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故事:積極面對,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因為今年新冠病毒疫情猝不及防而來,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作為老師,我們也變成了“主播”。在寒假裡我們就開始下載學釘釘並在網上進行相關培訓,學習軟件的使用。然後動員學生家長認清形勢,鼓勵每個學生進行軟件下載和使用。沒有教材,就從網上尋找資源,鼓勵學生下載電子課本,以備預習需要。通過連續幾周的線上教學,我有以下感受:



我的直播故事:積極面對,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感受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線教學,對於絕大多數老師和學生和老師而言,都是全新的的課題,都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經過一個星期的適應、磨合,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行動起來了,大家互相出主意,想點子,老師能彎下腰來向學生們學習和了解各種多媒體技術,學生也能自信地站出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老師解決眼前遇到一個又一個技術問題,以便於更順暢地參與網上學習,很有點項目式學習,任務式驅動學習的味道。


感受二:非常時期,網絡學習,家庭教育同樣很重要,不可或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本就是可以形成合力的,同理,家庭教育和在線教育也可以實現1+1≧2的效果。

誠然,通過學生打卡、簽到、後臺統計、班主任點名等,都是維持網絡教學秩序,提高網絡學習效率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但某些學生在屏幕前,做什麼呢?翹著二郎腿、磕著瓜子殼、亦或是玩著遊戲機,三心二意是,正在屏幕前專注於“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你能知道嗎?


非常時期,家長們大部分不得不宅在家裡,那麼班主任提前和家長們溝通,唱一出“雙簧”,屏幕里老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儘可能提高課堂的吸引力和互動性,屏幕外,家長們督促孩子們端正聽課姿勢,及時糾正聽課陋習;下課後,與孩子討論一下網上學習心得,不知不覺增加了親子溝通的時間和機會,也潛移默化增強了家庭凝聚力,密切了親子關係。圍繞著線上教育開展了家庭教育,通過家庭教育促進了線上教育,所以線上教學,不能唱“獨角戲”,離不開家長們的傾情配合。


感受三: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和延期開學,線上教學問題,記得河南省教育廳廳長不久前在一次新聞記者會上講過:“不幸,是通向幸福的橋樑”。通過這次大的人生考驗,結合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學生的真實歷史,正好可以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磨鍊學生意志和品質,對學生們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線上教學,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是臨時之舉,是權宜之計,按照上級教學指引,學校也開展疫情防控宣傳類、心理健康輔導類、學科知識學習類、學習方法指導類、健康生活指導類等五個方面的教育。其中,學科知識學習類教育可以是複習強化提升的,或是為新學期學習作準備的,或是綜合性的拓展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對重難點學習內容進行復習與運用等。


只要我們積極面對,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當然我不想漏掉一個孩子,但這也僅限於遙控指揮,我還是渴望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和同學們面對面交流學習,渴望聽到同學們各抒己見的聲音,渴望感受那充滿溫情的校園。我想很快春暖花會開,疫情散去,師生又可以齊聚一堂,其樂融融,這樣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


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蘇霍姆林斯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