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前夕,狂热军官发动兵谏,失败后皇宫变为“屠宰场”

自古以来战争总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无法抹平的创伤。特别是现代化战争条件之下,战争的毁灭性更大,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也越来越难以弥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口被卷入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5万亿美元。日本,作为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国家之一,企图通过入侵中国,占领亚洲,从而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过最后在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艰苦奋战之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全世界播报接受《波茨坦公告》,选择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前夕,狂热军官发动兵谏,失败后皇宫变为“屠宰场”

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民众的胜利。但是让日本选择接受《波茨坦公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在日本国内的军官都反对接受《波茨坦公告》,反对无条件投降。因为当时的日本,军官和民众的军国主义思想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加上大多数军官担心无条件投降之后会遭到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都主张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进行本土决战。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迟迟不肯接受《波茨坦公告》,甚至在内部还发生了流血冲突事件,这就是投降前夕的兵谏。

日本投降前夕,狂热军官发动兵谏,失败后皇宫变为“屠宰场”

那么这次兵谏是在怎样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呢?在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前一天,在日本皇宫内,一名年轻军官为了阻止天皇投降,发动了兵谏,被称之为“宫城事件”。早在美国向日本本土的广岛长崎两座城市投放了原子弹之后,日本政府就召开了最高级别的战争指导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是否接受同盟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会议中的势力分为两派,以铃木贯太郎为首的一方支持接受宣言,选择投降,另一方则主张与同盟国对抗到底,决不投降。由于双方都十分的坚持,会议持续了很久也没能讨论出结果,最后裕仁天皇听从了首相铃木的建议选择了接受投降。

日本投降前夕,狂热军官发动兵谏,失败后皇宫变为“屠宰场”

但是当时日本的年轻陆军军官并不没有死心,而是想争取主张反对投降的阿南惟几向天皇辞职,从而逼迫以铃木为首的内阁倒台,以此来阻止投降。然而阿南惟几并没有采取青年军官的意见,而是以“不服者,先斩阿南”来回绝陆军年轻军官的建议。阿南惟几虽然反对接受投降,但是却对日本天皇有着绝对的忠诚,也正是因为他的忠心,才让本来没有什么突出才干的他能够在军队中有所作为。在企图通过领导发动反抗失败之后,日本的青年军官们决定自己集结起来,在日本民众之间宣传不投降的思想,煽动民意。

日本投降前夕,狂热军官发动兵谏,失败后皇宫变为“屠宰场”

不仅如此,还试图去劝说日本的东部军和近卫团,来组织集结反抗力量,最终东条英机的女婿,近卫师团的参谋古贺秀正少佐加入了发动政变的谋划之中。但是如果想要政变顺利进行,仅仅靠近卫师团的参谋可不行,于是井田、椎崎和畑中等青年军官想要争取近卫师团的团长森赳。森赳坚决反对发动政变的想法,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畑中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之下,向森赳开枪,随后上原将森赳斩杀。这一变数也使得原本的政变计划不得不提前进行,这些年轻军官们封锁了森赳被杀的消息,制造假命令,率领近卫师团将皇城封锁,同时还派兵占领广播会馆,想要摧毁天皇的投降申明的录音,但行动的速度相当的缓慢。

日本投降前夕,狂热军官发动兵谏,失败后皇宫变为“屠宰场”

东部军在得知政变的消息之后,迅速召集近卫师团的部队长,告诉他们森赳你被杀的事实,与此同时,近卫师团第二联队的队长芳贺丰次郎也察觉到了一丝的异样,他甚至久久没有看到阿南惟几,从而推断这次政变并不是阿南惟几和师团长发动的,而是畑中他们自己一手策划的。随后便联合东部军,对付政变的军队。在失去近卫师团的力量之后,政变一方迅速败下阵来,日本天皇宣告投降的录音也得以在8月15日这天向全世界播报。即使如此,有的军官还是不能接受投降的事实,于是发动群众企图重头再来,但是都接连失败,只能切腹自尽。

日本投降前夕,狂热军官发动兵谏,失败后皇宫变为“屠宰场”

当时的皇城,自尽的军官和战死的士兵到处都是,血流成河,整个皇城都成了屠宰场。政变的失败使得部分日本军官企图继续发动本土作战的计划破灭,也使战争得以快速结束,减少了世界人民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