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拉投資的那些電影項目幾乎都是騙錢的,千萬別上當

在朋友圈拉投資的那些電影項目幾乎都是騙錢的,千萬別上當

之前有個朋友發給我一個ppt,說北京某影視公司攢了個大項目,四處集資,說是票房至少能有5億,他有點心動,問我能不能投。我看了一下那個陣容,全是過氣演員,故事土得掉渣,票房能有1000萬那都是撞到狗屎運了。我感到意外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這種老掉牙的招數居然還有人在用,居然還能騙到錢。

相信不少朋友在手機上的朋友圈也看過這種四處拉投資的電影項目,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些幾乎都是騙錢的,其實說“幾乎”都算是客氣了,說百分百也不過分。


在朋友圈拉投資的那些電影項目幾乎都是騙錢的,千萬別上當

神秘的朋友圈電影項目

如今優質電影資源高度集中在幾大公司手中,好的項目(優質團隊+大卡司)你就是手上有大把的現金,也拿到不投資份額,早就被人瓜分了。稍微差一點的項目,可能演員陣容沒那麼強,但只要製作團隊靠譜,拉到投資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像《流浪地球》原來沒什麼大卡司,並不是很被看好的項目,但早期也拉到了投資,只是因為製作週期過長,而且特效量過大,導致不斷超資,原來的投資者才撤資了。好在吳京眼光好,他接棒投資並參演,最後票房大爆,撿了個大便宜。


在朋友圈拉投資的那些電影項目幾乎都是騙錢的,千萬別上當

吳京接棒投資《流浪地球》賺了大錢

至於那些在朋友圈集資的項目,那就很不靠譜了。但凡攢項目的人有一點圈內人脈,劇本不錯的話,拉點投資都是有的,根本不需要跑到朋友圈去吆喝。也許有人會說,票房大爆的《大聖歸來》就曾在朋友圈眾籌過,但你要知道,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國產動畫片幾乎沒有市場,多數投資人是不敢投的,而且製作團隊名氣也不大,那時候拉不到投資很正常。這幾年整個電影投資市場越來越成熟,幾乎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在朋友圈拉投資的那些電影項目幾乎都是騙錢的,千萬別上當

當年《大聖歸來》確實也在朋友圈中眾籌了一把

現在很多在朋友圈拉投資的項目就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團隊發起的,無論在製作還是發行方面都毫無優勢,這種項目撲街的概率幾乎是100%。有些項目號稱電影,其實只是在網上播出的網絡大電影。實際上現在拿一個院線的龍標也不難,只是即便你拍了一個院線電影,但因為沒有發行資源,也沒有宣傳資源,最終院線根本不會給你排片,即便有幾個電影院排了片,那也是上午或者半夜這種很差的場次,然後一天就下檔了,這就是業內所說的“院線一日遊”。

這些在朋友圈忽悠的爛項目,無非是把項目ppt包裝得很好看,然後騙那些不懂行的人投資,拿到錢後,他們也會去拍電影,從製作費中就撈了一筆,之後也像模像樣地去拿個龍標,找個院線上映一下,票房收益多少跟他們就沒關係了,反正製作費已經賺到了。至於那些投資的人,最終必定血本無歸,因為他們不可能在協議中保證票房收益有多少,只是一開始給你畫個餅,跟你吹噓到時候票房能有多少個億,你會有多少倍回報。

其實電影要賺錢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我們來看一下2019的數據,有票房記錄的院線電影大約550部,票房100萬以下的有250部(其中120部票房在10萬以下),1000萬—5000萬的80部左右,一億以上的只有87部,2億以上的60部,實際上,很多中等製作的影片,2億都未必能回本。真正5億以上,比較穩妥賺到錢的不過28部而已(個別小成本賺大錢的也有,但極少,5億還賠錢的大製作也不少)。


在朋友圈拉投資的那些電影項目幾乎都是騙錢的,千萬別上當

2019年票房10億以上的電影只有這15部


即使是規模很大的影視公司也不是眼光都好,看走眼的多了去了,不過投的多了,好歹能押中幾個寶,今年虧了明年也許還能賺回來,小公司一把沒賭中就倒閉了。有時遇上不可預知的因素,片子上不了,損失就更大了,多大公司也扛不住。不過大公司騷操作很多,票房不一定賺錢,各種亂七八糟的資本運作,割點韭菜還是有的。

所以千萬別盯著那幾部賺大錢的電影,那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絕對不會落到你手上,絕大多數電影都是賠錢的。那為什麼每年還有那麼多人投資拍電影?我們不排除個別有理想有情懷,不在乎回報的人,投資拍了一些電影,但絕大多數那些票房慘淡的都是騙人的項目,因為總是有那麼一些不懂行又心懷僥倖的人把錢砸進去,這跟股市是一個道理。

希望你不是那個冤大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