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被清算不是"兔死狗烹",而是明朝國家機器運行的必然選擇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國家機器的運行,保證了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統治,從而保證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當被統治階級對統治階級的不滿達到一定程度,階級間矛盾激化而發生反抗時,統治階級所掌握的國家機器就會對反抗者進行鎮壓。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張居正最後被清算,確實令人惋惜。

前言

有人說張居正的出現,把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走向毀滅的時間又往後推延了幾十年,也有人說張居正憑一己之力挽狂瀾於即起,是大明王朝的救世主。很多人認為張居正最後落得個被清算的下場,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目光短淺、忘恩負義而 "兔死狗烹"的結果。其實從張居正走上政治舞臺,開始推行改革的那一刻起,就己註定了這種結局。

這和萬曆皇帝朱翊鈞這個人本身沒有關係,換了任何皇帝都會這麼做,因為機器是冰冷的,國家機器是要正常運行的,朱翊鈞只是做了他應做的事,盡了他應盡的責,維護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行,是歷史賦予他的職責!(除非有人推翻封建王朝,砸碎封建王朝的國家機器!

明朝的內閣制度。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明朝內閣是皇帝的秘書處,不是行政長官機構

明朝設有"秘書處",也就是所謂的內閣。內閣是明朝國家機器的核心組成部份,相當於皇帝的智囊團,"秘書"就是內閣大學士。在明朝體制內的官階,內閣學生是五品,而六個部的尚書是三品以上,所以在朝廷裡內閣學士的地位低於尚書。(先記住這句話,後邊會用到。)

為了集權,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終結了從秦始皇開始執行的宰相制度,天下的大不事全都有皇帝一個人拍板決定。象奏章批答之類,從前宰相的工作,明朝時全變成皇帝的事。皇帝不能事事親自動手,便口述由大學士寫出,這所謂"傳旨當筆"。由皇帝定下來,這事怎樣辦,那事怎樣批,他們只照皇帝意見寫下,然後發佈出去。

當時偌大一個國家,件件事要經皇帝批核,這當然很困難。大明王朝是朱元璋一刀一槍拼出來的,他自然有著過人的精力,這樣的獨裁式管理,朱元璋本人肯定沒有問題。可是他的子孫們生在宮裡,長在宮裡,怕風吹,怕日曬,身體素質哪能有他們的祖宗朱元璋那樣彪悍?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朱元璋終結了從秦始皇開始執行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後邊的皇帝們身體跟不上,便有不天天上朝的可能。一天不上朝,那一天的事就堆到了那,幾天不上朝,國家機器就可能停止運行。沒辦法,皇帝們便想出個懶招兒,好多事兒叫內閣和太監們代辦,所以內閣和太監們的權力慢慢變大。

這樣在國家機器的運行過程中就出現了"條旨"這個前無古人的的稀罕物。啥是"條旨"?就是各地報來的奏摺先由內閣學士們先審看,然後提出建議,把建議寫在特製的紙片上連同奏摺一併交給皇帝決斷,那寫建議的紙片就叫"條旨"。內閣學生提出的建議行與不行,皇帝再用紅筆批示,這叫"批紅"或"硃批"。可以執行的建議經過"批紅"就成了可以下發的諭旨。

看到沒?在明朝的內閣制度下,內閣的職能只是起到"秘書"或"參謀"的作用,而真正的決定權在皇帝,雖皇帝很懶。這個決定權就是皇權!張居正錯就錯在他明著是臣子,卻實際上代替皇帝行使了皇權!

張居正是怎樣做到以臣子的身份行使皇權的?

在明朝的內閣制度下,如果完全按章辦事,內閣學士們想要做大事根本不可能,因為你沒有決定權,對天下事只能提個建議而已。內閣學士們要想做事就必須通過影響皇帝來達成目的,別無它法。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剛剛10歲的萬曆皇帝不可能有治理朝政的能力

1、 張居正是帝師。

張居正在隆慶皇帝朱載垕沒登基前還是裕王的時候,就是裕王的老師,那時張居正才39歲。後來隆慶皇帝歸天,年僅10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登基,己成為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又成了萬曆皇帝的老師。

學生原本天生就怕老師,何況張居正對萬曆皇帝要求十分嚴格,這也是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對張居正的特別要求,所以萬曆皇帝特別害怕張居正這位老師

小時候的萬曆皇帝對張居正言聽計從是自然而然的事。

2、 張居正和皇帝身邊太監交好。

太監是最接近皇帝身邊的人,打理著所有皇宮成員的個人生活,皇帝處理任何對外的政事都會經過太監的手來完成,這也是象魏忠賢那樣的太監可以專權的主要原因,所以和太監交好是張居正接近皇帝特別是李太后,必須要做的。

當時萬曆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太監叫馮保,張居正和馮保的關係就處得十分鐵。有次馮保地保舉一個親信上任兩淮鹽運使史這個肥缺,張居正明知馮保的親信不會稱職並且這樣做有違國法,但張居正還是答應了馮保的請求。

說張居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沒錯吧?

3、 張居正本身是隆慶皇帝留給萬曆皇帝的託孤大臣。

隆慶皇帝臨死前,擔心萬曆皇帝太小沒有能力主持朝政,專門安排了幾個託孤大臣來輔助萬曆皇帝,這個人分別是高拱、張居正、高儀還有馮保。

隆慶皇帝的意思很明確,"我平日裡待你們哥幾個不薄,我死後留下這孤兒寡母不放心,為了防止朝廷因此而動亂,你們幾個輔助這娘倆度過難關。"(看清,這裡是輔助而不是攝政!)

這也是萬曆皇帝"聽命"於張居正重要原因之一。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也是張居正必須討好的對象

4、 皇帝太小還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

萬曆登基時剛剛10歲,雖說古人都早熟,但叫一個10歲的孩子去獨立主持朝政是不可能的事兒,無論是知識儲備、政治經驗,還是社交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那時的萬曆皇帝都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

就因為以上4點原因,張居正有了實質上行使皇權的能力,所以他的各項改革制度才得以推行。

可是就明朝當時國家機器的制度來說,張居正這樣做本身就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說張居正所作所為是得不當時國家法律支撐的。你叫大家都為遵紀守法,都為國著想,可是你自己都不守國法,這不是明舞擺著受人以柄嗎?

張居正做了哪些違法的事及造成的影響。

張居正搞的各項改革是有利於當時的政治經濟不假,不說有人說他把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走向毀滅的時間又往後推延了幾十年,這沒有錯。可是張居正搞改革本身就影響了皇帝貴族和地方地主集團的即得利益,所以朝廷中的人反對張居正是發自內心的,更何況張居正做事本身還是不合法的。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朝廷中的人反對張居正是發自內心的

一、張居正是權臣弄權。

張居正雖然坐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可是內閣首輔的職能只是"秘書長",只是給皇帝出主意的,對國家大事只有建議權,你不是最高行政長官。

當時的六部尚書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長官,他們只聽命於皇帝,並不聽命於你內閣。你張居正明裡暗裡給尚書們下達命令,時不是把手伸到尚書們的管轄範圍,這是攬權,是權臣做法,是不合法的!

二、張居正分享皇權。

正常情況下,各官署奏章公事是提交給六科給事中審閱,按明朝當時的法理,六科的給事中有這個權限。皇帝自己搞不定的,認為有需要的各官署奏章公事才提送給內閣一份,內閣並沒有獨自參閱各官署奏章公事的權限!

可是張居政卻要求各官署奏章公事每樣準備兩份,一份送內閣,一份送六科給事中。這樣,皇帝想叫你看的你看,不想叫你看的你也看,你這不是分享皇權是什麼?

張居正做的這些違法的事兒就象深深壓在岩石下的岩漿一樣,不是不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只是迫於環境的壓力就那麼暫時壓著,一旦爆發就必定是如風捲殘雲般,毀滅性的。

張居正難道是奸臣?


張居正被清算不是

從專權弄權這個角度上來說,張居正和姦臣沒有兩樣

張居正肯定不是奸臣,他一切所作所為的出發點都是為國為民,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這在歷史上是公認的,可是從專權弄權這個角度上來說,又和姦臣沒有兩樣。

象明朝知名度比較高的大奸臣嚴祟和魏忠賢,這兩個人陷害忠良,敗壞朝綱,可以說是人神共憤!可是咱們細想下,這兩大奸臣之所以能成為奸臣不也是專權弄權的結果?

張居正、嚴祟、魏忠賢這三個人最後的結局也是一樣的,被清算!!雖然在歷史評價上張居正是忠臣,嚴祟和魏忠賢奸臣,但他們三人同樣是被清算,這是不爭的事實!

聽雪者說,皇權不容侵犯!

當時有沒有任何一道命令讓你張居正代理皇帝呢?沒有!

按照當時的明朝的國法制度,張居正是內閣學士,不是政府中行政長官,更不是朝廷的宰相。張居正卻完全以宰相的職權在行事,這完全違背了明朝政治上最大的法理,

實質上他是在阻礙明朝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行!

大家不要忘了皇帝的主要職責是什麼,他們是要維護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行的,所以張居正最後被清算是必然!至於是早一天被清算還是晚一天被清算,只是個時機問題!

當然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沒必要過多為古人憤憤不平,感嘆命運不公,說什麼兔死狗烹,發一些毫無意義的空洞感慨。我們需要去反思、去學習古人身上的特點,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無愧於這麼好的時代。



聽雪之無聲,察未動之機。聽雪者評文說字只是就事說事,切勿對號入座,祝各位身心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