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學》被評為“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仁學》本書是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政治家譚嗣同最重要的哲學著作。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早年受封建正統教育,曾從歐陽中鴣和劉人熙學。喜讀王夫之的《船山遺書》。

《仁學》被評為“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1896年在南京侯補知府期間,從楊文會學佛學,又受康、梁影響,將儒學、佛學、西學和康有為的變法理論結合起來,著成《仁學》一書。

1898年,以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失敗後不願出逃,稱:“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隨即被捕遇害。

《仁學》被評為“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仁學》在作者生前沒有發表,只有抄本給梁啟超和唐才常等人。二人在譚犧牲的次年(1899年)分別在《清議報》和《亞東時報》上連載發表後有多種單行本問世。

《仁學》分上下卷、共50篇,前有《自序》和《仁學界論》,是譚嗣同力圖沖決封建網羅、尋求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的產物。思想來源和組成十分混雜,有儒、釋、墨、道的思想,也有基督教的教義和近代自然科學,以仁——以太為中心範疇而展開。

《仁學》被評為“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上卷主要通過仁——以太也即仁、電,其作用無所不在,從人的感覺思維到人際關係的維持、到星球間的相互吸引,無不依賴於此。故中外、上下、男女內外、人我的隔閡均應破除,以求“通天地萬物人我為一身。”仁不生不滅,性亦不生不滅。主張性善,因“性一以太之用,以太有相成相愛之能力,故曰性善也。”

惡非人性本有:“天理,善也;人慾,亦善也”“故曰,天地間仁而已,無所謂惡也。惡者,即其不循善之條理而名之。用善者之過也,而豈善外別有所謂惡哉?”

《仁學》被評為“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認為萬物有靈、有知,各是同一大圓性海中分得的一分,都有性情、好惡、攻取、異同、分合、生克,從人的解剖學構成論證人與物無異,人世之所以有親疏,都是重體魄而輕靈魂造成的,故要求“超出體魄之上而獨任靈魂”。

靈魂輪迴,不生不滅,故一切對待都應當破除,以近代聲光電化的格致學所揭示的物理世界的奇妙性質進行論證。這與佛教的“一多相容”、“三世一時”完全相合,乃“天地萬物自然而固然之真理乎!”

《仁學》被評為“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下卷提出變法維新和改造社會的主張,力圖依靠“心力普渡眾生,走向大同。結合西方的民約論和中國的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契約論和民本君末論,對忠君和為君死節。在“國與教與種將偕亡”的緊急關頭,“唯變法可以救之。”

不變則民愚、民貧、民弱、民死,變才能民智、民富、民強、民生。同情法國革命,號召“志士仁人求為陳涉、楊玄感,以供聖人之驅除,死無憾矣。若其機無可乘,則莫若為任俠,亦足以伸民主,倡勇敢之風,是亦撥亂之具也。”

《仁學》被評為“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只要“天下皆善其心力”,則太平盛世必當到來。其時“人人能自由”,不但無君主,且無國家、無地球、無天,這便是所謂“《禮運》大同之象”。

其發展階段遵循“三世”進化之道,但最終依賴的仍是所謂“心源一潔,眾生皆潔”;“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找不到實現大同的現實社會力量。

梁啟超在發表《仁學》時曾說:“其思想為吾人所不能達,其言論為吾人所不敢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