雖然正能量對於讀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但由於表達的內容不同,敘事的方法不同,甚至是作者對於作品融入的特定情感不同,導致有些作品可能直白地展現正能量就會顯得嬌柔做作或呈現出不好的效果。而且正能量這個詞其實誕生了也沒多少年的時間。從字面意思講它的含義也是十分狹窄的。知道了正能量就再來反過來談談文學。文學的歷史發展,從古而來到近現當代,在古代的時候文學的種類已經很多,再到唐詩、宋詞元曲再到明清小說,一直髮展到當代,文學的門類實在是太多太細了。單從小說層面講,有言情、抗戰、懸疑等。當然每種題材也都有正能量的作品。但有些好的小說,對人類有貢獻的小說,卻不能單單用正能量這個好詞來定位它,或是它的優秀之處正能量根本解釋不了。本身文學特別是小說所闡述的東西、乾貨太多了。沒有正能量它還有優美的文筆、好的情節、揭露社會某方面的痛楚等等,所以說,優秀的文學作品它有各種各樣的優點,不單單隻有正能量,哪怕負能量的作品也有它的存在價值,我們總是在真實地剖析中才能真正讀出它的深刻意蘊來,所以負能量甚至是垃圾內容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文學要描寫的內容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你說我們的社會是完全正能量的社會,這肯定是不對的,也沒有人會認同。正能量只是社會中重要的一部分。文學也一樣,沒有壞的東西文學就會變成虛假的藝術,那就沒意義了。


凌梁


讀書如吃飯,每個人有自己的口味

  • 這個世界,是多種多樣的。就像我們身處的地球,有森林,有湖泊,有草原,有沙漠。地球本身,就是由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構成的。

  • 對於文學作品而言,每個人的偏好不一樣,這就如同吃飯,各人有各人的口味。
  • 來自湖南的人,很多都喜歡吃辣椒,無辣不歡。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川菜館和湘菜館,但是還是川菜館更多一點。我分析了一下,川菜雖然講究麻辣,但是辣的程度比湘菜更低一點兒,能接受川菜的人也就多一些。
  • 但是並不是說,因為有人喜歡吃川菜和湘菜,就必須規定每個人都吃辣,頓頓都吃辣。
  • 在湖南和四川,天氣比較潮溼,吃辣可以除去體內多餘的溼氣。

  • 而在北京這種乾燥的地方,頓頓都吃太辣容易上火。
  • 所以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適應水土,氣候,環境的變化。

正能量的文學作品的確有積極價值

  • 在文化傳播這方面,文學作品是許多人都願意花時間去看的。而正能量的作品,的確會讓人熱血沸騰,受到長期的薰陶,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 通過學習正能量的內容,尤其是有現實原型創造出來的人物,做出的一些讓人覺得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的事情,的確是鼓舞人心,樹立起好的榜樣。

  • 但是正能量如何凸顯?有正面的,積極的人物形象,必然有負面的,消極的人物形象。

  • 就像有陽光的地方,通過太陽照射,樹自然會有影子。好的文學作品,是能夠流傳幾百年,幾千年,還受人關注的。

  • 經過一段時間,人們自然會篩選出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文化。

每個人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的權利

  • 無論是大眾化的作品,還是小眾化的作品,都有特定的粉絲群體。

  • 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包容,尊重每個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類型的權利。


拈花一姐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聽起來對很多書挺苛刻的。

我的確是個愛讀書的人,我認為沒有一本書浪費了我的時間。這不是對於書籍的盲目推崇,我的確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哪怕讀完某本書心中毫無波瀾,但是仔細想想還是能有所體會,絕不會是一無是處。

拿《活著》舉例

之所以用這本書舉例,第一是它足夠有知名度,第二則是它足夠悲慘。但是為了論證我的說法,雖然通篇我們看不到正能量,但不代表這本書沒有價值,反而它的道理需要我們好好體會。

餘華的作品《活著》,我們很多人都讀過,這可以說是一本經久不衰的小說了。

而對於《活著》這本書,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很多人是這麼評價這本書的:《活著》這本書,不過是一個將書中主人公的各種不幸的堆砌,是一種利用其不幸遭遇博得同情的一部書。讀完令人心情沉重,毫無正能量可言。

大意是如此的,這不是我個人編撰,的確有不少人對於《活著》都是如此評價。

我不這麼覺得,我認為《活著》正是利用了書中主人公的一系列悲慘遭遇,各種不順來告訴我們一個很深的道理:“活著的信念,是你唯一不會被奪走的東西”。

如果你不能理解這句話,那麼讀過這本書之後就可以了。

讀書,不是讀雞湯

老生重提雞湯,回答過不少關於雞湯的問題,也仔細想過雞湯的存在價值。

恕我直言,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雞湯毫無價值。”

用我之前的一句形容詞就是:“雞湯就是一針興奮劑,藥力過後總是虛弱期。”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雞湯”大多數的確是正能量的,但是讀書這件事,絕對不是尋找正能量的途徑,這一點在我讀過幾本書之後就已經發現了。我認為正能量這件事雖然好,但的確會麻痺我們的神經。真正的清醒是認識現實。

所以我說,讀書的本質,不是去尋找書中的正能量,因為道理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很多道理本身就是殘酷的。

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同

這一點我想每個人都有體會,因為我本身喜歡寫一些書評,我發現每個人對於一本書的評價和感悟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寫出來的書評也都是片面的。

即便是殺人放火也有人能寫出大道理。

但是這的確是讀書的樂趣之一。

同樣的一本書,你讀來覺得世道真是殘酷,我讀來覺得生命真是頑強。那麼這本書是好是壞?這本書是不是一部正能量的書呢?

所以本身這件事就是一件難以確定回答的問題。

只能說千人千面,無法概括。


首先因為每個人讀書有每個人的領悟,我們無法確定的概括一本書是否有正能量的含義。其次即便這本書沒有任何正能量,書中盡是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但是我覺得這也是道理的一部分,我想把題主這句話稍微修改一下:“沒有任何道理的文學作品,寫出來就是浪費讀者的時間。”


聞香書坊


這種說法第一次聽到,魯迅先生曾說過:“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到了易,道學家看到了淫,流言家看到了閨閣秘事。”如此來看,一部《紅樓夢》,經學家可能要讀一輩子,流言家也會時時瀏覽、樂此不疲,那麼覺得浪費時間的,可能只有道學家。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很多人斥之為“陰謀論”。它是否算負能量,我至今也不知道。但是通過這部書,我自覺獲益匪淺,沒覺得浪費時間,反而幾乎如飢似渴。


三維看歷史


不同人讀書的姿勢不同,目的不同,讀書的效果也不同。

想要求得真知,就讀數理化和文獻資料。

想要顏如玉和黃金屋,在古代就死讀四書五經,但今天不管用。

想尋開心就讀《唐吉訶德》、《巨人傳》、《好兵帥克》。

想創業就讀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不想創業就讀他的《大敗局》。

想冷峻思維就聽《得到》,這個對抬槓也有效果。

想混跡官場就讀《厚黑學》,《萬曆十五年》。

想做腦力體操就讀《從一到無窮大》、《時間簡史》,想把腦力體操做到奧運會水平就讀《純理性批判》、《倫理學》、《存在與時間》。

想吊絲逆襲就讀《鹿鼎記》。

想開腦洞就讀《三體》。

想意淫的就從《三言》和《聊齋志異》裡挑著讀。

如果只是想汲取正能量,在網上搜索“扔下一萬元就跑”,就能收穫滿滿的正能量,還可以讀《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聖誕歡歌》、《約翰克里斯朵夫》、《解憂雜貨店》、《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雪孩子》、《小螞蟻找幸福》、《小靈通漫遊未來》等書。

至於是否浪費讀者的時間問題,可以從暢銷書榜上尋找答案。


歐比旺羅克


任何一個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正能量和負能量同時存在。文學作品也是這樣,他是一個時代的宿影,同時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歷史進程和光輝的形象,在歷史的長河中,會被人們弘揚和宣傳,繼承和發展文化可以繼承的精髓,汲取和學習有價值的東西,融入了文化的進程,尤其是文化的正能量,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去傳承、去發展。

比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她的能量頗為宏大,2000多年來一直被人們傳承發揚光大,不僅僅在中國發揚光大,在全世界都影響巨大,它的能量可以說無法比擬的,全世界人們都在學習和模仿他的方法與理論,同時全世界96個國家開辦孔子學院322所,孔子學堂369所,共計691所。遍地世界各地都有創辦。其原因就是它的能量頗大,尤其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影響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和諧與進步。

再比如,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它的地位和影響在中國文化領域裡無法撼動的,她的能量影響到全世界,全世界人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同時也瞭解和閱讀它的內涵,它的能量受到全世界人們所關注和關心的,同時也是引人注目的中國文化魁寶。

在此不再多累述,一個文化能量就是一種財富,就是一盞明燈,它會照亮人們前進的方向和行為的準則。它的價值和能量也會激勵著人們去閱讀,去學習,去傳承。

( 2020,3,13, 佬味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