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上期说道,磁枕为吕大仙人亲睐,并被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写进剧本广为传唱,其知名度之高、影响之大,应该不难想象吧?

然而,明清以降曾经风行辽宋、金元几百年的磁州窑及其赫赫有名的磁枕,却因史料典籍的缺失、社会文化时尚的巨变而掩没于历史的风尘中,早已不为后世所知,许多精美之作甚至被认为是仿烧他窑之"土定"!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1: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宋磁州窑白地黑剔花文字叶形枕

这一情况,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民国建立,淹埋于地下八百年的北宋钜鹿古城被发现,才风水轮回,时来运转。

巨鹿,古称钜鹿。禹贡属冀州,西周属邢国,秦置钜鹿郡,唐属邢州九县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楚项章“钜鹿之战”、西汉王莽与刘秀之争、东汉黄巾起义、明朝朱棣的“靖难之役”等都发生在此。现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其地理形势及与邯郸(磁州窑)之位置关系如图。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2:巨鹿--邯郸--磁州地理形势

1918年河北大旱钜鹿县农民掘井取水浇地,偶然挖出的宋代瓷器等旧物流入古玩市场,古董商们闻风而至,高价收购,引发民众疯狂挖掘,大批精美的瓷器流失国外。由此引起知识界的极大重视,1920年和1921年天津博物院、北平历史博物馆分别对古城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并编印、撰写了《巨鹿宋器丛录》(以下简称《丛录》等调查、发掘资料,从而导致于北宋大观二年淹没的巨鹿古城发现。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3:天津博物院编印《巨鹿宋器丛录》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4:北京历史博物馆《发掘记略》

宋代瓷枕、梅瓶、尊、罐、钵、碗、盘、等诸多瓷器、文物出土器物,在境内外受到广泛的追捧,梁启超、王国维等名贤撰文称许、考证研究;文化旗手鲁讯也曾"……为购宋磁枕一个,已破碎而缀好者,价三元五角"。凡此,亦引起了人们对寻找这些瓷器窑口的热情。一些严肃的中外学者开始关注对"巨鹿瓷"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开展古瓷窑址调查。而一些外国在华投资开办煤矿者在古董商的鼓动下,也投入到对河北、河南等地古瓷窑址的寻找和盗掘。由此,河北磁县之东艾口、河南焦作之当阳峪、禹县之扒村等一批古瓷窑址及瓷器得以面世于人。英国人R·L·赫勃逊首先认识到钜鹿古城中出土的白色透明釉下施有化妆土的瓷器,应该就是中国明清古文献中提到的磁州窑之“磁器”。与此同时,我国著名陶瓷学家叶麟趾、陈万里等先生通过一系列调查,先后发现了定窑、耀州窑和观台窑、冶子窑遗址,并分别调查了河北磁县彭城窑、河南安阳鹤壁集窑、焦作当阳峪窑、山东博山窑、安徽萧窑(白土窑)、江西吉州窑等一大批古瓷窑,仅发现的新窑址就达29处。这些调查不仅确认了白地黑花、黑剔花、白剔花、划花、印花、三彩、红绿彩等磁州窑的主要颜色釉和装饰技法,而且指出了上述古窑施用化妆土这一共同特征和在基本装饰技法上的一致性。因此,R·L·赫勃逊等人在论文中首先使用了“磁州窑型”这一名称,赋予了磁州窑概念上新的内涵,进而形成了以河北磁县观台、冶子和峰峰矿区临水、彭城为中心窑场,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一一"磁州窑系"之说,并被写进中国陶瓷史。

在钜鹿故城淹埋的房舍和瓷器店内发现了不少北宋瓷枕遗物。天津博物院整理出版的《丛录》中提到:“……钜鹿发现此物甚多,发现时有平置者,有立置者,可见当时于枕,用则平置,不用则立置之习惯。”“第一枕足底题‘崇宁二年新婿’六字及‘亚出’,其为馆甥之器勿疑。昔时以瓷枕为殉葬之具,观此可知其非矣。第二枕形式同,底题‘程三’两大字,旁又有‘程小’两小字,知为程氏父子寝具也。”巨鹿古城出土的这些磁枕,亦是中国古陶瓷考古史上首次发掘出土、且有准确地层年代及书有年号的北宋磁州窑磁枕。

《丛录》所载出土磁枕之线描图形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白地黑剔花(日人称"黑搔落")高台座叶形枕。又有两只枕描图:即所谓"第一枕",叶形枕面书行楷"长命枕",枕足墨书"崇宁二年新婿";枕形图如下: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5:巨鹿出土白地黑剔花文字叶形磁枕线描图

"第二枕"叶形枕面书"清净道生"四个大字,《丛录》称其"字体酋健古拙,非今人所能为也";底足书"程三"、"程小"。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6:巨鹿出土白地黑剔花文字叶形磁枕线描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宋磁州窑白地黑剔花文字叶形枕,其造型、装饰工艺及文字、书体、笔迹风格与此枕线描完全一致,似出自一人之手,亦应为巨鹿古城出土之物(见图1)。

一种为白地黑绘长方形诗文枕,枕面釉下以"斑花"黑彩书"欲向名园倒此瓶,主人嫌客户常闭。何如柳下眠芳草,布谷啼壶唤不醒。"枕底戳印"张家造"。《丛录》还载有一方白地黑绘诗文枕之残缺诗文线描图,不同处是其为叶形枕,文字虽辨认不全,但其"笔意之优美洵可宝也"(见图5上图左侧)。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7:巨鹿出土白地黑绘诗文竹节出筋八角形磁枕线描图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宋磁州窑白地黑绘花卉纹竹节出筋八角形枕,其造型与装饰技法与此枕线描图相同,不同的仅为枕面装饰题材而已,应为同期磁州窑制品。由此可知,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一一白地黑绘在北宋末已经较为成熟,那么其起始时间也不应晚于宋代中期。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8:故宫博物院藏宋磁州窑白地黑绘花卉纹竹节出筋八角形枕

巨鹿古城发现之时,正值民国建立不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古城遗址及出土文物保护管理无人顾及。时任县知事(县长)丁惟棠还依仗职权,对民众挖掘出土的瓷器巧取豪夺,然后再高价出手倒卖给外国古董商,他曾到邢台将一方猊枕以8000大洋卖给美国商人,后被巨鹿绅民联名告到北京政府内务部,丁以重金贿赂高官,最后竟不了了之。在此情形下,无数珍宝瓷器流失海外,其中被贩卖到日本的精品瓷器多达上万件,不少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级的"重要文化财",如兵库白鹤美术馆收藏的龙纹梅瓶等。

《枕枕有辞-品文化》之二:巨鹿古城与北宋磁枕出世(1)

图9:日本兵库白鹤美术馆藏磁州窑白地黑剔花龙纹梅瓶

2020年1月18日~3月15日,由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主办的"磁州窑与宋瓷:纪念巨鹿遗址出土100周年"展览,在东京都世田谷区岡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举行。以一家馆藏磁器即撑起如此重要展览,可以想见日本公私博物馆收藏巨鹿出土磁器数量之丰、品质之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