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想从银行辞职?

漩涡鸣人君子


想从银行辞职的人简直太多了!银行的工作让人感到很累,身累心更累,但出去又能干嘛呢?这些年在银行学到了什么呢?这些纠结大都是年龄在三十多岁以上的员工及二级支行的小领导(行长、副行长)。这些人的辞职成本比较大。那些刚入职三五年的根本就不考虑(除非老眼光的家里人劝说干扰),直接就辞了!在以前哪能听到从银行辞职!

目前,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工作基本差不多,早已不是“金领”时代了!尤其营销任务,上级行下任务,一般不会是按照各个银行的实际情况下的,而是按照人情关系及领导对上级的表现欲下的,而且不止这些因素。举个例子:分行给一级支行下达任务1个亿,一级支行就给各二级支行下达两个亿,并且按两个亿考核,如果各二级支行完成总数一个亿甚至更多一点,只要没完成两个亿,一级支行还会对各二级支行处罚,这样一来,罚金和节约的奖金就被主要领导另作他用了。各二级支行总是努力,每次努力都有“泡沫“,泡沫越来越大,基层员工和领导就越来越辛苦。

还有,领导不知是外行还是为了表功,不切实际的制定不良贷款”零容忍“制度!这本身就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但却被大力推崇,基层领导及客户经理为了保位子、保收入,有的甚至自己为客户垫付本金、利息!

不切实际的”追赶、超越“令人很累,因此,辞职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想辞职的肯定是一级支行行长、副行长一下的中层及员工。


法眼观金融


别的行,我不了解,就拿宇宙行来说,不少基层分支行改革后,原来的警卫,保安,押运员,还有司机他们本来都是接班的或者是复员兵(不是说复员兵不好,那时候很多复员兵都没有上完初中)开始上业务,本来就是文化水平太低,但他们情商很高,别看业务能力不行,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多年与领导们一起,基本上都安排个领导岗位,而那些大学毕业生,因为有能力只能干具体业务工作,如果是做资产业务的还要加班加点,根本没有时间去给领导跑前跑后,卑躬屈膝,所以他们就只能在干活,不会的,可以给领导们干点什么,所以他们很快就会提了起来,拿比员工高出好几十倍的绩效和工资。所以很多年轻有为的员工都辞职不干了。


龙翔梧桐


想辞职的原因

想从银行辞职的人应该一直都有,特别是长期在广大一线的员工,几大原因:(1)一是各类任务繁重,除了最常见的存贷款任务外,还有信用卡、有效户、电子银行、贵金属、纪念钞、保险、基金、etc等等各类任务,精神上的压力一直紧绷着,没完成领导一直约谈约谈,约到让你怀疑人生,真的是“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2)时间与薪酬不匹配,虽然银行的工作时间标注是“朝九晚五”,但是现实中你随便去咨询一个银行职工就会发现,“朝九晚五”就像是新闻联播可望不可及,如果说工资高也就算了,但是银行的薪酬极其不平均,贫富差距太大,在基层的员工,最终到手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比比皆是;(3)各种检查,各种扣罚:什么合规的、内控的、服务的、业务的,七七八八的不知道去哪里生出来那么多检查、抽查,累都累死人了。

无法辞职的原因

想辞职的很多,但是很多人却迟迟没有踏出这一步,为何?主要有两点:(1)没有任何技能:在银行一线,比如柜面,工作个三五年之后,如果你想跳槽,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什么?除了同行,基本没有其他可选择的跳槽机会;如果你是客户经理呢?除了跳槽去做销售,基本也没有其他途径可走,所以这个限制是很多人一辈子无法跳出银行这个深坑的原因;(2)贷款压力:很多人工作后都背负着房贷、装修贷等等,银行虽然有各种不好,但是最少公积金缴纳比例可以,这分摊了很多人的还款压力,如果要跳槽,你必须找到一个公积金待遇不弱于现在岗位,或者收入远高于现在的岗位,否则跳完之后,可能你的还贷压力会剧增,但这样的岗位又不容易找到,这也是很多人不敢轻易跳槽的原因。

总结

作为银行人,就像进了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但是无论进出却都有一定的坎存在,多少人最终都是走一步算一步。


鲤行者


山西1哥就职于一家内地银行,有多少人想从银行辞职不清楚,但最后职辞的人并不多,剔除银行系统内部流动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银行还是公众公认的好单位,说走容易,说进就难了。


第一,我不想说银行不好,但我不知道哪里好

现在的银行,让各种舆论描述起来,好像一无是处,任务重、压力大、加班多、收入降、升职难,这些都是事实。但我想来想去,哪里的任务轻、压力小、不加班,还收入高升职易?以我这点脑筋,还真想不出。想来想去,纵向比较,银行现在越来越难干。横向比较,银行还是不错。

有人说35岁的银行人离职成本高,想辞职也不敢辞,35岁以下的银行人则不然,说离就离。我认为这完全是想象出来的结论,35岁以上的人,对于职场和社会了解更多,35岁以下的人更倾向于走走看。事实上,离职多的也确实是年轻人,但真正离开银行系统的占比还是很小。这也说明,在哪里工作都不容易,不是吗?


第二,压力大未必是坏事,能够承受压力也是一种能力

先说说营销任务重吧。营销是不容易,但这个过程却很重要。在任何一家公司,高管中有一个职位叫“销售总监”,可见销售对一家公司的重要性。在银行学销售你可能感觉意外,也认为这不是银行该干的事,但对于员工来说,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机会,在银行连销售也学了,你会怕没有用吗?

再说说“变态内控吧”。什么是变态?是因为银行过分强调。什么是内控?就是内部控制。为什么要控制?是为了防范风险。对一家公司来说,防范风险怎么都不过分。明白了这个,我们也就可以认为,这又是一个机会,在银行学习风险控制,你会怕没有用吗?

最后说说柜员。题主没有提到工作单调,但这也是众人抨击银行的理由之一。我不否认,柜员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单调乏味。但我认为这是表面现象。银行柜面是银行业务的外部触角,一是柜员每天接触的各式各样的客户,这也是一种资源,你分析过客户的构成和需求吗?二是电脑屏幕的背后,是各种系统,你了解过银行业务背后的逻辑关系吗?把一里一外的所有搞清楚,你会怕没有用吗?



第三,抱着普通人的心态面对工作,在哪里也不会有前途

著名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你如果决定做那80%的人,我看你就忍忍吧,在哪里也是吃苦受累不赚钱。你如果决定做那20%的人,你也忍忍吧,现在不吃苦,将来哪有甜?更何况,我上面讲的那么好的学习机会,换到任何地方都碰不到。

这里我想说一说前途。大家都认为在银行基层工作没前途。我还是那句话,在哪里80%的人都没前途。前途是自己创造的,不是单位给的。

如果题主所在的银行还能和行政机关级别对照的话,你可以比较一下,银行相当于县处级的管理人员收入高,还是政府机关县处级的干部收入高,二者相差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我们把相当于县处作为我们的目标,哪里有前途,自己想一想。

我们太多的人,以静止的状态来判断未来,那是不自信。人都是从底层开始的,没有谁一入职就是什么级。所以,不自信的人就不应该有太多的欲求,知足常乐,当个普通老百姓就很好。


总之,我不建议题主去辞职。正确的选择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银行的事情吃透了,就是自己未来想创业,成功的几率也一定会比别人高。

我是山西1哥,混迹职场30年,喜欢琢磨职场上的那点事儿。我所说的话,只给想听的人听,是你吗?关注我,私信必复。

山西1哥


作为银行辞职人员,告诉大家银行人员每天在做什么,信用卡、etc、薪资贷、对公开户、扫码付、云闪付、跑商户这些是不赚钱的任务,大额存单、保险、基金、定投、信托、贵金属、纪念册、纪念钞、理财产品等等,只要你听到过的都算。各个岗位并不能专注的做本职工作。很多都是政治任务,很多都是硬性任务,总之任务是一个方面。完成任务你的出去外拓跑业务,陌生拜访,走街串巷,拉亲带友,全家总动员,最后爹妈见你都躲了,亲朋好友都屏蔽你。

第二就是时间成本,正常工作八小时,如果您是银行厅堂人员, 那么就是10小时起,因为没有午休,随时在岗,五点银行大门关闭了,可是大门里的人还在做班后工作,结账,报表,培训,学习,考试等等,总之走出银行大门最早也要6点吧,遇上学习啥的就得10点,节假日永远不能和家人一起,因为要上班,节假日经常因为串休,员工同事间的小友谊灰飞烟灭。没孩子还好,有孩子的,孩子上学放学家长会别想去。其他脑补吧

第三,各种检查,合规、风险、服务神秘人,这都是按月定期的大活人来检查,绝对比你大姨妈来的准,罚款罚款,最后结束。一句话让你在一对一监控下工作10小时,所有言行举止必须按标准来,累不累?

本人在银行年薪20-30w,辞职不后悔,仅供参考。


夕夏夏夏


每当月初领到营销任务的时候,我x,老子不干了;每当月底,季底,年底评比考核的时候对自己说,老子明年必定换碗饭吃。然而,还是继续端着这碗饭。

银行确实是围城,每年招聘的起点动辄211,985,研究生,然而依旧排在毕业生选择的前三名。首先国人找工作还是有个面子思想存在的,举个例子,假如工地编钢筋一个月能挣9k,银行一个月5k,你选哪个?理性的人肯定选择5k,因为无论是从臆想中的个人发展,还是将来的择偶,亦或是同学之间的比较,银行=金融,会被贴上了不起,和钱打交道,工装整齐,职业化,放贷款的等等标签。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向科技公司发展,系统软件开发员工占比甚至超过30%,平台化,线上化加剧,一线柜台人员不断分流减少,营销压力越来越大。

从银行离开我能干什么呢?类金融的还是多一些,担保公司,小贷公司,金融服务公司,证券基金等等,看似选择颇多。实际上在银行工作多以营销为主,营销又以关系为主,分析能力,前瞻能力都是退化的,若同地区转岗还能带上部分资源,跨地区则基本没戏,实际上选择还是较少的。银行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私行客户带来业绩的同时,也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些观念,学会一些投资。让自己再面对任务考核的时候不那么慌乱也是一个选择。


沉醉Sunny


回答问题前,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

最后一次表露心声,不想回答类似的问题了。

本人银行一线员工,不凑字数不配图。

有多少人想辞职?我在的6线城市,我在的这家某银行,我身边的这些普通的一线柜员,超80%都不想干了。

原因是什么?

无非就是压力大,工资不高。

有人会嗤之以鼻,哪里没有压力?但你不了解银行,不了解我们这些普通操作工的日常工作,你真心体会不到我们的无奈。

银行分很多岗位,我们一线柜员属于操作岗,要保持网点的正常运行,业务上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罚钱。同时,我们还有指标压力,各类指标,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工资待遇?每个月3000左右,经常2600多点,入行久的能3000以上,不超过3500,当然,我指的是一线员工。年底奖励?别逗了,2020年,年前发了1000多点。不用怀疑,正式员工,还有给几百的。

我们某个领导说过,员工就是柿子,只要使劲捏,总会出水的。

之前我们员工还可以私底下抱怨一两句,现在不可以了,要求不能有负能量。

有人会不理解,指标完不成就完不成呗!话是这么个理,但是呢,不完成真不行,很多指标都是政治指标,必保完成,领导会当面问你,别人能完成,你怎么个意思?不想干就自己去辞职,没人会挽留你。领导原话就是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别怀疑,很多领导当面说过。

当然,这都是负能量,片面之词。很是心累,不想再抱怨了,其实还是自己能力不行,有资源有能力的银行员工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入行这么多年,青春不再,真做到一刀两断,也许只是把自己断了。


云淡风轻江月明


我想银行人90%都想过辞职,然后数据表明,60%的人会辞职,不过大多数辞了是跳槽去别的银行或者证券、保险、投资公司这些金融机构,小部分是完全跳出金融圈。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辞职?真的是身心疲惫!喘不过气!以前黄金十年高速发展期,从上到下都是奖励为主,大家都很有干劲的营销拉存款,水涨船高嘛,即使领导工资是普通员工的几十倍,但是肉多了多少都分点出来大家一起吃。

但是,一个很严重的隐患,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是畸形的!很多业务就是为了要奖励不切实际的开展,比如说一些助农贷款,人家农民可能根本就不想要,为了任务和奖励逼着人家要,或者直接就是违规的拿了人家的身份证资料不经过本人同意的就办了贷款,贷出来的钱客户经理和领导自己分掉了!这是真事!所以三年五年之后,循环贷结束了,贷款规模缩减了,这时候要逼着农民真金白银的还款了,人家没钱你能怎么办!反正后来谁收贷款谁遭殃!前头放贷款的人都高升了,后头擦屁股的人天天背责任被罚款!你说心累不心累!

上面是贷款的情况,现在说存款。黄金十年的结束多少是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很多客户的资金都转移去余额宝、p2p,存款天天往下掉,却还是硬要制造虚假繁荣,怎么做?买存款!重金购买时点数!我记得2013年底是最疯狂的时候,当时我们这里的一家本地的村镇银行给到了12月31日过一夜就给1%的利息!!!百分之一啊!就是千分之十啊!往常一般最多也就千分之三、千分之四这样顶天了,可想那一年最后的疯狂有多狂!这也导致我们四大行也被迫要给客户千分之六,不然实在搞不来存款。

虚假业绩这种事情就像滚雪球,只能越滚越大,存款越买越多,所以后来不得不说很大一块薪酬都变成了费用,拿去买存款,都贡献给客户了。

银行定任务真的很不切实际,经济都有上行下行,都有繁荣和衰落的周期,这是自然规律啊,可是银行的任务只能一年比一年多,每年都要有增量,这科学吗?怎么就不能跟着经济形势改改任务切合实际呢!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下任务,罚的都是员工,很多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最后只能自己买!信用卡完不成,自己办,贵金属卖不掉,自己买,保险推销不出去,自己掏钱,什么任务最后都是被领导逼着自己掏钱来买,心累吗?!

再说说服务吧,要提高服务质量这是对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想要员工对客户好,首先是不是应该要单位和领导对员工好?只有员工在很和谐、很积极的环境中工作,他才能把正面的姿态展现给客户。现实是员工被压榨得分分钟想爆炸,所以经常跟客户一言不合就冲突升级,惩罚有什么用,这也罚那也罚,看看有多少钱够你罚的,一个忍不住就撂摊子走人不干了!

再说内控,防员工比防外贼严得多!所有的本行账户都被监管,有什么大额消费就被询问,有什么员工之间、员工与客户之间的转账就要写说明报告,护照、通行证全部上收,离开本地也要报告,各种被管控、监控,不自由,对外说的要保护客户隐私,对内员工就要变成透明人?就连合理合规的正常用钱都要被质疑半天,员工真的很心累!

说了那么多,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钱越来越少!活越干越多,监管越来越严,任务越来越重,带来的却是薪酬的大幅跳水、跳崖,这种严重的收入付出不对等的薪酬,但凡有能耐能跳出去的人都辞职了,留下来的要么养家糊口不敢走,要么没啥志向怕找不到新工作,留下来是恶性循环,天天想辞职,又不得不干活,最后就变成得过且过,得一天是一天。

银行人很无奈,辞职和想辞职,总有一个在路上。


读毒独310


我曾经看到过某个大行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情绪调查报告,其结果大致是其中有60%左右的员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这其中又有20%的员工处于抑郁状态。我不知道这个银行后来是否采取了措施,但是我看到的依然是很多银行员工离职。

事实上,国内银行发展到现在,有些观念理念和用人方式确实已经异化,导致现在的员工流动性越来越大:一是考核唯数字论,不讲客观环境只看数字。比如说现在经济下行,银行却依然要有30%的增长率,而且层层加码,底层员工可不堪言。二是管理一言堂。银行高层的人不下基层,不了解实际,用人唯亲,用人唯近,决策机制和私营企业老板一样。三是极度压榨员工。银行基层员工都是白加黑、五加二,拼命工作,但是完不成任务等于0,没有奖金更没有加班费。

在这种情形下,银行员工想离职也是情有可原。不过,银行员工离职也确实面临找工作不易的困境,所以大多数银行员工不到逼不得已都会选择继续熬下去。不过大家都这样的心态,这家银行能好吗?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财谭


作为一名银行从业者,这个话题多多少少会有些共鸣,多少人想从银行辞职,想这个词,用的好。估计银行从业者多多少少都想过,上至分行部门中层,下至一线柜员、客户经理。从几个方面分析:

1.银行业务本质:银行业务本质是金融销售,存款是银行立行之本,生命之源。绝大部分业务和产品都围绕的吸存展开,绝大数的营销活动也是存款优先,有了低成本的存款才有贷款类(或投资类)营销活动。所以拉存款能力是银行人立足立业基础能力。所以从事后台、柜员等运营条线的人员拉存款能力不足,工作又枯燥重复、加班严重、薪酬不高、自然有立足立业危机感。

2.银行混的好人群特征:要想在银行有好的发展拉存款的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很多营销岗位都是有背景的人(多数为官员的子女),相比普通人资源转换能力更快更直接。自然有背景有关系就等于有能力有存款。少数的领导岗位也通常是这些人。当然也有没有背景和资源从普通大学生一步步成长的中层,但异常拼搏,在综合化市场化银行较多如股份制行。

3.银行的考核:银行的利润,简单理解就是存贷差,只要存贷规模上去了,控制好风险,银行利润就是会像雪球一样滚起来。银行是典型的资产扩张型企业,企业生命力来源于存贷规模扩张。所以一个银行一般存款贷款下降意味着利润没有增长。所以年复一年的考核就是层层加码的指标,领导的业绩就是指标完成率。总行拆解分行,分行拆解支行,指标明目繁多,层层加码。所以银行从业人员时常有被榨干的感觉。每年都是年关,年会就是指标完成大会和任务拆解大会。

4.银行机构庞大。就像一台运转的大机器,业务模式简单可以标准化和模块化,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零件,可替代性强。使得每个从业者没有价值创造感。

5.为什么只是想,对比其他行业银行吸存的垄断性,使他同比其他行业能够轻松获得超额利润,只是个资金的搬运工。员工待遇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个普通员工哪怕一辈子只是个柜员也相比普通行业的工资福利较好。行员资历越深,员工级别上去了。一辈子也看上去风光的。

所以,银行将员工零件化和去能力化使得一些大龄员工在市场没有竞争力,相比辞职后也木有比这更好的待遇。故大多数银行从业者只是想想。然后又去怀着上坟的心情上班去了。

如阅读对你有所启发,请关注我。卯金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