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运营商能否把短信变为微信的形式?你怎么看?

天昏烛明


从技术能力上看,运营商自己的研发人员没有能力做出微信这样的爆款应用。从系统支撑能力上看,运营商现有的短信网关根本无法承受微信这样高密度的信息传递频率。从业务角度看,运营商并没有把这么大的流量变现的渠道和能力。

运营商自身的研发能力是做不出微信这类爆款应用的

运营商的员工的研发能力并不强,更多的依靠各个支撑厂家的技术能力。短信的发送和接收在技术原理和开发难度上比微信简单不止一个数量级。微信团队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开发人员。运营商分省运营,技术能力不集中也决定了不可能开发出类似微信这样的爆款应用。

运营商短信网关容量支撑不了微信这么大的信息密度

根据腾讯2019年微信数据报告,2019年,微信月活跃用户11亿多,就按每人每天发10条信息的频率算,短信网关要承受120万/秒的短信“轰炸”。要知道,一个省全省的短信网关短信发送频率上限是3000条/秒,还不保证成功率。如果要支撑微信这么大的数据传输量,运营商根本买不起设备。

运营商没有把流量变现的渠道和能力

我们都知道微信是免费的。对腾讯来说,微信只是获取流量的入口,真正赚钱的是围绕微信开发的其他应用和业务。而对于运营商而言,即使能够把短信改为微信的形式,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渠道和业务把这些流量变为利润,因为经营范围不允许。所以,对运营商来说,把短信改成微信的形式是不划算的。

综上,微信的模式可以复制,但对运营商来讲,把短信改为微信的形式既不可靠也不划算的。


茗颂


如题主所说,短信可以“变成微信的形式”,不仅能够发送收发语音、图片、视频、定位等富媒体消息,还能实现类似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功能——短信小程序。我所说的这些并非停留在纸面上的技术,而是已经成为现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短信小程序已经崭露头角、大显身手。比如开展疫情相关情况反馈,如果用其他软件比如微信进行收集,首先会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所有人必须安装软件,二是必须将收集信息的链接发给所有人。门槛太高,难以实现全覆盖。短信小程序则不然,给目标发送一条短信,对方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就会进入信息填报界面。对社区等基层防疫部门来说,接触辖区住户、实现信息交互是一大难题,短信小程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上世纪90年代,移动通信发展进入2G时代。和大哥大时代相比,手机除了打电话,还能发短信了。我读大学时正赶上手机普及,那会通话费用比较贵,发短信是最流行的通信方式。大约在2007年,中国移动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飞信,靠着能免费发短信这一杀手锏,一度成为了仅次于QQ的全国第二大即时通讯软件。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微信兴起,短信的作用逐步被替代,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2014年12月,中国移动在当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力推融合通信,俗称“三新”: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新消息就是短信的升级版——RCS增强短信,支持各种多媒体消息,支持一对一、一对多以及群组聊天。

其实这个新消息并不是中国移动自己弄出来的,而是基于一套全球运营商都支持的标准。依靠这套标准,才能保证全球运营商之间的业务互联互通和用户体验的一致性。这套标准之下,除了发送多媒体消息,还能实现小程序功能。

它的核心优势包括

  1. 覆盖终端多,几乎所有手机支持;
  2. 消息送达率高,手机号码就是用户ID,不需要另外注册;
  3. 安全性高于一般应用软件,很多公司不信任微信等应用,但短信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RCS增强短信的潜力是很大的,拭目以待吧!


通信赢家


首先短信是成熟的技术和通信手段,相比微信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优势,比如短信不用上网就能发送和接收,在法律层面短信可以作为证据而微信不行,短信比微信更正式等等。之所以短信没有被微信取代,说明有他存在的意义。

在运营商层面,手机号卡基本已经饱和,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流量会越来越便宜,对于企业来说是降低收入的,而短信多少年了依旧是1毛钱一条,而且现在基本没有短信包月产品了,你发的越多企业挣得越多,它是增收项目,所以不会取消。

再就是微信是依托的app软件,如果哪天微信不再流行,运营商这种国企是很难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快速变通的。且不说如果运营商出了一个app大家会不会用,运营一个软件是很耗费精力和财力的,且不能保证永久使用。而短信就没有这种问题,人们已经完全接受且会使用,手机都有短信功能,没有门槛没有学习成本,何乐而不为。

不知道我说的你是否赞同,可以讨论。


V8小奥拓


其实短信还有其需要的,当然比起那几年特别火的时候已经差之千里,那时拜年都是短信,不过随着社交软件的兴起,短信的应用越来越少了,现在好像使用最多的就是接受验证码,还有一些银行和快递。


其实运营商从发短信到微信还是有的,一般公众号就可以,当然一般都是以省级公司为主,比如辽宁移动有个和粉俱乐部,就经常有一些活动,送流量送话费等,还有运营商们的手机营业厅也是现在主流渠道,相反人工客服这方面比那些年通话率少多了。

运营商很多的时候那一定首先考虑利益,毕竟那是企业,当然我们的企业也有公益的部分,就像这次疫情,免费送医疗人员话费,停费不停机等。还有很多山区海区,建设基站也是亏损的投资,毕竟使用手机的人员远远不及投入,这方面老外那里宁可不投资也不会去操作亏损的买卖。

短信个别时候还是有用的,但是要说运营商使用用微信代替还得假以时日,毕竟还有一部分消费者还没有智能机,相反短信更好用,当然这部分群体人员越来越少。

其实不管怎样,利于消费者的事情就值得提倡,否则就应该被抛弃和遗弃,我们同期待运营商们更好的服务包括方式和方法的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