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取代糖可以减肥吗?

被冰封的忢


甜味剂有哪些特点?

1)甜度高

与蔗糖相比大多数甜味剂的甜度要高出数十到数千倍不等,因此只需极少量的添加就能达到适宜的甜度。

2)能量低

甜味剂通常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较少的能量,可以在享受甜味的同时减少能量摄入。

3)加工性好

甜味剂的水溶性和加工稳定性好,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方便且能有效改善食品的口感及风味。

甜味剂取代糖可以减肥吗?

关于使用甜味剂代替普通糖是否可以帮助人们减掉额外体重、降低糖尿病风险并增进健康,仍有待争议。甚至有研究认为甜味剂实际上可能会增加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紊乱的风险。但美国FDA表明甜味剂的使用只要不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intake),那么经常使用是安全的。

甜味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与甜度相关,例如阿斯巴甜的每日可接受量为50mg/kg体重,相当于18罐汽水;三氯蔗糖的每日可接受量为5mg/kg体重,相当于6罐汽水。


儿科医生鲍秀兰


不同的超市货品种类各不相同,但是食品区总是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人类的食品工业这些年来实在是发展快速,货架上全是满满的饼干、糖果、糕点和各色汽水,不用说,这当中很大一部份都散发出令人难以抵挡的诱人甜味。

在童年时期,人们就养成了偏爱某种特定口味的终身习惯。所以,你现在的选择就可能会对你余生的饮食习惯产生影响。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人类当中很多人的舌头已经习惯沐浴在各种甜味中,这仅仅增加了人类对超甜食物的渴望。

即使人工甜味剂是安全的,但你要把减肥的希望寄托在无糖食品上,那可能未必能得到你想要的效果。因为人工甜味剂是否能真的帮助人们控制体重的问题上一直没有得明确答案。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人工甜味剂会引起食用者对糖类普遍成瘾。实际上,食用人工甜味剂食品还可能会破坏你为减肥所做的努力。在一个几年前的研究中,喝了大量含有糖精的增甜饮料的老鼠,比喝了含有等量的含糖甜饮料的老鼠吃的更多。这令人不解的结果背后是什么呢?也许是人工甜味剂蛊惑了大脑,大脑仅仅是尝到了甜头,但没有得到相对应那么多甜食所产生的热量。于是老鼠吃了大量的无糖食品后,却需要吃更多的高热量食物来弥补。

对人来说同样适用,你吃的甜食越多,你就需要吃更多的甜食来满足你吃甜食的欲望。如果就餐时选择了人工甜味剂的食品,那你可要小心了,有可能需要疯狂地多吃一些才能找到‘幸福’的感觉。还有,至今还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表明“减肥”食谱是一个健康的食谱。


半只土豆


发明人工甜味剂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在不影响口感(甜味)的前提下降低热量摄入,起到减肥的效果,比如糖精(Saccharin,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完全不含热量;阿斯巴甜(Aspartame),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热量很低。

图为糖精(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化学结构式


甜味剂热量很低或者完全没有热量,而甜度非常高,这样只需使用少量甜味剂就可实现大量天然糖分才能达到的甜度,这样便可大幅降低热量摄入。

图为阿斯巴甜


人工甜味剂的初心是好的,也得到了众多减肥人士的认可,但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世界大学排名前300)的最新研究表明,低浓度的甜味剂就可以对人体肠道的益生菌群产生毒性作用,破坏肠道微生物平衡。

肠道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从数量上来说,人体所有的细胞里有一半是和人类共生的微生物,只有一半是真正的『你自己』的细胞。


肥胖、糖尿病、多种代谢病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动脉硬化,甚至脱发都被发现与肠道中健康菌群多样性的缺乏有直接关联。

也就是说,吃了使用了人工甜味剂的包装食品(大部分零食都有)、喝使用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如零度可乐),不仅不能减肥,反而可能会变得更胖,并增加其他多种健康风险。


和风


丁香医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与添加糖相比,甜味剂不是碳水化合物,在提供甜味之余不会引起龋齿、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也不含能量。

举个例子,一瓶 250 mL 添加糖(果葡糖浆)的普通可口可乐里就有 26.5 g 的游离糖,喝一瓶就摄入了 44 千卡,450 千焦的能量,相当于「喝了」半碗米饭;而使用代糖作为甜味来源的健怡可乐(安赛蜜)、零度可乐(安赛蜜、阿斯巴甜),就不含能量。

同时,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甜味剂的甜度高,添加量低,在食用量下是安全的,不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这样看来,添加糖摄入过量引起的健康问题,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似乎都可以通过甜味剂来解决。

可事实上,至今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单纯凭借「用甜味剂替代添加糖」这一方法,就可以降低体重、控制血糖、促进健康。

如何选择常见的甜味剂?

安全指数:最安全 5 —— 最不安全 1;经济指数:最贵 5 —— 最便宜 1

上述几种常见甜味剂都是经过批准,除了甜度以外互相也并没有明显差异。

此外,也没有证据证明,甜叶菊糖和罗汉果提取物两个从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比化学合成的甜味剂更安全和健康。

在使用这些甜味剂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1. 推荐仅用于饮品和烘培食品中,不要在烹饪炒菜过程中使用;

2. 对于阿斯巴甜 / 怡口糖来说,苯丙酮尿症患者禁用,并且不能用于需要加热的饮品和食物。

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不论对于健康人,还是有糖尿病、肥胖问题的人,都应该控制添加糖的摄入。这一点,应首先通过健康饮食来实现,即避免从饮品和加工食品中摄入糖。

如果能做到不吃或偶尔吃甜饮料和加工食品,就没有必要刻意选择甜味剂以及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食品;如果做不到,那么,在健康合理饮食、限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选择用甜味剂替代添加糖,才可能有利于健康。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 App 科普文章:

吴远《糖尿病患者想吃甜食,各种糖该怎么选?》


丁香医生


减肥的核心道理就是能量消耗>能量摄入。所以,用很低能量(甚至没有能量)的甜味剂代替普通白砂糖、蔗糖等高能量物质,当然不增肥。当然有个前提就是:除了糖以外的其他食物摄入量一样。

这个答案也是201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研究报告的结论,新版饮食指南里代糖有关的内容也是这个意思。

甜味剂(低热量甜味剂、高倍甜味剂、代糖指的都是一个东西)的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甚至几万倍。只需要使用一点点点点,就可以达到和蔗糖一样的甜度。例如著名的可乐,每一听普通可乐的热量大约是142卡,而旗下零度可乐的热量只有1卡左右。是不是很厉害,喝零度可乐142瓶摄入的热量才相当于普通的一瓶。

理论上说得通,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有研究人员做了实验,让103个碳酸饮料爱好者分两组,看喝代糖饮料组的体重会不会降低。经过25周的实验,代糖组的减肥效果非常明显。实验也提出,代糖饮料要达到减少能量摄入的目的,必须同时避免后续的过量能量摄入。

所以,在同等条件下,甜味剂取代糖是可以减肥的。


超哥话食


很多人一直被肥胖困扰,可能很多人也明白身体长胖与糖分的摄入是有关系的,便有很多人研究,如果是通过使用甜味剂取代糖分,平时的时候不吃糖了,能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具体的控制还是因人而异。

因为首先,人体会长胖主要是因为摄入的营养物质大于消耗的营养物质,从而在身体上以脂肪的形式进行了营养的积累,但是仅仅通过使用甜味剂替代糖类的摄入,就可以完全有效的实现摄入的营养物质小于身体的消耗,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吗?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是在平时的摄入和消耗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是把平时摄入的糖分完全的替换成为甜味剂,肯定是可以减少身体的营养摄入,从而实现减肥的目的。

但是事实上,至今都没有一家权威的机构,能够提供确切的证据证明,单纯性的凭借使用甜味剂替代的方法可以降低体重实现减肥的目的的。

其实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外界其他环境的影响,因为引起人体发胖并不是单纯糖分的摄入有关系的,想要控制体重,如果是放心大胆的换成了甜味剂,平时的饮食上就随便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想要达到减肥的目的是很困难的。

比如平时的时候一些油脂类的食物摄入过多,同时身体缺乏运动的情况下,肯定是无法实现减肥的目的。

但是并不是说甜味剂没有作用,但是前提是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比如能够做到控制饮食的同时,把添加的糖分转换成为甜味剂,肯定是可以减少体内糖分的摄入的,就可以有效的起到减少营养物质摄入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控制体重。

同时还是需要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这样才可以加速身体脂肪的消耗,能够有效的控制体重。


家庭医生在线


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代糖不会被人体消化。(这也是大多数广告的宣传点)


但实际上,我们的身体会建立另一套机制去代谢代糖。并且代糖摄入还会增加身体的依赖性,同样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身体炎症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促进脂肪存储和Ⅱ型糖尿病。


也就是说,最终结局和吃普通糖是一样的,甚至更严重的。



有关代糖的商业谎言,可参照一下,2016年国际期刊《PLOS ONE》上一篇综述,这篇研究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每年全球有184000人死于甜味剂滥用。并且,过去大多数指出甜味剂无害的研究或多或少的都收到了赞助方的影响。


并且,代糖对身体的危害不仅仅是针对使用者本人,同样,也会由母乳,进入下一代,改变它们的身体代谢。


近年来,有关代糖危害健康的研究不在少数,举几个例子:

  1. 2019年6月末,美国国立研究院发布了的最新研究指出,孕期及胎儿出生后40天内,摄入安赛蜜(Acesulfame-K)、蔗糖素(Sucralose),会导致后代代谢及微生物群发生明显改变,致使未来更容易患上代谢性疾病。

  2. 2018年3月18日,在芝加哥召开的内分泌学会100届年会(ENDO 2018)指出,食用低热量甜味剂同样会促进代谢综合征,导致糖尿病前期症状,并最终引发糖尿病。这种影响在肥胖个体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3. 2018年,有研究指出一种叫做善品糖的人工甜味剂能够加重肠胃炎(克罗恩氏病)的炎症反应。这是由于它导致了肠胃微生物中的变形菌门数量显著增加,进而改变了肠壁的通透性,加重了疾病。

  4. 2016年,美国生殖医学学会指出,甜味剂、尤其是人工甜味剂会损害卵子质量,导致卵子受精后胚胎质量变差,从而影响到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5. 2013年《Cell》子刊上一则研究指出,即使低热量甜味剂的摄入量低于FDA确定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也会带来和糖类摄入类似的健康风险,如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


更详细解读,您也可以参照知几未来研究院针对2019年6月末,来自美国国立研究院的这篇研究解读:《怕了怕了,孕期接触代糖,还会“毒”害下一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现,代糖可由母乳传播,改变下一代微生物及机体代谢》https://www.toutiao.com/i6709591445499544068/


知几未来研究院


糖能导致肥胖基于“碳水化合物—胰岛素假说”。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精制谷物和加糖)驱动体内的胰岛素,导致身体存住脂肪并抑制卡路里燃烧,最终导致体重增加。

根据这个假设,减肥需要你减少碳水化合物卡路里的数量,降低胰岛素水平,提高卡路里燃烧,并帮助脂肪融化。

这种减肥方法代替了传统节食法。饮食不只是要减少卡路里,还应该改变饮食中卡路里的来源,即少摄入碳水化合物。但是低碳水化合物方法仍然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科学假说。

不过添加了糖的食品容易让人过度消费,从而导致肥胖。比如给冰淇淋添加更多的糖,冰淇淋口味更好,然后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多吃一点。

与脂肪和蛋白质相比,糖在人体内分解更快,所以它不容易腻,你更容易吃多,尤其是添加在饮料中的糖分,你总是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吃了很多糖。

人造甜味剂既美味又没热量,可以用它来替换糖吗?

人造甜味剂,例如苏打水中的阿斯巴甜,没有卡路里还有甜味,是不是可以代替糖呢?

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真实的还是人造的,甜味的味道都能促进食欲,并使人们多吃东西。如果你下午喝了一瓶健怡可乐,然后你很可能觉得自己糖吃的不多,可以用一碗冰淇淋来奖励自己。而且这种情况下,你很难注意到自己多摄入糖分了。

还有研究表明,当人们服用三氯蔗糖时,他们的胰岛素水平急剧上升,但血糖水平却不会下降,好像人造甜味剂能够阻止胰岛素发挥作用。这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也是糖尿病的先兆,虽然还未被证实,但感觉并不很安全啊。

此外,从啮齿类动物进行的研究表明,人造甜味剂中的化学物质会引起与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失调。也就是说,假糖可能会触发我们身体对真正的糖的反应。当我们尝到含糖的东西时,我们的身体会释放像胰岛素这样的激素来代谢糖分,然而你摄入的是人造甜味剂不是糖,肠道就会紊乱。

许多人用低热量替代含糖饮料,希望能够借此控制体重。但长期的观察性研究发现,饮用苏打水的人倾向于比不饮食的人更重。 (不过观察研究只能说明相关性而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总之就是,糖很危险,代糖危不危险我们还不能确定。


果壳视频


糖虽好吃,但不能多吃哦~

核心提示:精制白糖是厨房的常用调味品,但是仍有选用其他甜味剂的理由。(比如说蜂糖……)


​为了你的健康着想,女人每天摄入的糖控制在6茶匙,而男性控制住9茶匙左右。

甘蔗糖和精制白糖的区别是什么?

那蜂蜜和枫糖浆呢?现在能代替糖的选择较以往增多,所以现在时候了解一下隐藏在糖背后的故事。

精制白糖是厨房的常用调味品,但是仍有选用其他甜味剂的理由。不同的甜味剂会带给食物(例如,烘烤食品、沙拉酱或者鸡尾酒)一种新的味道,其中一些甜味剂 甚至有健康功效。尽管如此,但是还是要记住,不管这种糖取自何处,添加糖就是糖。为了你的健康着想,女人每天摄入的糖控制在6茶匙,而男性控制住9茶匙左右。



​蜂蜜:蜂蜜会附着一些花粉的味道。吃碎片燕麦时,加一点奶油,再滴一两滴蜂蜜使口感更好。

枫糖浆:非常感谢来自罗得岛州的研究人员为我们带来的关于枫糖浆的好消息。他们在枫糖浆中发现了一些抗炎物质,其中含有一种名为Quebecol的新成分。一滴枫糖浆就能让咖啡充盈枫木的独特味道

甘蔗糖:甘蔗糖榨取自甘蔗,与红糖相比,其经过的加工较少,并含有少量的天然糖蜜。甘蔗糖是代替精制白糖的上佳选择。甘蔗糖一般呈颗粒状,撒一些在烘焙的食物上,让食物的口感更好。


​ 糖蜜:糖蜜是一种老式甜味剂,但因为对身体有益,因此却是最好的甜味剂之一。但是最好的一个额外的健康好处。黑糖蜜呈暗黑色,粘稠状,香味浓郁,是补铁和补钙的绝佳选择。(一汤匙的黑糖蜜能够提供每天钙铁摄入量的20%)赤糖糊,黑暗中,强烈的香味,是一个很好的来源的钙和铁(一汤匙给你每日营养摄入量的20%)。烤饼干或者烤土司时也可以添加一些黑糖蜜。

甜味剂的种类

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非糖类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 天然甜味剂又分糖和糖的衍生物以及非糖天然甜味剂。通常所说的甜味剂是指人工合成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和非糖天然甜味剂3类。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中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

天然类: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钠(钾)、竹芋甜素

化学合成类:有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阿力甜、纽甜、AK糖、山梨糖、甘露、糖醇和麦芽糖醇等。

具体到糖替代品,它们为人类带来的好处是明确而显而易见的。同时,他们所伴随的“安全隐患”科学研究和监管机构的结论是“没有发现”。对有的人来说,做了那么多的研究检测,还没有发现,就是“没有”了。

而对于有的人来说,“没有发现”意味着“可能有,只是没有找到而已”,类似于“莫须有”。到底该如何选择,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


​有一种糖替代品导致肥胖的说法是这样的——因为无糖,觉得不用担心就大量食用,而吃进去的别的食物太多,到头来还是导致了肥胖。

高糖价也将刺激食糖替代品的生产。当食糖替代品的价格高于白糖价格时,企业将意识到要建立无糖食品的生产基地,特别是在中国的大城市。在食糖及其替代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无糖食品的生产似乎会变得更为普遍。

世界食糖消费1.5亿多吨,但有超过10%的人群却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宜摄入食糖,为此发展来源广阔、功能明显、安全可靠的糖替代品,是国际功能食品的发展重点。随着广大消费者的认同,糖替代品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所以对于甜味剂是否能够替代糖,成为甜味的来源,我的态度是中立的《至少目前是》,因为糖的作用机理及甜味剂的是不样的~甜味剂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对于他的副作用我们都还不完全了解……因此不能冒冒然使用甜味剂替代糖……

还需要一步一步的考察待定……


奇葩瞄会谈


一般常用的甜味剂指的就是低或零卡路里的这一类。它们是一些天然或人工的化合物,共同特点是比常用的糖类要甜几百到上万倍不等,但含卡路里的量极低或几乎不含,因此取代传统的糖类被添加到食物或饮料中。

甜味剂的使用并不会造成糖尿病人血糖的异常升高,不增加蛀牙的形成,对普通人群也没有其他负面健康影响,因此,欧美权威专业机构和政府组织,包括美国糖尿病协会、营养与饮食协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食品和药品食理局(FDA)、欧洲食品安全机构,都声明,“低或零卡路里甜味剂适量的使用是安全的”。所谓适量,是指按照体重人日均摄入量(Average Daily Intake, ADI)不超过5-50m/kg,不同甜味剂的ADI值在这个范围类稍有不同。唯一的例外是患有苯丙酮尿症(PKU)的病人,这些病人不能正常代谢阿斯巴甜,因此要避免使用这种甜味剂。

另外,对于孕妇和新生儿,美国儿科协会认为阿斯巴甜的使用是安全的。有证据表明小剂量的安赛蜜、蔗糖素和糖醇类对孕产妇也是安全的。关于糖精和甜菊糖苷类对孕妇安全性的研究还不够,尚无明确结论。

2014年,发表于《肥胖》杂志的另一次随机临床实验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303位肥胖人士参加了一个为期12周的减肥计划,除了改变饮食和锻炼的咨询和指导外,这些人还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水为饮料,一组则使用加了非营养性甜味剂的饮料。12周后,水饮料组平均体重下降4.09公斤,而甜味剂饮料组平均体重下降为5.95公斤(p < 0.0001); 而且,在这12周的减肥过程中,参加者的主观饥饿感甜味剂组比水饮料组要明显小很多。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甜食和碳酸饮料的胖子,那么,请放心地使用“低糖”饮料和食品来帮助你减少糖分的摄入吧!

如果你已经这么做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做对了第一步,接下来,试着慢慢减少这些“低糖”饮料吧,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健康饮食和新鲜的蔬菜水果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