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決戰中途島》是前段時間上映的一部反映二戰中途島海戰的美國戰爭大片,影片拍的很精彩,酷炫的特技,逼真的細節,還有以前沒遇到過的濃濃的復古畫風,完美呈現了二戰時代的戰場色彩,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實,在這場美日雙方傾盡全力的大決戰中,美國的勝利贏得十分的艱苦,即便在提前獲取情報的有利條件下,美國的勝利也充滿很大僥倖性,雙方力量懸殊,有很多時候美軍冒著很大的風險,反而日本在佔據絕對優勢情況下,被各種不確定偶然因素打的大敗,完全是自己掩耳盜鈴式的驕傲自大,粗枝大葉造成的,根本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自取滅亡。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戰前推演 盲目自信 掩耳盜鈴 聽不進不同意見

《決戰中途島》對這一過程也有展現,但展現的不多,歷史上真正的推演是這樣的:在山本五十六的導演下,一場戰前推演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後勤補給艦”“大和號”戰列艦上開始了。擔任裁判的是山本五十六的參謀長宇垣纏,在推演中,他一個人居然擔任日軍指揮官,統監和主裁判三個職位,大家用腳指頭想想他的推演結果能信嗎。而模擬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指揮官則由大和號艦長松田千秋和航空參謀奧宮正武擔任。

首先由松田推演,松田在扮演“美軍”時意外的選擇留在夏威夷老窩裡避戰不出,不來中途島應戰,結果推演頓時陷入尷尬,讓平時趾高氣揚的軍官們很無語,一些參謀批評松田的做法太過消極,缺乏進取精神。平心而論,如果尼米茲沒有事先得到情報,在中途島遭到突然襲擊的情況下,是會冒險派航母艦隊救援,還是趴在老窩裡不動,誰也不知道,兩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是,這不符合聯合艦隊的作戰需求,

宇垣纏認為,聯合艦隊需要讓他來救援中途島他就必須過來救。於是,這個方案被否決了,這邏輯是不是很像寓言“掩耳盜鈴”

第二個就是航空參謀奧宮正武推演了,他比較狠,他帶領的“美軍艦隊”出現的更早,而且從側面直插南雲忠一部隊的側翼。在這個計劃下美軍轟炸機共炸了日軍航母達9次,當中「赤城」和「加賀」2艘航母會被美軍擊沉,更會有另外1艘航母會被重創,進攻中途島變得幾乎不可能。怎麼樣,這個推演計劃幾乎是後來美軍在實戰中的作戰過程的翻版。

但兵推中大敗的宇垣纏馬上吹了黑哨,他迅速推翻了這個計劃,告訴所有人美軍絕不可能採取這樣的計劃,將被炸次數改為3次, 結果只有“加賀”號沉沒 ,這樣日本航母部隊的損失就變得可以被接受,然後要求奧宮按照既定的劇本走下去。之後在計算美軍中途島陸基飛機對日軍的打擊時,投擲骰子的結果是9點,按照這個結果還是赤城和加賀沉沒。見勢不妙的宇垣纏迅速介入,將點數改為3點,理由是美軍飛行員水平次,絕不會打出這麼好的戰果。就這樣,犟驢一樣的宇垣纏

利用自己總負責人和裁判的身份屢次要求變更演習結果,繼續帶領日本艦隊在一廂情願的模擬戰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至於之後第三個推演,說的是在中途島沉沒的“加賀”號又復活了,參與了轟炸澳大利亞岸基目標的推演,更是得了妄想症一般,此處就不多說了。在我軍大獲全勝,美軍丟盔棄甲的狂熱歡呼中,這場“精彩”的宇垣圖推演,應該是表演才對,其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和傳奇性。連山本五十六自己都相信,這必定是又一場“珍珠港”海戰。但事實卻無情而冰冷,不可一世的聯合艦隊的覆滅,就從宇垣圖表演開始了。

戰役過程 偵察延誤 主次不分 拆彈換彈 鑄成大錯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中途島海戰圖

1、一次攻擊

戰役開始的當天凌晨,日本第一波攻擊機群36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36架九九式艦上轟炸機和36架零式戰鬥機開始從4艘航空母艦上同時起飛,108架艦載機在友永丈市海軍大尉的率領下出發攻擊中途島。同時,南雲中將命令偵察機搜索東、南方向海域,第二波攻擊飛機提到飛行甲板上,準備迎擊美國艦隊。但是,插曲出現了,重巡洋艦利根號的2架偵察機因為彈射器故障,起飛時間耽誤了半個小時,築摩號的1架偵察機引擎又發生故障中途返航(這架飛機本應該正好搜索美國特混艦隊上空),給日本艦隊埋下禍根。

拂曉,美軍中途島派出的“卡塔林娜”式偵察機發回發現日軍航空母艦的報道,提前埋伏的斯普魯恩斯少將立即做出反應,準備攻擊日軍航母,因為美國艦隊因為已經破解了日本海軍“JN-25”的通訊密碼,而對敵人的計劃瞭如指掌。

清晨,日本第一波攻擊機群到站了,向中途島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駐紮在中途島的美軍戰鬥機也全部升空,迎擊來犯的日本戰機。美軍的轟炸機,包括了B-17型轟炸機也向日本艦隊發動還擊。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2、二次攻擊

7時整,友永丈市大尉率第一波攻擊機群準備開始返航,並向南雲中將發出了需要進行第二次攻擊的電報

7時06分,由戰鬥機、魚雷機、俯衝轟炸機所組成的117架戰機,從斯普魯恩斯少將所率領的第16特混編隊大

黃蜂號及企業號升空,奔向200海里外的南雲艦隊(留給南雲的時間不多了)。

7時10分,第一批從中途島起飛的10架美軍魚雷轟炸機出現在南雲艦隊的上空。但在日軍戰鬥機的截殺和日艦猛烈的高射炮火下,很快就擊落了7架。友永的報告和美機的攻擊,使南雲中將相信中途島的防禦力量還很強,於是決定把原來準備用於對付美艦的飛機改為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轟炸的第二波飛機(因為出現頻率多,容易亂,所以暫時取這個名)注意此時,他仍然沒有發現美軍艦隊(這是南雲出錯的開始)

7時15分,南雲下令赤城號和加賀號將在甲板上已經裝好魚雷的第二波飛機送下機庫,卸下魚雷換裝對地攻擊的高爆炸彈。

15分鐘後,7時30分,南雲接到利根號推遲半小時起飛的一架二貨偵察機(暫時起這麼個名吧)發來的電報,距中途島約240海里的海面發現10艘美國軍艦。南雲命該

二貨偵察機繼續查明敵人艦隊是否擁有航空母艦,同時命令暫停對第二波飛機的換彈,現在應該換了部分了。就在南雲等待二貨的偵察結果時,40餘架從中途島起飛的美軍B-17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撲向南雲的艦隊。無奈,中途島的美軍空軍技戰術水平很菜,幾乎來一架被滅一架,跟打鴨子似的。

8時15分,南雲終於接到了二貨偵察機又傳來的報告:美軍艦隊裡確實有航母的存在。南雲下令各艦停止給第二波飛機裝炸彈,第二波飛機被送回機庫重新改裝魚雷,日本航空母艦的甲板上一片混亂,為了爭取時間,卸下的炸彈,都堆放在甲板上。

15分鐘後,8時30分,空襲中途島的友永丈市的第一攻擊波機群返航飛抵日本艦隊的上空。還有那些護航航空母艦的戰鬥機也需要降落加油。南雲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他的副手第二航空母艦戰隊司令山口海軍少將向南雲建議

“立即命令攻擊部隊起飛”第二波飛機換裝魚雷還沒有完成,如果馬上發動進攻,也沒有戰鬥機護航。而且艦上的跑道要是被第二波飛機佔用,那麼油箱空空的第一攻擊波機群會掉進海里。南雲決定把攻擊時間推遲,首先收回空襲中途島和負責掩護艦隊的飛機,然後重新組織部隊以進攻美軍特混艦隊。

好了,現在開始,第二波飛機的使命結束,沒什麼事了,直到最後在機庫裡被全部窩囊的炸燬。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3、美日戰機對決

8時37分,返航的飛機開始相繼開始降落在四艘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上。

8時40分,15海里以外的弗萊徹少將率領的第17特混編隊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起飛了35架戰機。

9時18分,全部飛機的作業完畢。南雲命令艦隊以30節的航速向東北航行,向美軍特混艦隊靠近,以避開再來攻擊的中途島方面美機,準備全力進攻美軍特混艦隊。

9時20分,掩護日本艦隊的戰鬥機開始起飛。

9時25分,一隊由大黃蜂號起飛的15架“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組成的編隊發現了南雲艦隊,從7時06起飛到現在用了快兩個半小時。不幸的是,他們的燃油即將耗盡,而且沒有戰鬥機護航。在自殺式攻擊中,被零式戰鬥機和高射炮火全部擊落,30名飛行員除喬治·H·蓋伊生還外全部遇難。

9時30分,從企業號、約克城號起飛的28架美軍戰機陸續尾隨而來(注意分屬斯普魯爾思和費萊徹),向蒼龍號和飛龍號展開攻擊。然而在攻擊南雲艦隊的時候遭到重創,損失了20架魚雷轟炸機,美機所投魚雷竟全沒有擊中。指揮官林賽在這次戰鬥中陣亡。到目前為止,美軍損失艦載機已經35架,日軍沒什麼損失。

9時37分,接到利根4號機30分時發送的電報“燃料不足,我要返航”,阿部少將命令它再留在原地時,它說“我辦不到”,於是允許它返航。

10時00分,蒼龍號的十三式偵察機按利根4號二貨偵察機報告的錯誤方位,沒能找到美國航母,現在可以看出,到生死關頭還沒發現美軍航母,這些二貨偵察機。

10時10分,蘭斯馬塞少校的約克城第3俯衝轟炸機中隊開始攻擊飛龍號,掩護他的6架F4F的指揮官瓊-薩奇少校第一次以他的“薩奇剪”戰術面對15架零戰,儘管戰果可觀(損失1架,擊落5架零戰),但是12架俯衝轟炸機中有10架被擊落,剩下的最後也都在海上迫降了。射向飛龍號的5條魚雷無一命中。

但他們的犧牲有效牽制了大量日軍護航"零式"戰鬥機,為那決勝的5分鐘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可以看出,到現在為止,美軍損失艦載戰機45架,日軍損失5架,日軍完勝,並沒有敗的跡象,這裡面也可看出,日軍飛行員因為久經沙場,作戰技戰術水平遠高於美軍,這就是我前面說的相差懸殊的主要部分,美軍太平洋艦隊和南雲的先遣部隊硬實力差距不大,但人是第一位的,軟實力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美軍到現在損失的艦載機加上中途島起飛的路基戰機應該不下70架,照這樣交換比打下去的話,美國很懸啊。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4、要命的5分鐘來了

然而,奇蹟會出現的,10時20分,飛機甲板開始執行給護航的零式戰鬥機加油加彈作業,無法準備反擊波。正當日軍戰鬥機在低空忙著驅趕美軍魚雷機時,奇蹟來了,南雲艦隊的上空出現了33架由克拉倫斯·麥克拉斯基少校率領從企業號起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斯普魯爾思的部隊)。此時,日艦正在掉頭轉到迎風的方向,在極易受攻擊的境地,只停放著幾架零式戰鬥機。企業號的這33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分成2箇中隊分別攻擊赤城號航空母艦和加賀號航空母艦,由麥克拉斯基少校是戰鬥機飛行員出身,不熟悉俯衝轟炸的程序——他應該帶領先頭編隊攻擊較遠的那條航母而不是近處的,因此導致幾乎全部“無畏”(有30架)集火加賀號,率領另一隊的百思特上尉意識到還有一條航母沒有被攻擊(電影中的兩位直角),他極力呼叫才召回了兩架飛機參與轟炸:三枚1000磅炸彈中,第一枚和第三枚分別落水,而百思特投下的第二枚炸彈砸穿了

赤城的飛行甲板並引爆了甲板彈藥,創造了一發炸彈擊沉航母的戰績。隨後趕來的17架從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VB-3)專門攻擊蒼龍號航空母艦。好了,到現在,5分鐘過去了,日軍的3艘航空母艦剎那間變成了三團火球,堆放在甲板上的的飛機以及燃料和彈藥引起大爆炸,火光直衝雲霄,短短的5分鐘,日本三艘航空母艦被徹底炸燬了。

可見,所謂的命運5分鐘是美軍消滅他們用了5分鐘,日軍要想裝彈、起飛、再攔截最少需要50分鐘,其實,這些也並不重要,不管歷史上怎麼爭論,最致命的也不是這五分鐘,那是什麼呢?最後總結。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5、收拾“飛龍號”

現在,日軍就剩“飛龍號”了,10時40分,接替南雲指揮空中作戰的“飛龍號”上的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發動反擊,18架由“九九”式俯衝轟炸機和6架零式戰鬥機組成的攻擊編隊從飛龍號航空母艦起飛。飛向目標途中,發現了一批正在返航的美軍轟炸機(費萊徹的隊伍),便悄悄的尾隨。就因如此,日機成功的找到了約克城號,並立即發動攻擊。3顆炸彈命中約克城號,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在美軍船員的極力搶修下,恢復了航行功能。

13時40分,10架日軍“九七”式魚雷攻擊機和6架“零”式戰鬥機又從飛龍號飛來,對受傷的約克城號發起了第二次攻擊(日方由友永指揮。由於約克城號已被修好,日機飛行員誤把它當成另一艘姊妹艦)。約克城號這次就沒那麼幸運,被兩枚魚雷擊中,左舷附近掀開兩個大洞,並把艦舵給軋住了。弗萊徹少將被迫轉移到巡洋艦,將指揮權移交給斯普魯恩斯少將。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日軍只發現了一艘“約克城”號航母,“大黃蜂”和“企業號”航母的影也還沒找到呢,就日軍的這二把刀偵察手段還想消滅美軍所有航母,日軍也太自欺欺人了。

14時45分,美軍偵察機發現日軍飛龍號航空母艦,斯普魯恩斯立即命令企業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的30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起飛,去攻擊飛龍號。

16時45分,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的俯衝轟炸機成功地攻擊了日軍剩下的飛龍號。飛龍號當即命中4彈,船上一片火海,最後,經搶救失敗後,山口多聞遣散了艦上存活的官兵,而自己和“飛龍號”艦長選擇了與艦共存亡,一起沉入大海。

19時13分,蒼龍號與加賀號先後沉沒。

22時50分,南雲報告:“敵人還有航母4艘,我方航母全滅。於是,山本五十六大將否決了首席參謀黑島大佐提出的集中全部艦隻在白天轟炸並登陸中途島的挽回敗局的方案,下令:“取消中途島的佔領行動。”並表示“所有責任由我一個人來擔當,中途島海戰結束。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總結一下

我們事後想一想,其實,整場仗打下來,日本人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1,過於自信,不重視情報,偵察手段嚴重落後:山本把消滅美軍以4艘航母(他臆想多出來的一艘)為主的美太平洋艦隊作為本次戰役的主要目標,那你就圍繞這個目標,“圍點打援”,以打援為主,對中途島的岸基航空兵應該以防守為主,重點是佈置大量偵察機,偵察美軍艦隊,但日軍壓根就沒找到“大黃蜂”和“企業號”航母的影,並把炸壞又修好的“約克城”號航母誤以為是兩艘了,那還是尾隨美軍艦載飛機找到的,這全是二貨偵察機的功勞。

所以,即便沒有那“5分鐘”的毀滅打擊,以二貨偵察機的尿性,日軍也找不到美軍航母,最佳結果頂多佔領中途島,讓美軍航母編隊溜了,是達不到消滅美太平洋艦隊的目的的。即便佔領了中途島,以日軍的後勤補給輸送能力,不用美軍反攻,補給線一切斷,島上的日軍也餓也會餓死的,中途島海戰,日軍徹頭徹尾的敗筆。

2、主次不分,自以為是,兵力分散:在整個戰役中,實際作戰的就一個南雲艦隊,山本和他的“大和號”廢物艦隊一直在後方無所事事。而就一個南雲,在開始一系列安排時,也沒突出主次,對陸和對艦攻擊沒有優先目標,導致不停的在魚類和炸彈之間換來換去。前面說的5分鐘確實並不重要,也不致命,致命的是已經結束使命,在機庫裡等死的第二波飛機換下的炸彈,正堆滿在甲板上。而炸彈旁邊不遠處,是返回來加油的第一攻擊波部隊和給航母護航的戰鬥機部隊,上面的飛行員因為任務緊,沒下飛機,他們可是日軍最精銳的飛行員,結果在美軍一顆炸彈的光輝引領下,航母產生連鎖殉爆,這些精銳飛行員連口水都沒顧上喝,就這樣不明不白的去靖國神社向天皇報道去了,真是死的比竇娥還冤呢,

因為整個戰役下來,因擊落而死的飛行員才50個。

我們反推一下,如果當時甲板上清潔溜溜,沒有安全隱患,美軍用一波飛機投下的炸彈有可能重創航母,炸幾個大洞,毀一部分加油的飛機,但絕對不會炸的屍骨無存。可參照後面的廢物“大和號”戰列艦,在沖繩戰役中,“大和號”廢物是在二百多架飛機圍攻下,經受了10枚魚雷,20多顆炸彈的沉重打擊,才慢慢沉沒的

中途島之敗,不存在命運的5分鐘,源於日本人掩耳盜鈴式的自信

看似威武龐大,實則啥用沒有的“大和號”廢物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