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专访:博拉科技——阿里云数字工厂的指定服务商

雷达专访:博拉科技——阿里云数字工厂的指定服务商

导 读

工厂数字化是普遍性诉求,博拉科技高度产品化的方案会让部署成本大幅降低,部署的速度加快,是工厂基础改造者的福音。


博拉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雷达专访:博拉科技——阿里云数字工厂的指定服务商

博拉科技CEO 周公爽


姜波:博拉科技当前的主打产品是什么?


周公爽:我们成立至今有5年时间,主要为工厂提供SaaS+服务,即不仅仅服务于中小型企业,也服务于大型企业。我们的产品叫云栖制造,它的最大特征是可配置化。依托强大后台,云栖制造不仅能够完成不同设备类型、生产工序、生产工艺路线的配置,还具备更强大的是字段配置,可以完成基础数据的配置,并支持高级排程和基础数据字段的可定义。

姜波:这个对底层数据库的需求量是不是非常巨大, SaaS化的产品如何解决工厂个性化的诉求?


周公爽:

当我们把基础技术数据部分定义好,后面的部分其实是通过账号在云端使用和开发的。不同行业的配置信息其实都不尽相同,例如计量单位、原材料要求等等。尽管我们主要专注于机械制造行业,但很多时候仍然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工艺、工序、设备、BOM等,所以就需要根据各个工厂的情况具体配置。


云栖制造的理念是产品化、模块化、配置化,即用搭积木的方式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化。正因为存在这样一套产品体系,所以我们可以服务各种大、中、小型的企业。

姜波:从公司的一些相关介绍来看,博拉科技一般是从连接开始做起,那么在连接部分我们具体怎么做的?


周公爽:在这一部分我们其实加了硬件及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即边缘计算终端,这一部分我们采用第三方设备。软件部分由一大堆连接协议组成,其将边缘设备的数据打包,形成物模型,在物模型上进行计算与配置。


我们目前正在与上下游联动,致力于形成以机械制造类为核心,从订单端到研发协同、生产协同、供应协同等一体的产业链。

姜波:如果工厂的设备本身比较旧的话,我们会主动在设备上布传感器吗?


周公爽:这个我们一般不做,因为改造大都是个性化定制,所以我们倾向于让客户原有的供应商,或者我们生态圈中的合作伙伴来做这件事。我们的整个实施过程偏于标准化,所以我们更多是做设备连接。对于不能连接的设备,我们会选择通过手机端等方式,通过功能操作的模式,使其能够上传一些生产相关数据。

姜波:在数据连接之后,博拉科技下一步基于数据做的优化方案主要聚焦于哪些层面?


周公爽:我们核心针对的是4个场景,分别是计划优化、质量成因分析、设备效能预测以及物料预测,主要涉及人、机、料、法、环、测,人是指人员、机是指设备、料是指物料、法是指工艺,环是指环境、测是指质量,从6个维度完成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协同、数据管控和数据分析。


以生产计划部分的计划排程交期为例,目前的中小型工厂几乎超过99%以上在这一领域都没有系统覆盖,其生产计划及排班一般是通过人工使用Excel表的方式完成,其准确性、实时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我们为客户提供一键排程功能,客户只需要将订单导入,我们基于数据可以完成一键分解,然后只需要人工审核即可。其实排程对于工厂非常重要,它们旗下的很多工单和工单之间是有关联性的,所以越复杂的过程越需要这种高级排程,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确实对此没那么迫切。

姜波:类似于这种智能排程,它的难点在于哪些方面?


周公爽:首先,高级排程需要具备许多基础数据,涉及工厂的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包括设备产能、设备效率、物料状况、工艺切换时间、产品切换时间等等。

其次,是基础数据的维护。相对而言,工厂的规模越大,它的基础数据就越复杂,所以也需要一个智能化排班系统。自动排程是基于规则的,所以也涉及运筹学的一些算法。云栖制造的第13个微服务模块DaaS就是针对这些进行的数据分析系统,它能够基于机器学习完成工厂策略的智能化推荐。

姜波:在具体配置完成后,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证明系统是有效率的?


周公爽:这个要分开来看。对于生产计划而言,其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交付时间的缩短,还有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数据协同,让数据变得更为透明,从而能够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对于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来讲,效率非常直接,能够通过系统快速实现追溯即可证明;对于仓储库存周转来讲,随着库存的自动优化,能够有效缩短质押时间,从而体现为流转效率变高。

姜波:一般客户是否会提出一些偏定制化的诉求功能?


周公爽:其实绝大多数客户提出的定制化功能,是因为它的生产过程、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这一块配置不出来,特别是涉及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的追溯模块,目前行业内基本上是偏定制化的,原因就是追溯很难做,很多企业由于行业、生产过程、管控方式等的不同,在这个领域没有配置能力。


我们过去在为客户完成这些模块配置化后发现,其实这些诉求的最终核心还是基础数据的可配置性。所以真正的难点还是在于,数据的可配置能力是否能满足不同工厂的诉求。

姜波:博拉科技在具体的商业模式上,是为客户提供怎样的服务模式?


周公爽:我们现在有两种服务模式,第1种服务模式我们叫云端版,第2种模式叫企业版,其收费模式也不一样。


云端版是完全按年付费,根据模块数量和账号数量而收费不同,对于中小型客户的费用大约在一年5~15万左右,成本相对较低。企业版是属于一次性付费,从第2年开始我们只收取约10%的维护费用,所以对于中大型客户而言,选择这种版本比较划算。在具体的交付时间上,云端版我们一般只需要2-4周,企业版大概在8-10周。

姜波:对于引入资本投资这一部分,博拉科技目前有什么计划?


周公爽:我们之前也已经融过几轮,接下来大概在今年上半年会进行下一轮融资。因为我们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相比2019同期会有大幅增长,所以到时候会考虑启动新一轮的融资。


结语:工厂数字化是普遍性诉求,博拉科技高度产品化的方案会让部署成本大幅降低,部署的速度加快,是工厂基础改造者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