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最近无聊,又重温了历史剧《雍正王朝》。它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每次刷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其中有一段极为精彩,那就是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暴涨,河堤决口,四处受灾,百万灾民流离失所,康熙感慨:

灾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灾祸。宗室与国同体,这水今天淹的是百姓,如果我们不能好好感知天意,这水明天淹的就会是这座紫禁城!

其实剧中所述是有历史根据的。康熙时期,黄河、淮河地区经常发生水灾,房屋被淹,灾民到处逃窜现象时有发生。西北大学席会东教授说:“康熙皇帝一生当政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三期的治国重心是不一样的。康熙二十年以前,治国重心主要是平叛、处理内政和巩固统一,包括处理三藩、台湾等问题。康熙二十一年到四十二年之间,他的治国重心转移到了治河和漕运上。”

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可见,当时治理河道已经成为了康熙年间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以淮安府的水患为例,简单分析一下淮河水患的形成原因、危害及灾后的应对措施。

淮河水患的形成原因

一、雨水过多,地势较低等自然因素

淮安府属于典型的梅雨区,梅雨期间,暴雨频繁,降水量较多,淮安府地势又低,很容易存积雨水,所以使其经常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清实录》记载:

“康熙四年六月到七月,宿迁出现雨涝;康熙二十四年山阳、盐城、清河县大雨伤禾,民饥”等。

而且由于淮河流域水系地貌的原因,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河道出现多次改道,尤其是黄河的夺淮入海,淤塞了下游入海通道,导致洪水排泄不畅,四处泛滥。侵占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从而导致淮河水患频繁发生,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二、南徙夺淮,分黄导淮等人为因素

史书记载的黄河水患不计其数。在当时的农业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统治阶层只能动用人力与物力不断加固黄河堤坝,控制黄河水患。

元朝时期,在北京建都,当时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任务,在治河策略上,都尽力避免黄河向北决口,因此将黄河水流导入淮河,也加剧了淮河水患的发生。

明代时期,为了保护明祖陵,保障漕运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河措施,包括加高坚固高家堰、蓄清刷黄、分黄导淮等,使得淮安府经常受到水患的困扰。

淮河水患有哪些危害

据统计,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记载的淮安府发生水患的年数就有32年,连续两年或以上发生的水灾较多,具有连发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这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它的危害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

一、“民以食为天”,当时的水患对耕地、养桑等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

据《淮安河下志山阳河下园亭记》记载:

“清水潭一工,从前屡塞屡冲,将淮属之山阳、盐城、扬属之高邮等七州县田亩尽沉水底,室庐飘荡,男妇流亡,十余年来每岁损额课数十万,而发赈灾之资更难悉数。”

从中可以看出,水患对田地的破坏性极大。康熙十二年,淮河水患导致清河县无禾。康熙十九年,安东县伤禾无数。康熙十八年,统计出被淹的耕地约有一万顷。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资料,是生产农产品的基础和主要因素。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不仅淹没农田,耕地面积大大减少,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而且也会使久淹的田地土质变差,变成无主版荒之废田。

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二、水火无情,淮安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当时的受灾百姓饥饿贫困,流离失所,米价日贵,只能吃草根、树皮,而且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比较低下,救援力量也比较有限,每次发生水灾,就会造成数以万计的百姓无家可归,甚至家破人亡《清实录》记载:

“康熙十年淮扬等处地方,水患未消,人民饥馑流移......康熙二十四年九月,江南被灾,宿迁、高邮盐城、兴化等州县卫所,黎庶罹灾,有房屋飘荡,见今贫困,不能糊口者,有仅可度一二月者......”

从中可以看出,淮河水患对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很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

《茶余客话》记载:

“查得康熙四十年编审原缺丁一万四千九百一十三丁。缺丁银六千四百一十七两......查山邑历年水患,百姓逃亡,是以缺丁甚多,饥民日益增多,甚至鸿形鹊面之徒数十成群,白昼入人之家哀求借贷,不论其家允借与否,凡见米粮,公然取去,洪泽等湖空阔去处,饥民百十相聚,各驾小舟拦阻商船,假借米为由竟行强取。”

可见,水灾的发生,让很多人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没有米粮可食,只能到处乞讨,如果乞讨的人多了,结伴成群,很容易造成强取豪夺的现象。发生水患的同时,一些盗匪也喜欢趁机打家劫舍,掠夺百姓财产,对社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水患的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加剧了社会矛盾。

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发生淮河水灾后有哪些应对措施

古时候,瘟疫、水患时有发生,当时最主要的救灾形式是统治阶层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历史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天下粮仓》等里面都有提及,朝廷会专门派人组织人力、物力前去救援。当然,一些当地的士民绅商等民间力量也会参与其中,投入到救灾中。

康熙时期,淮安府水灾日益严峻,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朝廷官员和民间绅商都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来缓解灾情,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一、实行报灾、灾蠲、赈济和灾折等政策

康熙年间,报灾、灾蠲、赈济、灾折是朝廷救灾的重要措施。报灾指的是灾区的地方官吏逐级向上汇报灾情,有助于朝廷做出有力的政策。灾蠲指的是因为灾荒歉收而免去一定数量的赋税,主要分为蠲免和蠲缓两种。所能得到蠲免的项目主要有田赋、漕粮、和丁赋等,康熙帝喜欢蠲免的多是田赋和丁赋,漕粮较少。康熙十三年,淮扬被淹,波及百姓几十万,生活困苦,

“田涸可耕,收获无几,力难办赋,请将清河等八州县,自康熙十三年起,如有耕种新涸田地者,俱三年后起科”。

灾蠲其实是康熙时期救灾的重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受灾百姓的赋税负担,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是对一些失去家园,无田可种的灾民来说,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赈济也是康熙时期进行救灾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的物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截拨漕粮。漕粮历来关系国家命脉,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动用,所以康熙时期使用这种方式赈济灾民比较少见。二是动支积贮米或银两买米赈济饥民,到康熙时期,常平仓储备粮制度已经成熟,在各省都有设立,以备不时之需。康熙二十九年命发常平仓谷,赈济江南邳州、睢宁等八州县,并徐州卫被水灾饥民。三是鼓励官员捐助钱粮,水患期间,朝廷鼓励官员起带头作用,捐赠钱粮,而且还做为一种功绩,记录在案,“一年内劝输米二千石以上,记录一次;四千石以上,记录二次;六千石以上者,记录三次......”。

赈济可以说是灾蠲的补充,对流离失所的灾民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系民生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灾折也是一种常见的救灾方式,指的是换一种征收物资。《清实录》记载:康熙十八年,河道总督靳辅疏言,江南宿迁等地,旧征粳米,近年来淮河漫溢,天地皆成沙土,止产栗米,请嗣后漕粮,改征栗米。

二、加强坚固堤坝,修建水利工程

灾蠲、灾赈等政策在减轻受灾的百姓的赋税负担,恢复生产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并未对水患起到防治作用。要想减少水患的发生,治理河渠,修建水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

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康熙十六年,靳辅出任河道总督,为治理水患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他采取“疏浚筑堤”并举的办法,在竖筑高家堰的同时,在清口至高家堰的小河两旁,各挑引河一道,泄淮水入海;康熙十七年,靳辅又建王家营,张家庄减水坝,加筑高家堰长堤;康熙三十九年,张鹏翮大修高家堰,北至武家堰,南至棠梨树,长80华里,自此水患大幅减少。

康熙年间,为了治理淮河水患,修建的一些淮河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好转,但是当时的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水患。

三、民间士绅及时散粮救济灾民

灾情发生时,时间是非常急迫的,政府的下达命令需要一定的时间,相比于官府,士绅组织的民间救灾活动更具有及时性,在抢救人命,赈济饥民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康熙初年,高家堰决堤,当地的百姓流离失所,上万人无家可归,只能暂时栖息于树上,但又被毒蛇所咬,场面非常惨烈。一个僧人想坐船营救,但是没有工具。盐商程朝拿出三千金给僧人,僧人救活着甚众。康熙十五年,邑大水,诸生李友兰,盐城人,出数千金,购米五千余石,于永宁寺设厂,救活饥民无数。康熙四十八年,邑水灾,子必麟质田十六顷,买谷赈济,称贷者悉焚其卷,人称盛德。

不得不说,民间自救活动解决了灾难中百姓的燃眉之急,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为灾后快速恢复生产也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康熙年间,淮河水患知多少?浅析发生水灾后的应对措施

结语与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生灾害后的救灾职责,主要由朝廷承担,通常会对灾害地区拨发粮款,灾后采取免除、缓征租赋等措施来尽快恢复民生。另外,还存在着由民间义士自愿捐款捐粮救济灾民的善举。当发生灾害时,政府积极履行救灾职能,掌控局面,民间士绅的义赈则成为朝赈的有力补充,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使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其实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已经很好地传承了下来,通过最近发生的疫情就能体现出来。疫情发生后,政府组织了最坚固的统一战线,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不仅如此,民间的各种善意之举,让我感受到国人更加浓烈的家国情怀。一个月只有六百多块,却拿出一万多块钱给“武汉加一点油”的环卫工人—袁兆文;为了让湖北人民吃上蔬菜,开车奔袭几千里的山东菜农;身患渐冻症,却坚持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张定宇等等。

他们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在祖国有难的时候,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他们这些事迹,会感染到更多的人,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家国情怀,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