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申國撕下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相信都很熟悉周幽王寵愛褒姒。為博得美人一笑,幽王不惜點燃烽火戲弄天下諸侯的故事。這個流傳廣泛的紅顏禍水的故事,是假的……

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申國撕下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烽火戲諸侯的源頭:

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這樣記載道:“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

由於《史記》在我國曆史上的重要貢獻,隨著時間的推移,烽火戲諸侯成為大家家喻戶曉的故事,也一直作為紅顏禍水的典型。

《竹書紀年》關於幽王的記載:

據《竹書紀年》中周幽王的死亡有不同的記載:十一年春正月,日暈。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犬戎殺王子伯服,執褒姒以歸。

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申國撕下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清華簡》關於幽王的記載:

清華簡是2008年,清華大學的校友趙偉國將自己在國外拍賣所得的2388枚戰國竹簡,捐贈給了自己的母校。專家通過碳14測定證實,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文物,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經“焚書坑儒”影響,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現先秦古籍的原貌。

《清華簡·系年》記載:“幽王起師,圍平王於西申,申弗界;鄫盡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

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申國撕下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有時候史書和歷史中的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奇妙的變化。那麼目前為止,就周幽王及西周的滅亡,出現了兩個版本

⒈ 幽王寵溺褒姒,烽火戲諸侯失信於天下諸侯。後西戎攻入鎬京,諸侯仍以為幽王戲耍他們,無人增援,鎬京城破西周滅亡。

廢太子宜臼逃到自己外公家,幽王率軍圍堵了申國,但是申國拒絕將宜臼交給周幽王。並且聯合鄫國、西戎,攻擊幽王。幽王和鄭伯戰死,西周亡。

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申國撕下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關於申國及申侯和幽王的矛盾:

那麼這個申國怎麼這麼厲害?在西周禮制天下的時代,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伐王?

申國在西周初年就被分封,當時的等級是“伯”。西周的分封制級別分別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其封地大概在今天的陝西和甘肅交界區域,由於世代為周王朝抵禦犬戎的進攻。到了周宣王的時候對他們進行了增封,當時的申伯被封往今天河南南部地區,新建申國仍為伯爵。申伯的兒子繼續留在原來的封地,加封為侯國,史稱“申侯”。

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申國撕下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幽王身死國滅:

由於申國經常與犬戎有紛爭,所以他們的軍事能力一直比較好。而且自厲王開始,申國的國君基本都在宗周朝堂擔任重要的職務。等到申侯的時候,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幽王,也就是歷史上的申後。

本來申侯這時候簡直是人生巔峰,一方面申國國力比較強盛,西申為周王室的西部屏障;而南遷的東申國也是周王室南部的屏藩。更何況自己女兒是幽王的正室王后,自己的外孫將來必定是宗周的王,一時風光無兩。

但是在幽王八年的時候,周幽王不顧朝臣的勸諫,執意廢掉了申後和太子宜臼。眼看著申國廣闊的未來突然間陷入虛無……當然這時候的申侯還沒有膽量直接攻擊鎬京,只能先收留了申後和廢太子宜臼。沒想到兩年後,周幽王親自率成周六師來到申國,要求申侯交出廢太子宜臼。

申侯自然不願意交出外甥,他一面拖延時間,一邊偷偷的聯繫西戎人。很快西戎人出現了,幽王無奈後退,在退到鎬京東邊驪山的時候,被申國、西戎人和從南邊趕來的鄫國包圍了。幽王身死國滅,褒姒成為了西戎人的酬勞……

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申國撕下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小結:

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歷史故事進行梳理,我個人更願意相信幽王是為了遏制申國的膨脹,借廢后、廢太子來打擊申國。在周幽王時代,宗周王室衰微已久,四方諸侯很少朝覲和供奉。王室經濟難以為繼,而宗周又沒有辦法通過擴充地盤來改善王室的經濟窘境。更加難堪的是,作為天下共主的宗周王室,已經沒有辦法面對四方夷族的不服。僅僅是西部犬戎的進攻就讓王室難以支撐,全靠諸侯出兵。

經濟和軍事的全面頹廢,是西周覆亡的主要原因。而申國僅僅是撕下了宗周王室,天下共主的最後一片遮羞布而已。

歷史的美麗,有時候就是在這些被迷霧所遮蓋的地方。不知道大家看到這裡對於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

如果喜歡本文,別忘了關注“小何讀歷史”。讀史明知,小何帶你穿越歷史的光與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