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項羽並不想坑殺二十萬秦軍,那麼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楚漢相爭”這段歷史,相信大家都是很瞭解的,其中的一些情況被人們編成了故事,千百年來被人們口口相傳。像著的“鴻門宴”。那麼,“鴻門宴“上的”楚霸王“項羽就是真的是個優柔寡斷,出於對過去的友情,抹不開面子才不殺劉邦的麼?其實,大家都看錯了項羽的為人了,項羽不殺劉邦,其實是經過一番思考的,而不是大家所說的念於友情,礙於情面。

其實項羽並不想坑殺二十萬秦軍,那麼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千年來,後世的許多人都將項羽當成反面的典型例子,來鞭策自己,那句著名的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就是這麼個意思。然而,我們從《史記》和《漢書》裡找到一些真實的史料,那就是項羽當時的軍事力量不夠強大,根本就沒辦法君臨天下的。而劉邦也並非是他的主要敵人,殺他,對項羽來說弊大於利的,而且最終會損害自己的聲望,導致使得自己處於不利的狀態,招致天下反秦人士的一致聲討,從而失去威望。這對項羽來說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其實項羽並不想坑殺二十萬秦軍,那麼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在當時的鉅鹿之戰時,項羽僅僅率領幾萬楚軍,和當時秦朝的總計四十萬人的王離,章邯軍隊交了手,先後將兩人主力擊退,奪佔糧道。這之後,他的驚人戰鬥力令其他諸侯聯軍感到害怕,無奈之下,才推舉他做了”諸侯上將軍“,接著他又做了件令人更加害怕的事情,那就是坑殺了章邯部的二十萬秦軍降卒,他這一舉動,更加令天下各路諸侯聞風喪膽,都認為項羽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從這一事件後,項羽就走上了命中要註定失敗的不歸路。項羽的性格決定了他的一切,其實當時項羽坑殺那二十萬秦軍也並非他的意思,項羽當時的意思是想一統天下的,所以就找了這樣一個狠辦法,坑殺二十萬降卒就是讓你們這些諸侯國都看一看我項羽的實力,以後誰若是不聽話,那就是這二十萬投降秦軍一樣的下場!

其實項羽並不想坑殺二十萬秦軍,那麼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