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足壇一個基本事實是:球員的歷史地位是由個人能力和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共同構成的。

其中,個人能力和榮譽是根本,集體榮譽是加成。

(當然一般能獲個人榮譽的往往就意味著不錯的集體成就)

而諸多榮譽中,頂級聯賽的個人表現和集體榮譽是基礎,盃賽是錦上添花。
特別是近幾十年隨著歐洲幾大聯賽的運作越來越成功,吸引了全球最多最優秀的人才,顯著超出其他聯賽的水準,頂級聯賽冠軍的含金量是越來越高。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盃賽特別是國家隊的盃賽由於賽制的偶然性和配合的默契程度,其實競技層面確實已經不能普遍代表最高水平了。盃賽賽程短,相對密度大,且偶然性更強,目的更多是推廣、吸引人氣和各協會組織發揮商業兌現功能。

這也是為什麼在足球相對不那麼發達的地區人們往往特別看重幾大盃賽;而在發達地區,球迷往往對於聯賽、盃賽相對平衡看待,甚至有些區域更看重聯賽的成績。

沒有球員能以1-2屆盃賽的優異表現和冠軍榮譽就躋身足壇頂級行列,哪怕是世界盃。
而具體到球員的歷史地位細分,除了戰術執行能力發揮和榮譽積累,還涉及到球隊的戰術功能設置和能力匹配。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足球基本功1

顛球是一種基本功,但不是必要項目。足球基本功說起來很簡單:接停球、傳球;這兩項是所有球員包括守門員都要具備的功夫。

還有當然就是跑位和射門等,至於相對的複雜技戰術能力都是基於以上基本功。

人球結合,適應自己身體條件和特點的練習基本功練到極致其實就能創造出許多“無中生有”的機會,還讓人看起來“閒庭信步”,好似自然到完全沒有難度,誰做都一樣似的。

其實換個人就不會是這麼好機會甚至都沒有下一步了。

當然,要練到以下這種程度那是十分不易和少見的,但路徑是通的。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足球基本功2

跑位跟接、傳一樣,是球員在團隊立足的基本功。無論攻防都需要配合跑位意識。

而如果一個球員特別是前鋒球員總是被標榜為所謂跑位好的時候,那基本說明你的其他能力比如持球、背身拿球、做球、爭頂、逼搶等可能不太好,起碼是不太出眾。

這時候你還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就是射門能力。如果你跑位還不錯,但是射門把握時機水平不夠,那即便隊友願意也能創造出機會給你而你卻總是打飛機或解圍,那你的“跑位好”能力也基本沒有什麼價值了。反而會打擊隊友繼續傳球的信心和團隊配合的節奏、士氣。

如果射門能力不夠,要麼有強悍的持球突破防能力;要麼有很好的拿球做支點、傳球意識和能力;也能找到適合的體系。

每個位置練好各項基本功非常重要,每項達到70、80分以上再尋找一項90分突破;拿一項90分甚至80分想掩蓋其他60分甚至40分那是行不通的。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射門選擇/射門進球率/效率的重要性

  • 籃球比賽,場地小且有進攻時間限制,所以回合多得分機會也相對多得多,一場比賽80-100次投籃甚至更高是常事。

而正因為時間限制,許多時候面對24秒快到時團隊還未尋找到好的投籃機會,特別是在對方防守強悍的情況下;此時能力強者利用個人能力強打出投籃,中與不中其實都是屬於“額外”機會了。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 而常規來講,一場足球比賽每隊射門大多在6-15之間,15次以上已經算很高了。其中還包括不少本身概率就低的射門比如任意球(進球率能超過8%就算很不錯的水準了)。

所以進攻射門選擇和射門精度其實要求更高。

綜合射門進球率差如果在5%,基本就是場均0.5甚至接近1個球的差別。

看起來數值好像很小,但這在足球比賽裡可算是巨大差異了。說直接影響球隊命運也不為過,特別是在聯賽這樣長賽程,考驗持續戰鬥力的循環積分制比賽裡。

真不是:“我進了就行,管它射了幾腳”那麼簡單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5大聯賽射手榜/效率統計


控球無用論
控球踢法早已有之,不是巴薩創造的,只是近10幾年的巴薩使用的比較典型而“強悍”罷了。

那種以控球打法輸球甚至平就說“那麼多控球有什麼意義?”的提法,是很不“足球”的。就跟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的差不離,只是因為不會水的被淹死了也不太引人注意罷了。特別是以一兩場球論成敗的看法略膚淺。

始終要強調的是,足球是個高消耗強對抗的團隊運動。創造真正的好機會都不容易,不論哪種踢法。理論上說控好球創造機會的概率相對會更多,但並不是說比其他踢法就一定更好。控球和防反等戰術本身其實不衝突,甚至互有交集。

什麼情況下怎麼用?
這就充分體現團隊打造和因才適用的球隊管理和教練的重要性了。

事實上,巴薩巔峰的傳控不僅僅是進攻體系,防守時同樣發揮作用,是攻守一體的。


相比幾十年前,現代足球的攻守平衡更加凸顯,相應的對抗消耗呈倍數增長。

聯賽如此,盃賽更如是,而國家隊盃賽尤其。

相比聯賽,盃賽1-2場決生死的特點容不得半點差池,往往一個球就能決定冠軍和8強的區別。
而國家隊因為隊員的相對不那麼熟悉和訓練時間限制了體系打造。相比進攻,防守卻是相對可以依靠激發積極意識和跑動強度來彌補。

回顧中國球迷熟悉的從1998世界盃以來的歷界冠軍,無不是依靠穩固的防守來走到最後。
2018年陣容如此強大的法國也是大多數時候擺開陣勢打防反致勝。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而2010年處於巔峰的西班牙依是依靠巴薩的中前場高位逼搶和後場皇馬的穩定組合贏得冠軍,進攻端相對卻沒有如巴薩那麼流暢,甚至淘汰賽跟日本打到點球決勝。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巴薩的整體逼搶和控球打法在,但進攻端缺少梅西這個可以憑藉超強個人能力瞬間實現守攻轉化為得分的強點。

現代足球的特點就是:攻守平衡得聯賽;防守根本奪盃賽。

一如NBA常規賽和季後賽,甚至尤甚NBA。


相比進攻,防守體系有時是更重要的也是可以及更加需要訓練好的基礎;因為進攻機會錯失幾次還可以再爭取,而防守體系失效(哪怕一環),就是整體的崩潰,可能直接導致戰役的失敗。

無數比賽(特別是盃賽)結果提醒著大家,掌握玄學的不是教練和球員,而是圓圓的足球。它的玄學就是獲勝的不一定是創造更多機會的一方,而往往是更能把握機會或者(更重要的)犯錯更少的一方。

足球比賽有時比拼的其實並不是某一種戰術更強,比的是誰訓練並使用了更適合自己的戰術且執行的更好。更重要的是:犯錯更少。

「子曰」漫談足球:到底該怎麼看?


(部分圖片、GIF來自網絡,侵聯刪,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