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京剧老生演员言兴朋?

魏青衣


言一青,京剧言派老生创始人言菊朋嫡孙,其父言少朋,其母张少楼,其姑言慧珠皆是京剧名家,为了重振言派辉煌,1984年进入上海京剧院,85年初,晓义明志,取艺名言兴朋,在庆祝上海京剧团建院纪念演出中以言派风格全本《打金砖》一炮而红。1986年来津在中国大戏院上演言派专场,可惜我只明场看过一场,就是其母张少楼的《文昭关》。

谈谈我对言兴朋老生艺术的几点认识:

1:梨园世家出身的言兴朋虽不曾正式坐科,但自小耳濡目染,九岁开始随父母学艺,接受培养训练,有很好幼功,能唱武生。看过他的视频《打金砖》,“太庙”一折,翻扑跌摔,演来十分精彩。

2:言兴朋有着极高的艺术悟天赋,论悟性甚至可以说同年龄段无出其右者,1987年“青京赛”能力压于魁智,其实也是二人天分才情之差的正常结果。要知道此时小言正式登上京剧舞台不过2-3年的时间。

(言兴朋张南云《游龙戏凤》)

3:小言的演唱并不拘泥于传统言派,他的艺术多来自于父母传授,其母张少楼是正宗言派传人,论心得一般认为高于其夫,少朋先生更多的醉心于马派,课子之际,自然倾囊。这一点从言兴朋的《三娘教子》、《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唱段中可以看出清晰的印记。

4: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言20岁时考入浙江京剧院,受“杭州余叔岩”陈大護先生颇多指点,同时武生名家李秋森曾传授《挑滑车》、《恶虎村》、《周瑜归天》等武生戏。文武老生的功底,言、马、余三大流派的融汇,让他比票友出身的祖父有着更广的戏路子。

5:艺兼言、马、余的言兴朋,在继承、拓展言派剧目同时,以一出《曹操与杨修》成为小言的代表作,他扮演的杨修,充分发挥言派唱腔传情、细致、起伏跌宕的艺术特色,很好的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又狂傲不羁的悲剧性人物形象,深得行家及观众赞赏。

(言兴朋尚长荣《曹操与杨修》)

6:聪明的人大多缺乏恒心,做事难以深入持久。天资极佳的小言似乎难脱窠臼,从“言不由衷”的唱起越剧小生,到“言归正传”的继承祖业;从京剧电视连戏剧《曹雪芹》,到《晴雯》中的大嗓小生贾宝玉,再到电影《秋瑾》中的王子芳;从1984年进入上海京剧院,到1992年下海经商,其中也许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但当年受挫的于魁智不仅荣任中国京剧院领导,且已然成为最红的老生了,而小言那?今在何方?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言兴朋《曹雪芹》)

7:言兴朋较好的继承了言派委婉、细腻略显啰嗦的艺术特色,又从其父习得马派的飘逸、潇洒,并能加以有机结合,有所发展。但实事求是的讲,其唱腔风格略显油滑,突出了言派“怪腔怪调”的弊端,以“飘音倒字”为特色招牌,失去了言派音韵考究、字正腔圆的基本原则,这大概是因为他的文学修养距菊朋先生相去甚远之故。

总之,言兴朋有罕见的艺术天赋,是不可多得的大师级人才,只可惜过分的聪明导致了浮躁取巧,浮躁取巧最终导致了其“兴朋”之志半途而废。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明扬51


只听过言的诸葛吊孝,还有言和尚长荣合作的二进宫,好听,反复听,非常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