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辅导孩子学习,家长血压直线上升,怎样给家长降压?

王老师咨询师


疫情期间辅导孩子学习,家长血压直线上升。注意,这是一个句号,但这里面有多少焦虑无奈呀!你品,你细品。自己安抚一下自己的情绪吧,要不,很危险。

疫情期间,网课进行时,老师稍微轻松了一把,而家长不论你上班不上班,作业辅导一天也跑不了。疫情当前,烦躁也不行,除了学会减压,别无他法。

首先,听了网课后,其余时间家长可以自己做主,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你说了算。思品音乐美术体育都可按预先的顺序上,也可以不按,随你意,随孩子意,前提是只要孩子掌握了,记住了,一天一节课也无妨,烦老师布置作业多的,放学晚的,等等一系列问题全都烟消云散,是否一想还真那么回事呢?你手机聊天的时间好像也充裕了不少,孩子的课也丰富多彩,一箭双雕的快乐。

第二辅导作业时,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生字写20分钟,出去玩一会儿,回来再写20分钟,就是一次写的少点,重复的多点,也玩耍了,也能记住,别问效果怎样,我知道的,错不了。其他科目也类似。反正老师不在面前,训不了你,你的天下你做主,择菜洗碗的时间是否也有了?偶尔追个剧也有可能,血压一定能降。

第三,辅导起来题不会做了咋办?一句话,放一边先不用管它,孩子玩了之后再解决,如果你也不会,老师,百度,作业帮,都在那儿等你,拜访就是了。另外孩子如果烦躁,你可以编个课本剧,让孩子去表演,总之玩耍之中把知识放进去,别总是拿棍子吓人,要不孩子吓哭了,你的血压也上来了。

好歹是亲生的。要不了多久就开学了,多想办法,控制情绪,血压想升都不好使。


贾雪锋


疫情期间,我刚开始辅导我那两孩子学习也是怒火冲天,吼声连连!注意力不集中,教了一会又忘了,其实也是我们太心急了!孩子们都不想学!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我先讲一遍,让他们自己学,我在一旁看书,让他们有不懂就问我……学了一个多小时,和他们一起互动活动一下,比如看视频做点简单的瑜伽,压压腿什么的!


美丽心情好生活


你好!这是一个很热议的话题,孩子读书也挺不容易,每天除了写的作业外,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还得做各种手抄报。

我们平时辅导孩子有得多误区

1、缺乏关怀: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这时孩子内心OS:你爱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

2、无故打扰:一边看电视或玩手机,一边监督孩子做作业,从他的房间进进出出;一直盯着孩子写作业,寸步不离。前者让他分心,后者让他紧张。

3、盲目训斥:例如看到孩子字迹潦草,忍不住发火甚至把它全部擦掉,要求重写。孩子只剩迷茫,不明白到底怎样才算好看,久了也不当一回事了。

接下来说说辅导作业的几个要点,其实想要做好辅导工作并不难,关键是需要家长和孩子的默契配合

辅导技巧

1、清晰的思路

家长要明确,陪写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能力。

许多题目并不难,要鼓励孩子反复审题,当孩子获取有效信息时给予肯定。对于难题,父母可以分析这道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到什么条件就能解决,让孩子根据提示去思考。

2、合理的规划

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做作业也不例外。让孩子预计一下每科花费的时间,心里有数就会有紧迫感。家长帮着计时,有了时间标准,能逐步提高写作业的速度。

随着年级的增长,作业难度显现。不妨采用“二八定律”,即用20%的时间做基础题,剩下的80%时间攻克难题,这样学习效率更高。

3、良好的环境

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氛围,书房、书桌干净整洁,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可以,请放下手机,在一旁读书看报,父母认真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示范。

辅导孩子写作业

真是累人又累心

当然不管怎么样

命还是最重要的

家长也要学会排解

辅导作业带来的压力

家长“作业焦虑”怎么解?

1、要容忍不完美的作业

孩子一旦背上书包进入学校,就是独立面对他自己的学习任务,哪怕孩子交上来的作业皱巴巴的不像样、不成形,价值远远比父母替代做的高大上。

家长要有教育的理性,不那么完美的作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容忍不完美,孩子才能逐步独立面对任务、自己完成任务。

切忌一开始就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否则学习能力发展不起来,不用等到中学,小学高年级时学习问题就出来了。

2、要学会说“不着急”、“再想想”

家长请记住这个定律,适合儿童学习的环境一定是低情绪度的,不要说鸡飞狗跳,就是面带怒色,儿童都会感到你的情绪,思维都会被严重干扰。

遇到孩子做题卡住时,一定不要骂孩子,要遵循大脑运作的规律,降低情绪参与度。用两句话降低自己和孩子可能的焦虑,一句是“不着急”,另一句是 “再想想”。思考需要很低的情绪度,这两句话就能降低儿童大脑活动的情绪参与,效果会意外的好。

3、家长要不断学习,增加教育知识

家长心里有底才不会焦虑,家长需要的不是被教育,而是专业的帮助,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了解孩子、了解学习规律的支持系统。

家长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增加教育知识、优化教育方法,才能真正降低忧虑!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炑炑辉


给家长减压,短期方法很多,但都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给家长减压,就必须给自己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功的教育也是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开始的。

可在现实中,有些家长往往更多地关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对中小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习惯的养成比知识还重要的多。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督促和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养成善于计划和追求实效的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追求实效,学习也需要有计划,在家里的学习更需要有详细的安排。家长要指导孩子按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如周一至周五在家学习计划,周六周日学习计划,寒假、暑假学习计划。

周一至周五,刚回家要安排先做半小时左右的作业,尽量把当天的作业做完,如果做不完晚饭后再做。因为按照心理学的遗忘规律,刚回家赶快做作业,有趁热打铁的效果。

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期的早晚,要安排孩子背诵和记忆一些东西,如古诗词,好文好词,英语单词等,因为按照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早上和晚上睡觉前人的记忆力更好,早上前面杂事干扰少(无前摄抑制),晚上后面事情干扰少(无后摄抑制)。大部分学校早操前要安排一节早读课,让孩子读课文、背单词,就是这个道理。实际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都能证明这一点。

有了学习计划,家长要督促落实计划。孩子当天的学习任务,一定要当天完成,双休日的任务也要分在两天各自完成,寒暑假的学习任务,也要按分解的情况分段完成,绝对不能拖到快开学集中突击去做。

2、指导孩子认真检查作业,纠正错题,以养成善于反馈娇正的习惯。

在中小学生完成作业的问题里,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没有回头检查的习惯,二是不能自觉自愿地纠正错题,并且年级越低,表现越突出。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检查验算可以发现错误;纠正和完善错题,才能弥补对知识掌握过程中的缺陷。

看了好多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谈,他们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都有个错题集。因为错误代表着已学知识中掌握较差的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纠正错题比做新题更重要,比反复做题效率更高。所以,家长务必让孩子先更正错题,再去做新的作业,长期坚持,使其成为一种习惯。

3、协助孩子认真完成口头家庭作业,以养成注重背诵记忆的习惯。

家庭作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书面作业,如写生字,抄单词,完成课后练习题等;另一种是口头作业,如背诗词、背课文、背英语单词、听写生字生词,口算数学题等。中小学生往往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其原因就是后者老师不好检查。所以家长要通过微信群等途径,搞清楚每天的作业,督促完成口头作业。

平时常听家长说:学习去。孩子就赶快去做作业。实际学习并不等于做作业。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除了完成老师补置的作业外,尽可能的进行一些自学内容。如,复习已学过的内容,读一些课外书籍等。在这里提醒家长,在小学不要给孩子教没上的内容,因为如果家长先讲了,孩子上课就会不专心,时间长了会使孩子养成不善于倾听的坏习惯。这正是中小学生留级弊大于利的原因。

4、指导孩子自觉进行单元复习和总复习,以养成善于综合归类的习惯

中小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引领,靠着老师布置的练习题、练习册的引导,尤其目前孩子的家庭作业量偏大的情况下,孩子很少有自觉进行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习惯。这都不利于孩子总结性复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综合性复习不仅有利于巩固本单元或本学校知识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家长利于周末或假期,指导孩子对上一单元或上一学期的知识进行归类复习,提高巩固知识的效果。如:上一单元或上一学期学了那些古诗,学了那些好词好句,学了那些英语单词,学了那些数学公式等等。

5、提醒和及时矫正孩子的写字姿势,以养成规范写字和保护视力的习惯

小学教育之所以也叫基础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它的基础性。不仅是小学所学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小学培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连做题的姿势和握笔姿势都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由于目前班额太大,老师的个别指导跟不上等原因,现在一部分学生在整整几年的中小学生活中,也没有学会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握笔,不仅严重影响着写字的效果,还影响着孩子的视力。

在小学常见的错误握笔姿势是手指离笔尖太近,致使笔杆太陡,没有靠在虎口里,所以,笔就不易拿稳,字的笔画就写不长。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在低年级得到解决,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孩子的字就不容易写舒展。因此,家长要时时提醒,监督和矫正孩子的握笔姿势,让正确的姿势能够形成并得到巩固。

6、教育和督促孩子爱护书本,及时整理书柜和书包,以养成爱护书籍的习惯

大家发现没有,大凡学霸式孩子,都喜欢书,平时也喜欢整理书。相反,学习差的孩子,他的书皮也最容易掉。我们家长也要教育孩子从小爱护书籍,并给孩子提供专用书柜,买漂亮的书包,督促孩子及时整理书包,定时整理书柜。

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每种习惯的养成办法也各种各样。尤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个体的不同,每个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都应有不同的培养方法。但教育有其规律可循,孩子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也有其规律可循。因而,家长应抓住小学阶段孩子接受教育的特征,及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大师讲堂


1

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

恐慌、紧张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长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请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与亲朋联络,互帮互助。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

2

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

疫情期间,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外出活动减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来帮助孩子减压,保持积极心态。

3

帮助孩子判断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家长要直面孩子关于疫情的相关问题,积极与孩子沟通,不回避疫情状况,以恰当方式、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的防控措施以及延期开学情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4

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规律有序生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来完成,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5

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多一些理解信任。

随着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遇到争吵,可以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

6

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

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

7

配合学校开展居家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





L没有水的鱼L


因为疫情,现在孩子已经基本两个月没上学了。好多家长都在抱怨说,什么时候才能开学呀?孩子已经待在家里太长时间了,管也管不住了,学习也辅导的生气很!

要说,给孩子辅导作业,不生气的家长很少,为什么生气?因为你是成人,你是从孩子的阶段过来,你会的东西她才开始学,她的接受能力有限,反应能力也有限,你把自己的期望强在她的身上,你希望她一遍就会,但往往她会让你很失望,好多次的讲解以后,你内心就崩溃了。她越不会,你越生气。到最后,好多的家长都因此气的血压不好,连哭带骂!而孩子却不知道你为何会这样!

希望所有的家长心平气和的,要理解孩子,要接受孩子的现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愿望总是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本着对孩子负责人的态度,做到你应该做到的一切就行了。至于孩子最后是什么样的,就由她吧!360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学习就一定有出路,只要她健康,平安,智商情商在线,相信未来总有她的一番事业和天地。


最近的你961


同样经历,首先家长不能一天不停的在督促孩子做每一项学习任务,要做好时间管理,越是骂孩子效果越差,自己也越上火,去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很难,尤其是自控力差的孩子,即使你的耐心再好也招架不住孩子的无动于衷,所以适当的去放手一下,允许孩子一天尽情释放,释放完后问孩子这样的状态好吗?想要的话就用自己的行动去争取,没完成一个固定时间的学习任务,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的时间段的放松,然后家长也和孩子一起去互动玩一下,不要只是自己玩手机,通过玩建立孩子的好感和信任。


小崔说事666


在疫情期间,人人都不能出门,心情压抑,大人如此,孩子同样如此,小孩子没有心情做作业,只是因为学业的压力被逼着上网课,安不下心做作业,这样的状态显然是不适合的,家长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束缚,现在只有一门心思的找点事情做,可是看到孩子做的作业,与自己理想中相差甚远,自然会心浮气燥,静不下心,我来教给大家几个办法吧,每一次生气或者想动手呢,就要对自己姓名默念,亲生的亲生的就不敢下手,不敢有所大的动作,也避免了更大矛盾的发生,第二就是一种健身的方法,每一次要发火,压力够大的时候,可以按一下肚脐,这样可以降压自己,静下心来,第三,每一次要发火的时候,可以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这样对孩子,对自己都好


莞城小君


现在是疫情是最关键期,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始同学一堂课,孩子们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预习,有的地方用钉钉在线上学习,但是无论什么方式,都不会阻挡孩子学习的热情,在家里孩子教育都需要靠父母去监督,所以这期间我们父母有时间要陪伴孩子,去帮助老师监督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在疫情期间学习和习惯都变得越来越好!

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的养育、学校的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自然会展现闪耀璀璨的光芒。

那家长和老师该如何沟通配合呢?知名教育专家给您建议: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从容,多一分等待。

【一】

遇到问题要理解老师,学会冷静处理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

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曾是一位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感到十分困惑。孩子的教练是她的大学师妹,于是她就给教练发了一封短信。

过了一会,教练回复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师姐,你别着急,其实我特别喜欢你家宝贝……我的这位同事兴奋地把短信读给女儿听。

不多久,她惊奇地发现,不论学习多难的动作,孩子再也不出错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

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

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悄悄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我同事的处理方法就很好。

其实我想,即使没有那条短信,家长在孩子面前编一个“善意的谎言”,也不失为一种教育的艺术。

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二】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的孩子,并且说:

“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

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

我想,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三】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中国常有“子继父业”之说。

不论是从先天的遗传还是从后天的影响来看,“子继父业”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今天很多子女都对父母的专业不感兴趣。

原因很复杂:

社会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选择越来越多,这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

但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情结,就越容易对孩子失去耐心,最终使孩子产生逆反。

我想,如果我的同事把孩子数落一通,整天“恨铁不成钢”,很可能会使孩子彻底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优秀的孩子。

也许是由于他们过于优秀的缘故,对孩子从不满意,甚至对孩子说,我们都怀疑是不是当初在医院里抱错了,结果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幸好没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急躁和揠苗助长可能会收到眼前的、显现的效果,但是在孩子精神上会造成什么缺陷(很多事例说明缺陷是存在的),很可能要等神经科学发展很多年以后才能知道。

所以,我更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总之,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


中国铲史官


居家期间,应该已和为贵,家长很容易因孩子的固执不听话和作业完成不理想而暴躁恼怒,这时候应该让自己学会冷静,多和孩子谈道理,多引导教育!如可以,最好和孩子共同学习,做好榜样,点滴积累,定见成效!如做不到陪伴孩子学习,就要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多做家务,多劳动,让他们感知父母的不易,学会自立自强!这个非常时期,让我们做家长的学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546b523dd0f43c19310cc2cfa97ca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