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也许是因为偏爱,这本小说我读了4遍,每读一次体会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在这之前,我已经写过几次手稿记录感受,但写完了还是觉得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作家的创作思想,“风筝”的象征意义、以及社会背景三个方面,来解读《追风筝的人》的审美意蕴。

一、创作思想:卡勒德•胡塞尼,诗人民族的后裔,祖国的赤子

《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的喀布尔市。他出生时家庭条件优渥,父亲是一名外交官,母亲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属于上层社会家庭的孩子。

但好景不长,随着政变和外侵的不断折磨,他随父母辗转法国,最终于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举家移民美国。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塞尼

胡赛尼自小饱受诗歌文化的熏陶,他曾讲到:“哪怕在阿富汗最贫瘠之地,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农都有可能会背诵几句鲁米的诗句。我听着奶奶讲的故事长大,从小就痴迷于波斯诗人菲尔多斯《列王纪》里描绘的世界。”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胡赛尼还是个孩子时就开始写作,他从小就有一个作家梦。

但初到美国,迫于生存的压力,他藏起了自己的作家梦,选择了一条很多移民都会选择的道路——学医。

直到1999年的一天,已经成为一名医生的胡赛尼,在得知塔利班禁止阿富汗人放风筝的消息之后,写下了一个关于放风筝的故事,也就是《追风筝的人》的雏形。

这是他再次触碰作家梦的开始。

2001年3月,胡赛尼认为短篇对这个故事的限制性太大,当下决定将这个故事拓展成一个长篇。

6个月后,9•11事件发生,一时间美国人民心头蒙痛,民愤高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阿富汗人的报道也都围绕着本•拉登和反恐战争展开,随之,阿富汗人所遭受的误解和偏见也越来越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为自己写作”的胡赛尼踌躇良久,决定将《追风筝的人》的手稿投出去。为的是,让世人看到阿富汗人不一样的一面。

结果遂人所愿,《追风筝的人》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2006年,胡赛尼因此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华盛顿邮报》在评论《追风筝的人》时,写道:“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他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

卡勒德•胡塞尼深深地爱着他的祖国,他有着一个明确的创作追求——“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上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二、时代背景下的《追风筝的人》,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卡勒德•胡塞尼作品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很长的时间跨度,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追风筝的人》从1975年开始跨越到2002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忠善纯良、正直勇敢,深受阿米尔父亲的喜爱。

他一直默默守护着阿米尔,在一场风筝比赛中,他为了帮阿米尔追到象征荣誉的风筝,遭到了阿塞夫的凌辱。阿米尔目睹了悲惨的发生,但却选择了逃避。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剧照

事后,在嫉妒和自责的双重折磨下,阿米尔设计逼走了哈桑。不久后,随着战争的爆发,阿米尔也跟随父亲移居到美国。

但对哈桑的愧疚始终折磨着他。

多年以后,已成为知名作家阿米尔接到了父亲的朋友拉辛汗的电话。为了自我救赎,他踏上了睽违20多年的故乡,去寻找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然而,到达喀布尔时,他却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索拉博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朋友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儿。

至此,童年时的痛苦再度在眼前重演,背叛的愧疚加倍的吞噬着他的内心。他终于鼓起勇气,亲自前往,从塔利班手中救出了索拉博,并渡过难关,将索拉博带回美国。

这一次,他为索拉博追起了风筝,当年哈桑为他追风筝时说的话,他对索拉博喊了出来:为你,千千万万遍。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剧照

到这里,故事结束,阿米尔完成了自我救赎,内心的负担越来越轻,角色也弧也渐进达到圆满。

卡勒德•胡塞尼的“救赎路”才刚刚开始,他对祖国的愧疚感、对同胞的愧疚感始终未曾减轻过。

2002年6月,胡赛尼将小说手稿寄给了文学经纪人伊莲•科斯特,为这部小说找到了伯乐,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伯乐。而彼时,美军已经进入阿富汗。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本书对于人们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阿富汗和阿富汗人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文纪念版的前言中说:

“身为阿富汗人,当读者告诉我,阅读这本小说让他们对阿富汗有了具体的认识,他们再也不把我的祖国看作仅仅是一片不幸、麻烦不断、灾难深重的土地,对此我深感光荣。”

《追风筝的人》之后,他的小说创作都是围绕着阿富汗展开,《群山回响》、《灿烂千阳》都是如此。

他有着明确的创作追求:“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三、我们该如何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

《追风筝的人》能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131周的时间,在全球卖出3200万册,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可见,这本书自有它独特的价值。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封面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呢?

①读懂风筝的象征意义

《追风筝的人》中文版译者李继宏说:“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实际上,在阿米尔成长的不同阶段,风筝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童年时期,风筝隐喻着“父爱和关心”。阿米尔自小不符合父亲对他的期望,父亲希望他体格健壮,勇敢正直;他却生就身体瘦小,性格懦弱,唯有的写作才华也是父亲所不看好的。

反倒是哈桑,总能轻易地获得父亲的关爱和喜欢。父亲能够记住哈桑的生日,每次带阿米尔出去玩都要叫着哈桑,愿意花重金请大夫治好哈桑的兔唇。

因此,他时常嫉妒哈桑。而赢得风筝比赛的荣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换取父亲的认可。

在少年时期,风筝隐喻着“愧疚和痛苦”。哈桑在帮阿米尔追风筝的时候,遭到了阿塞夫的堵截,他为了保住代表阿米尔荣誉的风筝,遭到了阿塞夫的凌辱。

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但因为性格中的“懦弱和自私”,他没有上前阻止。此后,良心的愧疚时常默默的吞噬着他。

面对这种痛苦,他再一次选择了逃避。他没有道歉,反而是陷害,逼走了哈桑。但那种愧疚感不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并跟随他移居美国,走进婚姻。

在成年以后,风筝隐喻着“救赎和重生”。2002年的夏天,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的一通电话,为他指明了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他千里迢迢返回喀布尔,去搭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想要为自己曾经对哈桑的不公做出点补偿。

当他深入塔利班去救索拉博,被已加入塔利班的阿塞夫捶打的时候,当他的肋骨断裂的时候,他的内心是轻松的,是解脱的。

他内心的痛苦在他成功把索拉博救出“虎口”、带回美国,并为索拉博追风筝,对他喊“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减轻,他也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再次接近一个好人。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追。”

对于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来说,风筝意味着对阿富汗同胞的愧疚,对祖国的热爱,意味着自己让世界人民更具体的认识阿富汗的迫切心理。

而每一位读者,也一定能从中得到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风筝,勇敢的去追。

勒德•胡赛尼曾说,通过读者的来信:

“我看到小说作品独有的联结人们的力量,我还看到了人类的体验有多么普遍:羞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和赎罪。”

②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

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很长的时间跨度,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小说从1975年跨越到2002年,讲述主人公阿米尔的一路成长。其中的历史背景,实际上就是阿富汗现实的历史。

用胡赛尼的话讲:

“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当欧洲陷于内战、种族屠杀时,阿富汗人一直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而这种宁静的生活随着1973年的结束而画上了句号。自1973年开始,阿富汗就被频繁的政变和外侵不断的迫害着。

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先后在阿富汗发动了3次政变。随后,又于9月底,对阿富汗出兵。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

作者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1979年12月,俄国坦克在我和哈桑玩耍的街道上耀武扬威,给我的父老乡亲带来死亡,开启了如今仍未过去的、血流成河的时代。”

这场战争到1989年共持续了十年的时间,才算结束。其间对阿富汗民众和国家造成的伤害不可计量。

而短暂的平静之后,1994年塔利班政权又开始上台实行独裁统治。他们残暴专制、歧视女性,抵制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仇视一切异教的方针,迫使这个国家之后一直活在压抑的恐怖之中。

作者童年时期,阿富汗那种“哪怕全家人一起出门都不用锁门,从未听到一声枪响,从未听说过一起谋杀案”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塔利班政权成为过去以后,从当下来看,作者相信阿富汗未来并非毫无希望,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每一个读到这些阿富汗故事的读者们,也如此希冀着。

③了解故事的文化背景

以阿富汗为代表的中东地区,历来都是宗教纷争最激烈的地区。

在这里,主要生活着两个种族,一个是以书中的阿米尔、阿塞夫为代表的普什图人,他们是阿富汗的主体民族,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一个是以哈桑和阿里为代表哈扎拉人,信仰什叶派穆斯林。


从创作思想、象征意义、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解读《追风筝的人》

宗教派系图

普什图人迫害、欺压哈扎拉人。在普什图人长期的迫害下,哈扎拉人大批的死亡或者流亡在外。

也因此,我们看到书中哈桑保护阿米尔时,阿塞夫对哈桑说:“你只是个哈扎拉人”。以及后来,阿塞夫杀害哈桑,囚禁索拉博。

甚至,阿米尔从来不把哈桑当朋友,以及他对哈桑的种种嘲弄,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由民族优越感所支配的行为。

结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风筝

单纯的成长故事本是苍白的,而胡赛尼的精明在于,将政治、历史、宗教的元素融入到小人物的成长中,在历史的狂流中去塑造人物,这样就给人物注入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也赋予了“风筝”这一意向更丰富的象征意义。

风筝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就像刘继宏老师说的那样:“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追。”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李佳乐.《浅析卡勒德•胡赛尼中的文化色彩》教育教学论坛

【3】文化有腔调公众号.《听胡赛尼聊聊为何能打动三千万读者|海外专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