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华为危机,克利夫兰为台积电与华盛顿搭桥

今年初,英特尔(Intel)前任全球公共政策副总裁克利夫兰(Peter M. Cleveland)更新了领英(LinkedIn)个人页面,曾主持华盛顿游说工作的他,已在去年下半年成为台积电新任副总裁,执掌全球政策、监管及立法等事务。

缓冲华为危机,克利夫兰为台积电与华盛顿搭桥

之前为英特尔主持华盛顿游说工作的克利夫兰(左),现为台积电副总裁。

能影响整个国家的说客

这项个人职位变动引起媒体高度关注,不只因为台积电与英特尔都是全球举足轻重的电子大厂,克利夫兰独特的职业生涯背景,更反映出台湾半导体行业龙头在中美博弈之下努力求取平衡的现况。

现年 55 岁的克利夫兰曾在美国国会工作长达 16 年,他自称民主党人,曾担任参议员查克·鲁布(Chuck Rubb)的幕僚,以及参议员黛安·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的幕僚长,两人都是以中间路线著称的资深参议员,克利夫兰也大方展现对“搭桥者”(说客)的认同感。

“我十分景仰参议员亨利·M·杰克逊与其他中间派人士,我相信他们能发挥有意义的影响力。”克利夫兰 2010 年接受《国会山庄报》(The Hill)时说。

克利夫兰任职英特尔期间,将这种特质展现淋漓尽致。他表示,自己总是试着与政坛光谱的两边互动,只要国会议员愿意为了创新和科技发展“做对的事”,共和党或民主党的身份不会阻挠英特尔的支持,影响力才是他在意的事。

他说:“我也许只是个说客,但我投入的领域能影响整个国家。”

现今,美国对华为的防范仍不断高涨,前段时间传出美国将推出“微量条款”,把供应华为的美国技术占比门槛从 25% 下调至 10%。此举恐将对台积电供货华为产生影响。

台积电对其信息保密到家

虽然台积电声称美国并未施压要求停止向华为供货,但早在半年多前,《彭博社》(Blooberg)就报道台积电打算在美设立政府公关部门,可见抉择时点正朝向台积电逼近,终须在美国与华为之间做出取舍。克里夫兰的位置就处在这个岔路口上,他的游说功力可能将决定台积电在抉择之际如何将冲击降到最低。

去年 6 月,他曾告诉 Yahoo 金融版:“要找出更有建设性的解决取向,以正面、有助益的方法,确保华为建设网络的安全性。在他们的网络里设置更多检测会比较有效率,胜过以大棒扫除华为在此的事业。”

克里夫兰更指出,举棋不定的美国国家政策可能对经济伤害更大。“美国决策时的善变、反复和独断独行才是当前挑战。”他说:“美国政府对美国国安的想法非常强硬,但那不能牺牲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台积电代理发言人高孟华 1 月中旬告诉《彭博社》:“克利夫兰正协助台积电,加强与全球利害关系人沟通,包括政府部门。”高孟华指出,台积电一直都有单位处理政府政策与立法,但未来将把相关事务集中在单一新职位。然而,台积电对这位说客大将的信息却保密到家。

根据已公开信息,克利夫兰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历史系,毕业后迅速投入政治工作。他告诉《国会山庄报》,当初为了与参议员鲁布面试曾苦等三个半小时,最后还从不给工资的打杂实习生做起,决心可见一斑。他回忆:“我当时在食物链最底层,辛苦得不得了,没日没夜地工作。”

随后克利夫兰于乔治城大学取得法律博士,12 年后转至范斯坦麾下,一路做到幕僚长,服务于财政与外交委员会。拥有纽约律师执照的他,也曾在律师事务所负责政府关系业务。

2008 年,英特尔看重克利夫兰在华盛顿的多年经验,招揽他成为全球公共关系副总裁。克利夫兰将触角延伸至更多领域,协助推动商品关税、移民法改革、智财权保护及科技产品出口等法案,更曾代表英特尔参与信息技术产业委员会、中美关系全球委员会等单位,与北京当局、布鲁塞尔都有深厚关系。

与亚洲、中国颇有缘分

克利夫兰与亚洲颇有缘分,童年时随着在国务院任职外交官员的父亲派驻首尔,中学才回到美国。低调的克利夫兰在社群媒体上不算活跃,但近年推特发文就有三则与中国有关,包括 2018 年赴北京与中国信通院交流,以及儿子赴上海企业实习时,他特意用拼音秀出简单中文赞许。

从经历来看,克利夫兰熟悉中美关系、在信息产业也耕耘多年,又擅于结合跨党派力量推动政策发展,的确是缓冲华为制裁危机的不二人选。他能否发挥实力,成为台积电与华盛顿的坚实桥梁?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