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人生就如同是大海的浪潮,有起有伏,有涨潮时的波涛汹涌,也有落潮时的平淡安宁。在慢慢的人生旅途中,总会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意外,谁都不知道下一秒迎来的是狂喜还是悲哀。在我们行走的道路上,伴随着各种看不清的迷雾,迷雾里面隐藏着什么?只有在踏入的那一刻才能见其分晓,见到它的真实模样。不知道详细细节的未知感,虽然少不了让人恐惧,但更多伴随的却是刺激。人生旅途若是按照指定的规划前行,那么终究显得呆板无趣,要选择迎接未知的事物,这样才能体会到更多不一样的感觉。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在晚期时期,要说起比较厉害出名的人物,那当然就算是曾国藩。可就算是他这样手握大权的权贵,也总是在体会得与失的感觉,无法掌控未来。曾国藩熟读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朝中大臣。所以他是以文为起点,从而进入了官场。在道光18年,他成功中了进士,因此进入了翰林院,成为了一名院检讨。由于能力出色,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便升至了礼部侍郎的位置,又过了两年,他成为了礼部右侍郎。在10年间就获得了7次迁升的机会,连升10级,可以说这样的成绩是所有官员里少有的。有这么出色的官途履历,他自然是有些骄傲自满,觉得自己的能力高人一等。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这样骄傲的心态并不好,容易得罪人。所以在他做官的这10多年里,他树敌不少,朝中不少大臣都对他虎视眈眈,想要抓住他的错处。在这段时间,曾国藩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凛凛,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但背地里他却过得如履薄冰,每走一步都是胆战心惊,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弹劾。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起伏交替,这是人生途中不变的行迹方式。曾国藩虽然因为朝中被针对的关系处于了下风,但他很快就迎来了一个机遇,那便是太平天国席卷全国的行动。当时太平天国处于上风,打的清军是节节败退,朝中大臣们一提起此事就变成了哑巴,谁都不说话,谁都不想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此时,曾国藩却突然站了出来,他一个文臣却揽下了武将的活,打算带领军队和太平军对抗。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别看曾国藩读了这么多的书,但他真的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因此对于他这样一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军中不少人根本就不服他。而他也是够硬气,开始从头摸索,逐渐在军队里建立起了威信,带领着组建起来的湘军和太平军们大战,并且取得了胜利。因为他战功赫赫,同治三年时,他被加封为了太子太保,成为朝中重臣。此时,朝廷里的官员们都开始夹起了尾巴,不再敢去针对于他,毕竟当时的他已经手握大权,统领着几十万的兵马。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那么如此风光的曾国藩是否就人生圆满,毫无任何遗憾呢?这当然不是的!虽然手握大权,再一次成为了众人争相巴结的对象,但背地里的他却过得相当的孤寂,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就是这个道理。曾国藩拿的兵权越多,就越会涉及别人利益,从而他会招惹更多人的嫉恨。别看曾国藩当时手握50万大军,但这些兵马并不是真正的都完全效忠于他,里面涉及到了多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带兵之时遇到了诸多问题。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就连皇帝也开始对他产生了忌惮心,一直都希望找机会废除他的兵权。曾国藩借着父亲去世的事由向皇帝上书丁忧时,皇帝借此由头就答应了下来。这让曾国藩愣在当场,他本以为皇帝会拒绝他的请求,认可他的重要性。没想到皇帝却选择卸磨杀驴,借此机会就废除了他的兵权。权力这样诱人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够拒绝,曾国藩并非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归还兵权,他只是在试探皇帝,没成想最后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巧成拙。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没了兵权后的曾国藩,最后选择回老家。在这里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终于他明白了,人生就是得与失的交替,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不可能永远只是失败伴随。在曾国藩的整个职业生涯里,他曾经是那骄傲的天之骄子,也曾经落魄的被所有权贵打压。在他和太平军的对抗中,他不是每一场战争都取得的了胜利,也有很多场战争是以失败结尾。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想明白了这一切以后,曾国藩突然找到了宁静。虽然手上的权力没有了,但他的日子过得更轻松悠闲了。每天一睁开眼,不需要想着朝廷里的勾心斗角,不需要想着军队里的繁杂琐事,不需要想着人际交往里的笑里藏刀。没有了权利以后,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大家不需要想着从他这里获得什么?也不需要想着他会从别人那里拿走什么?大家能够平等真心的对待他,所以没有了富贵王权以后,他反而多了更多的朋友,多了随遇而安的心性。当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后,曾国藩的生活过得更悠闲自得,每天吃好睡好,日子潇潇洒洒。此时的他觉得,这样的感觉挺好的,看似失去了,其实是得到了。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曾国藩能够看明这一点人生真理,我们其实也应该能够看明白。不管手上得到多少东西,也不应该沾沾自喜,而是应该用平常心对待。因为说不定哪一天,这些东西就会从手上溜走,我们会体会到失去它的感觉。一件好东西溜走以后,也不需要为它感到悲伤,因为下一件更好的东西说不定就快来临。用一颗乐观又随遇而安的心态来享受生活,用无所谓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的得与失,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过得更加的舒心。珍惜每一天的时光,认真对待拥有的,平常心看待失去的。不是你一个人例外,所有人的人生都是感受着失去和拥有的交替。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

尤其是去读《资治通鉴》,你不知道干什么了,迷茫的时候,去读《资治通鉴》,想了解社会里的各种关系,去读《资治通鉴》,甚至想了解权术,也可以去读《资治通鉴》。

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一部《资治通鉴》,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很多人都喜欢看《资治通鉴》,最多的看了十七遍。

”一共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

“中国有两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又不得意的境遇中编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

当然,《资治通鉴》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没有古文功底,可以选择白话文,但白话文就存在一个翻译的问题,如果版本不好,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准确。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我一般给大家建议入手《白话资治通鉴》十套装,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大家知道,台湾地区出了很多有名的词人,比如写出《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的方文山。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国文功底很扎实。

原因就是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台湾地区提倡复兴中华文化运动的时候。

当时台湾地区有一个“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专门负责推行国学。

工作之一,就是出版大量的古籍,《周易》、《老子》、《诗经》等等。

而为了让普通学生和读者也能看懂史记、资治通鉴,他们就组织专家编写了《白话史记》、《白话资治通鉴》。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这套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里面有重要人物画像

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跟台静农的推荐。

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爱好历史,家里一定要备这样一套书,没事的事情翻一翻,就会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一样。

不需要像看十七遍,能够全部看一遍,重点的部分看上三四遍,就非常不错了。208元一套


曾国藩:谁的人生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白话资治通鉴【全套共10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