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獨一無二的建築群,曾被美國誤認為核彈發射井


福建獨一無二的建築群,曾被美國誤認為核彈發射井


二戰結束以後,世界格局突變,以蘇聯、美國為首的兩個陣營,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冷戰。這期間,發生了無數改變歷史的大事,也發生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軼事。

據說當年的美國,通過衛星拍照、高空偵查等手段,在福建山區中,發現了數千個核導彈發射井,但是以當時中國的國力,又不可能擁有如此數量的核導彈,為此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們偵察機構數十年。

直到中國改革開放,美國人花重金僱傭線人,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在閩地山區仔細探訪,最終才發現,這些所謂的核導彈發射井,全部是當地居民的住宅,中國建築史上的一朵奇葩——土樓。

福建土樓,是福建山區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建造的房屋。因古代閩地形勢複雜,山脈縱橫,多有強盜土匪隱匿其中,為了抵禦這些草寇,當地人不得不聚族而居,建造起高大的城堡式土樓。


福建獨一無二的建築群,曾被美國誤認為核彈發射井


生土夯築的牆壁,以黏土、砂石、杉木為主要材料,還在其中加上紅糖水、雞蛋白等增加其黏性,這些土樓飽經數百年滄桑變幻,其外牆的堅固仍不亞於現代的鋼筋混凝土,不得不說是中國歷史上獨具創造性的民居。

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異族入侵、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從晉代五胡亂華開始,中原的世家大族便舉族南遷,經過南北朝、隋末唐初、五代十國、宋遼金等一系列天下大亂,移民行動達到了頂峰,許多人為了躲避戰亂而移居福建。

這些人帶來先進的中原文化,讓福建土樓開始經歷著重重蛻變,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因勢利導,融合中原各類民宅建築的優點,逐漸產生了今天形態不一的福建土樓。土樓外牆密佈槍眼,可以在危急之時阻擋強敵,土樓之內一姓聚居,多層空間裡,一應事物,不一而足,自成天地。


福建獨一無二的建築群,曾被美國誤認為核彈發射井


如今,整個福建省,發現的土樓統共有三萬多座,其中最古老的的土樓歷史可以追溯至上千年前,最大的土樓中仍居住著數千居民。

2008年,“東方城堡”福建土樓正式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們,都驚歎於妙然天成的建築技藝,將這些磅礴的古城堡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建築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