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現代還有人願意過陶淵明那樣的生活嗎?

歷史沉澱的理性


北宋周敦頤的代表作《愛蓮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中學課本里面學習過。文中周敦頤化身花仙子,借對蓮花之愛表明自己即使身在炎炎濁世之中,也要保持本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為了加強對比,文中順帶還提到了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菊花作為花之隱逸者,與田園詩人的代表人物陶淵明交相輝映,同樣是高風亮節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愛菊者則更偏向於做一個避世的隱者。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此先貼出島主的結論,陶淵明的愛菊,只可欣賞,卻不可模仿。

生於東晉末年的陶淵明,自小博學多才,卓爾不群,寫得一手好文章。我們多以為陶淵明年少時的心態是崇尚老莊熱愛自然的道家思想“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可卻很少有人知道陶淵明曾寫下“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如此抒發內心豪情壯志的詩句。

這裡也看以看出陶淵明內心的矛盾,其實他從小是研習儒家六經長大的,心懷濟世之志,卻深受道家思想的薰陶,在有為與無為之間反覆糾結。

最終使陶淵明做出決定的,是自父喪之後日漸窘迫的家境。那段時間的日子我們可以從陶淵明的自敘《五柳先生傳》中略知一二,雖文章志在表達自身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志,可島主看到更多的卻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慘狀。

陶淵明出仕了,可不論是州祭酒還是主簿,都因不堪吏職半途而廢了。想要過田園生活,靠耕種自給自足,卻又因勞累病倒,讓妻兒都捱餓。這一時期的陶淵明的隱居,有一點消極逃避的意思。

真正將陶淵明的隱者身份上升到偉大的高度,反而是陶淵明之後的再度出仕經歷。第一次退隱田園,陶淵明還並未下定決心。他的名士之名,也多讓他受到當朝權貴的青睞,再次拾起年輕時的壯志,陶淵明又走上了仕途。

陶淵明先後入了東晉末年權臣桓玄和劉裕的幕府,不過這兩位都不是省油的燈了,表面風平浪靜的朝堂實則暗流湧動。當桓玄和劉裕的代晉的野心漸漸暴露,和平的假象破裂,爭權奪利拉幫結派的鬥爭此起彼伏,陶淵明徹底感受到了官場的汙濁與黑暗。

不同於之前的芝麻小官,這一次陶淵明是有向上爬的契機的,可家國情懷,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操守,讓他無反顧地選擇了離開。無論是桓玄還是劉裕,都沒能攔下他。最後一次出仕,陶淵明象徵性地當了八十天彭澤令,留下一句不為五斗米折腰與一首《歸去來兮辭》之後,再次與官場告別。“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看透一切的陶淵明,這一次告別就是永別,從此終生不仕。

再次歸隱田園,雖然生活依然清貧甚至是窘迫,但島主卻已看不到陶淵明身上有半點的消極。他的思想境界已然昇華,找到內心的一份平靜與從容,堅守了自己的本心。晚年的田園生活留下的多篇著作都是積極向上的,代表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聯繫到現如今,為什麼島主在前面說不要模仿陶淵明的“獨愛菊”。卻是旨在點醒那些誤解陶淵明歸隱田園初衷的人。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談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快意灑脫的生活太過奢侈。

不同於陶淵明時期的政治環境的錯綜複雜,在今天,在正值青春,該奮鬥的年紀,談論“獨愛菊”這種與世無爭的安逸,是在毀了自己。

島主不想販賣焦慮,也不貼那些成功人士的例子。能夠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取得非凡成就的畢竟是少數人,而大多數人註定只能屬於平凡人。做一個平凡人並沒有什麼可怕,可怕的是在自我麻痺與自暴自棄中甘於平凡。

島主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可這句話是功成名就的人才有資格說的,是陶淵明那種天才才有資格說的。

我的一個導師曾說過一段話,成長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而有些人會逃避成長。最怕你兩手空空,還雲淡風輕。你可以閒一陣子,但不可能舒服一輩子。你應該努力去生活,歷經滄桑,再寵辱不驚,再去過不焦慮的人生。

年輕人,不要再標榜自己“獨愛菊”了,懂得超越,才是好的。


軲轆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這首詩,自魏晉以來,引發多少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特別是生活中遇到不順,終日勞累之時,總會產生避世的想法,想去嘗試一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歸隱山林生活。



但這終歸是一廂情願,而且理想和現實差距之大,絕非常人所能承受。

我曾經在一個山村裡住過兩週。那裡溪水潺潺,油菜花開,竹林小徑,景色異常優美。不亞於傳說中的桃花源。

剛來的時候,真是心曠神怡,連呼吸都那麼暢快。但山村缺水,經常停電。山雨連綿,到了夜晚,只能望著漆黑的窗外發呆。

那一段時間我沒有看電視,看報紙。也沒有看手機,因為根本沒有信號。興奮勁過後,度日如年的感覺,自然而然的就來了。

習慣了現代化生活。物質條件差點,還能夠勉強接受。但沒有資訊的生活,就像菜裡沒有鹽,索然寡味。

兩週之後回到城裡,又開始忙碌的生活。不知為什麼,閒暇之餘,還是非常懷念山村的生活。



從喧鬧歸於平靜,並不是改變環境就可以,而是先改變內心。

曾在一座山頂上,同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太太聊天。她的房前有一方池塘,小院子很乾淨。老人的兒子,每隔一週,上山送米送面。

老人說她腿腳不方便後,就沒下過山。一眨眼在山上也住了三十多年。她不讀書,也不看電視。也沒有養雞養鴨。偶爾種種菜,撿撿柴火。

老人安靜而慈祥。她的心就在這座山頭,這方院子裡。

因為這是她的家。家在這裡,心就在這裡。換做別人,可以嗎?



願不願意過陶淵明式的生活,取決於你對生活的定義。

很多人都在尋找生活的意義。有的人想做大官,造福百姓,流芳百世。有的人要賺大錢,富甲天下,造福家庭。有的人要當科學家,用科技改變世界。有的人想當藝術家,德藝雙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美的享受。

但實現自己理想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碌碌無為。即使那些成功的人,其實也未必像外人看的那樣幸福。

每個人頭頂都高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懷念過去的,悲傷現在。享受現在的,擔憂未來。我們所追求的所謂生活的意義,說穿了就是一場空。

離開塵世,金錢留給親人,名氣留給書本,愛恨煙消雲散,太陽照常升起。

生活的本身其實就是它的意義。它既不是消極的為活著而活著,也不是無休止的追求世人看重的名利。生活無非就是專注當下,僅此而已。

總結一句話:陶淵明式的生活本來就在心中,與你在城市或者鄉村,有錢或者沒錢,有網或者沒網,均無關係。


Fandy


有條件幹嘛不去做啊!

挺好的,前提是沒條件啊!

很多人願意,這個我信,但是很多人卻不會選擇這樣,而且說句心裡話,現在這個社會,想要逃離很簡單,但是人這種生物逃離之後就無奈了。什麼都做不成的,雖然田園生活挺好,但是更多的人離不開手機,更多的人沒有思想和靈魂,只是被手機牽制的人罷了。

田園生活挺嚮往的,可惜你沒錢,沒地,沒房,怎麼享受這種生活,沒收入,如何付出?最起碼要滿足最基礎的生活才行啊。車奴,房奴,比比皆是,還有閒工夫享受田園生活?

現在的設施齊全,根本離不開好不好,想要的那種生活,但是這是現實。


哈撒給的日常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描寫,至於陶淵明是否真的過了這種生活沒有,我覺得,主要是一種詩意,是一個文人對理想生活的描寫。

如果真有一個“桃花源”,你是否願意去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呢?我覺得,要看自己的條件,假如我窮得每天三頓飯都吃不飽,買一件好衣服的錢都沒有,我肯定是不能呆在那裡的。就如我老家鄉下一樣,有的地方風景真的很不錯,但哪裡的土地太少,在那裡靠種地養活不了一家人,人們只能選擇出去打工。

當代社會,要想浪漫,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有錢能把生活過成詩。君不見曾有一些北京人賣掉房子去大理洱海邊開民宿嗎?頭條上不也看到有外國人在北京郊縣山區買一個農宅把生活過成詩嗎?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詩一般的生活,只能想想。


若愚趣談


陶淵明那樣的田園生活,想起來很美,也很舒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然而,自然環境雖美,陶淵明過得並不幸福。

他的生活應該是拮据的,否則不會乞米,不會在人家喝頓酒也念念不忘。看生態環境覺得生活於此多幸福,其實農村生產生活還是比較苦的。

如果他腰纏萬貫,就是看中山水田園之美,不必辛苦勞作,那純粹是享受,當然是令人神往的。誰不想躺在大自然的懷抱,吸吮白色的露汁,享受綠色之美,感受金黃的溫暖,汲取火紅的力量?誰不想遠離紛擾,遠離喧囂,遠離功名,朝觀晨曦,暮送晚霞,品茗吟詩,啜酒作畫,看人生如看飛鴻之遠逸?然而,你有足夠的財富享受這一切嗎?田園雖美,但基礎設施以及購物、就醫等,能滿足你的需要嗎?你有陶公之才之豁達而自娛自樂,陶然忘機嗎?

陶潛活得並不瀟灑,陶淵明及其生活是不可複製的。一切都是後人的想象。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是骨感的。


歷史沉澱的理性


中國人講究責任與擔當,陶淵明為大家創造了一個精神領域的桃花源,但平時想想就算了,迴歸田園,孩子的教育怎麼辦?

站在現在社會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整個家族的傾心付出。以時下熱門的高考為例,2017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現在農村孩子越來越難進好學校,像我這樣的孩子,父母都有很高的知識文化,而且出生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很多農村或外地孩子是不具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2019年高考成績放榜,一篇“詩詞才女武亦姝高考613分”(上海高考滿分660分)獲得5.5萬討論,5.4億閱讀量,談及成功的經驗,特意摘錄其媽媽的原話:“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創廣西恢復高考以來理科總分最高分歷史記錄的楊晨煜父母也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陶淵明對孩子的期許是什麼?作為一代大師,學識淵博的他對孩子是有很大希望的,長子起名為儼,希望兒子能夠做到恭敬嚴謹。因為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陶淵明還特地為兒子取字為求思,希望兒子能夠像孔伋一樣有所作為: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歸隱後突發變故。陶淵明辭官歸隱之後第三年,一場大火燒燬了他的八九間草屋和幾乎全部家產,陶家逐漸困頓下去,乃至於 “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有時甚至不得不出去叩門尋求幫助: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陶家孩子們也必須參加勞動,才能生活下去。想到孩子們一直打柴擔水,不知何時才能免除這種辛勞,陶淵明心中也是自責難耐的。陶淵明心中永遠的痛……

以心性淡然著稱的他有一首另類的詩《責子》: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此詩大概的意思就是其在歲月流逝,年華已老,雖有五兒,但不喜讀書。大兒十六歲,無與倫比的懶惰;二兒無心向學;阿雍與阿端是雙胞胎,十三歲了,連六和七都不認識;小兒九歲,只知吃喝。俗話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最後一句看似通達,但首尾呼應,不難看出陶淵明心中還是有遺憾的。《與子儼等疏》中先後寫到: “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說明辭官歸隱後,無法提供給孩子一個良好讀書環境的陶淵明臨老仍處於思慮愧疚之中。

在讀《歸去來兮辭》時,被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情操所折服,但迴歸現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他就這樣瀟灑地掛印回家,孩子失去了優越的環境,五個兒子無一成才的結局也不免令人唏噓吧!




歷史小妹兒


我願意,從小崇尚自然,喜歡名山大川,喜歡獨處,不愛熱鬧,嚮往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一個人一日三餐粗茶淡飯、衣服不在乎破舊能蔽體即可,閒來無事讀讀書寫寫字,無慾無求,可惜找不到如此清靜無人打擾的地方,一個女人獨居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很不安全,真的很嚮往能有那麼一個地方。


深山一草芥M


信息社會,變化實在太快,真過那樣的生活恐怕沒幾個人能接受,首先就是不能用手機,我想這是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的。再者說陶淵明那是為了避世,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越來越方便,再讓你刀耕火種的誰也受不了,人工智能要來了,人會活的越來越舒適。簡單問幾個問題,到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沒空調沒電視沒手機沒洗衣機沒微波爐沒有汽車等等等等,現代化的東西一個都沒有,你會不會分分鐘瘋掉,吃個飯你必須自己種糧食,挑水,砍柴,燒火才吃的上,哪像現在不願意做直接外賣,只要你想要的基本都能滿足。所以如果讓現代人到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是沒人願意的,陶淵明那世外桃源是避世之舉,如今我想又沒有活不下去,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便利,誰還願意刀耕火種,說到底如今人類文明更高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歷史的必然產物,是社會的進步,幹嘛回到過去遭罪。


寶媽的七十二變


前幾年有報道說,有大學生畢業後夫妻倆到京郊過田園生活,自己種莊稼喂牛羊,自給自足淡泊生活。


大秦嶺的終南山等地也是隱居生活的佳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有些人選擇自耕自食儉樸寡慾的生活方式,沒有隨波逐流,遵從自己的心靈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音悅茶香


自然是有的。只是現在陶淵明般的生活卻不屬於原先的“貧”了,需要富才過得起。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未必是好事,人情關係冷漠,工作繁忙,每日為了房子車子奔波。我想要是可以的話,很多人都願意把生活節奏放慢。一人一荷鋤,日落踏歌歸,閒時看花落,忙時與友陪,像陶淵明一樣悠然自在,不需要汲汲營營。

個人覺得自己活得開心快樂才是人生啊,和陶淵明一樣生活簡直是美夢般的事情了,簡簡單單,安安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