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导语:

在《爱玛》这部小说中,爱玛与弗兰克二人的缺点或所犯的错误,连同这些错误导致的批评甚至羞辱,是奥斯丁赋予其浪漫爱情的前提条件。只有当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时,才能使拥有爱情的两个人安全地获得基于爱情的婚姻。这是在一个浪漫爱情与保守传统冲突的时代,以退为进对爱情的守护。爱玛与弗兰克因犯错而受的批评和委屈,使他们最终所获的婚姻,显得更像一种补偿与安慰。同时,又给浪漫的爱情硬加上了道德义务与社会功能,浪漫爱情的道德功能也成为爱情自我救赎的“本”。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在《爱玛》中,故事的本身也体现了婚姻价值观念鲜明的时代特点,婚姻都要遵循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否则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对于爱玛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爱情观念的保守主义思想进行阐述,并以爱情代价为主轴,对爱玛婚姻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行探讨,在这其中突显了婚姻的价值,即社会性与道德性作为婚姻与爱情的责任,力求在爱情之美与社会道德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爱玛》中,还体现了爱玛和弗兰克所处的时代对于爱情观念的保守思潮,即强调理性、责任与代价。但是,在另一个侧面,这段爱情又时时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倾向,这显然与传统、保守的思想格格不入。

站在那种时代的立场上看,是不可能不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与制约的,毫无代价的美好、浪漫与幸福,是不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所以,在此背景下,作者想要表现和突出爱玛和弗兰克的浪漫爱情,便不得不在此之前为他们的命运安排一些沉重的代价,这样才能在其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求得平衡,才能使他们的浪漫爱情更为坚固,也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一、爱玛性格形成的时代背景

爱玛在很多方面颠倒了传统的男女关系,爱玛的母亲早逝,其父伍德豪斯先生患有疾病幻想症,终日无所事事,足不出户,忧风惧雨,酷似一个“老女人”。他将家中的日常运作交由女儿管理,因此在地位与权力方面,爱玛是哈特菲尔德庄园实际上的主人,家庭的财富也使 她成为海布里村地位最高的女子。

因爱玛自幼丧母,其父又怪病缠身,在此背景下,爱玛担负着管理家庭的重任,同时也行使着庄园的权力,并拥有家庭的财富,这使她在村里有一定的地位。而在个性方面,爱玛却不同于传统上认可的娇柔女子,而是一名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女子。因为家庭地位的缘故,爱玛衣食无忧,精力过剩,常常对他人发号施令,常常考虑不周,为所欲为,不计后果,如为人处世不够圆融,对社会的认知较为幼稚、判断能力不足、以自我为中心等。

同时,爱玛身上也蕴藏着善良、自爱等优良品质,如她努力撮合哈丽特的婚姻等。应该说, 爱玛的种种缺点无关乎其人品,而是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以及缺乏对人际关系的洞察力等。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在那个时代的环境之下,爱玛的成长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她对阶级的偏见等。爱玛起初致力于成就哈丽特和艾尔顿的婚姻,这不是因为她的阶段观念较为开放,而是源于不了解。当她了解了哈丽特的出身时说:“幸亏这个婚姻没能成功,否则对于艾尔顿来讲,将是一生的污点。”

爱玛没有料到弗兰克和简二人产生了爱情,也是源于其较为顽固的阶级意识。另外,其局限性表现于她的判断力,由于爱玛过于自我,而且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因此影响了她的判断力。爱玛由于成长环境的不足以及社会的偏见, 她常常生活在幻想之中,又因为无人管教,她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缺少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思想与能力,导致有些错误屡犯屡错。

爱玛与哈丽特是典型的“闺蜜”,但这只是爱玛的自我感觉。当她得知哈丽特爱恋奈特利时大吃一惊,她原以为她可以把哈丽特随时操控在自己手中,却未发现哈丽特竟然还有她未知的世界。这一事件给了爱玛很大的打击,也促使她开始转变。

她意识到,其他人不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对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其实,爱玛也在暗恋着奈特利,哈丽特的表白极大地打击了爱玛,经受打击之后,她认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二、爱玛爱情中的保守主义观念

在经受自身缺点打击的同时,爱玛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这二者是互为因果的过程。当爱玛撮合别人后,她认识到了自身阅历的不足;当奈特利促使自己警醒后,她发现了奈特利对自己的重要性,对他产生了好感,这为其爱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爱玛在潜意识中向往着浪漫的爱情,她虽然声称单身,但她多次为别人做媒,就是其潜意识的迁移。尤其是哈丽特对她说出实情后,她更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对奈特利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另外,因为口无遮拦,行事莽撞,她出了很多洋相,在得知弗兰克的感情真相时,她更加尴尬。爱玛和弗兰克经常打情骂俏,加之阶级相同,年龄相称,面貌也般配,很多人已经把他们当作了情侣。虽然,爱玛自认为对弗兰克并不是真心投入,但弗兰克订婚的消息还是沉重打击了她。尤其在他人看来,这对爱玛无异于一种羞辱,这一事件也扭转了爱玛的态度,由此她松动了排斥婚姻的立场,奈特利利用这个时机向她表示了爱意,这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她的面子。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其实,爱玛与奈特利之间的爱情并非偶然,因为爱玛多次强调自己的独身立场,奈特利没有求爱的勇气。后来,爱玛对弗兰克动了情,奈特利自知比爱玛年长太多,因此隐忍不言。但是,弗兰克婚讯的危机使奈特利迎来了机会,也使他和爱玛的关系突飞猛进。

回顾爱玛的经历,先是屡次说媒失败,后因不检点而被批评,再因弗兰克而被羞辱,以前的种种惩罚似乎是一种必然,最终换来了她和奈特利的爱情。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三、爱情的代价观所折射出的价值理念

弗兰克的爱情也堪称热烈,弗兰克和出身贫寒的简相爱,但是被抚养他的舅父、舅母反对,于是只能保守秘密,经历了一波三折,但是,命运成就二人婚姻的决心十分坚定,于是一反常态,在故事的情结里生硬地让丘吉尔夫人毫无征兆地死去,这有意无意地反映了他们的情感倾向性。

但是,弗兰克这一人物形象也存在明显的污点,弗兰克曾因与简的短暂失和,公开和爱玛调情来刺激简。虽说这种行为的初衷并无不妥,但显然有所偏私,而对于弗兰克的爱情,也有了贬抑之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讲,他们最终也是为了这桩婚姻而产生的爱情。

并且,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也赞美了浪漫的爱情,然而成就爱情却须要满足方方面面的条件。在英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男女恋爱而不经父母同意,或者婚姻跨越了界限,不仅不为家庭所容,也为社会所不容,是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公然挑战,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因此,既然弗兰克违背了家长的意愿,那么赋予其偏私的性格,就容易被社会所接受,起码在道理上是讲得通的,这是对当时保守社会价值的一种妥协。在《爱玛》这部小说中,所成 就的爱情都是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的,而他们犯下的错误以及由此所招来的批评与羞辱,则成为他们爱情得以结果的必备条件。

虽然爱玛和奈特利门当户对,符合当时的社会价值尺度,但是,由于年龄原因和伍德豪斯的反对,他们之间圆满的爱情对爱玛来说就成了负资产,因此必须要证明其爱情具有社会的正能量,这样方能得以成就。

奈特利对爱玛的爱意坦露使爱玛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修正了她的思维方式,她之前所受 到的批判与羞辱,和她与奈特利的爱情成果之间,实现了一种平衡,这种代价更像是一种惩罚,也是当时为了实现对浪漫爱情追求的保全之策。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为浪漫的爱情寻求一种代价,在时代背景下实现平衡,对于爱玛的定位,但她并没有因此而牺牲爱情。反而是她拥有的财富,对于爱情来讲也是一种重要保障,也是一种手段。在现实的人生中,财富往往是爱情与婚姻的重要条件,却不是决定因素,出身贫寒的女子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爱情,依靠的是魅力、品质和气质。然而,在特定的时代,浪漫的爱情并不足以支撑一桩圆满的婚姻,反而容易成为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把爱情作为道德的附属物,让爱情产生一定的社会道德方面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救赎。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要想和达西结成圆满的姻缘,就必须对这两个人物的命运进行改造。在故事中,达西从爱情中受到了社会教育,意识到自己不是财富的附庸,而拥有独立的价值,地位与财富不是骄傲的资本,反而令人自卑。在爱情中,伊丽莎白也重新审视自我,因为对达西的误解而羞愧万分。在这里说明来自两个阶级的男女,通过爱情完成了矛盾的调和与缓冲。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由于地位优越,爱玛时常主动出击,试图对社会有所影响,自然也难免对周遭人士指手划脚,发号施令。不过,爱玛所享的特权是一种“狂欢”式的临时放纵。首先,爱玛虽在家中独当一面,但她的权力乃因父亲主动退居二线而得,并无牢固的制度基础。爱玛在当地能够吆三 喝四,也主要得益于其家庭的财富与阶级,与她本身的能力无关。

约翰逊说得对,在这个小世界里,阶级确实凌驾于性别。而正因如此,我们不应对这一人物 形象在性别进步性方面作过度解释。其次,即使在哈特菲尔德,爱玛的权力也主要涉及日常 起居等生活事务,农庄的管理,如果园、家禽和家畜等生产事宜,显然在爱玛的能力之外。伍德豪斯去世后,爱玛和奈特利二人将离开哈特菲尔德移居奈特利家族的当威尔庄园。

《爱玛》:浪漫爱情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对爱情的救赎

结语:

爱玛在为人做媒失败后感觉能力不足,涉世尚浅;而鉴于奈特利在其自我醒悟中所起的关键 作用,爱玛的成长也是她逐渐认识奈特利这个“导师”,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自己对他如何依赖的过程。

在《爱玛》中,爱玛不停地犯错并接受批评甚至羞辱,这种惩罚是其获得爱情的必要代价。这种平衡术,使爱情一方面可以避免被保守主义者攻击,一方面有利于让爱情发挥社会价值作用。爱玛这一人物形象常常不谙世故,洋相百出,爱玛就如伊丽莎白、凯瑟琳等。

浪漫的爱情、圆满的婚姻,在给个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要体现社会方面的价值,其中犯错 误、受到惩罚就是这种作用的体现。在小说中,人物所犯的错误在性质上都不严重,这也是谨小慎微地维护了浪漫爱情的昭示。在爱玛的浪漫爱情伴随着对其错误与惩罚的抚慰中,实现了真正的价值,同时,也呈现出错误与惩罚仿佛成了实现浪漫爱情的重要条件。

最为热烈的浪漫爱情当推弗兰克与简的姻缘,弗兰克本是退伍军人威斯顿的儿子,其母早逝,三岁时被过继到家底富硕的舅父母家,由其抚养成人。弗兰克与才貌出众但出生贫寒的孤女 简·费厄法克斯相恋,但这桩婚事遭到舅父舅母反对,二人将婚约保密,并因此历经波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