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于日本海军的影响非常巨大,在该条约中,日本海军与其假想敌美国海军的舰艇吨位比例被限制在3:5,而且日本海军的八八舰队计划也在签署该条约后受挫。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更是限制了除主力舰之外的巡洋舰、航母、潜艇和驱逐舰总吨位做出了限制,伦敦海军条约进一步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实力。对此,日本专门设计了一型600吨以下的作战舰艇,这就是千鸟级水雷艇。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美国海军识别手册上的千鸟级水雷艇,注意是改装后的状态

日本海军中的水雷艇并非是布雷舰,而是类似于德国海军的大型鱼雷艇一类的作战舰艇。伦敦海军条约第八条规定,各国对于600吨以下的舰艇数量等不受限制,一旦超过这一吨位,不仅要占用驱逐舰的建造份额,在航速,火力上还会受到诸多限制。所以千鸟级水雷艇的设计吨位被严格限制在了600吨以下。

舰体设计

千鸟级水雷艇采用长艏楼设计,采用类似于睦月型驱逐舰的双曲线舰艏,艏楼甲板外飘,拥有相对较好的适航性,其舰体设计类似于特型驱逐舰的缩小版本。其整体理念类似于美国海军的护航驱逐舰,但是吨位还要小一些。为了尽力弥补日本海军舰艇吨位的不足,军令部在设计之初也提出了大量不切实际的要求,为该型舰安装过多的武备。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发生事故后被打捞修复的友鹤号shuileit

千鸟级水雷艇的设计者是当时日本海军舰政本部鼎鼎大名的藤本喜久雄造船大佐。他以热衷于新技术而著称,与日本海军另一位著名设计师平贺让有着很深的矛盾。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特型驱逐舰,所以千鸟级水雷艇的身上也能够看到藤本喜久雄浓重的个人色彩。而军令部的要求是,要在这区区600吨的舰体上实现特型驱逐舰一半的火力,同时还应保持较高的航速,这就为今后的事故埋下了隐患。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发生事故前的千鸟号水雷艇,安装有巨大的主炮,注意其舰体上的老式舷号和舰名


主炮设计

该舰的舰艏搭载一座三年式127mm单装炮塔,该型炮塔与初春号驱逐舰上的单装127mm炮塔相同,是日本海军设计的轻量化武备,其重量相比三年式双联装127mm炮塔大为缩减,但整个炮塔仍然有18.5吨重。日本海军中装备该型炮塔的仅有千鸟级水雷艇和初春级驱逐舰,有趣的是,这两型舰艇都有着严重的问题,在较轻的舰体上安装了过重的武备。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刚建成后不久的千鸟号水雷艇,注意其艏楼甲板上硕大的主炮炮塔

除了艏楼甲板上那门单装主炮之外,该舰的舰艉还搭载一座三年式127mm双联装炮塔,这种炮塔和特型驱逐舰上搭载的双联装主炮一模一样,是货真价实的舰队驱逐舰主炮,重达32吨,这样下来,虽然千鸟级水雷艇的其炮击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即特型驱逐舰的一半。然而想想就知道,在600吨的舰体上安装这样庞大的炮塔,会导致该舰的重心升高,发生舰体复原性不足的问题。

鱼雷兵装

而在鱼雷兵装方面,该型水雷艇的雷击能力就逊色很多了,该型驱逐舰搭载有两座双联装六年式533mm鱼雷发射管,共计拥有4座鱼雷发射管。而特型驱逐舰拥有三座三联装633鱼雷发射管,虽然设计之初使用的都是八年式鱼雷,但是特型驱逐舰能够直接换装日本海军的大杀器93式氧气鱼雷,而千鸟级水雷艇却因为口径问题无法换装93式氧气鱼雷。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六年式双联装鱼雷发射管发射鱼雷的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舰上还拥有鱼雷再装填能力,不难看出,大量的武备已经严重超过了千鸟级水雷艇600吨舰体的承载能力。不过这并非是藤本喜久雄一人造成。由于军令部提出了这一不切实际的要求,藤本喜久雄才绞尽脑汁,拼命完成该舰的设计指标。

动力设计

在要求吨位和武备的同时,舰政本部对该舰的航速和续航力还做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这对于日本海军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日本海军在一战时期设计的峯风级驱逐舰就已经能跑到39节以上的高航速了,峯风级的岛风号甚至还飙出了40节以上的航速,刷新了日本海军的记录。而日本海军在后来设计的舰本式蒸汽轮机相较于当时进口的英国寇蒂斯式蒸汽轮机可靠性更佳。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改装后不久的千鸟号水雷艇

千鸟级上搭载了两座舰本式蒸汽轮机和2台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马力达到11000匹,再加上该舰的排水量较小,所以该型舰载公试中跑出了30节以上的航速。为了执行远洋作战,该舰还搭载了大量的燃油,在以10节速度巡航时,该舰的续航力高达9000海里,甚至比轻巡洋舰的续航力还高。

友鹤事件

按照纸面数据来看,该型水雷艇的设计是极为成功的,但是由于该舰搭载了大量的武备,埋下了事故的隐患,1934年3月6日,三艘千鸟级水雷艇千鸟号、友鹤号和真鹤号组成第21水雷战队,与轻巡洋舰龙田号展开演习。然而这次演习却成为了联合舰队的灾难,友鹤号先是由于无线电损坏与舰队失去了联系,随后就彻底沉没了,该事故共造成72人死亡,28人失踪,仅有13名幸存者生还。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舰体复原性改装后,全力工试中的真鹤号

在进行事故检讨时,人们发现,当时海面上的大三角浪波长与千鸟级长度相当,巨大的剪切力导致该舰发生事故沉没。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老生常谈的舰体复原度问题。在原本的设计中,作为鱼雷夜袭舰艇,水雷艇的设计指标是能够在90°到110°的恶劣环境中作战,然而友鹤号沉没时却仅有40°。该事故发生后,设计师藤本喜久雄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不久后因为压力过大脑溢血去世。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千鸟级水雷艇主设计师藤本喜久雄,也正是因为该型舰的设计缺陷问题导致其郁郁而终

舰体复原性改装

友鹤时间发生后,整个日本海军开始对其造舰理念进行检讨,拼命节省排水量堆砌武备的设计理念被抛弃,强调舰体复原性成为一项重要指标,而千鸟级水雷艇也在建造四艘后停工。型设计的鸿型水雷艇排水量更大,适航性更佳。同时日本海军也开始了对千鸟型水雷艇的改进,首先就是降低舰桥高度,同时改装武备,原来的主炮被全部换下,并拆除了一座鱼雷发射管。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美军识别手册中对千鸟级水雷艇和鸿级水雷艇的介绍

拆除127mm主炮和一座鱼雷发射管后,四艘千鸟级换装了三年式45倍径120mm主炮,这种主炮被广泛应用在海防舰和早期驱逐舰上,虽然主炮数量没变,但是三年式45倍径120mm主炮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武器,不仅威力要小的多,同时其操作完全依赖人力,射速也有所下降,换装武备后,千鸟级水雷艇才基本解决了舰体重心过高的问题。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军设计的千鸟级水雷艇

日军侵华战争中的千鸟级水雷艇初雁号

另一方面,改装后的千鸟级水雷艇还减少了燃油的搭载量,再加上舰体补强工事增加了该舰的排水量,千鸟级水雷艇的航速下降到了28节,以14节速度航行时,其续航力也仅剩1600海里,改装后,千鸟级水雷艇的满载排水量猛增到了815吨,显然已经超过了条约规定的600吨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