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車企復工率僅為23.1% 生產“重災區”問題待解

復工 | 湖北車企復工率僅為23.1% 生產“重災區”問題待解


(東風日產襄陽工廠)

ID:BMR2004

歷經三次時間點更改,湖北車企復工準備好了嗎?

2020年3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0年3月線上信息發佈會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汽車產銷分別為28.5萬輛和31.0萬輛,環比下降均為83.9%,同比下降79.8%和79.1%,降幅明顯高於上月。

其中,2月乘用車產銷分別為19.5萬輛和22.4萬輛,環比及同比下降均在80%以上。中汽協預計,隨著2月下旬企業逐步復工復產,3月汽車產銷會比2月有明顯增長。

單從產銷量上來說,中汽協表示這幾乎相當於2005年的水平了,會上,中汽協全面披露了全國23家車企集團的復工復產情況,其中包含203個生產基地,遍佈26個省、直轄市。數據顯示,湖北省共有13個生產基地,生產基地數量僅次於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四省。然而因處於疫情“重災區”,湖北省內復工情況不容樂觀。

復工 | 湖北車企復工率僅為23.1% 生產“重災區”問題待解


(圖源自中汽協2020年3月信息發佈會)

截至3月11日,湖北省內13個汽車生產基地裡只有3個已復工,復工率僅有23.1%。而與之生產基地數量相同的四川省復工率已達92.3%。而位於湖北省內的東風集團可以說是最受關注的“風暴眼”。

東風集團目前在湖北的整車生產基地涉及旗下自主品牌公司東風乘用車、東風商用車及合資品牌東風本田、東風雷諾、東風日產、神龍汽車等,且東風集團總部、東風乘用車公司、東風本田、東風雷諾、神龍汽車等“大本營”就位於武漢。此外,比亞迪、吉利、上汽通用、江淮、廣汽乘用車等也都在武漢地區建有工廠。

此前,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曾要求省內企業不得早於3月10日24時復工,3月11日,指揮部再度發通告提到“對全國、全球產業鏈配套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在防控措施到位、防控責任落實的前提下,按程序批准後可以復工復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汽車行業就屬於對全國、全球產業鏈配套有重大影響的行業,“它是湖北省重大支柱產業之一。”

復工進行時

車企已慢慢行動起來。網上流傳的文件顯示,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批准東風本田及區內供應商分階段有序開工復產,並嚴格執行省、市、區疫情防控各項要求,按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落實疫情防控和生產安全主體責任。

復工 | 湖北車企復工率僅為23.1% 生產“重災區”問題待解


據悉,東風本田目前在武漢共有三座工廠,據東風集團股份2019年12月產銷快報顯示,東風本田全年產量79.15萬輛,這佔到湖北省該年汽車總產量的35.34%,目前是全省汽車產能最大的車企。為求證上述文件的真實性及瞭解東風本田後續的復工復產計劃,《商學院》記者聯繫東風本田市場廣告科公關係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覆。

不過在中汽協召開的2020年3月信息發佈會上,相關發言人告訴《商學院》記者:“東風自主品牌的汽車以及東風本田都是3月9日獲得復工批覆的。”

《商學院》記者在東風汽車集團官網看到,位於湖北十堰的東風商用車公司已於3月6日至8日安排104輛車將隸屬十堰的房縣、竹山、竹溪、丹江口、鄖西等地1600餘名員工接回十堰城區,以待復工復產。

據中汽協提供的數據,目前東風集團內有11家整車廠已復工,復工率達50%,是23家整車企業中復工率最低的企業。不過中汽協認為復工率雖低,但也達到了50%,“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武漢其實是最慢的,湖北其他地方稍微會快些。剛復工,復產也會更低些。”

復工 | 湖北車企復工率僅為23.1% 生產“重災區”問題待解


(圖源自中汽協2020年3月信息發佈會)

迎來複工成為武漢車企共同翹首以盼的事情。神龍汽車就是其中之一。在接到“省內企業不早於3月10日24時復工”的通知時,神龍汽車便開始為復工做準備,線上遠程辦公成為武漢地區辦公工作人員的常態。

銷售服務工作仍保持運轉,在遵守各地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為客戶持續提供服務。企劃、研發、行政等很多部門有需要也有條件遠程辦公運轉,均在開展工作,保障相關工作儘量滿足預期進度。

同樣啟動復工復產的還有東風日產在湖北的襄陽工廠,該工廠年產能達25萬輛,是東風日產旗下重要的高端車生產基地,英菲尼迪、天籟均產自於此。其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於2月10日起遠程復工,廣州花都工廠於2月17日線下復產,大連工廠於2月20日復產,襄陽工廠則將嚴格按照當地政府防疫政策和指導安排從3月12日起有序復工復產。

人員返崗、供應鏈配套遇難題

雖然各家車企已陸續推進復工復產,但前往辦公地的路上並非一片坦途。人員返崗是巨大挑戰。神龍汽車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商學院》記者,此次政府批准的是有序復工復產,不是全面復工復產。“現在人在外地的無法返回武漢,武漢本地的部分人員無法走出單元樓和小區,都對復工復產造成影響。”

東風集團也面臨同樣困難。在3月11日中汽協與各車企的電話會議上,東風集團負責企業經濟運行的領導就提到,目前東風集團內部基本是武漢本地員工在復工,但他們現在仍面臨出行壓力。

“不光是居委會,有些小區還自發成立了物業管理委員會,限制人員流動,東風領導介紹說,他們的同事出了小區需要想各種招、用各種各樣的辦法才能再進入小區。”中汽協相關發言人回應《商學院》記者提問時說道。當下武漢仍未解封,外地員工無法返漢,中汽協認為用工荒情況肯定存在。

記者也就外地員工返襄是否面臨一定困難和用工是否短缺等問題採訪了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但對方並未就該問題給出答覆。

零部件庫存能否夠用則是另一大難題。在中汽協調研統計的13家主要零部件企業集團中,東風零部件復工率最低,只有27%,旗下共9家基地復工。

復工 | 湖北車企復工率僅為23.1% 生產“重災區”問題待解


(圖源自中汽協2020年3月信息發佈會)

東風悅達起亞就有6家零部件供應商在湖北,正根據湖北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制定復工復產計劃,對這6家供應商復工復產的現狀,東風悅達起亞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瞭解中。

由於東風悅達起亞的工廠在江蘇鹽城,95%的員工都是鹽城本地人,零部件供應商也主要集中在江蘇長三角地區,所以不存在用工短缺情況,對整個供應鏈影響也非常小,生產工作可以正常推進。“對於極少數的湖北地區員工,公司暫不要求返崗,期間採用線上辦公。”東風悅達起亞相關負責人說道。

這道考題主要還是被扔給了身處漩渦中心的武漢車企。記者就該問題採訪中汽協時,相關發言人表示:“通常零部件企業有一些庫存,但交通封鎖,有一些運不出去,所以湖北零部件企業供應不上已影響到國際車企開工。沒有復工,零部件企業的庫存就不會增加,根據我們之前調研的數據,這種庫存可支撐時間可能不會高於一週,情況好的話大概十天。”

據上述發言人介紹,隨著湖北疫情的好轉,企業拿到綠色通行證就可以正常流動。“所以大家還是希望湖北的交通適當寬鬆一些,把一些相關庫存運出來。我們相信相關措施在適當放鬆,希望武漢乃至湖北儘快復工復產,才能保證產業鏈正常運轉。”

除了上述兩大難題,中汽協認為企業還面臨整車銷售恢復緩慢、應對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出口壓力增大、防疫物品不足影響員工上崗工作、企業資金緊張(尤以經銷商、零部件企業最為突出)的挑戰。

何以紓困?

雖然身處武漢的車企仍面臨外出、物流、供應鏈等現實困頓,但各家也都在積極尋求解決之法。據瞭解,神龍汽車營銷領域各部門從2月1日起就提前結束春節假期,進入工作狀態,開始遠程辦公。

各業務部門根據疫情及時調整商務會議和公關活動,並啟動備用方案。疫情期間,營銷領域銷售下單、開票不間斷,售後及雙品牌服務中心24小時在線服務。對客戶提出的緊急需求,神龍汽車通過已開通的各種渠道盡力滿足。

同神龍汽車武漢區域線上辦公形成對比的,是其駐上海地區的營銷領域辦公室。上海地區營銷領域辦公室於2月24日有序復工,員工採取錯峰上下班彈性工作方式,出行靠步行、自行車和自駕,自帶餐食,阻止疫情蔓延。

相較而言,工廠不在湖北的東風悅達起亞和部分產能在湖北的東風日產則可更快恢復正常生產。他們的舉措或可為剛剛復工的企業提供參照。比如2月17日起復工復產的東風悅達起亞就將節後申請返工並獲批的外地員工安排酒店集中隔離,每日追蹤觀察。

工作模式也被調整,“辦公點出勤率被控制在50%左右,非辦公點和疫區員工採用線上辦公,第二、第三工廠採用白班制生產計劃。每天安排消毒班車接送員工,發放防疫用品、購買新冠肺炎健康保險,進出辦公區域測量體溫,辦公及公共區域每天兩次規範消毒,嚴格把控健康排查、場所防疫、安全生產三大關口。”東風悅達起亞相關負責人告訴《商學院》記者。

東風日產也全方位地啟動防疫措施。在辦公區域,有防疫突擊隊員和保衛科人員共同站崗為員工量體溫;各辦公樓啟動新風系統,關閉室內吸菸室,暫停所有電梯、快遞櫃、咖啡機等;在各工廠、辦公區按防疫要求設置臨時隔離區域;每日全面消毒;鼓勵在線開會。

用餐方面,後廚及餐廳均增設紫外線消毒燈,各食堂增設洗手池,確保“先洗手,後就餐”;餐食改為套餐,提供環保包裝盒,避免接觸;延長就餐時間,錯峰就餐,排隊保持一米距離,不交流,用完即走。

針對封路封社區的管制措施下,部分員工無法回到租住房屋的現實情況,東風日產應急小組收集了租住困難人員信息,多方溝通協調,打通員工返回住所的可行渠道,據介紹其目前已辦理了2000多名員工的居住安排。

供應鏈是繞不開的話題。東風日產一直將湖北視為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一年上牌量超6萬輛。但也正是由於湖北在汽車產業中的重要性,東風日產不可避免地要面臨疫情對供應鏈造成的影響。

“受疫情和各地政策不同影響,供應商復產情況隨政策更新而變化,供應鏈管理信息也要隨時修正;經銷商開業也要依據疫情發展和各地政策而變化,其客流也直接影響生產計劃。”

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按照國家防疫部署及各工廠所在地政府的統一部署,審慎評估疫情對東風日產供應鏈及市場的影響,“目前我們已做好充分的生產預案,能夠維持供應鏈正常運轉。”

據其介紹,東風日產正協調湖北之外的供應商,將需要的零部件調整到其他工廠生產;對疫情影響嚴重區域開通綠色通道,配置部分車源至較近配送庫,待疫情解除後,對疫情影響嚴重且庫存不高的專營店優先進行補庫。

復工復產節奏下,穩增長是核心話題。中汽協就汽車行業如何穩增長給出了相關政策建議,包括加快湖北車企復工審批進度、降低費用支出;制定用工保障支持政策、疏通湖北等地生產資料運輸通道、補貼汽車物流企業;限購地區適當增加號牌配額、調整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率等激發消費措施;調整“雙積分”考核、延緩國六;優化並延續新能源補貼政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