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撒母耳記》(第三課)

靖玖瑋 牧師

走進《撒母耳記》(第三課)

以掃和雅各

走進《撒母耳記》

我們看第三個人物——以掃。有人說以掃很老實,其實,他並不老實。在創25章裡已經記載著以掃因為一碗紅豆湯將長子的名分賣給了弟弟雅各:

有一天,雅各熬湯,以掃從田野回來累昏了。以掃對雅各說,我累昏了,求你把這紅湯給我喝。因此以掃又叫以東(“以東”就是“紅”的意思)。雅各說:你今日把長子的名分賣給我吧!以掃說: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什麼益處呢?雅各說,你今日對我起誓吧!以掃就對他起了誓,把長子的名分賣給雅各。於是雅各將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以掃吃了喝了,便起來走了。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

——創25:29-34

以掃既然已經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了弟弟,就不應該再去得長子所得的祝福。如果他忠厚老實,就算以撒為他祝福,他也應該立即告訴父親的事情的經過和最後的結果。所以,從事實上來看,以掃的詭詐一點也不比雅各少。

我們看最後一個人物——雅各。雅各當然不是一個老實人,他名字的意思就是“抓”或者“抓住”。即便是在母親的慫恿下,才用詭詐的方法騙取了父親的祝福,但這種行為仍然是錯的,仍要為此承擔責任。他雖然騙得了祝福,卻因此和哥哥以掃結下了冤仇,被迫離家,遠逃於舅舅拉班家,為其做了二十年的苦工,受盡了羞辱和痛苦。在他與舅舅(岳父)拉班的對話中,這樣描述他的遭遇:

我白日受盡乾熱,黑夜受盡寒霜,不得閤眼睡著,我常是這樣。我這二十年在你家裡,為你的兩個女兒服侍你十四年,為你的羊群服侍你六年,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價。若不是我父親以撒所敬畏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與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發我空手而去。神看見我的苦情和我的勞碌,就在昨夜責備你。

——創31:42

當他晚年回顧這段歷史時,說:

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歲,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

——創47:9

弟兄姊妹,如果他們不使用欺騙的方法,不使用人的辦法,神會用其他方法來完成祂自己的旨意、計劃,因為祂是神。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四個人都有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罪惡帶來的苦果。雖然他們存心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成就神的旨意、計劃沒有任何功勞,但神還是用他們各自的錯誤,成就了祂自己既定的旨意和計劃。

不但家庭如此,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也是如此。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作為一個基督徒,怎樣使你的家成為一個榮耀神的家、和睦的家,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正如經上所說: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

——提前3:5

走進《撒母耳記》(第三課)

哈拿

“無奈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1)不能生育,從表面上看,是尚未領受神命定的祝福,因神造人後,是要使人“生養眾多,遍滿地面”(2)不能生育,這個缺陷,就成了破口,給了仇敵可乘之機。哈拿的對頭是毗尼拿,她見哈拿不生育,就“大大激動她,要使她生氣”。仇敵總是尋找我們的弱點、破口,然後尋隙加以攻擊。對約伯(伯2:4-5)、大祭司約書亞(亞3:1-4),都是如此。(3)不能生育,就使她陷於非常愁苦的境地,她雖得丈夫的寵愛,並獲得雙份的禮物,但內心仍不能有所滿足,她被激動而愁苦,以致哭泣不吃飯。這個壓力就在哈拿的心中形成了一個沉重的禱告負擔,迫使她不能不向神迫切呼求,說:“除了神以外誰能解決我的難處呢?”也因著她禱告的負擔,神的旨意就在哈拿身上成就。

神為什麼使一個不敬畏上帝的毗尼拿生育,卻使一個愛神、敬畏神的哈拿不生育呢?這節經文告訴了我們原因:“無奈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 也就是說,哈拿不能生育乃是神,神在哈拿身上有一個遠大的計劃。這個計劃要在哈拿的心中,預備一個出口、一個通路。從哈拿本身來說,她深深地知道,不能生育的原因是神。從身體來說,出在自己身上,而不在她的丈夫。

弟兄姊妹,在我們的環境中,神使我們遇見許多重大的困難,是偶然的嗎?如果以為是偶然的,我們就白白浪費了神給我們的許多機會,也就失去了神給我們的許多福份。如果我們明白神的心意,我們的難處就成為神祝福的通路、管道,我們就會接住神的祝福,使我們更親近神,更多地經歷神,讓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壓力並不是壞事:壓力生髮祈求,祈求生髮信靠,信靠得著恩典,恩典就是祝福

現在大多數人不會認為,不能生育是宗教的原因,而只會去看醫生,但作者及哈拿都明白,不能生育,是關乎到上帝旨意的事情。其實,這兩種思想並不矛盾,哈拿與她同時代的人,沒有辦法尋求醫生的治療。但今天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去看醫生,同時,我們也可以求問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帝。雖然如此,如果我們忽略了求問上帝,只去看醫生,那實在是十分愚拙的。因為耶穌說過:

在人不能的事,在上帝凡事都能。

走進《撒母耳記》(第三課)

毗尼拿見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對頭,大大激動她,要使她生氣。

——撒上1:6

毗尼拿明白,兒女是耶和華上帝賜的產業,哈拿無子無女,一定是神不賜福與她。所以,就幸災樂禍。不僅如此,還想方設法攻擊哈拿,使她生氣,這樣做實在不應該。我們千萬不能做這樣的人,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相反地,基督徒應該把別人的難處看成是自己的難處,像使徒保羅說的: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12:15)。

每年上到耶和華殿的時候,以利加拿都以雙份給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動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飯。

——撒上1:7

一年、兩年還可以,年年如此,日子一長,誰的心裡也免不了難受。這個難處簡直成了哈拿的一個痛苦,這個痛苦使她憂傷到了極點,以致哭泣不能吃飯。

她雖然哭泣不吃飯,但她確實是一個偉人之母,雖受到這樣無理的挑釁,仍然有美德:

(1)與人和睦。對毗尼拿的蠻橫態度及粗暴言辭,逆來順愛,沒有以牙還牙,以辱罵還辱罵,用最解氣的話回擊毗尼拿。“哈拿”的字義是“恩惠的女子”。哈拿的確活出了她名字的意義:恩惠和寬厚。她完全有理由告訴毗尼拿說,丈夫愛我超過愛你,給我的禮物是雙份的,但她沒有這樣做;

(2)祈禱交託。哈拿在最愁苦,最委屈的時候,沒有忘記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來到神面前向神祈求。一個人有了痛苦憂愁,如果把人當做訴苦的對象,錯了!哈拿說的好,“除了神以外誰能解決我的難處呢?如果你有了痛苦,也應該像哈拿一樣,跪下來向神傾心吐意,一直地祈禱,這不但是醫治你痛苦的最好方法,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她丈夫以利加拿對她說:哈拿啊,你為何哭泣,不吃飯,心裡愁悶呢?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

——撒上1:8

雖得丈夫的寵愛,“比十個兒子還好”,但這只是一個方面。丈夫的寵愛,永遠替代不了自己親自生一個兒子的那種喜樂、幸福。況且她年年日日受毗尼拿的羞辱,這將永遠是毗尼拿羞辱她的一個把柄,永遠是哈拿的痛,何時不除掉這個羞恥,何時心裡就會愁苦,何時就會被人激動。所以,她愁眉苦臉,心事重重啊!

走進《撒母耳記》(第三課)

2 一個敬虔的禱告(1:9-18)

哈拿已經認定,她不生育的原因就是出於神,上帝要她求一個兒子,讓她知道這個兒子是神賜的,好把這個兒子獻給耶和華上帝,終身侍奉祂。

(1)重壓之下的禱告(1:9-11)

他們在示羅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來。祭司以利在耶和華殿的門框旁邊,坐在自己的位上。

——撒上1:9

“他們”,是指除哈拿之外的家人,在示羅吃喝完了,而哈拿卻不吃不喝(1:7)。以利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卻站起來祈禱耶和華。哈拿並沒有沉湎於悲傷和自憐之中,也沒有在她丈夫勸慰她的時候耍小性子,而是表現出了難得的自制,躲到了聖所那裡。這給我們看見,一個有難處的人與沒有難處的人,表現是何等的不同。

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

——撒上1:10

這就是有難處、有壓力的人所發出的禱告。凡是情詞迫切的禱告,常是和眼淚交織在一起的。詩篇說:“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溼透”(詩6:6下);詩篇又說:“神啊,我的心切慕你……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詩42:1、3上)。弟兄姊妹,你的禱告有沒有這種經歷?我不是說,每次禱告一定要哭,但在你的信仰生活中,如果一次都沒有哭泣的禱告,一定不是一個正常基督徒的經歷。

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

——撒上1:11

“許願”按著漢語字面解釋,是求神護佑自己,使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而還願是自己的心願實現後兌現許下的諾言。許願,是每一個宗教都有的一種宗教行為。但哈拿在禱告中的許願是一種什麼心理狀態呢?完全有別於其它宗教的

“願”,因為她不是為自己得到後享受而許願,也不是和神講條件做買賣——你給我十份,我就給你一份,而我得九份,我賺得更多。況且,她不是向神求金銀財寶,不是求高官厚祿,她只求神賜給她一個兒子,得到兒子後歸給神,為神所用。威爾斯比牧師有這樣一段論述:

哈拿跟主這樣禱告是在討價還價嗎?我不以為然,生一個兒子固然可以除去她的恥辱,或許還可以終結她的對頭的苦害。可是,放棄這個兒子卻是另一回事。對哈拿來說,繼續無子無女也許要比得到一個兒子,三年之後又不得不永遠放棄他,來的更容易。

事實正是這樣。

哈拿這樣的祈禱,正反映了她確實明白了主的心,知曉了主的旨意。因為當時的聖殿荒涼,祭司失職,以利老眼昏花,神的殿中需要一個忠心服侍祂的人。“你若”,不是求神“必是”,乃是“若”,我們在禱告時要看重神的旨意,神的主權。

“若是可行”、“主若願意”,“主若認為好”,就挪去我們的重擔;否則,我們仍然應該相信神的旨意是最美好的,應該接受神不挪去我們痛苦的事實,因為主權在上帝。


在哈拿的苦難裡,神答應了她的祈求,賜給她一個兒子。因為她的禱告符合神的心意、神的計劃。在神永恆的計劃中,這個兒子要讓神的旨意成就在以色列中間,讓神在以色列中間成就大事。


走進《撒母耳記》(第三課)


有時神不答應我們的禱告,是因為有神的美意。正如《路加福音》中記載關於主耶穌的禱告:“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撒去”(參路22:39-44)。而父上帝沒有應允主耶穌的禱告。若應允了,今天的我們都會死在罪中,沒有盼望,不能得救。同時我們也更當學習主禱告的態度:“主啊,你若願意……然而……。”因為知道父神的意思更加美好,最要緊的還是你和我都要有一顆尊主為大的心,願意順服,願意主的旨意成全。


我們可以用哈拿同樣的話來禱告,但不一定有和哈拿同樣的靈感;我們可以學別人禱告的話,卻不能學別人禱告的靈;不是我們禱告的話對了,神就垂聽,乃是我們的靈與話都對了,神才垂聽。禱告多種多樣,有的人是自言自語的禱告,有的人是念經式的禱告,有的人是講道式的禱告,有的人是狂呼亂叫的禱告,有的是口號式的禱告,也有一些人是控告人的禱告。這些都不是神喜歡的禱告,在神面前都沒有屬靈的價值,因為不是出自一個敬虔的心和發自靈裡負擔的禱告。


“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是做拿細耳人的條例,離俗歸耶和華為聖的記號(民6:5;士1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