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回头无岸的罪与罚

受害者与加害者:都是迷途的羔羊

罪一定要付出代价,不然公正就失去了意义。电影《误杀》的英文名叫做《Sheep Without A Sheepherd》,即“失去牧羊人的羊”,在《圣经》中“羊”一直是默默无声与赎罪的典型,中国也有“替罪羊”一说。《误杀》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电影,因为从片名上完全看不出故事吸引人的地方,但这确实是一部难得的讲究叙事艺术性与故事性兼顾的悬疑佳作。

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学》中提出了“艺术的两难结构”,《误杀》中处处都是这种“两难结构”,由此带来了极强的故事张力。表面上看,这部电影是“罪犯”与“警察”之间斗智斗勇,但是李维杰一家作为性侵与权势压迫的受害者,为了脱离刑罚,却选择掩盖真相、隐瞒证据;警察局长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但是为了查明真相,她不择手段,伤害他人。“加害者”与“受害者”,在《误杀》中不断互换位置,双方互为彼此的“加害者”和“受害者”。


《误杀》:回头无岸的罪与罚

受害者应该得到正义的保护,加害者应该受到正义的惩罚,但罪就是罪,当受害者成为加害者,罪也不可抵消。《误杀》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叙述来完成故事建构,“我挡在你们面前”,李维杰想替妻女顶罪,但顶的只是法律意义的“罪”,心灵上的罪与罚,无人审判的罪,由谁来挡,谁能挡住?!

罪与罚的心灵拷问:本土化改编的艺术升华

《误杀》的改编可谓是相当成功,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叙事艺术重建。印度版的《误杀:瞒天记》是一部悬疑喜剧,电影中印度警察腐败现象严重,为了给妻女脱罪,男主悉心编织了一场“完美犯罪”,带着一家人去看电影、旅行,超强的反侦察能力,教家人像复读机一样和所有接触的人反复强调他们出现在了什么地方,要去做什么事,配乐紧张又欢脱。《瞒天记》中的警察真不是什么好人,局长作为“正义”的代表,却对儿子骄纵溺爱,让儿子犯下了性侵他人的罪行;当儿子失踪,为了追查真相,居然在证据不明的情况下对男主一家人进行刑讯逼供,最后年幼的小女儿说出了自己看到父母和姐姐在院子中挖坑的一幕,看到这里,观众都以为男主所做的一切都功亏一篑了,然而当警察去挖坑,却发现坑里埋的根本不是局长的儿子。


《误杀》:回头无岸的罪与罚

《瞒天记》中的印度社会是执法者犯法、公职人员以权势欺压百姓,所以印度男主为一家人成功洗脱了罪名,幸福地继续生活下去。尸体早就被他埋在了朋友承包的新警察局大楼的地底下了,新警察局大楼,就是犯罪者的坟墓,而作为受害者的小人物以自己的智慧和胆量瞒天过海。《误杀》则是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一个“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的国家,没有人能够犯了罪还瞒天过海。

中国版的《误杀》,没有将这一“完美犯罪”推到喜剧的一端,李维杰以一种悲壮的牺牲精神代替了《瞒天记》中男主的狡黠,李维杰也深陷于两难困境,如果他不为妻女扛下法律意义上的“罪”,那么他的心灵将深深受罪;而他为妻女扛下了法律上的“罪”,却以一种自我牺牲式的献身精神,摆脱了心灵的罪责,但代价是妻女将深受心灵罪责的煎熬。《误杀》集《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的故事精华于一身,李维杰既是《白夜行》中的亮司,又是《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更是《爱在祈祷落幕时》的深爱着女儿的父亲,他们都是“为爱犯罪”的人物典型——“守护者”:本性善良,却为守护爱人而不断犯罪。爱本是一件岁月静好淡如水的事情,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很难为这种平凡的爱情而深深打动,但是当“爱”和“犯罪”绑定在一起,便带来了强烈的叙事张力,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钝痛一击。

法律、道德、人之常情,常常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法律有将犯罪者送进“坟墓”的责任,“道德”应该担当起预防犯罪的重任。在这些悬疑片中,“守护者”常常是因为“人之常情”的爱而以暴制暴,最终将自己拖入罪孽的深渊。而这深渊,一直在凝望着我们每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