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首先來講,當時的人們是為了”冷戰”而設計製造的M60A2,但”冷戰“卻是一場自始至終沒能變”熱“的戰爭,實際上只存在於想像中。雖然總有“理性”的聲音告訴我們,沒有人真正喜歡戰爭,但在人類的歷史上,戰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擺脫它。畢竟戰爭,而且唯有戰爭,才可能在維護傳統所有制關係下賦予最偉大的群眾運動以一種目標。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科技之美”同樣是《星球大戰》中最為突出的美學特徵

伯拉圖更是在《理想國》中說克里特人的法律是按照‘人在戰爭中最完美’這個前提製定的。同時,“理性”與“非理性”——人格天性又有著雙重性的特點:一種是外在的、相對的、充滿謊言的、不真實的生活,人靠它來面對社會、國家和文明;另一種是內在的、真正的生活,人在其中面對的是原初現實,面對的是“生命深處”,而這內在“生命深處”便是變動不居的非理性領域。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科技之美”同樣是《星球大戰》中最為突出的美學特徵

所以人們面對一場只在想象中存在的戰爭,往往容易進行不切實際的”美化“並沉迷於其中——比如《戰爭與和平》中的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公爵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前,滿腦子都是要像拿破崙在土倫那樣一戰成名的想法,甚至想象著“庫圖佐夫因作戰不利被解職,自己成了總司令指揮全軍最終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勝利”。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首批M60A2於1972年裝備用於訓練,1973年4月裝備美國陸軍第二裝甲師59輛,1975年裝備駐西德的美軍6個營,每營59輛

這意味著作為M60A2誕生的背景,”冷戰”同樣有著一種天然的、隱性的”虛幻之美“,類似於“星戰大戰”中所描繪的那個“人類的認知尚處於一知半解的邊界”。對此,正如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所講的那樣:”……我們反對把戰爭描述為反審美的東西……因此,我們認為:……戰爭是美的,因為它藉助防毒面具、引起恐怖的擴音器、噴火器和小型坦克,建起了人對所控制的機器的操縱。戰爭是美的,因為它實現了人們的夢寐以求,使人類軀體帶上了金屬的光澤。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首批M60A2於1972年裝備用於訓練,1973年4月裝備美國陸軍第二裝甲師59輛,1975年裝備駐西德的美軍6個營,每營59輛

戰爭是美的,因為它使機關槍火焰周圍充實了一片茂密的草地。戰爭是美的,因為它把步槍的射擊、密集的炮火和炮火間歇,以及芬芳的香味和腐爛的氣味組合成了一首交響曲。戰爭是美的,因為它創造了新建築風格,例如,大型坦克、呈幾何狀的飛行編隊的建築風格以及來自燃燒著村莊的煙氣螺紋型的建築風格……未來主義的詩人和藝術家夢……回想這些戰爭美學的原則吧,你們探尋新詩和新雕塑的努力……都讓戰爭美學的原則來提供答案!”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由於包括炮射導彈在內的大量高技術被不計功本地堆砌在了M60A2的車體上,被認為達到了“戰鬥機的精密性”,再加上其形狀怪異的“飛碟式”炮塔設計,M60A2在美軍坦克兵中很快獲得了一個綽號——“太空船”

當然與”虛幻之美“相比,人們對於M60A2坦克的”科技之美“或許感受的要更為直觀一些。在M60A2這輛坦克研製的那個年代,導彈是非常高端的東西,籠罩著神秘感。美國人不但在精密的戰鬥機上玩了一把刻骨銘心的“全導彈化”,還把這個思路用到了坦克上,於是“巴頓”家族中最特別的一個成員就這樣出現了。M60A2主戰坦克最初的項目代號為XM66。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在M60A2全面列裝的1975年,美蘇甚至進行了一次聯合太空行動——-阿波羅18號與聯盟19號的空間對接

研製之初首先測試了4種安裝152毫米口徑兩用炮,分別被稱為A~D的炮塔方案。A和B方案具有最小的輪廓和較好防彈外形,並改良了裝甲防護,在尾部安裝了20毫米機關炮;C方案採用傳統外形,20毫米機關炮安裝在炮塔內;D方案採用改進M60A炮塔。最終美軍選擇了B方案,兩輛代號為M60A1E1的樣車於1965年11月和1966年2月交付陸軍測試。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在M60A2全面列裝的1975年,美蘇甚至進行了一次聯合太空行動——-阿波羅18號與聯盟19號的空間對接

至1966年底共生產了243個M60A1E1炮塔安裝在原M60底盤上,但由於兩用炮及其火控系統相當複雜,在技術問題未能解決之前大都被庫存。在部分解決了這些技術問題後新坦克稱為M60A1E2,直到1971年底才正式定型為M60A2,並於1972年開始生產,至1975年全部完成。該坦克的主要特點是裝備了新型炮塔和152毫米口徑兩用炮,可發射紅外製導的橡樹棍反坦克導彈和多種152mm普通化學能炮彈,併為導彈和炮彈分別配備了兩套不同的火控系統:其發射炮彈時的火控系統採用了分劃擾動式控制方式,M19彈道計算機可以解算運動目標提前量的修正,因此具有從靜止位置射擊運動目標的能力。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在M60A2全面列裝的1975年,美蘇甚至進行了一次聯合太空行動——-阿波羅18號與聯盟19號的空間對接

昂貴而時髦的AN/VVS-1紅寶石激光測光測距儀也於1969年首次裝備在M60A2坦克上,車長和炮長均可使用,能將目標距離自動輸入彈道計算機,並以數字形式顯示在車長和炮長顯示板上,測距範圍為200~4000m,測距精度為±10m,精度為距離無關。當坦克行進時,炮長和車長可使用各自的瞄準鏡在穩定狀態下獨立瞄準和射擊。導彈制導系統主要由紅外跟蹤器、角速度傳感器、信號數據轉換器、調製器、紅外發射機和電源等部件構成。發射導彈時用M126望遠鏡瞄準目標,當導彈離開發射管後用紅外製導和控制系統導引導彈去擊毀目標。導彈制導系統由炮長操縱,訓練有素的炮長每分鐘能發射2枚導彈…….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在M60A2全面列裝的1975年,美蘇甚至進行了一次聯合太空行動——-阿波羅18號與聯盟19號的空間對接

首批M60A2於1972年裝備用於訓練,1973年4月裝備美國陸軍第二裝甲師59輛,1975年裝備駐西德的美軍6個營,每營59輛。由於包括炮射導彈在內的大量高技術被不計功本地堆砌在了M60A2的車體上,被認為達到了“戰鬥機的精密性”,再加上其形狀怪異的“飛碟式”炮塔設計,M60A2在美軍坦克兵中很快獲得了一個綽號——“太空船”,這實際上是對M60A2坦克”科技之美“的最好註釋,也是這幅超現實主義“星戰”繪畫作品的“題眼”所在。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在共同的一個現代神話意境中,將M60A2這艘”太空船“置於”星戰場景“究竟是真實還是荒誕?

M60A2從研製到定型列裝的時間段,與“阿波羅計劃”大體重合。“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成功實施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吸引了大眾關注太空的目光(在1975年美蘇甚至還進行了阿波羅18號與聯盟19號的空間對接試驗)。美國社會出現了“太空熱”,不但M60A2的命名受此影響,被盧卡斯稱為自己精神導師的比較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 (Joseph Campbell) 也尋找到了與時代相應的神話意象,捕捉新神話到來的訊息。美國的探月之旅被他稱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神話事件”。

圖中故事:超現實主義的“太空船”(2)

與”虛幻之美“相比,人們對於M60A2坦克的”科技之美“感受的要更為直觀一些

因為探月之旅給人類帶來了全新的宇宙圖景,也給《星球大戰》這部現代神話的誕生帶來了啟迪。坎貝爾的思想在盧卡斯這些好萊塢導演那裡激發出科學時代的神話想象,他們創造性地利用屬於這個時代的、由現代科學所提供的宇宙意象, 打造這個時代的現代神話,“它繪製了全新的未來藍圖,並展示出凝聚人類的全新智慧,把永恆的奧秘透過當代生活的脈絡呈現出來”。那麼在這樣共同的一個現代神話意境中,將M60A2這艘”太空船“置於”星戰場景“,究竟是真實還是荒誕?這個場景本身究竟是”理性“還是”非理性“?事實上,坎貝爾那句廣為人知的的名句,或許可以非常傳神地描述這幅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俄狄浦斯的最新化身、續集的美人與野獸正站在第四十二街和第五大道的拐角處等候紅綠燈變換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