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入防疫一线的硬核“情报员”

如果不是这次新冠状病毒的突然来袭,一直寂寂无闻的江夏区疾控中心肯定还是不为大众所知。在这次疫情攻坚战中,民众大多只知道奋战在救援一线的医护人员,不知道在这最前沿还有我们英勇的疾控人。

直入防疫一线的硬核“情报员”


直入防疫一线的硬核“情报员”


直入防疫一线的硬核“情报员”


直入防疫一线的硬核“情报员”


直入防疫一线的硬核“情报员”


直入防疫一线的硬核“情报员”


当疫情警报一拉响,区疾控中心迅速动员组建疫情防治领导小组,深入病房追根溯源。在这场防疫战中,他们不仅是硬核“逆行者”,还是硬核“情报员”。除了在第一时间严格规范特定场所的消毒,指导公众和特定人群做好个人防护的之外,他们还直入战斗一线,与确诊患者面对面,调查他们的就医情况、家庭情况、活动情况,有无可疑的病例接触等,然后,他们将调查的信息迅速上报,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有效遏制病毒的扩散和蔓延。

这次病毒来势汹汹,传染力极强,而且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药物,与患者面对面,被传染的几率非常高。勇者无畏,动员令一下,33岁的胡仕博主动申请,要求上一线参加流行病个案调查。

大年三十上午,区疾控中心接到指令,某医院收治有三个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要进行个案调查。紧要关头,胡仕博主动请缨要求自己上。三个病例分别在不同病房,病房室温二十多度,胡仕博他们裹着厚厚的防护服,片刻功夫,衣服全部汗透了。每到一个房间,胡仕博都耐心安抚患者,打消患者的顾虑,小心谨慎地询问他们的基本情况,密切接触的人群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心询问,终于得到了三个病例的所有信息。第一次上战场,神经高度紧绷的胡仕博一脱下防护服,快步走出隔离区,就瘫坐在单位接送的车上。同事让他稍微喝点水,歇会再走,他微笑着摆摆手说:“我们走吧,一刻耽误不得!要赶快把这些信息上报!”

大年初一,胡仕博又接到新的任务。为了减少接触风险,他向领导建议:分工合作,因为调查笔记不能带出隔离病房,由他一人在病房内调查,另外的同事就在隔离区外拍摄调查内容。领导立马采纳了他的提议,调整工作流程。

“做调查的目的是赶快找到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隔离观察,阻断传染源。调查中,有的患者配合,有的患者不配合,对他们要耐着性子。”胡仕博和病人接触多了,像个心理辅导师,调查经验也慢慢丰富起来。发病前后分别去过哪里、见过哪些人、怎么接触、接触时间多长等,患者都向他说出了真实的信息。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胡仕博一直坚守在最前沿,冲在最前面,哪里有确诊病例,哪里就有他进入病房流调的身影。他的工作量非常大,病例调查、全组10人的流调密接表格的汇总、网上直报等。每天,他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饿了,随便囫囵几口;累了,就靠在椅背上打个盹。领导同事们都非常关心他,要他注意休息,注意搞好个人防护。他总是淡淡一笑,半天玩笑地说:“这种病毒好像怕我,我只要做好个人防护、消毒处置,它就奈何不了我?”

其实,一开始,胡仕博的家人是极力反对他上一线做流调的。

“太危险了,我不同意!”

“你只是一个临聘人员,你出什么风头,我不准你去!”

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都坚决反对,他们把他年幼的儿子推到他的怀里,围着他不停地劝说。胡仕博耐心做着家人的工作:“疫情就是火情,疫情防控这是我们的职责。我虽然是临聘工,但我也是疾控人,何况我这么年轻,我不上谁上?”

大义深植于心,最终,父母眼中含泪,默然同意。善良的妻子也安慰他说:“你放心去一线吧!老人我照顾,孩子我带,我们决不拖你后腿,在家等你平安回来!”

疫情值守的第二天,胡仕博在他的微信朋友圈留言:“今天是我在单位值守疫情的第二天,我在疫情前线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想尽快控制住这次的疫情。我们有着一定的风险,你要保护好自己跟孩子,等我回来!我想你了,老婆!我想你陪我去吃火锅,想你陪着我身边,我想陪你逛街,想陪着孩子一起去游乐场!为我加油吧,你是我最大的后盾!我爱你!心里虽有无数的不舍!但是我为了你,同样也为了孩子,我会坚持到最后!爱你!”

看着这些简单的文字,品读那朴实的情感,我们更确信,世上原本没有什么英雄。所谓英雄,只是那些普通的人放下心中无数的不舍,挺身而出,直面时艰。

特殊时期,更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区疾控中心把胡仕博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面对笔者的采访,胡仕博显得很腼腆,“没什么值得写的,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说实话,零距离接触患者,刚开始我也很担心,很害怕。后来问得多了,接触得多了,心里更多的是难受。愿疫情早点过去,愿所有人一切安好!”

是的,愿疫情早点过去,愿所有人一切安好!有这么多硬核“情报员”,有这么多硬核“逆行者”,我们深信:疫情很快会过去,我们都会好好的!

已经立春了,阳光漫洒在大地,迎春花在四野里含苞欲放,春天终于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