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方面的發展,年輕人是否應該去關注?

無敵開心小丸子


這個問題我回答最合適了,我是一個九零後養雞創業者,年輕人關注農業創業太難了,真的好難。

1.農業是一個前期投資大,回本週期長的行業,現在很多人都浮躁,特別是年輕人別說投資個100堅持兩三年了,就一年都堅持不了

2.壓力特別大農業創業資金不足像現在的九零後要存個10萬都特別難,沒結婚的要賺錢買房買車,結了婚的要養小孩養老人,更別說難二十萬,三十萬去創業了

3.就算你一啟動資金你也找不到地幹,好的地不是大公司佔著就是本地有錢人佔著想找到一塊養殖的地特別難。

4.技術難,學農業的大學生特別少,你要一個非農業的去幹農業不現實,像我們養殖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你不會養會死的很慘的

5.寂寞農業都是在山區或者在郊區,沒有什麼娛樂項目,好多人熬不住。

6.農業特別髒,要有潔癖的根本幹不了。

7.就算你把好產品整出來沒人懂,比如土雞我養7個月的沒人懂,都嫌貴成本都70元每羽了,養這麼久賣一百一不貴吧,一個人可以管1500羽土雞,成活率90%你算一下我一年能賺多少錢,要投資多少錢,你說還會有人幹農業嗎

我是養殖大邢,我有故事你有贊嗎?關注我一起聽我的養殖創業故事



養殖大邢


你好,提問者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

我說一下我自己感受的觀點,

我家姐弟三人,姐姐是老大,中間有一哥哥,我排行老三,我從小在農村長大,19歲中專衛校畢業後跟隨父母一家五口人到北京務工謀生,家裡的土地交給別人打理,幾年間,姐弟三人相繼結婚成家,由於家中爺爺奶奶,身體越來越差,父母在12年回到農村老家,家中的十畝地現在已經收回,由父母打理。

雖然有十畝地,但是種的是麥子和玉米,一年下來,每畝地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錢,十畝地剛好一萬左右,根本不夠家用,其他額外所需費用由我們哥倆接濟。

我們兄弟倆現在都在北京,一個公司打工做銷售,每個月收入在兩萬元左右,但是由於現在疫情期間無法入京,工資都已停發。

我現在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這次疫情公司能挺過去最好,如果公司倒閉,我決定留在家裡做與農業相關的事業。

儘可能的把農產品利用網絡和線下結合起來,把農產品的事業做起來。





前行的牛哥


應該關注,看看山東農業發展的各項政策。

山東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提到農業強化人才支撐要落實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落實農村人才定向委培制度,擴大定向培養公費農科生規模 ,教師、醫生晉升職稱原則上要有1年以上農村工作經歷。大力挖掘“土秀才”“田秀才”,激發農民創造力。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電商等等,發放農業優秀人才創業貸款。

國家重視“三農”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現在年輕人應該多關注一下農業方面國家的大政方針,農業需要科技,科技需要人才,農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找準自己人生髮展的方向,去努力,去拼搏吧。




無事一杯茶


“新農人”,他們的思維不一樣了

城鎮化率升至58.52%,城鎮常住人口總量首破8億人;農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首次降到8%以下,佔7.9%——兩個最新的統計數據背後,中國城鄉關係變遷的新格局赫然凸顯。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國農業正在從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三農”的產業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城與鄉的關係也在經歷深刻變革。

在這樣的洪流中,一批對“三農”事業有熱情、有理想的年輕人回到農村,為傳統農業轉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成為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的一支生力軍。

他們多數為“80後”“90後”,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習慣於“跳出農業做農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新農人。

日前,記者採訪了幾位“新農人”,與他們共話新技術、新跨界、新流通,感悟他們身上湧動的互聯網思維、品牌化思維和融合性思維。

互聯網思維——

“反彈琵琶”讓海鴨蛋成“網紅”

農業,這份與自然“對話”的產業總是步履緩慢,但卻不得不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互聯網大潮來襲,讓傳統農業有些措手不及。廣西北海海鴨蛋產業就經歷了這樣的“彷徨”。

“先養鴨,開蛋品加工廠,再銷售,漸漸地涉足電子商務”是傳統海鴨蛋產業慣用的模式,產業發展規模小,“難成氣候”。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2006級碩士畢業生李言紅的到來,改變了北海海鴨蛋的產業格局。

在北海,一枚枚小小的海鴨蛋,經過她的手,變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走上了五湖四海的家庭餐桌。

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李言紅說,是互聯網思維和“反彈琵琶”的發展路徑。

2013年,李言紅當時就職的高校停止招生,職業發展陷入困境的她,性格中那一點小小的不安分開始萌動了。

投身電子商務,開網店賣海鴨蛋,李言紅的生意就這樣起步。僅僅一個月,她的海鴨蛋網店日銷售量就突破了1000個。日銷量8000、兩萬……半年的時間裡,李言紅的生意越做越大。

“有了市場之後再投資建加工廠,然後再往養殖端延伸,自己做養殖。”2015年,李言紅創辦了北海市回頭客食品有限公司,同時,和北部灣沿海灘塗紅樹林海鴨養殖戶合作,制定養殖標準和保底收購價格,大力推動北部灣海鴨蛋產業的發展壯大。

在李言紅看來,“新農人”要懂種養殖、會加工、會銷售,尤其是要懂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模式。“我們不能滿足於做一個前店後廠的小作坊。”在2018年建設了第二家標準化海鴨蛋加工廠的基礎上,2019年年初,她開始涉足海鴨蛋黃酥、海鴨蛋黃醬等領域,現在,她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自有養殖基地建設,把產業鏈延伸到養殖終端,養殖可溯源的有機海鴨蛋。

“互聯網時代,鏈接就是生產力,對上鍊接到更多的養殖戶,對下鏈接到更多的客戶,這就是秘訣。”李言紅說,她的產品在很多線上平臺銷售,還開發了微信小程序,並不斷壯大自己的線上運營團隊。

互聯網時代,中國農業應如何走出創新發展之路?

“傳統農業同質化太嚴重,‘新農人’一定要找到差異化發展路線,主動出擊,獨立思考。”李言紅說,新零售時代最關鍵的就是線上做營銷,線下做產品和服務,因此“新農人”要有鄉村匠人的情懷,具備互聯網思維和眼光,提升“三農”水平和競爭力。這是歷史發展的機遇,也是一種責任。

品牌化思維——

把贛南臍橙做出新花樣

一直以來,贛南臍橙都是江西省定南縣果農名副其實的“致富果”,然而,產品單一和品牌效應不強是其發展的短板。如何在以紅壤為主的贛南大地上生產出不一樣的臍橙,把贛南臍橙做出新花樣,是返鄉創業“新農人”鍾小陽一直以來的夢想。

四月正是臍橙花盛開之際,定南縣龍塘鎮長富村夢江南臍橙種植基地,千畝臍橙花香四溢。鍾小陽每天都在基地和工人一起忙著為臍橙施春肥。

作為土生土長的定南農村人,鍾小陽對農村有著天然的親切感。高中畢業後,鍾小陽遠赴廣東深圳龍崗區,在物流運輸行業打拼了20年。“慢慢地,我發現家在農村,自己的根也在農村。”2015年,鍾小陽返鄉,進入江西省夢江南農場股份有限公司。靠著多年積累的經營管理經驗,他成為公司總經理,負責公司臍橙基地發展和品牌建設。

返鄉後,傳統農業的弊病“刺痛”了鍾小陽,農產品缺乏議價能力,大量施用的化肥、農藥也讓綠色有機產品成為一種奢望。

作為“新農人”,他的使命就是改變這一處境,並把產業迴歸到尊重自然、科學種植的軌道上來。

“你看,科技就是我們這個基地的生命力。”鍾小陽說,發展新農業就要通過科技和自然農法,讓活力農耕迴歸。有了這樣的思維,“富硒”“品牌”“有機”“高端”成為鍾小陽生產中的關鍵詞。

在他的推動下,企業與中國農業大學進行技術合作,共同研發出了富硒臍橙種植技術。“通過葉面噴灑和地下根灌,科學施用富硒臍橙專用肥,提高臍橙果實硒含量。”鍾小陽說,新的種植手段讓贛南臍橙搖身成為富硒產品,富硒臍橙普通裝均價為每斤11元左右,比市場普通贛南臍橙高出一倍多。

除了種植技術研發,嚐到科技創新甜頭的鐘小陽,這些年還在臍橙產品深加工上下足了功夫。

“光酒類,公司就開發出了適合不同人群的3款產品。”鍾小陽說,通過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研發出了7款富硒臍橙深加工產品,富硒的附加值進一步凸顯。

從“一種紅壤區臍橙專用富硒有機肥”發明專利到“一種破土施肥器”的實用新型專利,22項發明專利實現了鍾小陽的農業夢,也見證了傳統農業的華麗轉身。

“做農業不容易,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很快樂。”鍾小陽說,他將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科研機構”的模式,構築更高標準的臍橙產業鏈利益共同體,帶動更多橙農增收致富。

融合性思維——

用“全產業鏈”打開鮮切花新市場

發展現代農業,要像工業產品一樣,掌握它的市場生命週期,並且把眼光向外、走出田埂,用“全產業鏈”打開新市場。

4月19日,湖南省瀏陽市科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沙鮮花分散點內,而立之年的吳小梅正熟練地給手邊最後一朵粉色非洲菊包好透明塑料紙。細細清點完畢後,她和配送員一起將這滿屋“馨香”搬運上車。

伴隨著剛剛升起的太陽,當天第一批鮮切花就這樣帶著未散的露水發往長沙、瀏陽、宜春、萍鄉等地。

而在70多公里外,公司位於瀏陽市文家市鎮的鮮切花基地裡,30餘名花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們穿梭在花田裡,採摘最新鮮嬌嫩的花朵,又忙著挑選、打包、裝載,收穫的笑容綻放在他們的臉上。

在長沙的銷售點,吳小梅總是能在每天的八點前將清點工作做好。“我會爭取八點前把第一批花送出去,對於一天的工作來說,是一個好開端。”吳小梅一邊解釋一邊打開電腦,開始清點信息。

統計各個花店的線上訂單,及時聯絡基地採摘備貨,這是吳小梅的另一項工作任務。作為家裡鮮花基地的銷售負責人,開闢網絡平臺、接收網絡訂單是吳小梅開闢的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銷售模式。通過前期的老客戶信息建庫,新客戶信息錄入,吳小梅就這樣搭建起了鮮花銷售網絡訂單平臺。

“當嘩嘩的訂單來臨時,我爸才知道我們年輕人的能量。我們‘新農人’跟他們不一樣!”吳小梅告訴記者,通過線上銷售的方式,她的基地佔領了長沙50%以上的非洲菊鮮切花市場。

“當然,我最佩服的人還是我爸”,作為“農二代”,吳小梅在細數近年來的業績時,提起了帶她進入鮮花種植銷售這行的“領路人”——瀏陽市科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吳峻湖。

“比起雲南,家鄉的土壤和氣候更適宜非洲菊的生長,花型更加飽滿,花期也要長一些。”吳峻湖從事花卉經銷生意已久,一直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打拼,對花卉很有研究。

2019年,家鄉的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吸引吳峻湖和女兒回到文家市鎮,他投資300多萬元建起了鮮花種植基地。如今,吳小梅和父親運營的企業在沙溪村建有82個大棚,在長沙、宜春、萍鄉等城市市場佔有率達90%。

吳小梅的鮮切花基地不僅對外銷售花,因臨近沙溪屋場,還一年四季對遊客開放,成了沙溪村的景點之一。

小小的非洲菊,帶來了豐收,帶動了鄉村旅遊,更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奔頭。村裡有30位村民在花卉基地打工,其中不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我主要負責除草、施肥和採摘,每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藺萬丁開心地表示。

“未來,我們將以鮮切花基地為基礎,拓展采摘、插花體驗、餐飲休閒等領域,走鏈條式農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吳小梅的話中,滿是新的希望。





八零後茶農玲兒


農業發展 這個問題 對於我一個普通老百姓 農民 來說 當然想有更好的發展和收入了 可是對於現實 可不是這樣了 如今老農民 都不願意去種地了 因為 費用高 糧食價位低 導致 沒收入 而且 年景不好時 還賠錢 本身農業就賺不了大錢 反而再虧錢 老農民將面臨著 棄耕 不種地了 甚至還欠款 拉饑荒 只有放棄 選擇其他出路!!!





6208668586冰人


你好,中國作為自古以來5000多年得農業大國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大家都應該多關注關注我們的農業。

現在農村沒有人願意種地。很多耕地都荒著,在前幾年發展把很多耕地都變成了宅基地或者徵用了。

雖然我們國土很大,但是地形上並不好,我國土地能用作耕地的只有1.25億公頃,作為一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來說比例是的非常低的。拿非洲中部的剛果金來說國土面積只有234萬平方公里可用作耕地的面積可以達到8000萬公頃,比例是相當懸殊。

再者我們人口多,目前每年從國外進口的糧食都是上億噸。

國家一直強調國人的口糧要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但事實是缺口還很大,大眾對這情況認識不夠,當年強如蘇聯最後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敗在糧食不能自給上。

所以不論老年人年輕人應該全民都關注農業。只有碗裡有糧心裡才不慌



青睞農產


我認為農業未來是很強大的,並且也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短短几十年經歷了經濟飛速發展和時代變遷,再往回看農業對於大多數年輕人好像已經很陌生,甚至有的人雖然在農村出生,但卻對農業沒有任何接觸。

民工潮的出現,各個農村的農民都放棄務農選擇進城務工,社會進步物價上漲,務農收入再也支撐不了家庭開支,只能選擇進城務工,這就直接減少農業從業人員,年輕人也受進城熱的影響,或多或少價值觀有些改變,覺得長大讀完書進城工作已經成了人生必經之路,甚至覺得他們這一代人和農業就沒有交集。

回到樓主問題,現在社會發展形勢所趨,老一輩從事農業者已經逐漸老去,而年輕人卻在寫字樓裡關注著各個領域高科技、關注著世界新聞、關注什麼什麼電影、美食等,但卻沒有關注農業,那是否農業後繼無人呢?我覺得不是的,現在其實很大一批年輕人或在城市務工人員,已經開始回鄉發展農業創業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農業從業者應迎合時代,不能在按照傳統農業方式發展,需要多發展現代化農業,結合市場經濟、互聯網,才能讓現代農業生存下去,並且隨著各種社會健康問題出現,食品健康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多發展綠色農業,或者是客戶體驗是農業、AR技術等,讓現代都市人親身走進農業,感受並逐漸接受農業,比如自己參與養殖、種植,最後一起豐收自己親自參與的果實,這會增加客戶體驗感,讓客戶產生樂趣,只有真真意義大眾認可,接受並喜歡農業,這樣新的農業時代就會來臨。





霧農視界


農業問題,是國之根基,是民族生存的保證。

既然農業如此重要,那就不是讓年青人去關注一下那麼輕描淡寫,而且是要投入大批青年投身到農業中去。不但是讓傳統頭腦的青年投身農業,而是要有大批的像袁隆平一樣的懂科學的熱血青年投身農業才行。農村,農民,民族,都是國家輸不起的,一定要向農業科技人才和科學技術。

只有農業穩固強大,才有民族的強大,才有國家的強大。


重慶涪陵羅老師


食葉草(蛋白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根粗壯,莖直立;葉簇生,光滑全緣、葉色青綠,生長期長,播種當月即能收割,一次播種可穩定高產25年,被稱之“長壽草”;再生能力特強,生長快,晝夜可達7~10釐米,隨著單株分櫱成簇生長,逐年進入高產期。

食葉草(蛋白草)根系肥壯,越冬能力強,冬季地上葉片枯死,地下形成越冬芽,冬季休眠後進行二次營養體促生。北方12月中旬進入半枯萎期,來年3月返青葉簇再生,春天茁壯成長。

1、食葉草(蛋白草)種植一次幾十年不用再種,壽命長,速生、產量高、品質優,每畝產鮮草20~40噸(產量與土壤、水源、肥料、氣候、田間管理、收割次數有關)。食葉草(蛋白草)根據需要決定收割時間,一般在15~25天左右收割一次,北方每年收割5~7次,南方一年四季種植收穫。

2、食葉草(蛋白草)具有抗旱、耐澇、耐鹼、耐貧瘠、適應性廣、抗逆再生能力強等特性。壯根後耐-40℃的低溫;可在PH值9.5、含鹽量0.6%的鹽漬土壤生長,不受山地、田間限制種植。

3、食葉草(蛋白草)在溫度35℃以上高溫季節,生長緩慢,應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保持水灌溉。






眾智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農業在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村農業的發展,國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未來的農業將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

一、農業向機械化方向發展,以後更多的機械會被應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慢慢解放勞動力,伴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規模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

二、農村將向農場化方向發展,越來越多農村的老百姓,慢慢的遷到城裡,種田農民的土地會流轉或租出去,曾經分隔的土地連成片,進行批量化生產;

三、農民慢慢的成為一種職業,不再是身份的象徵,農民素質越來越高,具有專業的栽培、養殖技術,具有先進的理念;農民的地位會進一步提高,受到社會的尊重;

四、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業與互聯網的聯繫更加緊密,網上交易,電子支付,智能物流將是發展方向;

五、農村的生活方式也不在枯燥乏味,也不 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隨著農村配套越來越完善,農村的生活方式也將多姿多彩;

所以,未來的農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現在的生產方式截然不同,國家會繼續推行各種惠農政策,農業的前景是廣闊的,可以大有作為。作為年輕人,應該積極關注農業的發展,也將給農業帶去新鮮的血液,新的活力,農業的未來是光明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評論,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