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真的親如兄弟?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不求同生,但求同死,這段兄弟情誼感動國人數千年,但三個來自不同階級的、帶著君臣所屬關係的人,真的親如兄弟麼?

階級不同,真能相處如意?

先說劉備,中山靖王之後,雖然門庭沒落多時,但也是王族後裔,早年間師從九江太守盧植,與遼東公孫瓚、同宗劉德然為同窗,結交遊俠豪傑,俠義仁德名聲在外,自有豪商資助,往來俱是世家豪門子弟,鹿鳴鼎食,本就公子風範。

再來說張飛,演義裡說張飛本是殺豬的屠夫,再看張飛的自我介紹,“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翻譯成白話就是,我家裡比較有錢,應該跟你招兵買馬,一起創業,怎麼樣?小Qi頓感一陣土豪的氣息撲面而來,從此分析,張飛極大可能就是本地地主豪強一流,也屬於當時的統治階級;另外。據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記載,張飛不但喜歡畫美人,書法上更是擅長草書。 《丹鉛總錄》中記載,涪陵有一刁斗銘,上面的銘文就是張飛所寫。 元代畫家吳鎮曾作詩對張飛的書法進行了高度評價,說魏國的鐘繇、吳國的皇象在書法上的造詣恐怕都難及張飛。 雖然這明代的說法存在爭議,但空穴不來風,至少說明張飛起碼也是地主公子,在那個生存堪憂的年代,家產不是特別豐厚,誰還能去學畫畫?

後說關羽,翻遍《三國演義》,在提到關羽出身的時候,基本語焉不詳,按照小Qi對古人的理解,若是出身士族高門,必然會介紹其宗族父輩、家庭門楣,但三國演義裡基本毫無介紹,從其出場的介紹而言,“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從這寥寥幾句話裡,小Qi認為,關羽估計是出自普通農家,一般百姓而已,典型的平民階級。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真的親如兄弟?

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沒落的世族公子,張飛是頗有資產的地主豪門,而關羽只是個普通的農家子弟,在那個知識和信息極度匱乏的年代,若是三人坐在一起喝酒,就比如一個平凡老百姓跟兩個富二代在一起喝酒一樣,你聊的是生活瑣碎,生存不易,而他們聊的是風花雪月,政治財經,能聊到一起麼?

就算三人揹負著共同的理想——中興大漢,但劉張二人話題多,世界觀、價值觀、消費觀接近(畢竟同屬一階層),平時自然交流多,關羽出身農家,自然相形見絀,只看不說,時間久了,這三人相處不會覺得彆扭麼?又或者說,劉張二人出則香衣美婢,進則錦衣玉食,一個農家子弟的關羽真能適應?小Qi試著想了想,若是我有這樣兩個豪門朋友,肯定是很尷尬的。

關羽離曹歸劉,張飛見面就喊打喊殺,兄弟信任在哪裡?

關羽被曹操逼降之後,收到劉備的消息,辭別曹操,過五關斬六將,方找到張飛,且看原著中兄弟見面的場景“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飛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面目來與我相見!”關公曰:“我如何無義?”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拼個死活!”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真的親如兄弟?

關羽是喜不自勝,而張飛見到了兄弟,二話不說就是喊打喊殺,真刀子的動刀,試問兄弟的信任在哪裡?在說到原著下文的描述,張飛見到劉備的二位夫人,兩位夫人解釋了原由,張飛還是不信,見到曹軍到來,更是信任度為零,逼到關羽斬殺了來將,捉了一個曹軍過來,將事情說的明明白白了,張飛才相信,原文是這麼描述的,“飛將關公在許都時事細問小卒;小卒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飛方才信。”只能說,這個小卒不會離間計,不然,還真是後果難料?

說到這裡,有的讀者朋友肯定會說,張飛本就性如烈火,嫉惡如仇,聽聞關羽投降曹操,只是操之過急了,那小Qi要問了,這可是你桃園結義的兄弟啊,盟誓說的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啊,關羽回來了,難道就不能先問問具體情況麼?難道不應該關心關心麼?見面二話不說,舉刀就殺,這是何道理?兄弟信任何在?盟誓何在?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真的親如兄弟?

關羽張飛死後,劉備竟無追封

在劉備稱帝直到病逝,在位期間,只是追封了法正為翼候,法正雖然在取得益州時,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相對於關羽、張飛而言,豈可等言?而反觀,劉備的兩位結義兄弟,關羽、張飛在死後竟然沒有一個追封,還是後主劉禪上位後,追封關羽為壯繆侯,追封張飛為桓侯。雖然關羽大意失了荊州,但這麼多年跟隨劉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何況關羽還是戰功赫赫,為何劉備一個追封都沒有?而張飛了,雖然問題頗多,但也是對劉備忠心耿耿之人,更有頗多功業,為何也一個追封都沒有?只能說,在劉備成功立業之後,三兄弟名為兄弟,實為君臣,兄弟情誼早被君臣之屬所取代,衡量二人價值的也變成了帝王心術,早就不是情誼所在。

在演義中,劉關張到底是不是親如兄弟呢,說了這麼多,其實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小Qi願意相信,國人們也願意相信,真相真的重要麼?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