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聪明又贪吃的钱穆,一生只做一件事

钱穆,江苏无锡人, 字宾四,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因为在建国初期曾被点名批评,成为反动学术权威,很长一段时间在大陆几乎无人知晓。

十年前就读的大学历史学院在全国也算是数一数二,竟没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提起过钱穆,实属可惜。

工作后,偶然看到钱穆的《人生十论》,文章说理清晰,让人无可辩驳,对先生的文笔十分佩服。但心里却想,写这样条理清晰的文章的历史学家,估计会很迂腐,便没有兴趣再看其他著作了。

后来,偶然认识一个朋友,是钱穆铁粉,力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我心想,这是一本人生回忆录?反正病中无聊,抱着八卦先生日常生活的不良动机,便开始读起来。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聪明又贪吃的钱穆,一生只做一件事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1. 聪明、爱玩又贪吃

钱穆很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慧,卓尔不群。因为喜欢水浒,十多岁时便能当众背诵。入学时比哥哥就读的年级低,但因为写的一手好文章,和哥哥同时毕业。家境贫寒,毕业后就到中学任教。最让人称道的是,先生被顾颉刚请到北京大学任教时,他那会的身份是一个小学老师。钱穆能够在历史学界取得这样高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远非一般死读书的迂腐之人可以做得到的。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聪明又贪吃的钱穆,一生只做一件事

既然是历史学家,就该做冷板凳,你或许会以为先生每天的生活就是看书、写书、讲学,必定很无聊!其实不是。先生喜欢爬山,喜欢静坐,喜欢下棋,爱好与人闲谈,而且是一个十足的吃货。

有一次。钱穆跟友人到包头游玩,人人到这里都要去市区品尝有名的黄河鲤鱼。友人向钱穆建议:“干脆直接去渔埠吃,这样更新鲜,更有味道!”

穆听完拍手称赞:“果是行家!”

结果两人去到渔埠,除了沙滩与渔船之外什么也没有!只好折回。

到了火车上听到那些去市区吃鲤鱼回来的人都在夸鱼味之佳,两人心有不甘,竟然冒着赶不上火车的危险又跑回市区吃了一次黄河鲤鱼,差点因此误了火车。

不仅如此,钱穆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时,并没有住在昆明市区,而是住在宜良。宜良烤鸭酥香滑嫩,天下闻名。先生每周回昆明讲课一次,路途中必得去吃一只烤鸭,泡一次温泉。

先生不只是会吃,还特别会享受人生啊!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聪明又贪吃的钱穆,一生只做一件事

年轻时的钱穆在讲课

2.一生只做一件事

钱穆说:“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困扰住近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而年方十龄,伯圭师即耳提面令,揭示此一问题,如巨雷轰顶,使余全身心震撼。从此七十四年来,脑中所疑,心中所计,全属此一问题。余之用心,亦全在此一问题上。余之毕生从事学问,实属伯圭师此一番话有以启之。”

先生一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件事情上,为了验证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而放弃中学教师的职位,转而主动邀请了一群朋友去小学教书,看似往低出走,实际上确实在思考最深层的问题。

反观我自己,作为一线教师却日日为职称苦恼不已,反而不去思考如何教好学生,更别提思考中国教育的发展,实在是惭愧。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聪明又贪吃的钱穆,一生只做一件事

钱穆题字“乐读轩”

3.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

先生在常州府中学堂读书时,刚好读到曾国藩《求阙斋记》:“常念当自求己阙。因此每晨起,必立一意,竟日不违。”

当天,钱穆就下了一个决心:去以前学校找老同学但绝不留宿。

结果,当夜狂风暴雨,他被淋成了落汤鸡,只能投宿旅店,又请旅店的人跟同学借衣服来换,狼狈不堪,吃尽了苦头。可是,先生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后,先生“遇一决定,即不肯轻易转变,每念及此夜事。”

看到这里我非常汗颜,自己每次看书都看不完一本,下了几次决心,还是不断地“斩书头”。此后,一定的把一本书看完,再看新的,就从这本《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开始。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我从头到尾都看了。

后来,跟朋友说起看书的感受:“如果以后我能每做出一个决定,都能够坚决执行。那读这本书就值了!”

钱穆学问深厚,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一生专著有80多种。

顾颉刚评价钱穆:“学识渊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

严耕望则盛赞:“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辈自当虚心学习。


作者简介:青隅,在平凡的世界里收藏美好的中年少女,爱花、爱书、爱电影,愿和你分享有料、有趣、有价值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