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从1910年8月22日《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开始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35年。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1948年8月15日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在美国的扶植下得以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同年9月9日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以金日成为内阁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殖民时代流亡在中国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曾在国民政府支持下于1940年9月17日在重庆成立韩国光复军,时任韩国光复军参谋长的李范奭后来成为韩国第一任国防部长。事实上韩国建国时的武装力量除了从中国战场返回的光复军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骨干力量来自于日本殖民时期的伪军警力量:韩军第一任陆军大学校长李应俊、朝鲜战争中的韩军将领白善烨以及日后的总统朴正熙均出自日本或伪满军校的培养,朴正熙还曾以高木正雄的名字在日军和伪满军队中服役。韩国建国之初的军事力量不仅薄弱,同时军队系统内部出自光复军系统和出自日伪系统的官兵之间还存在严重的对立情绪,这对韩军的战斗力发挥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军事改革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早在1946年1月美国占领当局就以国防警备队的名义开始组建未来的韩国军队,这比韩国正式建国还早,所以早期的韩国军队完全是在美国的操纵下建立起来的:在美军的扶持下韩国先是建立了陆军部队“国防警备队”,接着又在“海防民团”的基础上建立“海岸警备队”(后改为海军陆战队),最后又建立了韩国“陆军航空兵”。美国占领当局成立了培养军队干部的军事英语学校。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后时任总统李承晚决定以军事英语学校毕业生为核心建军——无论是前光复军还是日、伪出身的人都得从这个学校毕业才能获得提拔重用。在军事英语学校中美方不问来者政治信仰,只注重学员专业素养,然而李承晚成为韩国总统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李承晚实际上并没参加过抗日斗争,完全是在战后凭借美国的扶植坐上总统之位的,而光复军却是由韩国独立运动领导人金九创建的武装力量且与中国方面联系密切,这自然被奉行亲美外交路线的李承晚视为非嫡系势力,相比之下他宁愿任用出自日伪系统的军官,原光复军派系官兵在韩军中日益边缘化。李承晚所忌惮的并非只是光复军派系,在当时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下南韩境内也成立了拥护金日成的左翼南朝鲜劳动党,该党的势力已延伸到韩军之中,李承晚对军中的亲北左翼势力格外打压。李承晚特别喜欢重用那些家在北方、因遭到朝鲜劳动党清算而流亡南方的前日伪军官,这些人在政治立场上坚决反共,在南方又没任何根基背景,只能一心一意跟李承晚混。朝鲜战争中涌现出的白善烨、白仁烨、钟日权等韩军将领都是流亡到南朝鲜后在军事英语学校脱颖而出的前伪满军官。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李承晚就任韩国总统后名义上接管了韩国军队,但按照与美国的协定:美军依然“继续掌握韩国治安部队的组织、训练、装备”“作战监督权”和“保有对他们认为需要的韩国重要地区、设施的控制权”。1950年6月25日凌晨4点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进攻。开战仅仅三天后汉城(今首尔)就被朝鲜人民军占领。7月20日朝鲜人民军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占领了晋州。韩国国防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此时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92%的人口。韩军已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在这种形势下美军介入了战争: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率领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在之后的战争中美军开始承担起主要作战任务,而韩军则只承担30%的作战任务。朝鲜战争期间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以书面形式将军队的指挥权转交给了“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美军并未从韩国撤离,而是通过与韩国签订合约的方式实现在韩国的长期驻留,而韩国军队的军事指挥权长期以来也掌握在驻韩美军而非韩国政府手中。由此可见驻韩美军是韩国政府自己请来的,军事指挥权也是韩国政府自己拱手奉送的,这和驻日美军其实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驻日美军是二战后美国以战胜国名义对日本这个二战的战败国和加害国进行的占领;然而韩国并非二战的战败国,二战后美国是以托管的名义短暂占领过韩国,不过在1949年美军就结束托管并撤退,只留下500人顾问团继续协助韩国建军。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朝鲜半岛上其实并没美军部队驻扎,只留有为数不多的美军顾问在协助韩国的建军工作。所以在韩国人看来:驻韩美军是自己请来保护自己的。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一个主权国家邀请外国军队在本国国土上驻扎并将军事指挥权拱手奉送是一件屈辱的事。可如果不是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及时支援,那么韩国早就已不复存在。既然国家都已不存在了,又奢谈什么尊严与主权呢?在韩国人眼中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是曾为保护韩国付出过巨大努力和牺牲的,这是韩国全国上下一致认可的。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韩国之所以把军事指挥权拱手奉送其实是形式使然。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夕的1950年6月美军顾问团向美国防部和国务院发出的报告中韩军的实力是这样的:全军已组建66个步兵营、6个炮兵营,但仅有16个营受过完整训练,还有30个营只完成连级训练,17个营还在进行排级训练。而团和师一级的协同训练还没来得及展开,因此韩军虽有8个师级编制,但有名无实,不具备师团级协同作战能力。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朝鲜人民军实现了战斗力的大跃进:全军从9万人增长到18万,拥有150架雅克-9战斗机和伊尔-10强击机、3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坦克全部是二战中性能最优良的T-34型,这是当时亚洲规模第一的装甲部队。军官队伍中不但有一批二战中在苏军中受过锻炼的军官,更有3个前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整建制移送的步兵师,官兵战斗经验极为丰富。对这时战斗力堪忧的韩军而言: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的军事指挥系统。这需要通过和平时期的演习和演练来不断加以完善,而这种完善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只有自己的军事指挥系统成熟之后才有可能接管军事指挥权。韩国缺乏能统筹指挥三军的将帅之才,与此同时内部还存在原光复军系统和日伪系统成员之间的派系之争,难以凝聚形成合力。韩国缺乏系统全面的情报信息侦测、收集、分析的能力,一旦失去美国的支持就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危险境地。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韩军的表现大体上是乏善可陈的,只是在美军的支持下从勉强维持住战线。由于主要的作战任务都由美军承担,那么毫无战斗力可言的韩军将军事指挥权拱手奉送也就是无可奈何的一种必然选择。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上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进入较快发展时期,进入70年代后韩国凭借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这一时期韩国凭借稳步提升的经济实力开始对军队装备进行全面更新换代。60年代初韩国国防经费的60%以上还需要美国援助,从6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自主承担的国防经费比例开始增长,到1968年首次超过50%,1971年达到91%。1979年韩国成功进行了地对地短程弹道导弹实验,成为全球第7个掌握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然而直到此时在朝鲜半岛南北实力对比中朝鲜人民军仍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朝鲜维持着一支110多万人的现役部队,而韩军只有60万,此时韩军还在使用老式F-86佩刀战斗机,而朝鲜早已换装领先一代的米格21战斗机。也正是这一时期韩国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体系,到1984年韩国已能自行生产大部分常规武器,到80年代结束之际韩军装备已完成了全面现代化升级,从此韩军在常规武器的现代化程度上取得了全面压倒朝鲜的优势,而朝鲜则另辟蹊径发展核武计划与之抗衡。2000年后韩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已基本与日本处于同一水平。随着自身实力的提升使韩军的自主倾向也日益凸显:1978年11月韩美双方建立了韩美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官为美军上将,副司令官为韩军上将,300名参谋人员由双方各占一半以突出对等色彩。此时韩美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官同时兼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美第8军司令官、驻韩美军司令官、地面部队合成司令部司令官。到了1992年12月这一组织架构发生重大变化:韩美联合部队司令官只兼任“联合国军”司令官和驻韩美军司令官,而地面部队合成司令部司令官则改由韩国将领担任。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2003年2月25日就任韩国总统的卢武铉在外交上注意强调韩国的独立自主地位,为此他有意识地改变了韩国传统的片面亲美的外交路线,重视发展与中国、朝鲜的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韩两国多次在靖国神社、慰安妇、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同声谴责日本右翼势力。2007年10月卢武铉曾徒步跨过三八线,由陆路前往朝鲜访问并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进行会谈,卢武铉在与金正日会晤期间签订了旨在维护半岛和平的《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也是在这一时期韩国开始在军事指挥权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韩国从驻韩美军手中收回了和平时期韩军的军事指挥权。从此和平时期的韩国国防体制由美主韩辅转变为韩主美辅,与此同时韩美双方还就战时军事指挥权的移交问题达成时间表。尽管这时韩国只收回了平时的军事指挥权,但实际上韩美之间已就战时军事指挥权的移交达成共识。本来按这种趋势而言:韩国收回战时军事指挥权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然而韩国本质上是一个奉行亲美单边外交路线的国家,独立外交路线在韩国不是一种常态而是极为罕见的特例。如今韩国尽管在常规军力层面对朝鲜占据绝对优势,然而朝鲜掌握着核武优势,与此同时半岛问题并非只涉及朝、韩双方,而是广泛牵涉到美、中、俄、日等国的利益,于是朝鲜半岛就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环顾在韩国及其周边地区存在势力分布的这几个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朝鲜均为有核国家,日本事实上也拥有包括浓缩铀和后处理钚的几乎完整核燃料生产能力,尽管这距离实际研发出核武器还有一定距离,但对韩国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威胁。东北亚地区是全球弹道导弹最多的地区、全球防空导弹最多的地区、全球核弹密度最高的地区,以韩国的规模体量和军事实力而言:身处这样的地区并不安全。除了需要面对中、俄、日几个大国以及接受美国的控制之外韩国还必须面对和自己同宗同源的北方兄弟。别看北方兄弟穷,可人家战斗意志可不差,况且还掌握有核武优势。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韩国国土面积只有大约10万平方公里,几乎没什么战略纵深可言,尤其是考虑到韩国首都首尔就位于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40公里处就进一步放大了韩国在战略纵深上的劣势。40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呢?从首尔市中心骑自行车以20公里每小时匀速骑行之需要两小时就到达军事分界线了。这也是朝鲜不止一次威胁“一旦爆发战争将在瞬间令首尔化为一片火海”的原因。更要命的是首尔在韩国不只是发挥着行政首都的只能,同时也是韩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尽管之战韩国国土面积的12%左右,却承载着全国50%的人口、80%的行政机关、65%的大学和70%的经济力量。这意味着韩国绝大多数人口、最高政治权力机关以及绝大的部分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直接置身于朝鲜火力的覆盖范围之内。在这样的形势下只要半岛一天没统一,那么韩国就始终有求于美国。韩国对美国的依赖还不只在于国防领域:面积比我国浙江省还略小的韩国受制于资源禀赋、劳动力、国内市场等方面的先天缺陷,因此经济上的对外依存度其实是很高的。韩国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财阀经济,而随着韩国财阀势力的日益发展壮大已使其与美国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事实上韩国财阀已发展成为美国在韩国的买办代表。韩国财阀的崛起其实和美国密切相关:当时中国尚未改革开放,韩国和日本一道成为美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从而得以在短期内迅速奠定了工业基础并利用外向型经济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今天的韩国财阀依然充当着美国买办的角色,渗透到了韩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以韩国财阀经济的典型代表三星为例:韩国人自己戏称一生不可避免的三件事是“死亡、纳税和三星”,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们的信用卡是三星的,电视、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是三星的,居住的公寓也是三星的,甚至看的职业棒球队联赛还是三星队,就连死后安葬的墓地也是三星的产业,真实死了都躲不开啊。其实我们印象中那个生产手机的三星电子只是三星这一庞大商业帝国的冰山一角而已,尽管三星电子在三星集团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并不等同于三星的全部:目前三星旗下拥有涉及电子、化工、造船、造纸、制糖、纺织、通信、飞机、金融、保险、建筑、旅游、医疗、汽车、媒体等诸多领域的160多家子公司。几乎可以说三星的产业已渗透到韩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韩国人都不可能在一生中不和三星发生交集。仅仅只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三星电子就能在世界五百强中位居第12名,那么整个三星集团拥有何其巨大的能量呢?而作为美国在韩国的买办代言人的整个财阀集团的势力又何其巨大呢?

韩国的军事指挥权为何掌握在驻韩美军手中

在韩国历任总统中卢武铉是唯一敢对美国说不的:在对朝政策上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强硬政策,积极主动向朝方释放善意。当驻韩美军爆出强奸韩国女学生的丑闻后他甚至威胁要美军撤出韩国,同时警告驻韩美军不得卷入东北亚争端。在对日关系上卢武铉政府坚决抵制日本右翼势力恶意歪侵略历史的行为。这一时期也是中韩关系相对良好的时期——双方在经贸往来和共同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与此同时韩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随着韩国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日渐抬头之后就在韩国国内日益催生出以韩国底层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为主要力量的反对政客、财阀及其背后的美国势力,强调民族独立和民众权益的政治势力。卢武铉显然是站在这些民族主义者一边,因此他在内政上强调保障底层民众的利益、在外交上强调韩国的独立自主地位。韩国之所以能在卢武铉任期内在军事指挥权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的,然而卢武铉这种对内打击作为既得利益者的财阀集团、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的执政风格注定是会招致反弹的。2008年卢武铉卸任后韩国保守派势力成员李明博就任总统。李明博上台后全面更改了卢武铉时期的既定政策:在外交上执行亲美单边外交路线,与中、朝等国的关系日益尖锐,收回战时指挥权的问题也不再提及。迄今为止韩国不仅看不到任何收回战时指挥权的希望,甚至连韩国政府主观上似乎也没再提这事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