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和“流行”之間的關係,衝突的地方不止一點

民間經常會聽到一些人說“學流行唱法前一定要先學美聲,才能建立好基礎”,“美聲的氣息要求訓練比較高,發聲比較科學,對於打基礎比較好”等等等等。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只想說源於中國教育的體制問題,中國流行唱法的落後在最開始老一輩的歌唱家都是從美聲民族開始,甚至包括很多音樂學院裡的老師都是民美出身,如果都說學流行不需要從美聲開始,那些老師還怎麼混呢?

“美聲”和“流行”之間的關係,衝突的地方不止一點

所以才會經常聽到有人宣揚“一定要先學民美再去學流行,效果更好”。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流行唱法的完善,和獨立的流行唱法體系的建立,已經不需要從民美開始了。美聲可以說作為最原始也是最科學的唱法,包括整體的發聲方式或者科學依據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隻能說很多方面和流行唱法有著天大的差別美聲要求聲音洪亮通透,但在流行唱法中可能會明亮也可能暗淡。美聲要求咬字圓潤飽滿,流行很可能咬字會扁一些甚至不清楚(一些歌手的個人特色)。美聲要求聲音完全的連接和大線條,但有些流行歌會以斷句或者比較靈活的節奏去演繹。特別多的方面都表現出美聲和流行的區別,就彷彿我們聽一個美聲歌唱家去演繹一首流行歌,技術無可挑剔可是就怎麼聽都不好聽。

“美聲”和“流行”之間的關係,衝突的地方不止一點

還會有人說能唱好民美再唱流行歌就太簡單了,我只想說一派胡言。當今流行歌曲的多元化,音樂整體風格的變化,大幅度的音域跨度,以及多到眼花繚亂的流行演唱技巧,難度已經絲毫不低於民美歌曲。如果說相同的地方就是兩者都是為了訓練好聲音,為演唱服務,但是各自的歌曲處理風格等等就存在非常大的差異,那我們可以客觀地看一下,美聲和流行到底哪些方面存在相通之處,哪些方面又不同呢?

“美聲”和“流行”之間的關係,衝突的地方不止一點

就像“天下武功出少林”一樣,各種唱法最初也是從美聲演變而來,但是隨著發聲技術的改變和不同類型音樂的產生,發聲方式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兩者相通的地方比如:正確的聲音通道(胸口鼻咽頭)的流暢,橫膈膜擴張腰腹的支撐,內口腔狀態的打開等等,這些都是毫無疑問相同的地方,所以不管你學習的是什麼唱法,氣息是一定要訓練的,聲音通道也是要正確的。有些人說拿美聲練氣息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因為美聲要求真聲比例非常大,所以對氣息的支撐要求相對也較高。

“美聲”和“流行”之間的關係,衝突的地方不止一點

那麼下面說說衝突的地方。美聲可以說把人的聲音共鳴發揮到極致的唱法,要求全部腔體打開,以真聲比例非常大的狀態去演唱,但是流行歌用這種感覺去演唱會顯得很不自然,因為很多流行歌是需要“收一半放一半”的。那麼發聲發聲方式上美聲全部建立在胸腔基礎上以真聲為主,流行的發聲方式就會比較多,有重混,平衡混,弱混,甚至類似maroon5那種聲帶邊緣震動唱法。加上各種音樂風格,比如r&b,電子,搖滾,爵士等等發聲技巧更是五花八門,如果所有流行歌唱法都遵循美聲唱法的原則,那麼就毫無特色而言,更不能分裂出這麼多的音樂類型。

“美聲”和“流行”之間的關係,衝突的地方不止一點

另外一點就是咬字問題,流行唱法更主張“說話式唱歌”,美聲唱法要保證字的圓潤和飽滿因為最初是從意大利語轉換過來的。這樣兩者也會存在衝突,長期的美聲咬字習慣再代入到流行歌中會顯得過於“莊重”,丟失了“說話式”歌唱的原則,咬字聽起來不親切同時美聲咬字位置會偏後一些,流行咬字會靠前一些。

“美聲”和“流行”之間的關係,衝突的地方不止一點

當今的流行唱法已經有了完善的體系,更有各自發聲技巧和特色,演繹出來的風格也不同,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也會遵循科學的發聲技巧,在保證不損害聲帶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你的演唱機能和技巧。這裡並沒有對立哪種唱法,美聲唱法非常科學但是不代表學流行一定要先學美聲。希望喜歡音樂的同學正視當今的流行唱法,找到屬於自己的演唱風格和科學的訓練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