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小人物活得艰难,抵抗不了大人物的仗势欺人,但谁也不能忽略小人物的爱子之心,爱可以让他们苦中取乐,也可以让他们奋起反击。

李维杰是《误杀》中的小人物,也是一位平凡不擅表达的父亲,唯一一个爱好就是看电影,没有太大的本事,但当家人遇见危险时,他也可以奋起反抗,把妻子和孩子挡在自己的身后。

《误杀》虽是一部翻拍的电影,没有改变原版电影《误杀瞒天记》的故事框架,但改动了一些细节,人物性格上做了改变,使其更符合中国式的父母,让电影更符合国人观影口味,可以称为“翻拍国产电影的典范”。

相比以往的悬疑剧,一开始凶手是未知的,正向寻找线索捉拿凶手的故事框架,《误杀》是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发生了命案,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是要反向处理,隐藏证据,阻止警察破案的故事框架。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李维杰为保护失手误杀了素察的女儿,设计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据,洗脱家里人的嫌疑,而女警长拉韫既是为了找到儿子素察,也为抓到凶手,盯上了李维杰,想法设法寻找证据,而《误杀》就是一部以李维杰为主视角,与拉韫对峙,掩藏证据的电影。

表面上看《误杀》是一部悬疑犯罪,实际上探讨的是人性中的善与恶,很多时候善与恶只在一念间,只看我们怎么选择,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站在李维杰的角度观看自此片,我们会为他不被抓到证据开心,但站在拉韫的角度,则是希望坏人落网,但在好与坏之外,电影也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权力地位无关,是一种本能。

一、不擅表达的父亲,愿为爱而战

李维杰是一位不擅表达的父亲,随着女儿平平的长大,他与女儿间的距离变远,女儿不再信任他,遇到了问题也不会再找他,他意识到了这种疏远,却不知道怎样解决,重新建立起这种信任的却是一件意外的发生。

有很多父亲像李维杰一样不善表达,不会像母亲一般体贴温柔,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孩子也很容易忽略他们的关心,但他们却会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爱。

平平在一次聚会后,被素察侵犯并拍了视频留证,之后对方还用视频威胁她,平平害怕慌张的不知道怎么办,在母亲的一再询问中告诉了母亲阿玉,她以为素察能够畏惧大人,删除视频,放过女儿平平。

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场见面,打碎了两个家庭的平静。素察没有丝毫的惧怕,反而对阿玉和平平动起手来,平平误杀了素察,而李维杰是在事发之后赶回家才发现了这件事。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为了不让素察再次伤害自己的家人,他决定运用自己看电影所学到的知识,销毁证据,制造不在场证明,让这个家再次回归短暂的平静生活。

李维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明白,素察的父母有权有势,而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只能够勉强维持生活,无论有什么样的原因,都不会得到公平对待,一旦被素察的母亲拉韫女警长找到证据,那么他的家人不会再有安宁之日。

他只能用这种方式守护家人,但他也知道,自己与拉韫的较量才真正开始。于是他让家人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模拟审讯室问话,教妻子和女儿面对警察问话时要怎么回答,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中。

拉韫找不到证据证明他们是有罪的,周围的人都可以为李维杰作证,小人物李维杰凭借自己的聪明赢得了女警长拉韫,让大家成为自己一家人的不在场证人。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李维杰与拉韫的这场搏斗,是正与邪的斗争,也是两个父母间的斗争。李维杰或许没什么太大的本事,但谁都不能否认他对女儿的爱,对妻子的爱。就像是他对妻子说:“我是一个没本事的人,也没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

在这场搏斗中,李维杰赢了,赢得很漂亮,他保护了家人,没有毁掉女儿的人生。不论事情的对与错,只从家人这个角度看待此事,李维杰这个父亲平时做的或许不够好,但在保护女儿这件事上,他很称职,他没能给家人好的生活,却给了家人满满的爱,家人在他心中是第一位。

每个人对家人的定位不同,有人认为事业权力大于一切,也有人认为家人孩子排在第一位,其他什么事都要往后排,显然,李维杰是后者,家人大于一切。

二、女人虽弱,但为母则强

如果一个女子柔弱,没有权利和本领,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钦佩的力量,但如果她是一位母亲,那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当女人有了孩子,哪怕她本身柔弱,也会因为孩子而变得坚强起来,会为了孩子付出一切。

阿玉是传统式的母亲,没什么本事,在电影中的存在感不强,很容易让人忽略,但她为女儿出头的两场戏却让人印象深刻。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一场是女儿平平告诉她,自己被素察威胁了,她陪女儿一起去仓库等素察。看到素察时,阿玉依旧带着一丝害怕,眼神有所畏惧,但还是勇敢地对素察说,我不管你是谁的孩子,但如果你敢碰我的女儿,我就跟你拼了。

此时的阿玉虽然很害怕,也不符合她以往的性格,但是为了女儿她什么都不怕,她只想让对方收手,还给自己女儿一个平静。如果说,此时的阿玉只是一个母亲为女儿出头的冲动式勇敢,那么后面她和拉韫的对抗,则是隐忍后的爆发。

拉韫拿着平平的视频威胁她,如果再不说出真相,那么很难保证视频不会流露出去。听到此话后,阿玉挺身站在女儿身前,愤怒地看着拉韫,而拉韫继续抑着愤怒,缓缓地说:“你现在一定很了解我的心情,毕竟你也是一位母亲,你应该知道,为了自己的孩子,我没有任何做不出来的事情。”

阿玉听后,咬着牙狠狠地说:“有的孩子是孩子,但有的孩子就是禽兽。”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这是一场母亲与母亲的对决,阿玉虽然是普通的小人物,没有拉韫的强势,但当她为自己女儿对上拉韫,她的气势丝毫不输拉韫丝毫,反而是拉韫在对视中有着心虚,率先转身离开,用暴力手段逼问真相。

这个世界上最不可被忽视的就是一个母亲爱孩子的心,她们或许只是人群中不起眼的一个人,甚至很多时候会被忽视,但她们都愿意为孩子付出,愿意为了孩子奉献自己,为了孩子的前途,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爱好,只为能好好照顾孩子。

这时的她们就是一位不惧生死,充满斗志的战士,她们不会去想自己的力量是不是强大,她们只知道,如果有人欺负她们的孩子,她们就会把自己变成孩子的盔甲,替孩子扛下所有的痛,只愿孩子不再受到伤害。

三、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贯穿整部电影的核心,李维杰与拉韫的搏斗,阿玉与拉韫的对抗,都是因为爱,他们是普通却又平凡的小人物,但他们对孩子的爱不输于任何人。

李维杰消灭证据是因为爱,最后选择自首说出真相也是因为爱,洗脱嫌疑,掩藏证据是为了保护大女儿平平,最后又主动去自首是为了小女儿安安。

对李维杰来说,他做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为了爱,他心中有着自己的一杆秤。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对于李维杰的结局,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李维杰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聪明,有人说他是为了爱,也有人说是为了电影过审。但相比其他两种说法,李维杰为爱自首的说法更靠谱一些。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李维杰给家里打电话,但怎样都打不通后,急忙打车赶回家,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维杰很重视家人,不会把此事当成小事看待。

紧接着,李维杰回到家知道了全部的事情,阿玉从冲动中清醒过来,想要报警自首,但李维杰听后直接拒绝了,他的原话是:“现在报警,你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死的可是警察局长的儿子。”

简单一句话说明,李维杰更能认清在这种情况下报警,一家人谁都逃脱不了,也不会有解释的机会。

但当李维杰决定自首时是什么时候呢?那时候,拉韫失去了权力,成为一个普通人,他们无法再伤害自己的家人。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另一个原因是安安为了得到他的奖励,开始说谎,偷偷涂改考试成绩,并且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安安的行为让李维杰意识到,小女儿安安说会了撒谎,是因为他们做了坏榜样,让小女儿在不知明辨事非的年龄,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即将走向错误的道路,为了给安安做个好榜样,李维杰用行动告诉安安,做了错事,说了谎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说谎,做错事。

在电影的最后,李维杰有这样一段独白,他对平平说:“我多么想你像小时候一样信任我,依赖我,可没想到,我们父女竟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才重新找回过去的信任和依靠,是爸爸对不起你,让你失去了对我的信任,希望这件事,能让你真正长大,不再惧怕生活里的任何经历。”

他自首是希望大女儿能够通过此事学会长大,不再害怕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也希望小女儿能有正确价值观,不要慢慢长成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的人,更不希望把小女儿养歪了。

《误杀》:李维杰为爱瞒天过海,也愿为爱投案自首

《误杀》并不是一部只让人判断谁是谁非的电影,或者说,关于李维杰是好还是坏,并没有标准答案,只看我们情感上更倾向于谁,当我们被他对孩子的爱所打动时,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位父亲为了保护家人的绝地反击。当我们只分对错时,看到的就是一个可怕的男人利用了所有人。

但造成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失败,造成了两个家庭的痛苦,素察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毁掉了素察,也毁掉了李维杰一家人的平静生活。

事情可以分对与错,爱的方式也有对错之分,但爱没有对与错,只有懂不懂得爱,会不会爱。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意识到,自己爱的方式是否可取,只是一味地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却忘了爱的方式很重要,如何以自身做榜样教育孩子也很重要。

错误的教育方式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正确的教育方式才会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