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傳統武術-身邊的“武林”(三)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傳統“武術”發展最好的還是“太極”了,在廣場上練習的“太極”總是到處可見。只是不清楚這些上年紀的太極練習者所練“太極”,還算不算是傳統武術!恐怕即便是他們自己也很難分清,太極健身為主,是武術還是“舞術”已經不重要了。

不一樣的傳統武術-身邊的“武林”(三)

那那這種刻板印象給人的感覺就是傳統武術都是套路健身了!不可否認,每一個傳統武術練習者最注重的就是“套路”,那一般說起來都是某某派?第幾路?多少式?至少對於我這個外人那是一頭霧水!

那接觸多了,也瞭解到還一些不一樣的傳統武術練習者的,他們不僅是練習套路,也是在追尋那個曾經的“武俠夢”。這方面我也有所體會,年輕時也是天真的以為照著某本“絕世秘籍”不斷的練習其中的“套路”,只要下功夫就能武功蓋世,就能行俠仗義走天下。現在可能回過點味來,也真是被當時的“影視作品”給洗腦了。

那最近認識的這位嚴師傅,算是更符合現實的傳統武術愛好者,那現在他是六十有餘了,,看上去精瘦,當時是夏天能看到一般的腱子肉。那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除了練習套路之外,還是更注重體能鍛鍊,那現在每天堅持跑步、引體向上和雙槓臂屈伸等基礎訓練。醫院體檢時,大夫就說他六十歲的年齡,卻是三十歲的身體。

不一樣的傳統武術-身邊的“武林”(三)


那說起來很多人可能不信,他自己說是從五歲開始就練習武術了到現在六十歲了,除了特殊情況外,每天都堅持一天都沒偷懶啊!就是因為從小就喜歡武術,那聽他說自己的故事也算是對“武術”走火入魔了。年輕的時候有時三點多就起來了,聽他說的那時本來生活水平就不行,可鍛鍊還要多消耗,別看身材不高大,那飯量說出來能嚇死人!那濰坊大碗和樂(其實就是一種麵條)能吃五碗,頭三碗不帶停的,後兩碗才緩緩,還要籠包子墊一下。那自己工作賺得的錢幾乎都花在到處拜師上了,甚至真是“偷”東西換錢去學藝。

那現在上點年經了,也沒那麼瘋了,想來想去學那麼多“武功”也是沒多大用,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還”給老師了。現在也那練本門功夫螳螂拳,除了走套路之外,還是繼續堅持最基本的體能訓練,還是對“武術”情有獨鍾,不過他一相比較開放,對各類武術格鬥都是非常喜歡,對現代搏擊類項目也都很看重!我想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以前跟學過現代搏擊類的朋友交過手,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所以看問題比較開放。

不一樣的傳統武術-身邊的“武林”(三)


他的故事也有很多,以後慢慢講,那就取個“岩石”代號吧。我對岩石的評價是是如果他能晚個二、三十年出生,用這種精神頭卻選現代搏擊任何一門功夫練習的話,那現在至少是在“輕量級”上肯定有所作為的。只可惜那是社會沒有這種條件,他也是走了不少彎路吧。為什麼這麼說呢?那個時代的人們因為對科學知識的匱乏吧,也是對“神功”十分迷戀。就像武俠小說中的神功,他也相信!只不過認為會這些的人可能是“天意”,不是不常凡人能學的,學也學不會練不成!有時我會對他說這些是“虛構”,但也未必能改變他內心的看法,這也許對他來說還是存在內心中的那種“夢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