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有種豆南山下的詩句,他真的要親自下地種田嗎?

遊也雜說


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以說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千古名句,那這兩句詩也是寫了他對於人生的態度,還有生活方式。對於詩人來說,不願意與世俗同流合汙,沆瀣一氣,所以他選擇隱居。那麼關於他是不是要下地種田,我們從他的詩作中就可以知道,他是每天讀書和種田,所以是要下地幹活,不然他吃什麼;因此,我們不能理解錯了,認為古代的文人隱居,那就不用幹活,每天只是寫詩,這是大錯特錯,他們儘管是詩人,但也是凡人,還是要吃喝拉撒,自然是要去幹活,要下地種田。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大多都有喜歡隱居,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之後,感受到了社會的黑暗,他們想要去改變,但是很顯然無能為力,只好是去到深山中隱居,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也是他們最理想的生活,遠離了塵世的喧囂,無論是精神上,還是思想上,那都可以達到另一個層次,特別是像陶淵明這種偉大的詩人,他一直就不願意過世俗的生活,才使得他在彭澤縣令的位置幹了一百多天,於是拂袖而去,回到廬山隱居。

陶淵明的這種性格也是決定了他對於人生的態度,既然在現實世俗的社會里無法實現人生理想,那就過著普通的鄉村生活,看似在逃避,但對於詩人來說,這也是一種修為,試問世間有幾個人能夠抵擋住金錢和權利的誘惑?所以陶淵明能夠去隱居,正是說明他看淡了一切,也不願意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那在這首《飲酒·其五》一詩中,他正是寫到了自己當時的生活姿態,還有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通篇寫得生動有趣,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讀來讓人心馳神往,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這首作品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我們從這首詩中,也是能夠知道當時的陶淵明,那在生活中很悠閒,另外也還有自己幹活。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當我們在世俗的社會中看淡了一切,那就會變得心如止水,這時就不會想到功名利祿,更多的還是希望自己的修為可以有所提升,陶淵明選擇隱居在我看來,那是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生活在世俗的社會里,也就不可能寫出這種清新脫俗的作品,這也正是陶淵明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明明可以在官場混得很好,只要他稍稍低頭,但他就不願望低頭,不願意與別人同流合汙,這才選擇了離開。

生活就像是一個大染缸,一些人進入到社會之後都會變,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才能夠堅持自我,很顯然陶淵明就堅持了自我。儘管他去廬山隱居過著很艱苦的生活,什麼都要親力親為,還要下地幹活,但是他很享受那種生活,這也就是他最與眾不同的一個地方,也正是他選擇了隱居,才寫下了那些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成為了東晉時期最偉大的詩人,名垂青史,即使是到了今天,人們依舊還是喜歡他的作品。

最後總結:陶淵明是偉大的詩人,每一首作品都令人驚豔,關於他隱居之後的生活,那自然是與普通的農民沒有區別,還是要下地幹活,要去做莊稼和蔬菜。所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陶淵明他是要下地幹活,不然他就不會有糧食吃。


品詩讀詞


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由自在,陶淵明親自“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以身體上的累換取心靈上的歡愉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種豆南山下”是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中的一句,說明他不只"要"親自下地種田,而是真的"是"親自下地種田了。只可惜畢竟是“少學琴書”的書生,親自躬耕勞作,種田經驗不足,又不懂技術,難免“草盛豆苗稀”。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吃苦耐勞、樂此不疲;小道窄,兩旁的草木枝葉又長,晚上的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沾溼衣裳不值得可惜,重要的是沒有違揹我的心願!

寧可露水打溼我的衣服,不讓世俗的汙穢沾染我的心靈!這就是陶淵明,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理想!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65—742),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故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南宋初偉大的詩人、辭賦家,著有《陶淵明集》,包括詩125首,文12篇。

陶淵明的父親生平不可考,在他8歲時就故去了;其曾祖父陶侃做過大司馬,外公是東晉名士孟嘉(“孟嘉脫帽”的孟嘉),只是母亦早亡,所以說陶淵明少時貧困,從小就是個苦命的孩子。但他“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陶淵明也曾走過入仕的路,29歲的時候任江州祭酒,後辭職;隆安二年即398年,他做江州刺史桓玄幕僚,後又請辭;403年,做過彭城內史劉裕的參軍;405年做過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405年, 在叔叔的舉薦下,做彭澤縣令,結果都一樣,忍受不了官場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黑暗規則,自己辭職。他這個人真是不適合做官,你看看他在職期間寫的詩“日倦舊途異,心念山澤居”(《始做鎮軍參軍經曲阿作》);“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田園日夢想,安得久離析”(《乙巳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上班時候不想著怎麼往上爬,不想著討好上司,不想著好好幹工作,儘想著田園居,山水夢。

陶淵明的最後一次辭職最是灑脫:剛上任彭澤縣令180多天,上邊派來一個督郵(回去可以對太守彙報的官)劉雲檢查工作,他不準備酒席接風不備好土特產送禮不說,居然連官服也懶得穿,下屬提醒他,他一來氣索性不幹了!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名言讓我等望塵興嘆!

歸隱南山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並且能夠苦中作樂自得其樂

和李白的被“賜金放還”不同,和杜甫的仕途無望不同,和王維的宦海沉浮不同,甚至也和孟浩然“孟山人”的從未出仕不同,陶淵明是“四入四出”官場,而且都是自由進出,對仕途那一套是看夠了,從心裡厭倦了,想明白了,活通透了,寧可“種豆南山下”,也不想再去趟那渾水。在415年,朝廷詔他為著作佐郎,他籍口抱病未徵。

陶淵明之歸隱不出,如鳥入山林,魚遊深淵;逃離了官場的汙濁和羈絆,他是如釋重負,滿心愉悅的。

這個從他的《歸園田居•其一》裡就能看出來: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住著茅草屋,種著十來畝田;房前有榆樹柳樹成蔭,宅後有桃有李開花結果;雞犬相聞,充滿了大自然的清新淡雅,更充滿了農家純樸簡單的煙火氣息。

和大多數詩人一樣,陶淵明也“性嗜酒”,雖然“家貧不能常得”,然“親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五柳先生傳》),所以才留下了王弘“白衣送酒”,顏延之付二萬錢的故事。相傳陶淵明常與朋友們在廬山南麓虎爪崖下飲酒作詩,一大塊黑褐色的花崗岩,醒時當酒桌,醉了當睡床,日積月累,石頭上竟出現了枕痕,名曰“醉石”,現在已然成了著名的景點。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而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飲酒》),“懷良辰而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歸去來兮辭》),可見這種栽花種草、荷鋤種豆、喝酒吟詩的生活,是陶淵明自己想要的,沒有悲憤沒有牢騷,更沒有抱怨,有的是心靈上的愉悅和靈魂上的滿足。

陶淵明的詩文裡甚至沒有無所適從的迷茫和得過且過的頹廢,“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他也勘破了生命的無常,坦然面對生死,“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飄逸灑脫如白雲,清高孤傲若霜菊。

據說陶淵明有一把無絃琴,有知心朋友來,酒至酣處,就拿出來撫弄一番。用現在的話說“哥彈的不是琴,是情趣”,人說“聞其聲而知雅意”,這不聞聲都知其心意了,夫復何言?

陶淵明的文學成就和隱逸思想對後世影響巨大,成為後世諸多詩人和讀者崇拜學習研究的對象,包括現在的我們,每個人心裡都自覺不自覺地有一個“桃花源”。

結尾

綜上所述,陶淵明是真的下田種地了,所以才會有“種豆南山下”的詩句;他不只種豆,而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邊種地一邊飲酒作詩,欣然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饋贈,苦中作樂自得其樂,還把豆苗,把菊花,把酒,都寫進了詩文中,流傳至今,豐富慰籍我們的心靈。

留言:這就是我hyg陌上花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解答,十分感謝您的閱讀!


hyg陌上花開


陶淵明(365?~427) 字元亮。又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據《晉書》、《宋書》均說他是陶侃曾孫。(注①)

陶淵明出身沒落的官僚家庭,他做過參軍、縣令等小官。他生活的時代,正處於國家南北分裂的局面,東晉和劉宋王朝政治腐敗,門第森嚴,封建統治的上層社會虛偽齷齪。而陶淵明對當時的這種黑暗現實不滿,所以在他四十一歲任彭澤令時,(注②)僅僅在任八十餘日,即棄官隱居,從此歸隱田園。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世人所熟知的"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一詩句,即由此而出。

此後的二十多年,陶淵明親自參加農事,接近農民,對農村生活多有體驗。其詩作多是在此時期寫成,描寫了農村田園的日常生活,畫面淳樸自然,感情真摯深切,表達了他棄官村居“躬耕自資"後喜悅的生活情趣。

“種豆南山下…",即出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中的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有過農村生活的人皆知道,豆苗和草之間是一種競爭關係。由此可見,詩人之所以"草盛豆苗稀",皆因其不善農活兒所致…

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詩人的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境界。同時也反映出詩人不追求所謂的"正道",而追求自然的無拘無束。甚或,隱寓著詩人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願與其同流合汙的精神!

由此,想起來曾經風靡一時的豫劇《七品芝麻官》(注③)中的一句臺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只是,其唱詞應該改成:"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

(地裡邊種不出紅薯,你賣什麼去?😅😅😂😂)

注①陶侃(259~334) 字士行。潯陽(今江西九江)人。東晉名將。(以後的文章中將有介紹)

注②彭澤令。彭澤,縣名。江西九江市轄縣。

注③《七品芝麻官》,豫劇。又名:《唐知縣審誥命》。是豫劇表演藝術大師牛得草先生的喜劇性清官戲。

圖片及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如侵秒刪。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讀書品詩,一定要與生活相聯繫,所謂藝術文化高於現實,但一定是來源於現實。

我們品讀五柳先生的田園詩作,如果對田園農耕有一定的接觸、體驗,就會更深入的體悟出其中的韻味來。


01 背景:五柳先生所生活的魏晉時代,處於中國農耕社會時期,耕田、讀書是當時文人主要的生活方式,當然家庭富裕的士大夫層不用親自躬親種田,但是卻並不影響“竹林七賢”等魏晉名士或縱情山水,或樂於歸隱田園。縱歌寫詩,當然離不開田園題材的描寫。

02家境: 五柳先生早期家中經濟應該還是相對比較富裕,並不需要他真正下地種田,偶爾體驗生活還是有可能的。所以期間所寫田園詩作,是真的有真實生活體驗與素材來源,所以五柳先生的田園詩文,總是形象而生動的描寫出農家田園風光,令讀者讀之如臨其境,讚歎折服。


03 歸隱:他最後從彭澤縣令任上辭職棄官,從此歸隱田園,自己下地親自種田的生活也就多了起來。一方面是因為人生的經驗成熟,思想觀念很清晰的知道自己什麼要歸隱田園,因為歸隱田園是自己的理想,並沒有人強迫自己。一方面是因為現實生活確實需要親自下田種田。


04 詩文:也是在最後這次歸隱後,寫下了《歸園田居》這首詩,一起來欣賞一下: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05賞析:作者在南山腳下開田種豆,時間長了沒有及時打理,所以青草長的很旺盛,而豆苗很稀疏。早晨去田間開荒、除草,幹到晚上扛著鋤頭踏月回家。田間小路狹窄草旺盛,傍晚的露水打溼作者身上的衣裳。衣服被打溼了也沒有關係,因為這不違背自己的理想,是自己心甘情願選擇的生活啊。


06 結語:


贊五柳先生:

詩以言志,

文能傳情。

瀟灑名士,

荷鋤耕種。


書香居


你好,我是眉畫張敞,文化領域的創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陶淵明歸隱以後,生活艱苦,的確需要親自下地種田。


理由如下:

一、從陶淵明自己的詩文中可以看出陶淵明歸隱後生活十分艱苦,有種田的需要。

我們先來看看陶淵明的作品《五柳先生傳》。這是一篇陶淵明所做的自傳性質的散文,裡面有這樣的語句: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又有: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陶淵明喜歡喝酒,可是因為家貧,酒也不是經常能喝到的,親戚朋友知道他愛喝酒,有了酒就叫他去一醉,這就是屬於“蹭酒”的性質了。然後我們看他的住處,家徒四壁,不能遮風擋雨。也沒錢再去穿長袍,只能穿窮苦百姓穿的粗布短衣,還到處打著補丁。家裡缺吃少喝,但是他還是能安然自得。這就充分表現了陶淵明生活的窘迫,為了生存的需要,陶淵明必須親自耕種來養活自己。

二、陶淵明在詩中寫了自己的農耕生活。

陶淵明在自己的《雜詩十二首》的第八首中寫道: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你看看,陶淵明就怕我們認為他在無病呻吟,認為他在誇大自己的貧困和艱難,所以明確地告訴我們:請人替我耕種是別想了,我是親自去種田的,沒人替我,就這還是飢寒交迫,我也不敢奢望飽食,只要能有粗糧果腹都不錯了。你看了陶淵明這首詩,還認為人家是僱人耕作,自己悠哉悠哉嗎?

另外,陶淵明所做的《歸園田居》第三首中,也描寫了他的躬耕生活,我們來看一下原詩: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陶淵明是有農耕的生活體驗的,陶淵明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算不上一個合格的農夫,但絕對是一個勤奮的農夫,大清早就下地幹活兒,晚上頂著月亮歸來,勞動的繁重也可想而知了。

三、從有關他的典故中可以看出陶淵明歸隱以後生活貧困,需要種田養活自己。

有關陶淵明的典故有“量革履”、“白衣送酒”、“無絃琴”等,這些典故表明陶淵明連鞋子都沒有,喝酒需要別人幫助,他的琴上連琴絃都沒有,這些也可以說明陶淵明生活之貧困,在這種貧困的狀態下,陶淵明要想生活,恐怕必須自己下地種田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的躬耕恐怕是一種象徵性的,諸葛亮的隱居也是一種待價而沽的隱居,與陶淵明的躬耕絕對不是一回事。陶淵明所過的絕對不是一種詩酒田園的浪漫悠閒的農村生活。


綜上所述,我認為:陶淵明歸隱後生活日益貧困,甚至達到了飢寒交迫的境地,所以他必須親自下地種田,躬耕壟畝。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眉畫張敞


是的,陶淵明的確如此。並且,他之所以被推崇為田園詩(注意不是山水田園詩,山水由謝靈運啟)之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是最早一批以田園生活入詩,且寫的自然純適、不著痕跡的。

而這種“自然”的藝術效果的取得,主要在於他對田園生活的切實體會,這是任何在書齋裡想象田園生活的詩人們所難以企及的。

歸園田居五首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餘。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闇,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這五首詩,字字句句都是在田園生活的痕跡,透過文字,我們可以隔著時光,看見陶淵明筆下的農村生活:他在南邊買了一塊地,搭起茅草屋,他去種豆子,可惜最開始由於不善耕作,豆子長的還不如野草旺盛。

他到種地的地方需要穿過叢林,由於早出晚歸,草葉子上的霜和露打溼了他的衣服,讓他覺得新奇的同時又有點不舒服。白天,村裡的人一起出門耕作,到了自己家的田地就分散了,所以無論是村子裡還是田裡勞作,一天都見不到什麼人——即使偶然遇見,聊天的內容都不是詩酒,而是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種植經驗。到了晚上,勞累了一天的他回家,看見村子裡升起做飯的煙,聞著柴火燃燒的味道,聽見不知道哪家的狗在嗷嗚大叫,雞在桑樹上看見人來了趕快飛走躲起來,他的心裡被這種真切的人間煙火感動。

為了生計,陶淵明一邊種植,一邊繼續開闢荒地,在期待收穫的日子裡,還要時刻提心吊膽地擔心霜降提前到來影響收成,畢竟失去工作的他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是這塊地了。

偶爾,他會自己或者帶著子侄去山林裡轉一轉,山上沒有路,野草灌木叢生,需要拿一根手杖開道。有一次,陶淵明看見了一個頹敗了的房屋,他很好奇這裡發生了什麼事,路人告訴他:這家的人都死絕戶了。這句話讓他非常感慨:人生可能就是如此吧。

這樣的詩句,這樣自然的表達,這樣對農村生活的描寫,非親身經歷者怎能寫出?


當然,這樣單一的分析可能有閉眼誇的嫌疑,我們來看看其他描寫田園著名的詩人。通過同樣寫田園的詩句的對比就會明白,“田園第一人”的說法,陶淵明當之無愧。

唐·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這首詩裡,我們其實能夠清晰的看出,這是一個非田園的人在看待他心悅的田園生活——傍晚時分,田園的景色讓他沉醉,他看到了回家的牲畜、家禽和牧人,他們都有家可歸,而詩人的身邊沒有一個相識相知的故人,他沉浸在一片孤獨裡。

但是,牧人回家的前提是結束一天的辛勞,流著汗水、渾身疲憊的牧人並沒有詩人的閒情逸致去觀看傍晚山村的景色。由於經歷的缺失,王績對牧人身上的汗水、泥土還有牛羊馬糞的味道是漠然的。換言之,王績是一個觀賞者,不是一個代入者,更不是感同身受。他只是在借景抒情而已。


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一作秋歸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這首我甚至覺得不必解釋,你看王維的快樂和他對輞川別居充滿田園牧歌情調的描寫,就知道他絕對沒有親自躬耕過——當然事實也是如此。

王維是唐代詩人中數得上的富豪,從他詩中的景色就可以想象他的闊氣。他的確有地,但絕不是像陶淵明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好幾個莊園——他是收租的大莊園主。

另摘錄一些他的輞川詩吧,他們雖不是由汗水鑄就,但仍有另外一個層次的美感: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輞川別業》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輞川閒居》

一從歸白社,不復到青門。時倚簷前樹,遠看原上村。
青菰臨水拔,白鳥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園。


小結:“紙上得來終覺淺”

通過一起閱讀,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發現,親身耕作與否,在詩中表現出來的田園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越是有親身經歷的人,就越能真切的描寫出真實的農村世界:家禽的住處、節氣的關注、技巧的交流、豐歉收支的影響、捉襟見肘的窘迫……他們的筆下,是農村生活裡必須面對的生存問題。

而越是在書齋想象的人,對農村世界的描繪就越發純真,他們的筆下,是歡聲笑語的鄰里,是拋棄俗事的灑脫,是對閒適生活的歌頌,是對淳樸人情的稱讚。

這兩派作家在歷史發展中自成體系,描繪了兩種不同的詩歌境界和審美理想,一個構建了文學上真實的農村世界,一個構建了士大夫的精神家園,他們共同構成了我國古代田園詩的詩學大廈。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謝您的觀看❤


含嶺02BH


陶淵明是田園派詩人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

①他是親自到南山,也就是現在的廬山去種地,所以寫出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陳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優美詩句。

②真正迴歸田園,為寫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所以真的去種地,而不是做做樣子,而他的這種迴歸田園的生活,也為田園詩派的他創造了更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背景,因此體驗生活,使得陶淵明在推動田園詩派的發展中起到了特別重要的助推作用。











吳剛作文


你好筆者我是文化領域得創作者顛強時代

陶淵明得“種豆南山下”,他並非真正得用心是“種豆南山下”,而是他的一種感情寄託,不過他也確實曾經隱居一段時間。

陶淵明是“田園派”詩人,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已經成為他的絕句,陶淵明滿腹詩論,懷有雄才大志,想把自己所有得才學報效國家,為國家出力,可是事與願違,空有一腔熱血,可是報國無門。到時社會得黑暗和不公,讓陶淵明對自己得仕途喪失了信心,義憤填膺之下隱居了起來,過著悠然得田園生活,吟詩作樂看著好不自在,其實不然他雖然身居田園之中,可是曾經自己得志向他卻沒有忘掉,時刻想著自己能衝出深山,把自己是才華貢獻給國家,可是一次次得打擊,似乎讓他看不到希望。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詩看似是在寫田園,其實只不過藉助田園在表達自己理想,完完全全是一種感情的寄託,並不是過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也算是一種自嘲。

在古代曾經有多少名人異士,空有學富五車的才華,可是報國卻無門,對當時的黑暗社會,對當時統治者失去了信心,像“田園派”詩人王維何曾不是和陶淵明一樣得遭遇呢。也有得詩人為了追求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不貪圖名利,歸隱山林。

而在現代也有部分歸隱山林得“隱士”,現在有很多得終南山隱士,他們追究是一種心境,在這燈紅酒綠得城市生活久了,追求那種迴歸自然,淨化自己心靈得境界,不過確實如此也許只有迴歸自然才能讓自己靜下心來,才能讓自己更好的休息。

古代有多半得“田園派”詩人和“隱居”山林的文人墨客,他們多半是對當時社會得不滿,把自己的所有怨恨寫在了自己詩中和文章中。

我是顛強時代,如果喜歡可以留個關注。







顛強時代


陶淵明(公元352或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傑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陶淵明詩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

山徑狹窄草木叢生,夜間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溼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這是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 ,歸隱田園生活的真實描寫。

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兩句寫詩人歸田園後在南山的山腳下種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長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實自如,如敘家常,就像一個老農在和你說他種的那塊豆子的情況,讓人覺得淳樸自然,而又親切。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為了不使豆田荒蕪,到秋後有所收成,詩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來了才扛著鋤頭回家。雖說比做官要辛苦得多,他非但沒有抱怨種田之,反而樂在其中。

後四句是本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過生活的磨礪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後,對真善美理想的執著追求和與現實社會汙濁官場的決裂。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通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業勞動的艱辛。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對於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汙;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願望,農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懼?那麼“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本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盤現出來!

綜上所述,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他親自下田種地的描寫。


王志毅


是的,陶淵明在隱居生活中,是要親自下地種田的。

原因有二,一是隱居人士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們需要勞動生產來維持基本的物質生活;二是耕讀傳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因,隱居者崇尚亦農亦士,耕讀並重的生活方式。

在歷史上,很多著名士人都把“耕讀傳家”作為傳承後世的家風,比如諸葛亮,在未出山之時,躬耕於南陽,一邊做學問,一邊種田;比如我家鄉台州的元代先賢陶宗儀,隱居於松江,半耕半讀,留下了“積葉成書”的成語典故。當然,我們印象中最著名的耕讀代表人士,還屬晉代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的詩句中,有許多關於耕讀的具體記錄,如:“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等等。

有人可能要問了,我們現在許多農村孩子都以“跳農門”為人生目標,這些著名讀書人為什麼反而喜歡種田呢?

其實,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化是農耕文化,對土地具有深厚的情感,同時也賦於土地與天同等的神聖性。古代稱國家天下為社稷,社稷就是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可見中國的重農思想。

孟子說:“士之仕,猶農夫之耕也”, 故 “不耕不可。”就把士人的為官為人之道,與農夫的耕作聯繫起來,指出兩者具有同質性。

中國傳統的基層治理屬於鄉村自治,在鄉村的讀書人往往會成為一個地方的權威和意見領袖,同時也擔負著“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的責任,所以,他們以讀為治學和上升之道,以耕來體悟民間和修身養性,聯繫起士大夫階層和最底層的民眾,維持著鄉村禮制章法等秩序。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許多朝廷官員退休後,也喜歡回到老家繼續耕讀生活,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學識禮治鄉里,延續數代,往往成為地方望族,這也是古代讀書人的一個終極追求吧。

另外,中國文人的骨子裡都有一種隱居心理,嚮往無牽無掛的田園自然生活。他們信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特別在人生失意時,往往產生歸隱的慾望,所以對隱士抱有特殊的敬仰之情。陶淵明作為中華耕讀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成了許多中國文人的理想型精神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