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種糧還是天大的事嗎?

知褔樂


糧食始終是天大的事情。

人的生存最起碼的需求就是吃飽,不管任何時候都是。

雖然現在都是提工業化,但工業化的前提也是要吃飽。工業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

糧食不能工業合成,最終還是需要種植。所以種糧一直是首要大事。每年一號文件都是農業的,而且國家設定了耕地紅線要求,這個就是為了保證糧食的穩定。

可能也有部分人說現在農村很多人都不種糧了,田也荒了很多。其實這個不矛盾。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提高,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會更多的解放出來,但工業也會反哺農業,提供農業生產效率,這樣就不需要那麼多人再從事農業勞動,我們也不會沒飯吃。


海西新農人


你好,我是渝香誘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民以食為天,種糧還是天等大事嗎?

我認為是的,你也說了民以食為天,沒有哪天我們是不吃食物的。人,活著都要吃,不管是吃米飯,麵條,包子還是玉米等,都是要種植才有各種各樣的加工食物。

在我們南方,種水稻,不單單是我們人吃,還可用來餵雞鴨各種家禽,家畜都離不開糧食,更何況是我們人類。

在我們村,還是有三四個種田大戶的,平均每戶種有二十畝左右(在我們這裡算多了),我覺得他們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村裡的田地就少荒了很多。

我家4口人,種4畝水稻,每年都能吃完,喂完,人畜共同食用。然後我們再食用蛋和肉。糧食,在農村,在農民這裡顯得更為不可缺少。

在城市,人們的主食有很多的選擇,每餐吃的不單單是米飯或麵食,還有很多用大米或小麥加工的食物。我們知道,這些經過加工的食品,也離不開最原始的莊稼。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的朋友,歡迎進來評論,讓我們一起討論。





渝香誘惑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種糧就是天大的事情,因為我小時候我們家裡種了十幾畝地的糧食,尤其是那個時候我們這邊沒有收割機這些大型的收割機器都是靠人工,家裡老少全部出動把自己地裡的糧食弄回家,自己經歷的心酸自己知道,而且農民全部不種糧食了,整個國家人民拿什麼吃饅頭,大米。整個國家都是民以食為天。

農民不種糧食幹什麼,以什麼來養活家裡,讓家裡變得越來越好啊!再說現在都是機械化了種糧和收糧食,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那麼撈叻了,那麼辛苦了。



居學生活記


民以食為天,種糧還是天大的事嗎?種糧當然是天大的事,系立國之本,是人民生活質量的保障!從今年的眾多文件、通知、講話中會發現以下內容:“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豬生產,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支持恢復雙季稻生產”等,都著重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同時,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種業公司總裁及華大農業總裁劉石發表了一篇《後疫情時期的糧食安全》,深度剖析中國糧食安全,並提出了一些建議,特別是對“糧食安全的代價應該由誰來承擔”的解析深有感觸,唯有種糧有錢賺,糧食安全才會有保障!下面說說個人觀點:

首先,我國糧食的確有較大的庫存,糧食供過於求,但據相關統計表明,2019年我國三大谷物播種面積14.2億畝,同比下滑5579萬畝,其幅度巨大,甚至可能對我國糧食安全產生重要影響。

第二,強調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但種植若賺不到錢,特別近兩年種植早稻,基本沒啥收益甚至虧本,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不足,早稻面積減幅大,繼續下去將有可能影響糧食安全。好在國家層面及時重視,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雙季早稻生產,既提高了水稻最低收購價,給種植補貼,還給種植戶買保險,降低農民種植的市場、災害風險。

第三,全球氣候變暖對糧食生產有利有弊,可能弊端會更大。從2019年開始,全球自然災害(旱澇、地震、蝗災、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發生數有所增加,糧食穩產要歷經一場大考。有機構預測說,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玉米總產的產量影響評估為700萬噸左右。

第四,自古以來,糧食危機是人類的最大危機,丁戊奇荒的歷史、2000年俄羅斯的至暗時刻都是糧食危機引發的苦難。因為一旦糧食不足,社會便會發生動盪,所以“糧食安全”是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老話說的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綜上,若我國耕地紅線能穩住,在正常的自然和經濟環境條件下,糧食安全是能保障的,但是問題是:農民付出了勞動賺錢得僅是微薄的收益,還得承擔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而且不受尊重;其次,是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人活著就要吃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吃少了餓肚子,容易營養不良,沒力氣,愛得病。沒有吃的,會餓死,很悽慘。

所以古人說,民以食為天。新中國建立的時候,一窮二白,廣大人民群眾為了溫飽而奮鬥。興修水利,墾築梯田,紅旗渠精神永遠不會被忘記。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化肥和雜交種子廣泛使用,畝產量大幅提高了。我國大多數人吃飽穿暖了。

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不足,糧食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國際形勢雖然總體和平,但是戰爭和衝突從來沒有停止過。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主糧必須要自己生產,實現自給自足,才能保證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國家在2008年提出對基本農田實行永久性保護。2020年,永久基本農田不少於15.46億畝。

然而,城市擴大需要佔地,工業生產需要佔地,農民種地不賺錢,也導致部分農田拋荒。所以,糧食生產形勢嚴峻,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勇哥家在重安鎮


我是“立足首都,面向全國,服務三農”的行者萌仔,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所謂民以食為天,我認為種糧還是很重大的事情。為什麼什麼這個說呢?這是我的以下一些觀點。

國家政策方面


一是加大財政補貼

國家為了鼓勵農民種糧食,每年都會給種糧食的農民發放糧食補貼,由於地區情況的不同,補貼是從50元到200元每畝不等。我們家的小麥是每畝補貼110元,玉米每畝是105元,其他的農作物每畝補貼100元,基本就是這樣的。

二是保障種糧的收益

現在國家調控對糧食市場定價也所調整。例如:我們家的玉米,年前的價格才幾毛錢一斤,看著都心寒,於是都囤起來了,可是到了年後漲到1塊多了。包括其他的農作物都有所增加,國家的這些利好力度真正保護種糧的積極性。

辛勤的勞動者


自古以來土地種糧就是農民生存的一切源,而且糧食作為人們最為基礎的生活物資,餓肚子的千百年的歷史使得農民對糧食有著莫名的感情,不管以後糧食價格受到市場價格怎麼樣的衝擊,農民種地養人的初心是不會變的。

假設農民都不種地了,農村的土地就要面臨無人耕種的局面,也會造成國家恐慌,一個國家生存是需要靠糧食支撐的,所以就有了這句話,民以食為天。那麼如果農民不去種地了,我們今後吃什麼呢?靠什麼來養活我們十四億人口呢?大家對我所說的有什麼看法?歡迎仔評論中留言。


行者萌仔


民以食為天,種糧還是天大的事嗎?

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不管哪朝哪代,“民以食為天",種糧永遠都是天大天大的事。

《漢書 酈書其傳》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理解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君者以老百姓為國家的根本,老百姓則以糧食為賴以生存的根本。

看似簡單樸素的一句話,卻有著十分深刻的含義。他表白了一個國家及人民之間賴以生存的本質。要知道,古代中國,長期處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在那樣的環境下,那些賢明之士都意識到糧食安全,對於一個國家穩定是多麼的重要。縱觀古代王朝興衰,沒有哪朝哪代的滅亡,不都是因為老百姓的民不聊生,被迫起義,推翻無道君主。這就是荀子所說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具體體現。

對於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這麼多人,活著就要吃飯,今天的糧食安全尤顯重要。去年我國進口糧食總量達到1.1億噸,其中大豆8800萬噸,實質純糧食進口2300萬噸,我們來算一個賬,如果平均每個人一年消費1000斤糧食,就意味著我們國家每年有4600萬人捧的是外國人的碗。這是一個何等驚人的數字,擺在國人的面前,你有什麼感想!毛主席說:“手裡有糧,心裡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在建國初期,我國能從一窮二白,通過努力奮鬥,改天換地,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為的就是吃飽。今天,我們更要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裡,種糧永遠都是天大天大的事,一時也不能放鬆。只有這樣,才能隨時隨地應對各種挑戰!


青山胡家hza123


雖然說現在電視劇比較多,自媒體也比較火,但是可以說農業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基礎,如果沒有農業,沒有糧食,我們國民將無法生活,你所知道的一切副產品加工都是通過農業所有的動植物的養殖都是靠農業,如果沒有農業,沒有糧食,其他的一切科技都是白談,所以說我們的國家每年都會戰略性的儲備各種物資,包括糧食肉類各種應急的食物,都會進行戰略性的儲備,所以說農民作為我國,國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重糧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的這種重梁式的模式會在後期進行改革,比如說可能一個人承包一片土地進行機械化的收割和播種,對於提高機械效率以及農民增收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閒下來的那一部分農民可以進入工廠掙工資。

2019年全國高考題首當其衝的作文題目,全國一卷的就是勞動書名,從國家層面上已經開始重視青少年對勞動的認識,並不是說小孩讀書了,就可以,不勞動,就可以不種地了,就可以拋棄原來農業,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而且未來農業作為國家的戰略性扶持項目,會得到越來越好的發展\\^O^/。

所以說無論什麼時候,農業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我們可以不工作,但是我們不可以不吃飯。





壯壯的鄉村校園生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國的糧食不夠吃了”只是一種不安的揣測,實際上,如果按照國際慣例,將17% 至 18% 的儲備率設為糧食庫存和消費的安全線,中國現在是超額儲備。科技的進步讓吃飽變成了常態,幸福地填飽肚子,自由自在地大快朵頤的時刻,是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癒。

能不能吃飽飯在古代可是件看運氣的事。倘若你幸運地生在了兩漢時期,那你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可以填飽肚子的,在兩漢長達426年的統治中,只有49年鬧過饑荒,平均下來一年也發生不了一次。但若你不幸生在了元朝,就很大概率要每天為食物奔波了,維持了97年的元王朝有高達81年是饑荒年份,共發生了839次饑荒,平均每年發生近9次……僥倖活下來的人,都是飢餓遊戲的獲勝者。


農業固然靠天吃飯,卻也仰賴科技和制度的加持。時間快進到近現代,科技和制度的進步給飢餓者帶來了曙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南優2號”, 1976年起,雜交水稻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差不多同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實施開來,“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政策激發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70年代後我國的水稻產量陡然上升,從一億多公噸攀爬至90年代的接近兩億公噸,幾乎翻番,並在2010年突破了兩億大關,穩定地佔據著水稻產量世界第一的位置,和世界第二名的印度、世界第三名的印度尼西亞都拉開了較大差距。

如今,填飽肚子早已不是國人的煩惱,隨著經濟和收入的提升,他們琢磨的是從哪裡可以吃到健康的粗糧。饑饉年代聊以充飢的粗糙玉米麵,成了價格比細糧還貴的香餑餑。


社會的發展投射在個體身上,進步是肉眼可見的。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2018年亞太地區食物安全和營養報告》,貧窮導致飢餓,飢餓則導致發育遲緩。

觀察各國數據,我們發現收入的提升和發育遲緩的下跌是正相關的。在下面的散點圖中,中國的人均年收入增長率一騎絕塵,將其他亞太地區遠遠甩在後面,相應地,發育遲緩的年降低率也比較領先,僅次於常食奶鈣製品的蒙古。

根據《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對中國居民近10年的身高體重變化的分析,與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結果相比,2002年我國各年齡組居民的身高和體重均有所增加。

既然中國的糧食產量從2004年到2015年連年遞增,為什麼還要大量從國外進口糧食?

進口量的確是迅猛增加的。據我國農業部統計,2016年我國糧食進口量高達11467.6萬噸,較 2006 年 的 3713.8萬噸相比,增長了208.8%。同時,淨進口量(即進口量減去出口量)從 2006年的2939.4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11277.5萬噸,增長了 283.7%。

根據《農村經濟與科技》的觀點,糧食進口量的逐年遞增是有原因的。

一是國家為了避免“穀賤傷農”,設定了糧食最低收購價,使得從農民手裡收糧的價格遠遠高於從國外進口糧食的價格,使得國內農產品相關行業傾向於從國外進口糧食。

二是國內的糧食以“量”取勝,重視吃“飽”,卻缺乏高質量的糧食。比如國內自產的稻米也足夠消費,但優質的泰國大米更受歡迎,市場需求促進了糧食進口。

三是自中國加入 WTO 以來,農產品關稅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成為農產品開放度最高的國家,使得外國農產品大量進入中國市場。

所以,“我國的糧食不夠吃了”只是一種不安的揣測,實際上,如果按照國際慣例,將17% 至 18% 的儲備率設為糧食庫存和消費的安全線,中國現在是超額儲備。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詩句中的描述成真了。


三農法規速遞員


你好,我是快樂農民小吳,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民以食為天,種糧還是天等大事嗎?

我認為是的,你也說了民以食為天,沒有哪天我們是不吃食物的。人,活著都要吃,不管是吃米飯,麵條,包子還是玉米等,都是要種植才有各種各樣的加工食物。

在我們南方,種水稻,不單單是我們人吃,還可用來餵雞鴨各種家禽,家畜都離不開糧食,更何況是我們人類。

在我們村,還是有三四個種田大戶的,平均每戶種有二十畝左右(在我們這裡算多了),我覺得他們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村裡的田地就少荒了很多。

我家4口人,種4畝水稻,每年都能吃完,喂完,人畜共同食用。然後我們再食用蛋和肉。糧食,在農村,在農民這裡顯得更為不可缺少。

在城市,人們的主食有很多的選擇,每餐吃的不單單是米飯或麵食,還有很多用大米或小麥加工的食物。我們知道,這些經過加工的食品,也離不開最原始的莊稼。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的朋友,歡迎進來評論,讓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