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产于西藏这方神奇的土地;

浓郁的宗教文化、异域风情;

采集、运输过程的艰难险阻、九死一生;

资源紧俏导致石友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不到10年,市场表现惊人;

在香港上市,成功开启观赏石的金融之路;

种种因素,成就了藏瓷的传奇。

因产于西藏高原,石肤如陶瓷一般,光洁细腻,其色古朴而富宝气,其纹不乏哥窑纹等陶瓷纹样特征,开发者由此名其为“藏瓷”。

这一产自西藏的新石种,刚入市几年就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谱写出一段段传奇般的故事。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2007年,在中国观赏石协会组织的“迎奥运石展”上,“藏瓷”首秀京城便引起了藏家们的关注。

其后三四年,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天津资深收藏家王长河先生克服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种种困难,冒九死一生的危险开发藏瓷并引入石市,最终推动观赏石上市。藏瓷成为第一个成功上市的石种。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首次入藏

藏东地区地势险要,沿途景色气势磅礴,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米之间,空气稀薄。

忍着高原反应的不适,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王长河终于到达产地,看到了朝思暮想的藏瓷。只第一眼,就让他惊叹不已。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早期山涧中的藏瓷

当时河水并未解冻,水晶般的冰层中包裹着、镶嵌着一河金灿灿、红彤彤的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石头经河水冲刷、阳光曝晒、风雪侵蚀、昼夜温差等自然磨砺,形成了亮丽的外表,石肤如缎,让人目光流连。

回过神来,再循着河流上下寻索,神奇的是,仅在河流中上游1公里左右的河段中存有藏瓷,其他地方无踪无影。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早期山涧中的藏瓷,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被抢运一空

破冰取石

石头被冰层包裹,需破冰取石。经过一个寒冬,冰层又厚又硬,只能用钢钎、榔头等工具砸。

当时石头没有价格,只需取石、搬运、钉箱等人工费。在高原地区,稍微剧烈的行动都会加速心跳,引发呼吸急促,体力劳动因此变得特别费劲。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破冰取石 将冰面砸开后,色彩亮丽的藏瓷显露出来

当时有一个藏族小伙子,搬石头时不小心砸到了手指,王长河让他去附近的医药店包扎一下。一会儿,小伙子回来了,可好好的一只手,只剩下4根手指,让王长河惊诧不已。原来当地条件艰苦,遇到伤患均采取最“简便”的处理方式。小伙子倒是习以为常,照样干活,王长河却过意不去,只能多给他一些钱,让他好好调养。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王长河与当地藏民手托藏瓷,合影留念

开拓的艰辛非常人可以想象。

“地处高原,气候多变,一天可能碰上雨雪霜冻等各种天气。取石、包装、运输,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都变得异常辛苦。

”为了将石头完整无缺地运出西藏,王长河想尽了办法,最开始钉木箱,后来从当地搜集了近千条棉被来包裹石头。路途遥远不说,路险、路难,让运输变得惊险万分,甚至有几次,直逼生命的边缘。

多次遇险

据王长河介绍,藏东运石的道路都是单行道,而藏地海拔高,几乎常年积雪、积冰,阳光照射不均使得路面冰层厚薄不一,常向悬崖一方倾斜。

车辆行驶在又窄又滑的冰面上,一不小心就掉落万丈深渊。4年中,王长河目睹了十几辆车掉下悬崖,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而他自己也是九死一生。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王长河正指挥大家将藏瓷装车

有一次,路表冰层掩盖了路面的大坑,运石车经过时,车轮陷了进去,车辆立刻往外倾斜,车窗外便是万丈悬崖。“就像大片里的镜头一样,稍微一动,破坏平衡,车就掉落下去。

我当时真是吓得两腿发软。”还有一次,卡车在翻山时,突然抛锚,停在了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上。“云层环绕在山腰,远在我们脚下。当时大雪横飞,弹尽粮绝,饥寒交迫,若无人救援,就会大雪封山,再也出不去了。

”一次次危险,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哪来的魄力,仿佛有一股信念在支持着我。”

这股信念,或许就是藏瓷的魅力。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将藏瓷装车准备往外运输

不到10年,市场表现惊人

藏瓷产于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地理上离四川近,但西南线交通不便,将藏瓷运出西藏多走西北线。从西藏到青海,西宁是这一线路的重要节点,该地石市发展良好,最终成为藏瓷的集散地。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据石友介绍,早在2006年末,藏瓷就开始在西宁露面,但那时几乎无人在意这一新石种,更无价格可言。

直到2008年,王长河进入青海,直达西藏,以他的眼光、魄力和经济实力广收藏瓷。当时就出现了几千上万元的石头,一下子将藏瓷的价位定得很高。

之后,藏瓷的价格居高不下,并节节走高。藏瓷的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上涨了几十上百倍。

藏瓷,冰雪阳光孕育出的传奇美石!

2014年年初,8块藏瓷+2块藏玉在广州以6600万元高价成交。刷新了观赏石成交纪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