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袭步兵德国风暴突击队


强袭步兵德国风暴突击队

1917年11月20日早晨6:20.超过1000门大炮开始轰击位于康布雷的德军堑壕阵地。在炮击的掩护下,376辆英国坦克越过双方阵地间的‘无人区’向德军突击。德军在从未见过的新式武器---坦克的攻击下措手不及,三条防线阵地被迅速突破。英军在这一天向纵深前进了10公里。

10天后,德军开始反攻并收复大部份失地,在某些地区甚至占领了原来是英国的阵地。当时德国人还没有坦克,他们的攻击前锋是他们的精锐步兵---Stosstruppen/Stormtrooper突击队(也有翻译成暴风骑兵,虽然他们不是骑马,只是形容他们的速度)。突击队以小战斗群为主,装备轻机枪,迫击炮,火焰喷射器,榴弹发射器和手榴弹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在11月30日,反攻开始了半天时间他们就进展了8公里。这也是突击部队第一次大规模的运用(虽然类似的突击兵早已存在)

强袭步兵德国风暴突击队

突击队是德军研究如何突破堑壕阵地的结果。作为进攻力量的前锋,小股的突击部队配备轻型火炮,机枪和自动武器,寻找敌人的薄弱地带并进行突破。突破后突击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目标包括敌军的火炮阵地,进攻路线上的敌军残余部队则可以交由后续部队清理。

早期暴风突击队的组建主要是为了对付当时西线战场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和堑壕,打破战场僵局。突击队的士兵一般会携带着大量的手榴弹,铁丝剪、木板。

在炮兵火力刚开始延伸后,这些突击队员便跃出战壕利用木板快速通过铁丝网,然后依靠手枪,冲锋枪,手榴弹和工兵铲沿着英法联军的战壕一通猛打,能占领就固守待援等待后续大部队,如果占领不了就尽可能多的杀伤对手然后撤回。德军的这套战术相当的行之有效,起码在美军1917年参战前很有效。

1918年,德国著名武器设计师雨果-施曼塞尔设计,伯格曼军工厂生产的伯格曼MP18型冲锋枪问世,这是一款枪身只有约80厘米长的9毫米全自动步枪,每分钟射速高达500发。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该枪发射6毫米手枪弹,虽然射程近,精度不高,但它合适单兵使用,具有较猛烈的火力,所以速度装备了德国军队,德国人将其用在堑壕战中,每两个冲锋枪手配备一个人小推车弹药手,在加上背满了手榴弹的掷弹兵,带着手枪和磨尖的工兵铲的近战兵;背MG08机枪的机枪手,喷火兵,于是德国人的堑壕突击小队就形成了。

暴风突击队使用的另外一种近战武器就是P-08炮兵型自动手枪,本来是配发给炮兵用于自卫,但是其加长的枪管使得该枪100米内精度极佳,还可以使用可拆卸的木质枪托当做卡宾枪来使用,所以德军突击队员除了手榴弹,工兵铲,之外都很乐意再带一支炮兵型P-08手枪。

强袭步兵德国风暴突击队

MG15式7.92mm机枪系德国莱因金属-博尔西希公司在MG30式机枪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航空机枪。在1915年,随着大战的深入,加上突击队战术的广泛使用,前线迫切需要一种能伴随部队前进进行抵近射击的支援武器,德军使用的MG-08重机枪虽然火力猛,持续射击能力好,但是全重高达69公斤不是说想搬就能搬动的,必须4个人一起伺候。于是,在MG-08水冷式重机枪的基础上开发了MG-08/15轻机枪。全枪重量降低到19.5公斤,虽然以现代的眼光看,重量依然很大,但是在当时,是划时代的创造,就算是当时最轻的英国刘易斯轻机枪,重量也达到了13公斤。

就算到了二战,MG15依然在德军部队中服役,该枪增设了两脚架、提把和枪托,使用飞机上原用的鞍型弹鼓供弹。

Karabiner98步枪,也就是经典的毛瑟98的卡宾枪型,也成为毛瑟98B,但是实际上长度并没有太大变化,真正的卡宾枪型是毛瑟98K。

一战德军暴风突击队发现开了刃工兵铲能劈能刺能挡,只用一铲击中对方,对方基本就失去反抗能力,击中部位恰当的话会马上毙命,反观其装备的匕首,刺刀往往刺中对方几次,对方还能反抗,而且只能刺。后来,德军就总结了突击队使用工兵铲近战的经验编了一套工兵铲近战教材,推广全军。

暴风突击队作为一支装备精良、年轻而且经验丰富的奇兵,在堑壕战中发挥巨大作用,也正是这种战术理论后来演进成了二战时期的闪电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