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如果你坐高鐵到蒙自,可能會聽見一個見證鐵路奇蹟的地方——碧色寨。它曾經是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滇越鐵路的重要站點之一,曾被譽為“東方小巴黎”。滇越鐵路是中國最早的國際鐵路,它始於清朝的昆明府,終點站是越南的海防。回望歷史,它雖然是法國人主持修建的,但它凝聚了無數華人的心血,在後來的抗戰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進入21世紀,這條被《泰晤士報》稱為“世界三大工程之一”的鐵路,部分路段仍然時不時有客貨運列車在上面緩緩駛過。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鐵軌

19世紀末,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之後法國看上了雲南豐富的物產資源,在1895年藉口“干涉還遼”有功,與清政府簽訂《中法續議界務商務專條》,從此取得清朝西南地區修築鐵路的權利。1903年,軟弱的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會訂滇越鐵路章程》,從形式上確定了法國對滇越鐵路的修築權、通車管理權。1910年,滇越鐵路全線通車。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滇越鐵路奇蹟之一:人字橋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舊照對比:通車時的滇越鐵路人字橋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滇越鐵路中國段


修建滇越鐵路,法國人採取了一種非常規思維:即不修建從雲南到廣東,然後經海上的聯絡線,而是直接分析雲南的地質條件,儘量沿較為平坦、容易修築的河谷等地形修築鐵路,直達越南殖民地。這樣路途較近,但以當時的鐵路修築技術,再加上雲南修鐵路時常要跨越許多“天險”,可見“世界三大工程之一”的名號得來名副其實。1946年2月28日,滇越鐵路被完全收回。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抗戰期間,滇越鐵路改變晚上不通車的慣例,允許夜間行車,為支援抗戰提供動力


後來解放軍接管了滇越鐵路。隨著新鐵路線的崛起,滇越鐵路漸漸沒落。2003年6月,雲南段取消客運。但在2008年6月15日起,滇越鐵路昆明石咀站到王家營站恢復運營,主要是旅遊專列、職工通勤專列。隨後開遠為打造旅遊亮點,也將滇越鐵路開遠段改建為觀光鐵路,全長耗時40分鐘。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滇越鐵路通勤時刻表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開遠滇越鐵路觀光專列


滇越鐵路現在是鐵路迷們重要的打卡地之一。碧色寨站保留了許多舊式法國庭院、商店等等。是當時的客貨運重要集散地之一。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清末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世界三大工程之一,至今還有部分客運

滇越鐵路使用米軌,是中國現存的米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