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變法120週年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戌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近代史上影響深遠的改革運動。茅海建教授積二十年之功,在第一手資料的蒐集和解讀上,上下求索、四海蒐羅,苦心孤詣地查找、求證,運用豐贍而可靠的史料來鑑識偽說、辨明歷史真實,先後出版《戊戌變法史事考初集》《戊戌變法史事考二集》《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鑑注》《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閱讀筆記》四部書。

戊戌變法120年之際,將這四部書彙刊為“茅海建戊戌變法研究”(三聯書店 2018-6),既是對半個多世紀以來研究先進以往貢獻的深度整合與推進,更集中展現新時期史學界戊戌變法研究的最新成果。

另:茅海建教授5月29日北大演講“康有為的大同三世說”現場實錄近日將在三聯書情發佈,敬請期待。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茅海建,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要教學與研究領域是中國近現代史。著有:《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苦命天子:咸豐帝奕詝》《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等。

又逢戊戌

1998年,戊戌變法一百週年,我結束了先前的兩次鴉片戰爭史研究,開始研究戊戌變法。2018年,戊戌變法兩個甲子,一百二十週年,我的研究還沒有結束,仍然在路上。

時光又逢戊戌,我也應當想一下,這二十年究竟做了什麼,又有著什麼樣的經驗教訓?

當我開始研究戊戌變法時,有兩位朋友善意地提醒我:一、戊戌變法是所有的中國近代史大家都涉及過的領域,很難再有突破;二、戊戌變法的材料蒐集和利用,已經差不多了,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新材料。他們的提醒,告訴此處水深,不可掉以輕心。於是,我就做了“長期”的打算,準備用十年的時間來研究戊戌這一年所發生的事情。

我最初的想法是將戊戌變法期間重大事件的史實和關鍵時刻的場景,真正瞭解清楚。由此而重新閱讀全部史料,力圖建立相對可靠的史實,以能從這一基礎上展開邏輯思維。即“史實重建”。於是有了《戊戌變法史事考》(2005,再版時更名為《戊戌變法史事考初集》)和《戊戌變法史事考二集》(2011)。

也就在這一研究過程中,我感到康有為親筆所寫的回憶錄《我史》是一部繞不過去的關鍵史料,用了整整五年的時間來作注,以鑑別真偽。特別讓我興奮的是,我看到了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手稿,解決了許多問題。於是有了《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鑑注》(2009)。

在我的研究計劃中,要寫一篇張之洞與康有為的文章,所利用的基本資料是新編的《張之洞全集》。文章大體寫好,我又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查閱“張之洞檔案”,準備再補充一些材料。誰知一入檔案館,發現了一大批未被利用的史料。興奮之餘,再度改變研究方向,集中研究這批史料。於是又有了《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閱讀筆記》(2014)。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茅海建戊戌變法研究(共四冊)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6

以上便是此次集中彙刊的四本書的由來。“史實重建”的想法一直沒有變,我在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考據。

然而,考據不是我的目的,“史實重建”亦是為邏輯思維建一紮實之基礎。我的最終目標是寫一部總體性的敘述戊戌變法史的著作。2011年夏,我為《戊戌變法史實考二集》作序,稱言:“……我也希望自己能加快進度,在最近的一兩年中完成手中的細節考據工作,而回到宏觀敘事的陽光大道上來。但願那陽光能早一點照射到我的身上。”那時,我心中的研究時限已擴大了一倍,即二十年,自以為到2018年(戊戌),將會最終完成戊戌變法的研究。

一項認真的研究,雖然能有許多次的計劃,但其進度總是不能按照其計劃刻板地前進。一個認真的研究者,雖然知道其最終的目標,但總是不能測量出行走路途的長度。2014年起,我的研究一下子陷於瓶頸——我正在研究康有為的學術思想與政治思想,但不能判斷其“大同”思想的最初發生時間,以及這一思想在戊戌變法期間的基本形態。我找不到準確的材料,來標明康有為思想發展各階段的刻度。直到兩年之後,由梁渡康,我從梁啟超同期的著述中找到了答案,由此注目於“大同三世說”。我的研究計劃又一次改變了。

整整二十年的研究,我對戊戌變法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變化(自以為是深化)。隨著研究進展,在我的頭腦中,原先單一色彩的線條畫,現在已是多筆著色,繽紛爛漫;原先一個個相對固定的場景,現在已經動了起來,成了movie。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讓我又一次覺得將要“回到宏觀敘事的陽光大道上來”,而時光卻悄悄地已進至戊戌。

整整二十年的研究,我對戊戌變法的研究也有了新的感受(自以為是痛感)。前人的研究是極其重要的,但若要最後採信,須得投子“覆盤”;那些關鍵性的節點,還真不能留有空白,那怕再花工,再花料,也都得老老實實地做出個基礎來。由此,這二十年來,我一直不停地在趕路,經常有著“望山跑死馬”的感受。我雖然不知道到達我個人的最終目標,還需得多少年,還須走多少路;但我堅信不疑的是,戊戌變法這個課題所具有的價值,值得許多歷史學家花掉其人生經歷的精華時段。李白《臨路歌》唱道: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戊戌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一百二十年前,有其“飛”,有其“振”,因“中天”之“摧”而“力不濟”;然因此而生、不能停息的“餘風”,仍在激盪著這個國家,以至於“萬世”,而其“石袂”(左袂)也掛到了高達千丈、象徵日出的“扶桑”樹上……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紀念戊戌變法120年

大量檔案材料的披露

重大史實的精心考證與重要場景的細密描述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茅海建戊戌變法研究(套書,共四冊)

茅海建 著

ISBN:9787108061577

定價:395.00元 精裝典藏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6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戊戌變法史事考初集

茅海建 著

89.00元,精裝

ISBN:9787108062239

對近代史上重大政治改革戊戌變法的相關史實一一釐定,尤其集中在政變的時間、過程、原委,中下級官吏的上書以及日本政府對政變的觀察與反應等重大環節上。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戊戌變法史事考二集

茅海建 著

85.00元,精裝

ISBN:9787108062208

繼續關注戊戌變法中的種種關鍵環節:“公車上書”的背後推手,戊戌前後的“保舉”及光緒帝的態度,康有為與孫家鼐的學術與政治之爭,下層官員及士紳在戊戌期間的軍事與外交對策,張元濟的記憶與記錄,康有為移民巴西的計劃及其戊戌前入京原因……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甲午到戊戌:

康有為《我史》鑑注

茅海建 著

123.00元,精裝

ISBN:9787108062253

對康有為《我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至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898)——進行註解。對康有為的說法鑑別真偽,以期真切地看清楚這一重要歷史階段中的一幕幕重要場景。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戊戌變法的另面:

“張之洞檔案”閱讀筆記

茅海建 著

精裝

通過對 “張之洞檔案”的系統閱讀,試圖揭示傳統戊戌變法研究較少觸及的面相, 以清政府內部最大的政治派系之一,主張革新的張之洞、陳寶箴集團為中心,為最終構建完整的戊戌變法影像,邁出具有貢獻性的關鍵一步。

—END—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近期專題」

三聯書訊 | 2018年5月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能為我們戰勝的,只有渺小,而這勝利本身將使我們渺小。那永恆的和非凡的,不肯被我們戰勝。——里爾克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茅海建:又逢戊戌|戊戌变法120周年

ID:sanlianshutong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回覆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回覆聽課,瞭解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